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周报:电池改善全球竞争强,把握高壁垒和新技术环节

锂电周报:电池改善全球竞争强,把握高壁垒和新技术环节

首页角色扮演新笑傲江湖1.0.137更新时间:2024-05-02

主要观点

9月新能源车销量70.8万辆,同环比 98.3%/6.3%,渗透率达27.1%;比亚迪月销量超过20万辆大超预期,特斯拉、五菱、吉利、埃安,销量分别为8.31/5.24/3.92/3万辆;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问界,销量均超过万辆。在9月初深圳成都等地消费活动受疫情影响下,月末需求集中释放集中交付仍然取得了金九月销超70万辆的好成绩。步入四季度,一方面疫情管控下经济及消费活动恢复需求释放,同时各车企新车型陆续上市供给拉动需求,另一方面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车全球竞争力逐步显现,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预计全年销量或超过650万辆,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电池环节毛利率改善,国内电池厂凭借技术、成本、产能及客户优势领跑全球竞争

宁德时代发布业绩预告,Q3净利88-98亿元,同比 169%-200%,宁德前8个月的总装机量达102.2GWh,同比 114.7%,市占35.5%,稳居全球第一;亿纬锂能预计Q3净利10.82亿元-12.98亿元,同比 50%-80%,今年已累计在海内外落地六大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合计产能约178GWh,规划投资超486亿元;国轩高科预计Q3净利0.82-0.93亿元,同比 319%-394%,宜春锂矿项目进展顺利,新增电池产线进入量产阶段。三季度受益产能利用率提升,中游价格下降,价格传导以及储能上量贡献高毛利,电池环节毛利率改善,同时凭借技术、成本、产能及客户优势应对全球竞争。

正极盈利回归,隔膜壁垒高格局优维持高盈利,锂价高锂企业绩高增,把握新技术

正极环节在上半年受益的锂盐库存及镍钴价格逐步消退,且受欧洲新能源车需求不振影响,正极环节盈利水平下降;隔膜仍是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优的环节,供需仍紧张价格坚挺,且仍保持甚至提升单平净利水平,建议关注技术团队优、产能产品客户均进展迅速的新进入者美联新材;本周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54.5万元/吨,环比 2.83%再创历史新高,供需决定锂价逐步提升,三季度上游锂企业绩均同比环比大幅增长。建议关注新技术环节,如复合铜箔、超声波焊接技术、铝箔、钠电池材料、电池回收等。

建议关注

一产能释放、成本压力缓解毛利回升电池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二供需支撑锂价高位利润释放锂资源公司:科达制造、天齐锂业、融捷股份、盛新锂能等;三格局优壁垒高的中游材料环节及新技术:美联新材、恩捷股份、璞泰来、东威科技、骄成超声、鼎胜新材、光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相关技术出现颠覆性突破;产品价格下降超出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正文目录

1电池改善全球竞争强,把握高壁垒和新技术环节

2 行情概览

2.1 标的池

2.2 涨跌幅及PE变化

3 行业概览

3.1 产业链价格变化

3.2 产业链产销数据跟踪

3.3 行业重要新闻

3.4 重要公司公告

3.5 新股动态

风险提示

1

电池改善全球竞争强,把握高壁垒和新技术环节

新能源车需求稳步释放,9月销量70.8万辆,期待疫情控制下汽车消费需求持续向好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我们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投资主线一:电池厂环节。中长期角度来看,锂电行业仍保持高景气度发展,依旧是最好的投资赛道。而随着中游各环节逐步释放产能,高企的材料价格有望逐步缓解,同时电池厂与整车厂协商价格、且逐步建立金属价格联动机制,能够有效转嫁部分成本压力。电池厂毛利率有望回升,或将迎来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建议关注头部有全球竞争力的电池厂,以及有潜力的二线电池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

投资主线二:上游锂资源环节。预计2021-2023年,锂供给需求差为-1.6/-1.3/-0.6万吨LCE,新能源需求占比提升、持续性更强,但新增供给投产难度更大、周期更长,锂资源开发难度与进度难以匹配下游需求增长的速度和量级,供需有力支持中长期高锂价,产业链利润上移,相关公司有望实现超额利润。建议关注锂资源属性强、低成本稳定产出且仍有扩产潜力的企业:科达制造、融捷股份、盛新锂能、天齐锂业。

投资主线三:格局清晰、优势明显、供需仍然紧张的中游材料环节。建议关注1)受设备、技术壁垒影响扩产有限,高端产能供需偏紧,龙头受益的隔膜环节: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美联新材等;2)石墨化因高耗能,供需紧平衡的负极及石墨化环节:璞泰来、贝特瑞、翔丰华等;3)以磷酸铁锂和高镍三元为代表的高增速赛道:德方纳米、当升科技、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华友钴业等。

2

行情概览

2.1

标的池

我们将锂电产业链中的83家公司分为电池、锂钴、正极及前驱体、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十二个子行业,以便于更细致准确的追踪行情。

2.2

涨跌幅及PE变化

本周锂电产业链整体上涨4.74%,沪深300上涨0.99%,电气设备(申万)上涨7.33%。子行业导电剂、正极及前驱体分别下跌8.34%、0.03%;集流体、电驱电控、铝塑膜、隔膜、充电桩及设备、结构件、电池、电解液、锂钴、负极分别上涨3.08%、5.07%、6.14%、2.78%、8.76%、2.79%、6.70%、7.96%、0.38%、10.63%。

个股方面,本周涨幅居前的个股为中国宝安、天能股份、国轩高科、璞泰来、先导智能,分别上涨12.6%、12.4%、12.0%、11.6%、11.2%;跌幅居前的个股为容百科技、天奈科技、洛阳钼业、中伟股份、华友钴业,分别下跌13.5%、12.8%、5.5%、5.0%、4.2%。

3

行业概览

3.1

产业链价格变化

正极材料: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动力型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电解镍、电解钴价格有所上升,电池级磷酸铁、三元材料价格与上周持平,整体市场成交重心暂时维稳。金属钴镍方面,电解钴(≥99.8%)10月14日均价36.3万元/吨,较上周上升3.71%;电解镍(1#)10月14日均价19.31万元/吨,较上周上升0.73%;电池级碳酸锂10月14日均价54.5万元/吨,较上周上升2.83%;电池级氢氧化锂10月14日均价52.5万元/吨,较上周上升2.94%;三元前驱体(523型)、三元前驱体(622型)、三元前驱体(811型)10月14日均价分别为10.95、12.1、13.4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有所上升。从供给层面来看,近期前驱体企业10月产量均有增量,三元前驱体产量有所上行,三元前驱体生产成本有所回落。从需求端来看,短期内前驱体企业受新势力车型带动,国内头部动力端电池厂订单增量,二梯队电池厂也持续发力,高镍材料主要受美国市场需求向好,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三元材料中 三 元 523(动力型)、 三元 622(常规)、三元811(动力型)10月14日均价分别为34.05万元/吨、36.6万元/吨、38.75万元/吨,于上周持平。磷酸铁(电池级)10月14日均价为2.325万元/吨,与上周持平。动力型磷酸铁锂10月14日均价为16.4万元/吨,较上周上升0.92%。从市场层面来看,仍处于下游金九银十旺季,需求量热度不减,近期报价上升明显。

负极材料:市场供应持续紧张,后续上涨逻辑清晰。1 0 月 14 日人造石墨(中端)均价 5 万元 / 吨,与上周持平,天然石墨(中端)均价 5.1 万元 / 吨,与上周持平。 10 月旺季即将来临,需求较前期向好,价格稳定。负极企业涨价意愿强烈,落地仍处于博弈阶段,原料价格仍居高位。

隔膜:隔膜价格稳定,企业积极扩产但整体供给维持偏紧。10 月 14 日干法隔膜( 16 μ m )均价为 0.75 元 / 平方米,与上周持平,湿法隔膜( 9 μ m )均价为 1.45 元 / 平方米,与上周持平。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增,带动隔膜需求不断上涨,隔膜供应逐渐偏紧,隔膜企业纷纷抢占国内产能,隔膜价格持续维稳。

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电解液、三元电解液价格有所上升,电池级EC、电池级DMC价格有所下降。三元电解液(圆柱 /2600mAh ) 10 月 14 日均价为 7.345 万元 / 吨,较上周上升 0.07% ;磷酸铁锂电解液 10 月 14 日均价为 6.37 万元 / 吨,较上周上升 0.47% ;电池级 DMC 价格为 0.79 万元 / 吨,价格有所下降;电池级 EC 价格为 0.75 万元 / 吨,较上周下降 18.92% ;六氟磷酸锂 10 月 14 日均价为 30.6 万元 / 吨,较上周上升 0.33% 。

电芯:三元电芯价格维稳。方形动力电芯(三元)10月14日均价为0.92元/Wh,较上周上升5.14%;方形动力电芯(磷酸铁锂)10月14日均价为0.825元/Wh,较上周上升3.12%。

3.2

产业链产销数据跟踪

2022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70.8万辆,同比上涨98.3%,环比增长6.3%。

从销售结构来看,纯电动汽车销量达53.9万辆,环比上涨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16.9万辆,环比增长17.4%。

2022年9月,欧洲五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98万辆,同比上升21.56%,环比上升70.42%。9月德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领跑其余四国,总销量为7.27万辆,同比上涨28.72%,环比增长28.21%。

2022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量同比、环比双增长。2022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59.1GWh,同比增长155.2%,环比增长18.1%;2022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31.6GWh,同比增长101.6%,环比增长14%。

2022年8月我国四大电池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速明显、环比均增长。正极材料:2022年8月,三元正极出货量5.058万吨,同比增长56.35%,环比增长6.42%;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8.575万吨,同比增长155.59%,环比增长0.70%。负极材料:2022年8月,人造石墨出货量8.54万吨,同比增长72.11%,环比增长2.21%;天然石墨出货量2万吨,同比增长68.28%,环比增长9.89%%。隔膜:2022年8月,湿法隔膜出货量8.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6.92%;干法隔膜出货量2.0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9.43%,环比增长4.72%。电解液:2022年8月出货量5.505万吨,同比增长44.49%,环比增长7.00%。

3.3

行业重要新闻

三元材料“升维”路径(高工锂电网)

三元正极材料不断升级。新能源市场迎来爆发拐点,电动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397万辆,销量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

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之下,锂电池原材料价格跳涨、供应紧缺,并对汽车续航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生产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能、更低成本的电池成为“破局”的关键。

三元电池作为中高端电动车市场的主流选择,市场需求空间巨大。若要满足更高的市场期待,则需对其进行材料技术升级、工艺革新。

电动化加速渗透,三元材料市场长期向好。产业新周期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攀升,2022年1-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突破260万辆,完成情况超出预期。

受益于汽车电动化的快速推进,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同步攀升。GGII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00.24GWh,同比增长116%,整个上半年除4-5月份受疫情管控影响外,其余月份同比增速均在一倍以上。其中,三元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的优势备受市场青睐,2022年1-6月国内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4.93GWh,同比增长55%,占总装机量的45%。

放眼海外,欧洲市场动力电池装机一直以三元为主,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欧洲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138.2 GWh,占欧洲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的95.4%。

国内外三元电池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带动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大幅增长。按照1GWh动力电池需要1500-1800吨三元材料测算,仅国内2022年上半年44.93GWh就带动了6.7万-8.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

高工锂电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继续提升,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长期向好。

产业新周期下,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方面要求愈发严苛,同时随着锂电原材料价格跳涨,降本增效呼声渐高,倒逼锂电材料体系革新。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车型高镍化趋势愈发明显。

目前,包括Model 3/Y、标致e-208、现代Kona、大众ID系列、宝马IX3/ X1、奔驰EQ系列、蔚来ES6、小鹏P7、哪吒U、爱驰U5、广汽AionV、AION LX PLUS、吉利几何A等已上市车型均搭载了高镍电池。受此带动,高镍三元材料出货量快速增长。

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高镍三元出货量为30.9万吨,同比增长120.71%,占三元正极材料总出货量的41.76%;其中,中国高镍(8系及以上)三元材料出货17万吨,同比增长181%。

高镍三元电池作为国内外主机厂高端车型的主流选择,其应用不断加速。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包括宝马i3、奔驰EQS、奥迪Q4 e-tron、凯迪拉克LYRIQ、雪佛兰Bolt EUV、广汽丰田2022款 iA5、大众2022 ID.4 CROZZ、Lucid Air、高合HiPhi X、智己L7等国内外中高端车型将于2022年集中上市。

随着后期高镍电池成本进一步下降和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预计高镍正极材料在未来10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30年全球出货量有望达500万吨以上。

针对此,容百科技、厦钨新能、长远锂科等正极材料企业不断加快高镍三元材料的研发进度,并不断取得突破。例如,容百科技在2016年完成了第一代NCM811的开发和中试,2017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实现出货快速增长。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容百科技还在研发下一代超高镍正极产品,进一步降低高镍材料的瓦时成本和提升能量密度。目前,公司第二代Ni90体系正在开发中,已进入批量量产阶段,第三代Ni96体系正在配合客户开发,预计今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此外,中日韩头部电池企业还将下一代电池的目标,瞄准镍含量90%以上甚至完全无钴的高镍电池或固态电池,并且制定较为明确的量产计划表。这意味着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高电压化:综合性能优越,应用提速。高电压化路线是以中镍三元材料为基础,通过提高其电压平台使得正极材料在更高电压下脱出更多的锂离子,从而实现更高比容量和平均放电电压,进而达到提升能量密度的目的。从当前实际应用的主要产品来看,高电压Ni6系典型产品(Ni65)的实际能量密度735.15Wh/kg已与Ni8系典型产品的739.32Wh/kg接近。

目前高电压化以中镍三元材料为基本路线,在原材料、生产工艺、加工成本方面均优于高镍化三元;同时,由于高电压材料的镍含量相对较低,生产工艺不如高镍三元复杂,因此高电压化正极材料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还兼具了一定的安全性改善。

凭借优越的综合性能,高电压化三元材料市场日渐打开,主要正极厂商、部分电池企业入局此领域,并加速其应用。例如,正极厂商方面,厦钨新能开发出新款4.4V高电压6系三元材料,并成功应用到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电动车上;长远锂科高电压4.3V和4.35V三元正极材料已批量用于动力电池领域,4.4V三元正极材料逐步应用于数码电池领域。

电池厂商方面,中创新航于2020年在全球率先采用高电压三元电池材料技术量产590模组电池,并在主要客户广汽埃安设计的Aion-LX车型上实现装车;今年其高电压快充三元锂电芯还将搭载于Smart精灵#1,其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以上的行业领先水平,支持150kW超级快充、100kW快充及7.2kW 慢充,且在保持80%容量的前提下,可支持10年3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高电压下,由于锂离子大量脱出,三元正极材料容易出现晶体结构稳定性差、离子混排、不可逆相变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电池循环寿命短、热稳定性低、电解液消耗等宏观电池失效行为。需通过金属离子掺杂、构建人工包覆层、匹配高电压电解液及添加剂等手段,对上述系列问题进行抑制。

单晶化:两条发展路线并行,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相较于常规二次颗粒团聚的多晶三元材料,单晶材料具有负载电压更高、循环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等性能。其有两个发展路线。

一是,中低镍单晶路线。大单晶产品负载电压更高,国内部分中低镍单晶材料通过高电压可与多晶高镍能量密度相当,如Ni55、NCM613等产品贵金属含量更低,产品在满足能量密度同时具有更高性价比。

二是,高镍单晶路线。高镍环境下三元材料稳定性欠佳,单晶化学性质稳定,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相应掺杂可提升高镍三元材料的安全性能。

随着下游动力电池企业的逐步导入,单晶三元材料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Q1,单晶产量达4.9万吨,占比升至38.5%,预计2022年国内单晶三元材料的市占率有望升至40%以上。具体来看,2022年Q1,在中镍5系、中高镍6系三元材料中,单晶材料体系占比均超过50%;2022年Q1单晶高镍8系三元材料占比已升至13.5%。

值得一提的是,三元正极材料朝高镍化、高压化及单晶化方向升级,在带来能量密度、安全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增加了材料生产工艺难度,对相关企业在前驱体、掺杂、包覆以及材料体系理解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情形下,三元材料领域将加速洗牌,市场或将重构,具备相关技术储备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其余企业或被市场淘汰,行业竞争格局渐趋集中化。

100万吨!千亿锂电巨头“*入”磷酸铁锂(OFWeek网)

9月29日,云天化公告,与华友控股签订《关于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合作意向协议》。双方拟通过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合作,推动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5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双方将互相受让子公司股权,并以此作为项目实施主体。

具体来看,华友控股拟通过公开交易市场受让云天化100%控股的聚能新材49%股权,受让完成后,聚能新材将负责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的建设(或收购)及运营。云天化拟受让华友控股100%持有的云南友天49%股权,受让完成后,云南友天将负责5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的建设(或收购)及运营。至此,千亿“钴茅”华友钴业的磷酸铁锂布局正式落定!

华友钴业为华友控股旗下子公司。今年6月14日,华友钴业公告,经与华友控股充分友好协商,公司决定终止通过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收购圣钒科技100%股权事宜,拟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布局。据悉,这笔收购交易始于2021年11月,彼时华友钴业称,收购圣钒科技是为了布局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一起实现“两条腿走路”。

今年终止收购公告一出,市场分析认为,或许是华友钴业担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过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厂商宣布的磷酸铁锂扩产规模加上现有产能已超500万吨。相较之下,2021年国内酸铁锂出货量为47万吨。

不过,市场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华友钴业不布局磷酸铁锂材料而主攻三元材料,是华友控股另有打算,即整合磷酸铁锂业务单独上市。

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出现呢,是因为圣钒科技系华友控股全资子公司,2021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产量超过1.1万吨,总销量超过1万吨,实现年产值6亿元。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华友钴业在2021年底曾与兴发集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在湖北宜昌合资布局了从磷矿石采选到磷酸铁锂材料制造一体化的产业,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项目规模高达每年50万吨。

今年6月,华友钴业曾公告,拟募资投资广西华友锂业公司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通过全资子公司华友国际矿业与TIMGO共同投资建设前景锂矿Arcadia锂矿开发项目,截至2021年10月,Arcadia项目氧化锂品位1.06%,氧化锂金属量77万吨(碳酸锂当量190万吨)。华友钴业在海内外投建大规模投建锂盐项目的举动,也被看作是为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业务铺路。

现在,华友控股选择通过联手云天化深拓磷酸铁锂业务,其是否会整合磷酸铁锂业务单独上市,仍有待观察。而华友钴业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亲自上马磷酸铁锂业务,值得期待。

云天化深度布局磷酸铁锂领域。云天化以化肥、磷矿开采、精细化工等为主营业务,是国内最大磷矿采选上市企业,磷矿储量达6.9亿吨。其现有磷矿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化肥级湿法磷酸总产能225万吨/年(折纯),磷酸一铵18万吨/年。

磷酸铁锂电池的产业链条为:磷矿—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铁锂电池。

基于此,2021年10月29日,云天化宣布正式进军磷酸铁锂领域。根据计划,其预计将于两年内在云南安宁投资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分两期建设,总体预计投资72.86亿元。

当前,该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云天化表示,一期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9月进入全面投料生产阶段;2×2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的用地、建设报批等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中。磷酸铁产品已向下游客户送样,待客户进一步验证。

今年9月19日,云天化再次加码布局。当日,云天化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云南云天新能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并以此为投资主体建设“电池新材料前驱体配套450万吨/年磷矿浮选项目”,投资总额预计为18.96亿元。项目建成后,生产的精矿主要用于满足云天化在建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以及精细磷化工产业的资源需求。

除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快速向磷酸铁锂领域延伸之外,云天化还联手锂电产业链企业进行多方布局:2020年11月,云天化与多氟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氟磷电子(多氟多51%股权,云天49%股权)。合资公司2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预计2021年底投产,5000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2×1.5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今年2月,云天化与恩捷股份、华友控股、亿纬锂能及玉溪市政府签订《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约定各方在玉溪市共同设立两家合资公司,共同开采矿产资源,进行矿产深加工,并共建电池及上下游材料配套项目。

目前云天化电池材料业务虽然还未释放其带来的增量业绩,但云天化既有业务创造的盈利也很可观。今年上半年,受益于化肥、聚甲醛、黄磷、饲钙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云天化实现营业收入366.23亿元,同比增长18.4%;净利润34.66亿元,同比增幅达120.48%。

2022年迄今,磷酸铁锂电池依然延续并保持了高位领先态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62.1GWh,累计同比增长112.3%。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95.9GWh,占总装车量59.2%,累计同比增长172.2%。另有数据统计,进入2022年,磷酸铁锂相关项目投资热度不减,截止9月20日,统计在内的24个新公布投资项目中,21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额,总计投资金额约766.45亿元,平均投资额约36.5亿元。

维科网锂电认为,数据的最终形成是市场的选择促成的。特斯拉、比亚迪、奔驰、福特、现代、Rivian等国内外主机厂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坚定选择促使上游企业加快、加大磷酸铁锂材料布局。

不过,产业赛道的过热必然会加速市场洗牌,未来谁能“笑傲江湖”,独特的差异化产品才是最优解。

储能电池赛道掀起密集“扩产潮”(北极星储能网)

面对十年甚至更久,储能称得上一条长坡厚雪的高成长性赛道。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称,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逼近500GWh,到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2300GWh,市场规模将超3万亿。

如此广阔的储能市场空间,不仅吸引了宁德时代、鹏辉能源、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德赛电池等老牌电池在在储能电池赛道竞速,还让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等专注储能的电池“新星”加速加码储能赛道。

不少系统集成商以及下游的相关企业也开始向上布局,加大储能电池的产能布局,以满足市场日益增大的储能需求,如天合储能、中天科技、宝丰集团等;南方黑芝麻、龙净环保等跨界企业也相继加入储能电池这场扩产潮,一时间储能电池成为行业扩产“香饽饽”。

10月10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在165亿元至180亿元,同比增长112.87%至132.22%。储能已成为宁德时代重要增长极。

的确,自2021年以来,宁德时代一举跃为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榜首,储能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就为其贡献超127亿元的营业收入。宁德时代还在储能电池领域与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国华电、三峡集团、中国能建、阳光电源等重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继续巩固龙头地位。

业内人士表示,第一梯队电池企业在储能领域的火热,对整个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极带动作用。

此外,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扩产步伐丝毫不懈怠。9月28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公司拟在河南省洛阳市投建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总投资不超过140亿元。而在今年 4月21日,宁德时代官方称将在厦门总投资13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总体来说,在宁德时代分布在全球13座工厂中,此前已有重庆、肇庆等工厂生产储能电池,现如今厦门和洛阳也将成为宁德时代储能电池重要生产地。

有了第一梯队企业的带领,第二梯队电池企业策马扬鞭,大手笔扩产迎头赶追,希冀将储能打造成公司新的增长极。其中亿纬锂能的扩产步伐较为引人注目。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至2022年间,亿纬锂能至少披露了五个规模较大的动力储能电池投资项目或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合计不低于665.21亿元,涉及产能不低于262.61GWh,项目涉及湖北荆门、四川成都、云南玉溪、云南曲靖、辽宁沈阳等省市。

此外,中创新航于去年5月总投资280亿元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成都;欣旺达规划投资213亿元用于50GWh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能项目;孚能科技规划了24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用于储能领域;鹏辉常州、柳州、浙江等几大生产基地的陆续扩产,预计将于2023年释放出40GWh的产能, 规划2025年达到100GWh,其中80%供给储能需求。国轩高科、珠海冠宇、德赛电池等也已启动了储能电池的产能规划。

还有一些新晋电池企业专注储能赛道,如海辰储能、瑞浦兰钧、力神电池、海基新能源、楚能新能源等,正迈大步子进行扩产,以应对储能赛道与日俱增的需求。

海辰储能作为新锐电池企业的代表,专攻储能赛道,研究储能电池内核。今年6月份,海辰储能宣布在重庆投资130亿元新建50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按照海辰储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将实现满产产能135GWh,从行业聚焦、产业技术、产品布局再到产业链生态,助推储能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而瑞浦兰钧、力神电池、海基新能源、楚能新能源新晋电池厂商也在大力加码储能电池。

除了电池领域的“专业选手们”加码储能,还有一些下游或相关企业也在储能电池领域加速扩产。宝丰集团规划投资964亿元,建设储能全产业链项目。在苏银产业园建设年产200GWh电芯和储能集装系统;在宁东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30万吨石墨负极材料、34万吨电解液。目前准备开工建设100GWh储能全产业链项目。

目前,天合储能已完成150Ah\280Ah储能电芯的开发,合资10GWh电芯生产线产能正在逐步达产。

10月12日,派能科技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开工。据悉,该项目主要建设10GWh储能电芯和系统组装生产线、电池制造和系统组装厂房、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总投资5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中天科技生产基于电力储能系统用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布局25Ah/50Ah/105Ah/210Ah四条产线,正在形成年产5GWh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来自其他行业的企业,也被高景气储能电池赛道所吸引。

10月10日,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增资天臣新能源。增资完成后,南方黑芝麻持有天臣新能源 59.09%股权。本次增资后,天臣新能源拟同步在江苏南京、江西南昌布局超19GWh储能电池。

众多玩家涌入储能电池赛道,一方面源于储能电池的需求旺盛。有业内人士告诉高工储能,目前对于储能电池订单,大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甚至有些企业的电池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另一方面,也源于一系列政策驱动和市场激励下,各地竞相加快发展储能。相关地市政府拟打造新能源产业链中,电池产业均可作为此链条核心。

而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502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7%;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52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8%。可见,双碳趋势下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也迫在眉睫。在多层因素驱动下,储能已发展成为继电动汽车、光伏之后最景气的新能源赛道之一。

伴随储能电池产业走向火热,企业加码投资储能电池产业呈现三大特征。

一是新老电池企业齐出手,跨界企业“踩点”入场。

这次扩产潮中老牌动力电池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欣旺达、孚能科技等,还有主营业务聚焦储能赛道的电池新星海辰储能、瑞浦能源、力神电池、楚能新能源等。

此外,天合储能、中天科技、派能科技、宝丰集团等下游企业谋准储能风口再次扩张电池领地;而南方黑芝麻、龙净环保等其他行业也选准行业爆发的时机宣布入局储能电池领域。

二是投资规模巨大,万亿储能市场规模效应初显。

宁德时代拟斥资140亿元在河南投建洛阳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亿纬锂能投资今年以来披露了金额合计不低于665.21亿元动力储能项目,其中储能份额将近一半。鹏辉能源、派能科技等多家公司也全力加码涉储能电池的投资、投建或扩产,投资金额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年内,就有26个与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生产制造有关的扩产项目公布,它们的投资额合计将超2900亿元,产能合计达820GWh,万亿储能市场规模效应初显。

三是储能电池赛道竞速明显,未来或将出现储能赛道专业电池重量级选手。

比如,老牌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大手笔扩产,或将补齐与其他电池厂商相比其在储能领域后发的短板,冲刺排名更靠前的电池地位,其扩产规模相当引人注目。

而新锐电池企业如海辰储能专攻储能赛道,凭借强大的电芯力成为储能赛道名副其实的“黑马”,应电力储能需求扩张,快速展开产能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天合储能、宝丰集团、中天科技等下游或者相关行业,希望能够凭借储能电池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高增长。

但行业仍需要警惕的是,密集扩产也可能带来产能过剩的风险,尾部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风险。但随着技术突破、规模效应显现,行业洗牌也将提升行业整体质量。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产能猛增,竞争的关键靠什么?(电池中国网)

近年来,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出货量持续提升,带动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快速增长。叠加去年以来上游锂、钴、镍等金属价格的大幅上涨,整个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一段时间以来持续呈现“价量齐升”的繁荣景象。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产能猛增,竞争的关键靠什么?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为109.4万吨,产值达到141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5%和123.1%,预计2022年出货量将达131万吨,产值达1631亿元。

市场盘子的迅速增大,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竞相进入正极材料行业,并掀起扩产热潮。中银证券认为,目前正极材料市场供需格局相对平衡,但厂商大规模扩产可能加深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或出现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如何立足眼前,提升竞争力,同时超前谋划布局,构筑起稳固的发展护城河,将考验行业内每个参与企业的战略智慧和雄心。

作为近年来快速成长的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新星,丰元股份在破解上述发展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公开资料显示,丰元股份2022年底正极材料产能将达14万吨(磷酸铁锂12.5万吨、高镍三元1万吨、普通三元0.5万吨),相较于2021年的1.7万吨产能,同比增长超7倍。到2025年,公司规划正极材料及配套产能将迅速扩大到70万吨,这其中除了正极材料规划产能增加至35万吨(磷酸铁锂30万吨、高镍三元4.5万吨、普通三元0.5万吨)外,还将在上游规划新增配套项目产能35万吨(磷酸铁30万吨、碳酸锂5万吨)。

总体来说,2022年丰元股份产能急剧扩张的信心来源是基于近年来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成功实践和对行业前景的持续看好。年报显示,2021年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4.78%,净利润增长281.80%,产品兼具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两种主流系列,不仅可以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还可根据技术路线变化快速响应切换。同时,得益于草酸化工领域龙头企业的丰富经验,该公司在工艺流程、数智化生产、质量管控等方面具备很强的精细管理和过程控制能力,不断强化自身在产品稳定性、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目前,其正极材料产品已得到三十余家电池厂商认证,与比亚迪、鹏辉能源、远东电池等行业头部电池企业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在2021年比亚迪(弗迪)公司正极LFP类物料综合质量评比中排名第一。

不能忽视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厂商的涌入,普通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的竞争势必将日益激烈。但丰元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并不过分担忧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公司一直坚持“以销定产”的生产策略,确保新增产能有足够的需求支撑。且从长期来看,丰元股份在一体化布局和技术储备上竞争壁垒将日益坚固。

产业链上游,今年8月,丰元股份全资子公司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山东东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控股子公司,在山东枣庄规划运营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此外,公司在云南规划了年产20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碳酸锂项目。产业链下游,丰元股份整合客户和市场资源,在生产阶段就与比亚迪等电池企业保持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拓展高价值客户,成功进入多家高端电池企业供应链体系。通过一体化布局,将进一步加固丰元股份锂电正极材料竞争护城河,实现成本控制、协同管理和产业资源的有机整合,大大增强发展竞争力,强化抵御风险能力。

在技术研发方面,丰元股份同样准备充分。依托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共建的中科丰元高能锂电池材料研究院,丰元股份成功突破了高镍制备技术壁垒,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具备高镍三元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且不断加强对于高性能磷酸锰铁锂、超高镍三元NCM正极材料、高比容量三元NCA正极材料、单晶三元正极材料、高比容量富锂锰基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正在建设中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基地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用于承接实验室新研发产品的放量试验,并根据市场发展及核心客户需求及时推进量产。

通过一体化布局和技术研发措施的不断加码,丰元股份随时应对锂电池在动力和储能方面对正极材料的多方位需求,抢占锂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的产业和技术制高点。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其竞争优势日益显现,正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高潮。

3.4

重要公司公告

股份增减持:

【中国宝安】深圳市承兴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买入本公司A股128,960618股,导致其持股比例由9.7904%增加至14.7904%,持股比例变动达5%。

【赢合科技】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7,382,185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4%,最高成交价为29.53元/股,最低成交价为22.65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193,137,518.36元,本次股份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成。

【石大胜华】山东惟普控股有限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176,5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871%,增持金额1,660.71万元。

【诺德股份】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11,291,600股,已回购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65%,最高成交价格为人民币11.28元/股,最低成交价格为人民币8.38元/股,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0,000,765.86元。

【天赐材料】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数量共计7,900,1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41%,最高成交价为49.9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6.80元/股,成交总金额约为38,664万元。

【华友钴业】截至2020年10月10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买入本公司股票2,125,218股,买入股票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为0.1330%,成交总金额为16,356.92万元,成交均价为76.97元/股。

【方正电机】公司控股*卓越汽车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中振汉江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拟在限售期满后3个月内或协商的其他时间内,分别向湖州智驱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公司2,500万股股份、2,000万股股份,且张敏拟终止将其所持33,626,337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卓越汽车,卓越汽车拟将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剩余所持公司1,500万股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智驱科技。此外,公司拟向智驱科技非公开发行股票,智驱科技拟全额认购公司向其发行的10,000万股股票。

股份质押、解除质押:

【英博尔】公司控股*姜桂宾本次解除质押股份4,966,03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991%。

【特锐德】公司*德锐投资本次质押27,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9%。

【欣旺达】公司控股*王明旺本次解除质押股份10,37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2%。

【比亚迪】公司控股*吕向阳本次解除质押股份2,07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7%。

投融资:

【伯特利】公司全资子公司伯特利电子拟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吉润汽车共同设立一家合资公司,双方共同投资布局汽车智能底盘线控制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以及技术的升级创新。合资公司注册资本9,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伯特利电子认缴出资额为5,85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65%;吉润汽车认缴出资额为3,15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35%。

【赣锋锂业】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有限公司或其全资子公司收购Lithea公司不超过100%股份,收购总对价不超过9.62亿美元。目前赣锋国际已经完成了股权交易的对价支付和股权交割工作,持有Lithea公司100%股权。

【丰元股份】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人民币71,400万元对全资子公司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并由丰元锂能对其控股子公司、公司控股孙公司安徽丰元以募集资金46,400万元进行增资。

【石大胜华】公司与中氟泰华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在四川省乐山市合资设立四川省乐山市中氟胜华新能源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000万元,中氟泰华认缴出资额79,200万元,出资比例66%;胜华新材认缴出资额40,800万元,出资比例34%。

【方正电机】公司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年产300万套新能源驱动电机产业基地项目的议案》,拟在浙江省德清县投资建设年产300万套新能源驱动电机产业基地项目。

【方正电机】为持续推进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布局,扩大业务规模,满足未来经营扩张所需的产能,公司拟与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年产600万套新能源汽车智能驱动系统项目合作协议》,建设年产600万套新能源汽车智能驱动系统项目。

【诺德股份】公司拟与凯博基金以现金方式向清景铜箔共同出资100,000万元,其中:诺德股份拟增资80,000万元,其中23,323.42万元为清景铜箔新增的注册资本,56,676.57万元为清景铜箔的资本公积;凯博基金拟增资20,000万元,其中5830.86万元为清景铜箔新增的注册资本,14169.14万元为清景铜箔的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清景铜箔47.0588%股权。

借贷担保:

【沧州明珠】为满足公司子公司日常经营需要,公司拟为沧州东鸿制膜科技有限公司增加3亿元担保额度,本次增加后,公司为沧州东鸿制膜累计担保额度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

【科达利】公司与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签署了《最高额保证合同》,约定公司为惠州科达利与兴业银行签署的《授信合同》项下惠州科达利向兴业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总计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的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星源材质】公司全资子公司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因经营需要,向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行申请银行授信。公司为上述授信承担人民币50,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中科电气】公司为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向长沙银行申请最高60,000万元人民币融资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为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与邮储银行签订《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所担保的债权本金为人民币10,000万元。

【正海磁材】为满足全资子公司南通正海磁材有限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需要,公司拟为其向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行申请的人民币30,000万元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方正电机】为保证子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高科润电子有限公司向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人民币8,500万元。同时,本公司为上述贷款提供不可撤销连带保证责任。

【鼎胜新材】为满足全资子公司联晟新材日常经营需要,需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辽分行申请综合授信,公司为联晟新材提供金额为人民币30,000万元的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

【诺德股份】董事会同意公司子公司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向青海银行城东支行申请22,500万元人民币综合授信,期限1年,并由公司为其提供担保;同意公司孙公司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宁市城东支行申请10,000万元人民币综合授信,期限3年,并由公司为其提供担保,同时以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部分机器设备进行抵押担保。

【科恒股份】根据全资子公司英德科恒经营发展需要,公司拟为英德科恒新增不超过30,000万元融资行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本次新增担保额度后,公司累计为英德科恒担保金额不超过60,000万元。

人事变动:

【派能科技】公司同意提名韦在胜先生、翟卫东先生、谈文先生、张金柱先生、卞尔浩先生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意提名江百灵先生、葛洪义先生、郑洪河先生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伯特利】因工作调整,段光灿先生向监事会提出辞去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翟胜宝先生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相应职务。

【伯特利】公司董事会拟提名马黎珺女士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时担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主任职务及第三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任期至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公司监事会选举张昊先生为公司第三届监事会*代表监事候选人,任期至本届监事会任期届满。

【科恒股份】董事会同意聘任唐芬女士、徐毓湘女士、范江先生和陈桂莲女士为公司副总裁,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五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中科电气】陈文强先生因个人及家庭原因申请辞去公司*代表监事职务,辞职后陈文强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其他:

【国轩高科】公司与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电力工程特别是储能领域积极探索,深入开展全方位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雅化集团】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雅化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终止对加拿大超锂公司股权认购及矿业权投资事项。

【永兴材料】公司子公司永兴新能源的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投料测试等工作,并具备生产所需各项审批手续,生产能力已达到设计要求,实现全面达产。

3.5

新股动态无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若新能源汽车发展增速放缓不及预期,产业政策临时性变化,补贴退坡幅度和执行时间预期若发生变化,对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造成冲击,直接影响行业发展。

相关技术出现颠覆性突破。若锂电池成本降幅不及预期,相关政策执行力度减弱,新技术出现颠覆性突破,锂电池产业链受损。

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超出预期。可能存在产品市占率下降、产品价格下降超出预期等情况。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若建立新产能进度落后,新产品开发落后,造成供应链风险与产品量产上市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主要为锂、钴、镍等金属,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盈利水平。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