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武侠梦。然而历史中真实的大侠,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恣意潇洒、仗剑天涯,而是“舞刀弄剑,一点都不酷”,甚至因为名声,走上末路。
《资治通鉴》在汉武帝元朔二年里记了一件事:在汉武帝的亲自指挥下,政府查处了一个叫郭解的人,最后判了他死刑。司马光不仅把这件事的关键情节都交代到了,还长篇累牍地引用了班固和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荀悦的相关评论,来讨论这件事,前后加起来千把字。
《资治通鉴》以文笔精练著称,用一千个字来处理一件事,篇幅不算短。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资治通鉴》只用了六卷,平均一卷得讲九年,每卷最多也就一万字左右。所以《资治通鉴》的编纂有一个“潜规则”,不是对国家政治、社会民生有重大借鉴意义的人物和事件,一般不予录取。
郭解只不过是一个民间的侠客,这样一个小人物,汉武帝为什么要亲自出面处理他?《资治通鉴》又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篇幅来讨论他?
郭解其人其事
郭解是河内郡轵县人,他的父亲,在孝文帝的时候就是一名侠客,后来犯事被朝廷诛*了。可能是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年轻时候的郭解,虽然个头短小,但也喜欢仗剑任侠,一脸*气,“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呼朋引类,作奸犯科。除此之外,私造货币、挖人祖坟这类事也没少干。
以郭解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剑行天下》剧照
但年长以后,郭解开始检点自己的行为,“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变得比较谦恭节俭,而且能做到以德报怨,给与别人帮助之后也不期待回报。有点做老大的派头了。
郭解姐姐有个儿子,仗着郭解的势力,做事比较霸道。有一次强灌着别人喝酒,结果把对方惹怒,死在人家刀下。对方也知道郭解不好惹,赶紧逃命。郭解的姐姐不干了,说郭解的外甥,就让人这么给*了,凶手都抓不住,你郭解以后在道上还怎么混啊?就把儿子的尸体扔在路边,想用这个办法来刺激郭解。
郭解早已打听到了凶手的藏身之处。这个凶手也感到比较窘迫,他知道郭解有势力,惹不起。最后只好跑到郭解那里自首。谁知郭解却对他说,这个事情不怪你,是我们家小孩不对,“公*之固当”,甚至还说你*得对。说完就把凶手给放了,然后郭解自己出面,把外甥收葬了。
这个处理结果,让很多人都对郭解感到很佩服,即便是亲外甥被人*了,也能理清是非曲直,不偏袒。此后信任郭解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来投靠他,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社会团体。
然而,从社会治安的角度看,郭解处理这件事的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是桩命案,该如何处理,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调查责任,司法介入进行处理。作为亲属,你怎么看这件事的是非曲直,你能不能原谅凶手,那是另外一回事,不应该影响法律程序的推进,更不应该擅自处理。
但在郭解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司法力量的干预,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当时的社会上,政府和法律不一定能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而像郭解这样的人,很多时候声音可以比政府响。
所以像郭解这样的人,既因为有处理纠纷的能力而享有声誉,同时也让普通老百姓感到一丝惧怕。百姓怕官府,你居然比官府还厉害。于是在郭解的家乡,就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解出入,人皆避之”,只要一看到郭解,人们都自觉让路,躲得远远的。
《剑行天下》剧照
但有个人偏不信邪。此人见到郭解,居然“箕倨视之”,坐在那儿,两条腿往前岔开,像个簸箕似的,这在古代是一种很无礼的举动。郭解的手下非常气愤,当场就想把这个人给*了。郭解却阻止了手下,暗中问了这个人的姓名。
郭解是不是想打击报复呢?恰恰相反,郭解说:“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在本乡本土被人不尊重到这种程度,说明是我自己的品德不行。于是郭解就要“修德”。怎么修呢?古代的时候,老百姓要为政府服徭役,一般每个壮丁一年里面要义务劳动一个月。郭解就跟当地管事的官吏打招呼,说轮到这个人服役的时候,就跳过去,不要让他承担徭役。
得罪郭解的这个人一开始很奇怪,眼看着就轮到要去服役了,怎么官府不找我呀?几年下来都是这样,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郭解在暗地帮他。这个人很感动,我之前对郭解这么不尊重,他不但不记恨,还帮我。于是就跑到郭解那儿去谢罪,表示要尊重他。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对于郭解来说,这是以德报怨,通过这样的举动又一次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但再仔细想一下,这里还是有问题。大家轮流服役,本来是一项制度。郭解一句话,此人就不用去履行义务,这是对制度的破坏,对其他百姓来说也不公平。郭解虽然立了德,但他立的是“私德”,同时却破坏了“公义”。
战国秦汉的游侠群体
郭解这个人物,《史记》和《汉书》都是把他放在《游侠传》里叙述。按照司马迁的分类,郭解属于布衣游侠的典型。
“游侠”这个群体,从战国一直到汉代,都非常活跃。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面把这类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卿相之侠,一类是布衣之侠。
卿相之侠,最著名的就是战国四公子。他们就凭借着自己的财力和政治地位豢养了一大批才能之士,称为“门客”。此风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代,比如淮南王刘安,就是汉武帝时代典型的卿相之侠。
▲ 淮南王刘安的门客苏飞、目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合称“淮南八公”,后在道教传说中被衍化为八位仙人。
另一类布衣之侠,在汉代初期尤其多,郭解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位。他们虽然只是平民,但也在社会上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不过收养门客、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并不是游侠最核心的特征。司马迁曾经总结过,无论是卿相之侠还是布衣之侠,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 一诺千金,为了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甚至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这才是游侠的真精神。
当时洛阳有两户仇家势同水火,很多有名望的人都来调解,都没能成功。有人想到了郭解,专门把郭解从轵县请到洛阳来。郭解一出手,仇家还真给面子,同意和解,可见郭解声望之大。
但这还不是故事的高潮——郭解一看事情解决了,就对当事人说,这件事洛阳本地这么多有名望的人都来调解过,你们都没给面子,现在我一个外地人跑过来一调解就成功了,这话传出去,那些洛阳大佬多没面子啊!我现在连夜就回去,你们就装作这事还没完,等改天洛阳本地的闻达贤人再来调解,你们借坡下驴,当众再和解一次,也算是给那些大佬们一个面子。
大家看,郭解不仅做好事,做好事还不留名,想着法地把功劳让给别人。汉代的活雷锋啊!
郭解的作为,让我们想到窃符救赵的信陵君。无论是作为卿相之侠的信陵君还是作为布衣之侠的郭解,都非常有个人魅力,令人想望他们的风采。
信陵君窃符救赵
但另一方面,无论是窃符救赵,还是郭解称霸一方,他们解决问题的手段,都不是走常规途径。这些行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正是这些超越于体制之外的非凡手段,成就了郭解的声望,也给他种下了死因。
大侠之死
中国古代的皇帝,很多都是刚即位就开始替自己造陵墓。
汉代的传统,一个陵墓建成,就要迁徙一批人口到这个地方,把这个地方给充实起来。但这些迁徙人口不是随便挑的,往往是那些在自己的家乡有一定势力和影响力的人。为什么要把这些人迁走?其实这是中央政府控制地方社会的一种手段。因为这些人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大,有纠合群众反抗政府的潜在能力。
借着茂陵初成的契机,汉武帝下令,家产达到三百万的巨富之家,要迁居茂陵。
郭解的家产不够这个数。但郭解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三百万家产。一位姓杨的地方官吏就把郭解也列入迁徙名单了。为此,大将军卫青亲自到汉武帝那儿替郭解说情,说郭解家里很穷,不符合家财三百万这个标准,应该不在被迁徙之列。汉武帝却说了一句话:
“ 解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
郭解一介布衣,居然能让大将军亲自为他说情,看起来家里不穷。所以汉武帝断然要迁徙郭解。
郭解往长安方向走,一进函谷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当地有名望、有势力的人,不管以前认不认识郭解,都争着和他结交。关中已是天子脚下,郭解还能受到这样热捧!
就在官府迁徙郭解前后,郭解手下把当初迁徙郭解的杨家父子都给*了,算是替郭解出气。杨家人到长安告状,郭解手下又到长安,把上京告状的人给*了。如此胆大妄为,令汉武帝再次关注郭解,亲自下令要把郭解捉拿归案。
郭解被捕受审,又翻出不少旧底子。其中一件旧案是,郭解在轵县老家,有一位儒生批评郭解“专以奸犯公法”。就因为这么一句话,郭解的手下就把这位儒生给*了,并且把他的舌头割了下来,非常残忍。但这件事,郭解确实不知情,而且手下众多,也不知道到底是谁*。
办案官吏说,此事不能怪郭解;但御史大夫公孙弘却说:“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之。”郭解一个平头百姓,有这么大的权势,人虽然不是他*的,但这比他自己动手*人还要严重。最后汉武帝同意公孙弘的意见,不仅判了郭解死刑,还诛灭了他的家属。
一位平民的死刑判决,竟劳动皇帝本人再三过问,看似不可思议。但这正表明,郭解和汉武帝之间存在着不可调解的矛盾。在汉武帝看来,郭解擅作威福,分明是在向皇权示威。
站在我们今天的立场来看,很容易看到郭解这类人物的两面性。一方面,这类人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威信,建立了一套解决民间纠纷的模式。但另一方面,他们处理纠纷的方式,很多都是法外行为,有时候甚至极端到要靠*人来解决问题,这又是在破坏社会治安。他们是民间社会的活力,同时也是法治化的隐患。
司马光之所以愿意在《资治通鉴》中花费大量笔墨来描述郭解现象,原因也正在于此。作为政府权威与社会秩序的拥护者,司马光在书中虽然自己发表观点,却大量引述班固支持汉武帝打击郭解的文字,而没有采纳司马迁对郭解的同情之论,显然也是在借此表达他自己的态度。这也提醒我们,在讨论不同历史学家的叙述时,不能用机械化、简单化的眼光去看问题,而是要深入分析每一个细节,这样才会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