文字里的江湖

文字里的江湖

首页角色扮演文字江湖更新时间:2024-05-10

那天偶遇一许久未见的姐姐,说怎么不见你发朋友圈了?我才意识到已经把朋友圈冷落好久了。

回想之前玩朋友圈的日子,真是蠢蠢欲动,风生水起,就像万物萌动的春天。只要有开心和难忘的事情就记录下来,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发好几条。曾收到过n个老友和新朋的私信,“喜欢你的朋友圈,清新,似一阵春风扑面而来”。

回想自媒体的历史,从最初的 QQ空间到朋友圈,再到公众号,最后到抖音和头条,不觉已走过十几年。这一路伴随着阅历的增长和思维的成熟,最终在头条找到了一方可以随时随地码字的小天地定居下来,还收获了一众新粉丝,也便渐渐远离了朋友圈。

其实文字写作应该来自于大脑的思考,看似是用手写出来的字,其实是大脑思考的结果,是用“脑”在写字。正所谓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才有所写

多年来身边定有个小便签本,方便在想到或者谈起某个话题或灵感时,随时记下来,备忘。偶尔翻看之前的小本,那是当时思考的方向和主题。年轻时记的是将来要写的一些文章,都是难忘的事件和人物;后来随着阅历和思维的成长,记录更多的是一些纵向思考后的综合类话题。

不知为何,尤其在一个人驾车时,大脑变开始信马由缰,飞快跳跃,经常会蹦出许多话题、金句和灵感,于是停车后赶紧找小本本记下,生怕忘了。但有时候忘了也不再着急,因为以往经验告诉我,你曾闪过的那个念头会一直潜伏在大脑的某个角落,只要遇到相关的话题,甚至大脑会有意识地将你“引”向与它相关的话题和字眼,因此用不了多久它一定会再次出现的。

由于空间有限,朋友圈更多的是在展现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感悟,多简洁明了、诙谐幽默的风格。如果想深度思考,则不适于发在朋友圈。因为,深度思考必然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必然是理性的,不能带有调侃、炫耀等主观感情因素。那一句流传已久的“微信只能微微信”,对朋友圈也适用。因此,朋友圈就像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更适合小清新小资等人群。

要想写超过500字的有分析有思考的文字那就去公众号。但公众号不仅编辑起来比较专业,费劲(眼),更主要是受众面太小(除了官微和团队运作),读者大多还是那些熟悉的朋友圈子里的人,就像在一潭死水里面循环,长此以往,写者和读者都受限。

当我越来越不喜欢朋友圈那种寂静如死灰的环境氛围之后,便来到了头条。在摸索实践中也越来越发现它的优势。一是传播面广,二是可以随时随地,再加上手机短视频制作,于是便越来越习惯把一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随时随地用手机发到头条。

本来一些小的感受,想写微头条的,简短的写着写着越写越长,于是就变成了文章。更喜欢这种自由发挥式的写作方式,想写就写,可短可长,可微头条也可长篇。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没有抱着功利和目的性,纯粹只为写而写,为感想而抒发。不要在意有几人阅读,几个粉丝,几人点赞,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在这种自由的心态下,当偶尔出现一个大阅读量和十几个粉丝之后,那种意外的喜悦则倍显珍贵。

如果把朋友圈比作清新活泼的青春少女,那么头条就像走过岁月之后醇熟的中年男性。

其实这里面也有哲理所在,当你放下所有的名利,只表达最真实的想法,记录最真实的情感,你就“成功”了。你可以不写,但是一定要真实,这才是一个有良心的自媒体精神之所在。因为真实是文字最基本也最强有力的武器,内容为王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虽然有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忘掉了初心;但当我们重新出发时,也许会收获更多。

什么都有江湖,玩文字的自然也有一个江湖。虽然不曾谋面,但他们一直在各自的载体和平台上,以笔为武器、以文字为招牌仗走天涯。或默默耕耘,潜心修炼;或笔耕不辍,一展技艺。只因喜欢思考和写作表达,他们便在这个文字的江湖中摸爬滚打,纵熬过漫漫长夜,青丝变成白发,终不悔。因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就像茫茫人海,你我素不相识,也许擦肩而过,也许偶遇,一面之交,在彼此的文字中,或是一句话便戳中了你的泪点,找到了一点共鸣;也许互相关注,成为粉丝或笔友。一切皆因文字结缘。

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缘一定会相见。请相信,只要执笔在手,同在文字江湖中,定会有相遇的那一天。

相见时,双手抱拳,轻轻问候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