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的旅途分享”和我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尽管在马来西亚受到了当地侨团的热情接待,让我提前有了如同回家一般的感受。但是,签证就像一道紧箍咒,自从走出国门之后自始至终困扰着我,即便与马来西亚的“蜜月”再甜蜜,终归要紧巴巴的算着签证上的期限,迎来离别的那一天。
2016年3月18日,我骑行来到马泰边境的黑木山口岸,进入第13个国家——泰国。陆路口岸的入境手续远比空港或者码头要容易得多,只要检查护照,办理入境手续即可,甚至连行李也都不带检查的。在办理好落地签之后,看了一眼签证就傻眼了,停留期限仅有半个月!因为早早的就知道泰国可以办理落地签,所以也没太在意签证问题。刚刚才在马来西亚因为停留期限问题玩得不尽兴,结果一到泰国又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过比较欣慰的一点是——落地签还可以办理延签。
黑木山口岸
既来之,则安之,最重要的是面对刚刚入境的泰国,解决当下的问题。黑木山口岸是从马来西亚进入泰国南部的主要通道,有着非常方便游客的综合服务,取款和买电话卡一气呵成,接下来便开始马不停蹄的向北奔向合艾。
合艾(Hat Yai)是进入泰国之后的主要旅游集散地,相当于马来西亚的后花园,也是当地的交通枢纽。马来西亚的华人朋友们对于泰国南部也不是太熟,在槟城送了我最后一站之后,就建议我先到合艾再做打算。路都是走出来的,对于每天都在路上的我,压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细化路线,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我曾经在亚历山大旅行的时候遇到过极度严谨的攻略党,在旅行之前网罗了一切能找到的攻略,不止是景点,甚至连交通和语言都事无巨细的做好详尽的准备,虽然这样子不会出什么差错,但是如此的旅行就像是一部被剧透了的电影一样,在还没开始播出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结果,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我觉得,旅行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未知的过程,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但是并不代表要一味地去重复同样的过程,而应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开拓创新。当然,离开了安全区间就意味着要面对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旅行的魅力和乐趣之所在。
从口岸到合艾仅有50多公里路,但是从泰国南部到曼谷是一段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形,所以所有的车流几乎都汇聚到国道上,显得拥挤而吵闹。但是对于骑行者来说还算幸运,路旁预留的非机动车道还算宽敞,基本的安全还是有保障滴。但是泰国的骑行体验却不尽如人意,首先是路面肮脏,经常有碎石子、铁丝之类的轮胎*手;其次是沿着公路架设的密密麻麻的高压电线,刚好完美的全程架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的时候一直听到头顶上“滋滋滋”的电流声,总是让人心里觉得怪别扭的。
泰国的道路
路上的风景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地的文化,而这一路上见到最多的恐怕就是泰王的画像了。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在同样体制的国家中,国王一般是作为吉祥物一般的象征性的存在。而在泰国,国王具有掌控一切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反而如同职业经理人一般。因为泰王勤政爱民,受到了泰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甚至连印着国王头像的钞票也同样要尊重。记得曾经在哪听到这么一件事,有个人的钞票被风吹落到地上,为了不被风吹跑了,他就用脚把钱踩住,因为上面印有国王的头像,结果就引起了在场群众的强烈不满。由此可见,泰王的地位之高,而泰王跟中国还有难舍难分的渊源,这在下一篇中会有详细介绍。
因为泰国是佛教国家,所以一路上能看到许多风格迥异的佛教寺庙,既有中式的,也有泰式的。沿路的广告牌还时不时会出现几个中文字,这也提醒了我,泰国是个华人很多的国家,其数量多达900多万,仅次于印尼,是世界上华人数量第二多的国家。
我在路旁找了一家有写着中文的广式烧腊店吃午餐,餐厅里面还摆着中国式的神龛,一看就是地地道道的华人开的店。但是接下来的经历却让我纳闷了,我用广东话跟老板沟通,他竟然听不懂!然后我又尝试了闽南话和普通话,还是听不懂!看老板的长相跟我们长得并没什么两样,很明显的就是华裔,竟然不懂得说中文!难不成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华人在泰国被同化了?我要把这个有趣的现象Mark下来,慢慢去寻找答案。
在每个国家,通过骑行中的观察来发现问题,然后在接下来的旅途中持续思考发酵,不断寻找答案。带着思想的旅行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这便是游客和旅行家的根本区别。
路上的风景
一眨眼的功夫,我便骑到合艾了,找了家青年旅社入住。当我找不到游玩的方向时,通常都喜欢求助于青旅的前台,她的专业程度绝对不亚于旅行社,尤其是对于本地的美食更是专业。
“Sawadeeka,请问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吗?”
前台的小妹很老道的回答:“市区附近3公里有个合艾越寺,里面有世界上第三大的卧佛。合艾是座新城,市区里面主要就都是些购物商场之类的,如果要看历史遗迹就要到东北方向的老城宋卡,如果想去海边玩可以到西北方向的普吉岛……”
“嗯嗯”我一边点头,一边默默记下“我想骑车到曼谷,这一路风景如何呢?”
貌似超出了合艾的范围,她也无能为力了:“我也不大清楚耶,曼谷那么远,骑自行车多辛苦啊!你干嘛不搭车去呢?这里有很多前往曼谷的班车呀。”
喔?对啊!干嘛不搭车去呢?从合艾到曼谷就有1000多公里的距离,光是纯骑车就要花掉10天时间,对于签证上停留时间捉襟见肘的我来说,开挂绝对是个节省时间的好办法。如果为了追求全程骑车的纪录而天天赶路,那么就违背快乐旅行的初衷了。
在道谢之后,我便以逛吃模式开启了泰国初体验。也许是因为泰国信仰佛教的原因吧,不管是人的气质,或者是说话的声音,都给人以温和的印象。琳琅满目的泰式美食,更是令人垂涎三尺,难怪泰国会是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呢,我对接下来的泰国之旅充满了憧憬。
合艾
第二天一早,我登上了大巴,但是目的地却不是曼谷,而是度假胜地普吉岛。
泰国作为中国人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天的微信朋友圈都有不少朋友刷屏在此的照片。这不,昨晚刚发出骑行抵达泰国的朋友圈,就有不少在泰国的好友纷纷发来讯息,有的在曼谷,有的在清迈,有的在普吉岛,究竟要到哪里呢?这可让我伤透了脑筋!
我的预定骑行路线是从合艾北上到曼谷,然后向东前往柬埔寨暹粒、金边,然后入境越南,之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进入中国。
如果直接到曼谷,那么接下来差不多也就300公里左右就到柬埔寨啦,感觉在泰国基本上只去了个曼谷,行程上显得单调一些;
如果北上清迈,又跟原计划的路线方向不一致,虽然说条条大路通中国,但是原则上骑行海上丝绸之路就应该要走海岸线,这样才会遇到相应的海丝历史文化遗迹。
如果去普吉岛,基本上可以算是顺路,但是我对热门的旅游景点并不是太感冒。只是想想这一路从海上丝绸之路走来,经过了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爱琴海、黑海、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孟加拉湾、安达曼海,中国已经近在咫尺了,却还没有跟哪一片海域真正亲密接触过。如果从接下来的路线上看,柬埔寨的路线全程靠内陆,越南虽然都是沿着海岸线走,但是如果当地人不友好的话,随时准备好B方案拐到内陆走老挝进入中国。所以啊,说不准泰国就是我最后一个可以看到大海的地方了。再说了,大海可以不看,但是胡建人不吃海鲜可以活吗?我们只吃海边刚刚打捞上来的最鲜美的海鲜!
考虑再三,出于海鲜的诱惑,我毫无悬念的选择了普吉岛!
搭乘前往普吉的大巴
经过近8个小时的颠簸,我来到了普吉岛,入住到了实现预定好的青年旅社。大厅上的一幅世界地图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Tell us!! Where are you from?”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们将小旗子插在地图上他们所在国家的区域,从中不难看出,到普吉岛的游客中,来自西欧的是最多的,其次就是东亚,然后才是北美。如果按国家来说,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曾几何时,出国旅游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2002年我外出留学时,中国的收入还很低,而外面的消费又很高,天天都要紧巴巴的过日子。如今,中国的GDP已经翻了好几倍,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的收入已经都赶上发达国家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要比国内低得多,出国旅游反倒省钱了,中国人逐渐走出国门,满世界的去旅游。
普吉岛游客来源地
我又环顾了一下大堂,诺大的一个青年旅社并没有太多人,这与我想象中的游客扎堆的普吉岛截然不同啊!我来到前台拿了张地图询问了才知道,原来我所在的地方是普吉镇,相当于岛上的历史中心和交通枢纽,游客到达普吉岛的第一站一般是在这儿,但是很快就按奈不住激动,直奔海边去玩水了。所以,普吉镇虽然地方大,但是游客并不见得多,我出乎意料的可以落得清静啦!订的是四人间的床位,结果没有其他人住,相当于免费升级成为包间!
普吉镇地图
每到一个地方,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路边的大排档,因为这样才能够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品尝地道的小吃。喜欢的话,还可以跟当地人聊上几句。普吉镇上的大排档并不像景区那样吵杂,只有稀稀落落坐着几名食客,可以不紧不慢的一边闲逛着,一边寻找心仪的餐厅。
泰国是一个美食天堂,相较于东南亚其他国家,这里的食物以酸辣著称,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冬阴功汤(Tom Yum)。在泰文中“冬阴”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虾的意思,翻译过来其实就是酸辣虾汤。一碗汤端上桌来,香辣皆有,口感嫩滑。这道汤酸酸辣辣香香甜甜,可以说是五味俱全。据说,18世纪泰国吞武里王朝时期,淼运公主生病了,什么都不想吃,郑信王就叫御厨给公主做点开胃汤。想不到公主喝了这碗汤之后,通体舒畅,病情减轻。郑信王将其名为冬阴功汤,并定为“国汤”。
普吉岛夜市
吃过晚饭,普吉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酒精过敏的我对于喧闹的酒吧是完全绝缘的,除了例行的饭后散步逛夜市之外,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泰式按摩了。在结束完一天高强度的运动之后,拉伸拉伸筋骨,放松放松肌肉,能够迅速的缓解疲劳,恢复体力。
泰式按摩为泰国古代医学文化之一,拥有四千多年历史,源远流长。古代泰国皇族利用它作为强身健体和治疗身体劳损方法之一,同时还是古代泰王招待皇家贵宾的最高礼节。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泰式按摩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平民化的保健方法。在普吉镇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泰式按摩店,价格亲民,仅300泰铢(60人民币)1小时,哪怕是我这样的穷游者也能偶尔享受一下皇族的待遇。
在买单的时候,我很惊讶的看到在收银台竟然有醒目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从我踏出国门的那一刻起,之前走过的12个国家都只能使用钞票和信用卡,这是7个多月以来第一次见到亲切的电子支付,必须得扫一扫!(注:2015-16年期间,电子支付的国际普及率还很低)付款的程序比想象中的简单,仅需输入外币金额,就会按照实时汇率转换成人民币来支付,而且平台上还有做推广活动,用微信支付还可以抢红包,我付了90块钱就抢了个58.8元的红包回来,真的是太实惠啦!
中国作为普吉岛的第一游客来源国,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游客,在这里随处可见中文,景区的服务人员都能说几句简单的普通话,甚至连中国的电子支付平台也在这里得到普及,除了大街上老外多点之外,跟在中国没啥两样。只有实力硬,才有话语权。随着中国的复兴崛起 ,势必会对周边国家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中国人外出旅游也会越来越方便啦!
在泰国盛行的微信支付
2016年3月20日,我正儿八经的开启普吉之旅,究竟会在这儿呆多久?看情况再说呗。在骑行的过程中,有许多朋友也跟我一样满世界飘,但是都因为行程和时间上的问题,总是擦肩而过。这次到普吉岛第一次偶遇在泉州合作过多次拍摄的模特林珊珊,也算是一种缘分。普吉岛是泰国最大的岛屿,芭东海滩和普吉镇是整个普吉岛的两个中心,一个胜在海岛风光,一个胜在古老建筑。我住在岛东边的普吉镇,她住在岛西边的芭东,我们约好了今晚一起吃饭再探讨接下来玩什么。
我的普吉之旅就从普吉老镇开始,这里是普吉岛的历史中心,该区始建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锡矿开采的巅峰时期,拥有豪华大宅和坐落于中式建筑里、保存完好的精致“商铺”。普吉有来自许多国家的居民:泰国人、中国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其中还有被称为“峇峇娘惹”的中国福建裔与泰裔混血。
普吉老镇的面貌与槟城的乔治城 (Georgetown) 颇为类似:沿街两侧是带拱形游廊的“商铺”,遍布各式道教、佛教寺庙,在此我还看到了来自泉州安溪的清水祖师。普吉因锡矿而兴,这里的商业、教育和文化活动与槟城联系紧密,使得该地区受到直接影响。相比于曼谷,将锡矿石运送到槟城冶炼更加便利,富人家的子弟也由此原因被送到槟城求学。富有的锡矿大亨将建筑设计师、木工、技工,乃至建筑材料从英国人建立的槟城带到普吉镇,建造和装饰其豪华府邸,并打造精美的店铺外观。直到二战以后,这里与曼谷的联系才更加紧密,使得镇上的建筑风格受到更多泰式建筑的影响。
中国风的普吉老镇
下午,我便开始在普吉岛的骑行。由于林珊珊住在岛西边的芭东,我骑车绕了南部的半圈岛过去跟她汇合。在我的骑行路线上,把普吉岛最著名的芭东海滩、卡伦海滩、卡塔海滩统统走了一遍,结果却令我没有了继续留在普吉岛的*。由于印尼苏门答腊岛森林火灾导致的烟霾,不仅影响到了近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甚至连远方的泰国普吉岛也受到牵连,没有了宣传照中的碧空万里,只留下了一片雾蒙蒙的中性灰。真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全球自然环境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循环体系,无论任何一个地方发生自然灾害,都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果不是亲身从苏门答腊岛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一路骑行过来,又怎能想象到一场大火甚至可以影响到上千公里之外的普吉岛呢?虽然苏门答腊岛的森林大火给印尼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却也给周边国家的旅游业和居住环境带来了间接的伤害。在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苏门答腊岛频发的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当地的农民依然在使用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开垦,这是最节省时间最廉价的开垦方法。比起使用土地开垦机和推土机明显要省事的多,而且燃烧后的草木灰是最天然的肥料。摊上这么一个老是制造麻烦的邻居,周边国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新加坡人抱怨说空气质量不好,出门都要戴口罩;马来西亚人说雾霾厉害的时候,连吉隆坡双子塔都看不到。
归根结底,发生火灾的原因是贫穷,如果能够安居乐业,又有谁愿意刀耕火种呢?只有帮助当地的农民脱贫,才能换来自家的蓝天白云。国与国之间有国境线,但是大气和洋流却不受此限制,大家都是一个共同体。只有帮助落后的地区发展,最终才能惠及到自身,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孔子在《论语》中说道:“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古代,中国有“张骞通西域”和“郑和下西洋”的佳话;在现在,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普吉岛的海滩
在感慨之余,还是要活在当下,得先把玩的问题给解决了。在芭东顺利和林珊珊会合后,我们便一边吃饭,一边讨论接下来该怎么玩。
一坐下来,我便开始抱怨起漫天烟霾:“这个普吉岛的天灰蒙蒙的,海滩的沙子也不细,真想不出有什么好玩的!”
“诶,你别老是以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好吧?”她淡定的回答“大家来这儿都是玩水上项目的,玩得开心就好,别太在意风景嘛。”
处女座的我做事情一向是追求完美,林珊珊在跟我合作拍摄妆面照时没少被我折腾过。但是她说的也有道理,为何不放下相机,好好的放松玩一下呢?我便问道:“那么,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林珊珊侃侃而谈:“今天我有在海滩附近看了下,这边玩的主要就是游艇、海岛、潜水……”
无论如何,我还是很难接受灰蒙蒙的天空,既然改变不了现状,那么我躲到水底下不就眼不见为净了?于是,我提议:“要不咱们去玩潜水吧?”
林珊珊一拍即合:“好啊,一会儿咱们到街上的旅游机构去问问看呗!”
我们一起来到旅游机构咨询,潜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体验潜,另一种是学习课程考证的。我们都偏向于考证的,可以在玩的同时,还顺便把证给考了,这样以后就可以到更有趣的海域潜水了。可是,光是一个OW(开放水域)课程就需要3天时间,林珊珊没有足够的时间,只能去报名体验潜了,而我则是报名了OW课程。
来自泉州的两个老朋友在普吉岛短暂相聚后,就此分道扬镳。旅行的过程,就是不断离别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的过程,每一次相遇和相识,都是一种缘分。
就丝绸之路而论,陆上丝绸之路连接了欧亚大陆,而海上丝绸之路却连接了全世界! 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从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探索海洋。如今,海洋运送着全世界90%的货物,人类走向海洋的过程即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我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西端意大利骑行至此,一路上都还没有和大海亲密接触过,结果阴错阳差的在普吉岛开启了一个新的探索另外71%的世界的方式——潜水。
根据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探险” 的定义为: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寻究自然界情况的活动。从其行为定性而言,带有对未知危险程度和风险发生概率的自然环境和现象进行主动寻究、考察的特征,是明知有危险却主动去探究的自我冒险行为。
学习潜水,使我探索世界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占地球表面积29%的陆地。这个世界很精彩,虽然没能出生于那个地理大发现的黄金时代,值得我们用不同的探险方式去全方位多纬度的探索未知领域:通过潜水探索海底,通过帆船探索海洋,通过滑翔探索天空,通过徒步探索大地,通过攀登探索高山,通过探洞探索地下……这是对人类探求未知世界的原始冲动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人类文明更加发达的内在动力。
2016年3月23日,我开启了普吉岛的潜水之旅。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第一天的课程是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在泳池的水肺装备操作和技术动作的训练。只有在没有环境影响的情况下,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把它们变成身体的条件反射,到了变幻莫测的大海的怀抱中时,才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有计划地从事户外运动叫做探险,而如果是没经过严格训练就下水的,那就叫做冒险了!
普吉岛的最大游客来源就是中国,就连潜水机构也有专门的中文服务,教练Jason是美籍华人,助教Vivi是中国人,跟我一起参加培训的另外两个小伙伴都是中国人,就跟在国内没什么两样。在两位队友中,来自重庆的王昕是个玩咖,在普吉岛除了潜水就是泡吧;另外一位有趣的队友叫做“学霸”,因为他的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但是一下水操作就开始慌张乱套了。
第二天,我们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出海了!潜水船上分为湿区和干区,装备区和二层甲板是湿区,随意进入;船舱里面是干区,必须把身上擦干了才能进。船上提供早餐午餐,还有点心饮料,非常贴心的服务。在船上的时候,Jason教练都会认真细致的给我们讲解当天的训练课程和技术要领。
如果你喜欢大海,那么潜水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因为所有的潜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最美的海域,光是在船上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碧蓝海面,就有立马跳下去的冲动。
随着Jason教练一声令下,上装备!我们一行人穿上闷热的湿衣,背起沉重的氧气瓶,套上BCD做好最后的下水前的检查,满怀期待的排队等待着。普吉岛是世界十大潜水基地之一,每艘船上都是载着慢慢的潜水员,每到一个潜点在下潜水员都跟下饺子似的,没个20分钟根本下不完,等待的焦躁和天气的燥热是令人最难受的过程。
终于等到我们啦!扑通一声,我迫不及待的投入了大海的怀抱!在集结队伍之后,我们在Jason教练的带领下,开始放气下潜,进入地球上71%的海洋世界。
我们缓缓下降,映入眼帘的奇妙海底世界也不断变化着:造型千奇百怪的珊瑚礁、色彩斑斓的热带鱼,以及各种水下生物。在潜水体验中最吸引我的是低重力、低噪音的环境,人的身心可以在海底得到充分的放松,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我们必须在Jason教练的带领下完成各种技术的实践操作。这当中也难免出现些小状况:“学霸”一如既往的见水就慌,先是没做好耳压平衡,耳膜被水压挤压得难受,然后又搞不定面镜排水,眼睛看不清东西,在紧张之下就突然猛地往上窜。Jason教练像旗鱼一样迅速的游过去把他抓了下来,因为突然上升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为。当下到一定水深时,身体内的压强很高,如果贸然窜出水面,巨大的压力差会导致血管破裂。哪怕是看似休闲的潜水运动,操作不当的时候也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随着潜水技巧的不断进步,我们下潜的深度也随之增加,阳光难以到达的海底逐渐变得冰冷。此时,我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饥寒交迫,看着眼前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和千姿百态的生物,眼前充满了幻觉:
海床上的海胆变成了清甜的海胆刺身,珊瑚礁旁的小鱼变成了酱油水杂鱼,鲜红的水母变成了凉拌海蜇皮,可爱的河豚变成了清炖河豚汤,潜匿于礁石间的鳗鱼变成了蒲烧鳗鱼,不停旋转的鱼群变成了回转寿司……
就在我口水都快流出来的时候,Jason教练摇了摇我,提示着让我看看气压表还剩多少气,是时候该重返水面啦!哎,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所有潜点的生态环境都是受到保护的,否则以后的潜水员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想吃这里的海鲜纯属白日做梦!如果真想大快朵颐的话,也只能等上了岸再找个海鲜餐厅了。
也许是因为名字里面自带“海” 字,对于海洋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对于普吉岛,从一开始的嫌弃,到一接触大海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我在这里足足潜了五天的水。
在这五天的潜水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在进阶AOW课程时,到海底沉船上探险的经历。这艘叫做“国王号”的沉船位于水深20多米的地方,沉船水域水流比较大,我们沿着绳子,一边做耳压平衡,一边缓缓下潜。因为下潜深度较深,在水底的耗氧量是水面上的3倍多,所以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动作,控制呼吸节奏,节省氧气消耗。
和影片《泰坦尼克号》中死气沉沉的沉船截然不同的是,刚下到沉船附近就被鱼群给包围了。如今的国王号已经成为珊瑚和各种海底生物的乐园,如果不是有偶尔露出来的一些规则形状的金属和人造物品,咋看之下跟普通珊瑚礁没有神马两样。
我一边围绕着沉船缓缓游动,一边思考着:我曾经路过失落的亚历山大港,感叹其古城因为地震而沉没到海底,当时碍于没有潜水技能,就没办法到海底一睹昔日地中海最辉煌的城市和港口,去探索埃及艳后的宫殿。人类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诸如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等因地质变迁而沉没海底的城市比比皆是,我那颗勇于探险的心不由得*动了起来。
骑行对我来说,是一个主要的旅行交通方式,是沿着公路去探访体验各地人文的途径。然而,这绝不是旅行的全部,地球上还有许多神秘的未知领域等着我去探险,从高山之巅到地底洞穴,从丛林秘境到大洋深处,到处都是探险家的乐园。当然,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许多技能要学习,相信随着自我能力的不断成长提高,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探险家,带领着大家玩转地球!
沉船探险
短暂而愉快的五天潜水之旅结束了,在回到普吉镇时,天空中突现绛红色的绚丽晚霞。旅行的美好如同晚霞一样转瞬即逝,可遇而不可求。旅行教会了我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懂得放弃,活在当下,才能获得快乐。少骑了一个星期自行车,却解锁了奇妙的海底世界,学会随遇而安,淡定的包容和接受一切不完美,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下一刻的美好。
普吉镇的晚霞
原创不易 欢迎赞赏
为了更好地撰写《丝路东游记》,
进入《丝路东游记》交流群,
多提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