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诗词,让人顿悟,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四首诗词,让人顿悟,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首页角色扮演仙路凡尘更新时间:2024-06-23

谢枋得在《武夷山中》写道:“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此句诗境开阔,借自然景色抒发内心世界的孤寂与坚韧。雨歇后的寂静天地中,诗人向往那傲立寒冬、卓然不群的梅花品质,提出了一个关于修行与磨砺的人生课题:需要多少次历练,才能达到如梅花般坚韧不屈、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晃冲之在其《夜坐》中表达了另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轻生一快意,波浪五湖中。”他以悠然自得的心态面对生活,纵使波涛汹涌,也能从宽广的湖面上找到自由与惬意的乐趣。

元代尹志平在《悟南柯》里则道出了禅意深深的领悟:“何劳远去觅天堂。任运安闲,处处是仙乡。”他提示人们无需舍近求远,苦苦追寻理想中的乐土,只要心境宁静、顺应自然,就能发现身边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是人间仙境。

周邦彦在《蝶恋花》中感叹:“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诗人借蓬莱仙境之路的形象,表达出人世间的情感邂逅虽如梦幻泡影,但那份转瞬即逝的美好情感却足以触动人心,使人意识到现实世界中的一切荣华富贵终将如尘土般消散,唯有真心相待的情感才最值得珍藏。

本文的四首诗词均以独特视角呈现了各自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与感悟,引导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变化时,修炼品格,把握当下,珍惜情谊,从而抵达一种超越物质、回归本真的生活智慧和精神境界。

宋·谢枋得《武夷山中》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这首《武夷山中》是宋末元初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属于遗民诗。诗人在南宋亡后隐居武夷山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和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眷恋。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洁的品格。

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表达了诗人在抗元失败后,十年间从未有过回家的梦想,这不仅反映了他对家的思念,也象征着他对旧国的忠诚和对新政权的不屈不挠。次句“独立青峰野水涯”,描绘了诗人隐居的景象,青峰和野水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孤独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高和坚定。

第三句“天地寂寥山雨歇”,通过山雨初歇后的寂静景象,传达了天地间的广阔和深邃,以及诗人心中的凄清和寂寞。末句“几生修得到梅花”,则是诗人自问,要经历多少生死轮回才能修得梅花那样高洁坚贞的品格。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清高独立的象征意义,诗人借梅花自勉,表达了自己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高尚品德的决心。

整首诗风格朴素而自然,情感深沉而沉郁,通过对武夷山中景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故国的无限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宋·晃冲之《夜坐》

入夜暑气薄,辉辉星满空。

钩帘倚新月,却扇受微凤。

痟渴几时愈,浮楂何处通。

轻生一快意,波浪五湖中。

晃冲之的《夜坐》是一首五言古诗,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心境与思考。

首句“入夜暑气薄,辉辉星满空”,开篇即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夏夜画面。随着夜幕降临,白天的暑热渐消,清凉之气弥漫,繁星点点布满天空,明亮而璀璨,营造出一种宁谧而开阔的环境氛围。

第二句“钩帘倚新月,却扇受微凤”,进一步刻画诗人夜坐的情景。诗人挂起窗帘,让新月的清辉洒进室内,同时放下扇子,享受微风吹拂的舒适。这里的新月和微风都是诗人内心平静和对外界微妙变化敏感的象征。

第三句“痟渴几时愈,浮楂何处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扰与期待。“痟渴”可能喻指某种精神上的焦渴与追求,“浮楂”则可能比喻生活或理想的不确定性。诗人在这里提出了自己对于何时能够解除内心困顿、找到理想出路的疑问。

最后一句“轻生一快意,波浪五湖中”,呈现出诗人的豁达与超脱情怀。尽管面临现实的困苦与未知,诗人仍然渴望能在人生的波澜中寻求到一份自在与畅快,“五湖”既可以实指江南的湖泊,也可以象征广阔的人生舞台,寓意着诗人在生活中愿如泛舟江湖般,随波逐流,体验生命的起伏跌宕。

《夜坐》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入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冷静与思索,以及在平凡的夜间独处时刻对生命意义和未来道路的探寻。

元·尹志平《悟南柯》

莫觅他人短,唯思自己长。

处身谦让性和光。与物无私,心地得清凉。

会灭无明火,能生智慧香。

何劳远去觅天堂。任运安闲,处处是仙乡。

尹志平的这首《悟南柯》是一首富含哲理的道教诗词,体现出元代道教徒追求内心修养与道德完善的境界。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修行理念和人生观。

“莫觅他人短,唯思自己长。”告诫人们不要去寻找并挑剔别人的缺点,而应该专注于自我反省和提升。这种思想强调个人修养上的自省与内求,摒弃对他人的指责,转向内心的修为增长。

“处身谦让性和光。”指出在生活中应当保持谦逊的态度,展现温和而包容的性格光芒。这里提倡的“性”与“光”是内在品德的流露,通过谦让,个人的德行得以彰显。

“与物无私,心地得清凉。”表达了无私待人待物的精神境界,认为只有去除私欲,才能使心境得到清净和安宁。这符合道教主张的“无为而治”与“不争”的哲学理念。

“会灭无明火,能生智慧香。”“无明火”在这里代表无知和烦恼,通过修行,可以消除内心的烦恼,从而开启智慧,智慧的开启如同散发芬芳。这是对道教修炼过程中克服烦恼、增长智慧过程的艺术化表达。

“何劳远去觅天堂。任运安闲,处处是仙乡。”词人指出无需刻意寻求彼岸的理想之地,只要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那么无论何处都能成为心灵的乐园,所谓的“仙乡”便是指心灵达到超脱与自由的境地。

《悟南柯》一词以道家的修身养性为核心,倡导谦逊、无私、无欲、智慧的生活态度,并强调内心的净化和平静才是实现精神升华的关键,世间万物皆可作为修道之所,体现了道教文化中极高的人生态度与生命智慧。

宋·周邦彦《蝶恋花》

鱼尾霞生明远树。

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剪水双眸云鬓吐。

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

此会未阑须记取。桃花几度吹红雨。

周邦彦的这首《蝶恋花》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婉约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出词人对于短暂欢愉时光的珍视与留恋之情。

首句“鱼尾霞生明远树。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词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晚霞映照远树、翠绿山壁高耸接天、晶莹树叶在风中轻轻摆动的美景。这一系列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既体现了大自然的秀美,也寓含了词人眼前所见之美恰似仙境般的感受。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此处词人借用蓬莱仙境的典故,描述与心仪之人意外相遇的惊喜,仿佛是在远离世俗凡尘的仙路上相逢,使得人间的一切繁华与欢乐都显得如同尘土一般不足挂齿。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交流,突出了相聚时刻的美好与珍贵。

“剪水双眸云鬓吐。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词人聚焦于人物的神态与动作,赞美对方清澈如剪水的双眸和秀美的云鬓,进而描绘了一幅酒宴欢歌的场景,天瓢(大酒器)倾倒,笑声话语间仿佛升起一片青雾,充满诗意且略带朦胧梦幻之感,增强了情感表达的韵味。

最后,“此会未阑须记取。桃花几度吹红雨。”词人感慨聚会虽未尽,但已意识到时光易逝,提醒自己务必铭记此刻的美好。桃花几度飘落犹如红色细雨,既是季节变换的象征,也是对美好时光转瞬即逝的隐喻,寄寓着深深的惋惜与留恋之情。

这首《蝶恋花》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富有象征意味的表达,成功传达了词人对于瞬间欢聚的珍惜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