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雄-为什么刘邦起点比项羽低却能战胜项羽赢得天下?

楚汉争雄-为什么刘邦起点比项羽低却能战胜项羽赢得天下?

首页角色扮演项羽传之楚汉争雄更新时间:2024-05-13

自古乱世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秦末乱世的英雄豪杰中,项羽和刘邦无疑是最耀眼的两位,为什么最终是刘邦得了天下而项羽却被逼乌江自刎呢?木猫猫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到之处望大家指正。

一、出身与教育

项羽(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人)

项羽-剧照图

项氏家族是周王族姬姓项国的后代,世代都在楚国做将军,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大将项燕,他从小就没了父亲,是在叔叔项梁的照顾下长大的,开始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他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了个大概,就不肯深加研究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项羽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但他并不是一个有专研精神的学生,学习上都是浅尝辄止,顶多算是半罐水,不过他在军事和个人勇武上应该有一定天赋,所以在巨鹿之战中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不过在遇到"兵仙"韩信后就现了原形,"垓下之战"中被韩信完爆。

刘邦(姓刘字籍,沛县丰邑人)

刘邦-剧照图

《汉书》记载刘邦祖上来自魏国,是晋国大夫士会的后代,但这多半是牵强附会,不过是为刘邦找一个出名的祖宗而已,但就算有显赫的祖宗,到刘邦这一代也早已成为平民,他出身农家,家里条件应该不是很好,以至于刘邦买酒的钱都没有,常常在小酒馆赊账,惹得吕老太爷没少骂他,他到了30多岁还没有娶到老婆,真正的晚婚。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刘邦是没有受到过多少教育的,长大了不过是一个不爱劳动又无业可务的游手好闲之徒罢了,家里人都看不起他,没少被他的嫂子数落。

出身与教育项羽完胜刘邦得1分。

二、个人魅力与志向

这里的个人魅力特指相貌,至于性格方面的魅力在后面讨论。

颜值方面,关于项羽的外貌描述,史书上几乎没有,也许是因为他是失败者吧,不过我想应该不会差,至少是个大高个,而且还一脸英气,个人气质当是很好的,不然虞姬怎么会那样死心塌地跟着他,再来说刘邦,《史记·高祖本纪》中说:"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所以说刘邦应该是个美男子,不然在他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混混的时候怎么会有一个寡妇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所以在颜值方面项羽和刘邦应该在伯仲之间。

志向方面,当初两人在观秦皇帝出巡时,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可见二人抱负都不小,项羽更自负而已。

秦始皇出巡图

个人魅力与志向项羽与刘邦乃是半斤八两不分胜负,各得1分。

三、胸怀与气量

项羽气量狭小,外宏而内吝且赏罚不公,韩信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这段话是说项羽待人很谦和,对待那些患有疾病的将士也很好,但是当将士立了功,应当封爵的时候,他就吝啬起来,把印章握在手里,棱角都快磨没了,也舍不得给别人,这就有点像现在的一些老板,总是说自己拿员工当家人,每天画大饼,说到动情处连自己都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但口惠而实不至,就是舍不得给员工涨工资,其实这种人是最让人讨厌的,现在有人说是韩信在黑项羽,因为项羽分封了很多王,我却认为项羽并未被冤枉,因为相似的话陈平、郦食其、高起等都说过,而且从他不愿封刘邦为"关中王"事件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项羽之所以分封那样多的王,其实是他自己想称王,但又不好意思,所以先封手下的将领为王,虽然分封了许多,却非常不公正,一方面许多论功该封王的没有被封,比如齐将田荣,另一方面有的虽封了王,却被项羽找借口废掉然后*死,比如韩王。

现在说刘邦,虽然史记上说刘邦心胸宽广,但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举个例子,刘邦年轻时不务正业,成天游手好闲四处晃悠,那时候他家里很穷,饭都吃不饱,于是他就常常跑到他大姨家去吃饭,其实他大姨家也很穷,有一天快到饭点的时候刘邦又去了,而且还带了一群酒肉朋友,他大姨实在忍不住,就当着刘邦的面在他好友面前拿勺子敲了三声锅底,刘邦大为恼火记恨于心,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和大姨相来往,后来他当了皇帝后给许多亲戚朋友封了侯,但唯独没有给他大姨的儿子封侯,后来在他父亲劝说下才给他大姨的儿子封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侯-羹颉侯,意思就是只会拿勺子敲碗的候。

还有一件事,因为刘邦当初被封为"沛公",所以刘邦在当上皇帝之后,给沛县设了一个特殊的待遇-永远的免除徭役和税租,但他的出生地封邑却没有得到这个待遇,连沛县的老乡们都看不下去了,说刘邦你该把同样的待遇也给封邑啊,刘邦不给,多次请求后刘邦才说出了原因,原来当年雍齿在封邑在背叛过刘邦,所以这么多年来刘邦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综上,虽然说成王败寇,但硬要说刘邦的气量比项羽大显然有失偏颇,气量方面这两结拜兄弟乌鸦不能笑猪黑

胸怀与气量项羽与刘邦都差不多,大气都说不上,所以各得0分。

四、采纳人言

项羽自视甚高、刚愎自,很难听进别人的话,所以很多人的才能得不到发挥,最后只得弃他而去,想当初韩信、陈平这些可都是项羽那边的人,最后却都投了刘邦,韩信在项羽那里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执戟郎,但他对战事的走势看得很准,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但项羽都不采纳,还有范增,可以说谋略不比张良差,对项羽那也是巴心巴肝的,项羽虽以亚父之礼对他,但关键时候常常听不进范增的意见,总是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那套去做,范增早就看出刘邦志向不小,说将来与项羽争天下的就是刘邦,项羽不信,如果鸿门宴上他采用范增的建议把刘邦砍了,也许就不会有以后的楚汉争雄乌江自刎了。

鸿门宴

反观刘邦,不敢说从谏如流但至少算得上善纳人言,当年进入咸阳城后,本来打算在秦王宫里好好休憩享受一番的,樊哙、张良赶紧劝谏,樊哙问他:你是想得到天下呢,还是只想做个富家翁?刘邦听后,立刻离开秦宫,整饬防部队,封存府库,撤出咸阳,还军霸上。

所以在善纳人言这方面,刘邦强于项羽,得1分。

伍、行事风格

项羽心黑手狠而又妇人之仁,弑义帝、*子婴,烧阿房、新安坑卒、咸阳屠城,在他手上冤魂无数,却偏偏在鸿门宴上仁慈了一回放走了刘邦,也许这就是天意,不过可以肯定的说,就算刘邦被*,项羽得了天下,多半也会是一个连秦朝都比不了的短命王朝,因为项羽这个人格局太小,又没有秦始皇的文韬武略和胸襟,在天下未定之时就开始卸磨*驴,还把义帝*了,最后很多将领反叛,悲剧结局几乎是注定了的。

火烧阿房宫

刘邦这个人,虽然有时候也心黑,比如他逃命时把自己孩子推下车,这是他的污点之一,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仁慈,没有干那种坑*降卒的事,子婴开城投降时有人建议*掉,但他说别人现在向我归降我却要*害他,这样不仁义也不吉祥,所以他没有加害子婴,进入咸阳城后刘邦还和老百姓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

得道多助,刘邦的行事风格更与道相近,所以人心自然归附于他,在这一点上,刘邦比项羽强很多,得1分。

综合得分,刘邦3分,项羽2分,刘邦3:2战胜项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