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戏曲保护传承现状、问题和建议
——“2023年全国南戏展演”的观察和思考
◎ 林 洁
摘 要:首届海丝泉州戏剧周—— 2023年全国南戏展演上,南戏四大剧目的多剧种折子戏演出。“南戏活化石”莆仙戏和梨园戏、“南戏闽南语系分支”潮剧的传统折子戏演出,“目连”题材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等,以中国传统戏曲的纯正风貌征服了观众。但它是当下戏曲舞台上罕见的存在,在当下戏曲生态中是一个异数,反向折射出非遗戏曲保护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政府将大量资源用在创作新剧目上,院团创作经费充足;另一方面,除了京昆院团外,作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地方戏院团并未将主要精力放在非遗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上,创作有动力,传承缺动力。
古老剧种的演出形态和传统经典剧目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重视,非遗戏曲院团应以传承和完善传统剧目为工作重心,传承是创新的基础。要促进非遗戏曲院团“场团合一”并进行常态化公益演出,从机制上鼓励院团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统筹安排剧目恢复、排练、创编新戏、演出等。
关键词:南戏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团合一;公益演出
戏曲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戏剧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曲、京剧、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迄今五次公布的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传统戏剧有171项,占比近10%;在文化部先后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传统戏剧类国家级传承人有787位,占传承人总数近25%。
据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以2015年8月31日为统计标准时间的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348个剧种。普查反映出,由于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政府积极推进地方戏曲剧种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近半数剧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下,戏曲生存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戏曲保护传承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2023年4月27日—5月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静萍工作室等作为执行单位的首届海丝泉州戏剧周——2023年全国南戏展演在泉州举行,16个剧种、18个演出单位参加了此次展演。参演剧种中除昆曲、粤剧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其余剧种包括梨园戏、提线木偶戏、打城戏、弋阳腔、莆仙戏、湘剧、潮剧、瓯剧、赣剧、川剧、柳子戏、蒲剧、南音、高甲戏,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的南戏展演反向折射出非遗戏曲保护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
柳子戏传统折子戏《张飞闯辕门》
一、2023年全国南戏展演概况
“南戏,是宋元时期发源并传播于中国东南地区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的总称,是中国古典戏曲的源头之一,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巨大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在历史发展中,南戏衍传下莆仙戏、梨园戏等‘南戏活化石’剧种,并广泛影响了中国的许多古老剧种。”[1]此次南戏展演,集中呈现了南戏代表剧目、“南戏活化石”剧种、明代四大声腔的演出形态,主要亮点如下:
第一,南戏四大剧目《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狗记》和南戏后期杰作《琵琶记》的多剧种折子戏演出。
《荆钗记》先有江西省赣剧院以青阳腔演出《雕窗投江》一折,后有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表演《十朋猜》一折。前者以明刊本《王状元荆钗记》为蓝本,唱做并重,旦角运用丈二水袖、椅子钓鱼抢背等高难度技巧表达人物及剧情;后者选自梨园戏上路流派传统剧目《王十朋》,一整套“猜”的程式表演集中体现了梨园戏善于描摹古代人物心理的剧种特长。
《白兔记》有梨园戏、莆仙戏、柳子戏三个剧种各演出一折,特别是梨园戏《井边会》一折,风格古朴独特、表演亦庄亦谐,体现了古南戏以喜剧演绎悲剧的艺术风貌。《拜月记》分别有湘剧、梨园戏、赣剧三个剧种演出,其中湖南省湘剧院演出《抢伞》《双拜月》两折,江西省赣剧院以青阳腔演出《幽闺拜月》一折。湘剧和赣剧对“拜月”这折的演绎,故事内容一样,角色设置相同,湘剧的角色演绎更火爆泼辣,鲜明地传递出剧种风格差异。《*狗记》只有莆仙戏一个剧种演出,所演的《迎春牵狗》一折,舞台上只有丫头迎春,狗、拴狗绳都是虚拟的,“三下拖,三下扭”牵出身后的狗,“粗踏、摇步、快步千金坠”紧追狂奔的狗,充分展现了戏曲的虚拟性美学特征。
《琵琶记》有湖南省湘剧院演出的一折《描容上路》和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演出的一折《真女行》,相同的剧目题材,不同的艺术表现。19岁的湘剧演员付琴思的表演稳、细、准,让观众感受到湘剧细腻优美、古典质朴的艺术特色。
第二,“南戏活化石”莆仙戏和梨园戏、“南戏闽南语系分支”潮剧的传统折子戏演出。
中国大部分地方剧种都形成于昆曲之后,且深受昆曲、京剧大剧种影响,唯有福建一带受外来影响较少,莆仙戏、梨园戏、潮剧里仍较多保留了南戏的舞台演出形态。如莆仙戏传统折子戏《千里送》,赵匡胤的特定手势“龙爪手”加上铁棒,配以激烈的“双槌”锣鼓经,产生一系列“铁棒龙爪手”的套路动作;莆仙戏《梁祝》之一折《吊丧》,“摆椅”的重头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团圆的结局亦只有莆仙戏独有。梨园戏传承中心演出的上路流派传统剧目《朱文》之一折《赠绣箧》,在《永乐大典》中被记载为“宋元遗篇、海内孤本”。云霄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演出的潮剧传统剧目《珍珠记》之一折《扫窗会》,音乐采用潮剧独特的“重三六调”,是潮剧青衣行当里唱做难度较大的重头戏;另一出潮剧传统剧目《苏六娘》之一折《桃花搭渡》,表演者采用的“痰火声”尤具潮剧特色。
第三,弋阳腔、赣剧、山东柳子戏、川剧、粤剧、瓯剧等古老声腔和剧种的传统剧目演出。
南戏从温州向外流布后,结合当地语音、语调、民间音乐、风俗等,于明初形成四大声腔,即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此次的弋阳腔剧目有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演出的《孟姜女》之一折《送衣哭城》,是弋阳腔最古老的传统戏之一;江西省赣剧院演出的弋阳腔《定军山》是弋阳腔连台大戏《征东传》唯一留存的一折。
清乾隆年间将四种影响较广的声腔合称为“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东柳”即山东柳子戏。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演出了传统折子戏《张飞闯辕门》,该团也是全国唯一的柳子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川剧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四种声腔加上民间灯戏组成,川剧传统折子戏《石怀玉惊梦》《刺目劝学》中的四位演员陈智林、肖德美等全部是“梅花奖”得主,变脸、喷火、褶子功、倒僵尸等功夫令人叫绝。
第四,“目连”题材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
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出《目连救母》之《四海贺寿》《速报审》两折,其中前者是泉州傀儡戏早期目连戏文之一,系民间敬天酬神活动的常演剧目。福建省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演出《开荤咒誓》《观音扫殿》两折,其中《开荤咒誓》这折最摄人心魄——梅花奖得主王少媛运用错步叉腰颤肩、戳指逼杵等夸张凶狠的动作,表现目连母亲刘四真开荤后暴虐嗔怒的性情,又以颤抖不稳的虚步,表现其六神无主、胆寒心虚,还在其身后设置一个“替身”表现起誓前天人交战、自我挣扎的矛盾心理。目连题材演出在当下已属少见,王少媛的表演更是少有的精彩。
持续七天共八场演出,每一场叫好的声浪几乎都要掀翻剧场屋顶,观看南戏展演的嘉宾有钻研戏曲史论数十年的专家,有长期从事演出运营的资深管理者,有媒体界的深度戏迷,都可谓见多识广,但无论是观看剧目或是在研讨会及艺术沙龙上,时常有嘉宾无声泪目。一位嘉宾在朋友圈中写道:“居然看哭了,不是为剧情,而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怎么这么好!这得有多少代艺人创作、打磨、学习、传承,吃多少苦、熬多少寂寞,才能让这些宝贝不死不僵、努力活着,让一代代后人有机会品赏啊!”另一位媒体记者在文中写道:“眼泪的触发机制很复杂,当艺术家们声情并茂地讲戏、在舞台上奉献精彩的表演,思及臻此境界所付出的艰辛及与这份艰辛与精彩特别不对等的回馈,就忍不住悲从中来。有对演员的心疼,有替他们的委屈,有躬逢其盛我辈何德何能的感激,还有对自己并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惭愧……”[2]在南戏展演上,古老剧种和剧目以中国传统戏曲的纯正风貌大放光彩,征服了观众。
提线木偶《目连救母》之一折《四海贺寿》
二、非遗戏曲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精彩纷呈的南戏展演之所以让专家、媒体和观众如此激动,是因为它是当下戏曲舞台上罕见的存在,在当下戏曲生态中是一个异数。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南戏展演是戏曲保护传承工作的成果,但也以它的稀罕和少见折射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地方政府和戏曲院团对非遗戏曲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传统剧目的恢复传承和排演在院团工作中并不占主要地位,院团的中心工作是排新戏、参评奖,即重新戏创作、轻老戏传承,这是由院团目前的运行逻辑决定的。
近年来政府大幅度增加了戏曲扶持力度,包括非遗剧种在内的戏曲院团,小部分为全额拨款的一类事业单位,大部分为差额拨款的二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资金的比例也得到大幅提高,不过由于编制数有限,甚至不增反减。一般院团都有数十位编制外人员,他们通常没有政府拨款,需要由院团自行支付薪酬,同时由于戏曲市场的萎缩,戏曲院团从市场获取回报的能力差,养人已经捉襟见肘,基本上没有资金投入创作,创作经费需要向上级政府部门申请,因此大多数院团的运行逻辑就是——只有申请创作经费、排新戏,院团才有事干,才能运转起来,否则院团这部机器就停滞下来了。而地方政府给予创作经费,都希望院团去参加上一级政府举办的评奖活动争取奖项,院团获奖后能在年终考核中加分并拿到奖金,还有利于下一次申请,所以院团的创作大多奔着评奖去,于是重金邀请名家主创搞大制作是必需的,主创报酬水涨船高、舞美制作日新月异,而演员仅能得到很少的排练费。
新剧目参加评奖后演不了几场就“刀枪入库”,前期投入打水漂,造成财政投入的巨大浪费,多年来一直为人诟病。究其背后原因,有剧目题材与内容迎合时政热点与意识形态需求、传统程式和表演技巧弱化等因素,也有来自市场的回应——获得数十万、数百万创作资助的剧目,投入时很少考虑市场回报,不仅创作成本高,而且演出成本也相当高——譬如庞大的布景、灯光需要几辆大卡车拉、装台需要数天,演一场亏一场,因此少有剧场和经纪公司愿意接;有些院团为完成演出场次,到各地巡演租剧场自营,但营销能力和营销资金都缺乏,票卖不掉,只能到处赠票或者找关系组织观众,甚至租大巴车来回接送,这样的“演出”当然不可持续。而演员平时拿的基本工资很低,演出少意味着演员赚不到演出费,收入低导致不少年轻演员改行另寻他路。
赣剧《荆钗记》之一折《雕窗投江》(青阳腔)
政府为了解决巨资创排剧目很快“刀枪入库”的问题,加强了对演出场次的考核。在现有的政府对国有文艺院团的考核体系中,不管是事业单位性质院团,还是转企院团,考核都是以社会效益为重。社会效益指标下有创作、演出、艺术普及等二级指标,创作指标主要考核原创,演出指标主要考核演出场次、观众人次。国家艺术基金的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交流推广资助,也都倾向于原创剧目,并对演出场次有要求。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原创剧目、完成演出场次是院团工作的关键任务,对传统剧目恢复传承所花精力则相对有限。
一方面,是政府将大量资源用在创作新剧目上,院团创作经费充足;另一方面,是除了京昆院团外,作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地方戏院团传承经费不足,坚守传统缺少资金保障,得不到激励。那么多非遗剧种、那么多非遗保护单位、那么多传统戏剧传承人,并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上,创作有动力,传承缺动力。南戏展演恰恰就是提醒我们,古老剧种的演出形态和传统经典剧目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重视,抢救、整理、演出,应该是非遗戏曲院团亟需强化的工作。
三、泉州的实践和非遗戏曲院团传承发展建议
南戏展演折射出的,不仅是福建偏安一隅得以保留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南音等传统记忆的历史因素,而且也折射出地方政府和院团合力的现实努力。泉州的实践对全国非遗戏曲的传承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非遗戏曲院团应以传承和完善传统剧目为工作重心。
非遗戏曲,传承为先,它们和诞生时间较短的年轻剧种定位不同,考核也应不同。非遗戏曲院团的工作重心应该是恢复、传承和完善传统剧目。此次展演中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出了《踏棚开台》和《目连救母》中的两折,源于秦汉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和古远的科仪表演之美妙令人又惊又喜。据该团前团长王景贤介绍,泉州提线木偶戏《目连救母》全本演出有五十多个小时,保留了泉州傀儡调的所有音乐唱腔、所有表演的规制程式,囊括各个行当的表演方法,意义与价值非同一般。但这个剧目已经停演多年,他们这些年一直在抓紧进行唱腔整理、出版演出本、重新制作木偶造型、对剧目完整录音录像等工作,给剧种“留根”,为人们留下完备的资料。王团长说:“人们现在不喜欢,不等于将来不喜欢。喜欢不喜欢是他们的事,但如果他们喜欢,他们应当找得到。”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也在做类似的工作。《陈三五娘》的故事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了完整的剧本,是梨园戏传承中心每年都会定期演出的保留剧目,但现在观众看到的其实是九折三个多小时的简版,而全本有22出,要演三天三夜。梨园戏传承中心恢复古本的工作已经默默做了十年,现在只剩下两折尚未恢复。以后人们既可以看简版,也会看到三天三夜的古本——它将作为镇团之宝流传下来[2]。
传承不是僵化的复制。南戏展演发起人、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曾静萍团长的发言得到了很多嘉宾的认同。她认为,传承很重要,学习老戏很重要,这些宝贵的剧目,是数百上千年来有智慧的好演员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次的演出、叠加,才能传到今天让我们受用。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演员一定要有思考,既要充分地认识剧种、熟悉老师,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清醒辩证地看待,老艺人身上的功夫、绝活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都带有个性,有时候学得到,有时候学不到[3]。当下的演员自有时代的气息、时代的理念在,因此传承本身就是发展。曾静萍认为,当我们谈论戏曲发展或创新的时候,最合适的词其实是“完善”,但所有的前提是要真正地懂,而“真懂”的过程是很漫长的[2]。
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概念界定所确立的“世代相传”“被不断创造”的原则,作为非遗的戏曲当然需要“被不断创造”。梨园戏的灵魂人物王仁杰老师秉持“返本开新”的创作理念,他编剧的《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皂隶与女贼》《陈仲子》等剧目,以及梨园戏团年轻编剧张婧婧的《御碑亭》、谢子丑的《倪氏教子》等,剧本的古典韵味中蕴藏着现代精神,梨园戏传统的声腔、科步等表演手段被表演艺术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激活。这些新编戏是老的——有剧种的古典味,同时也是活的——和现代人心意相通。梨园戏传承中心的实践告诉我们:传承和完善传统剧目应该摆在非遗戏曲院团工作的第一位,创作要在“真懂”的前提下进行,传承是创新的基础。
(二)促进非遗戏曲院团“场团合一”并进行常态化公益演出
戏曲市场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受多元文化娱乐方式冲击等外部因素,也有新戏多、排戏快、演得少、缺打磨等内部因素,而另一个“劝退”观众的重要原因是票价太高,单张票价一般在两三百元,加上交通费等成本,令爱戏人望而却步或只能偶尔为之。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促进国有文艺院团和剧场深度合作,支持‘团场合作’‘以团带场’或‘以场带团’”,各地政府应创造条件,促进院团和剧场合作,或者为院团至少省市级院团配备剧场,或者同一城市内的数个戏曲院团共用一座剧场。
福建的省、市级国有院团基本都配备了剧场,其中泉州市除惠安县以外的市级、县级国有剧团都有附属剧场。如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是独立法人,梨园古典剧院是从属于传承中心的二级部门,副团长兼任剧院经理,其他泉州市国有院团的“场团合一”皆为这种形式。厦门市去年推出了新的场团合作形式,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和厦门市金莲陞高甲戏剧团入驻新成立的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同时该中心又由厦门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运营。场团合一,有利于院团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统筹安排剧目恢复、排练、创编新戏、演出等,院团和院团之间也可以相互邀请对方来自己的剧场演出,提高剧场利用率、丰富当地演出市场,也彼此增加了走出去的途径。
从中直院团到地方院团,近年来政府采购公益演出所投入的经费并不少,不过主要是下乡、进校园等,但农村日益空心化,农民观众群体数量快速锐减,校园演出由于设施、剧目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政府资助应该进行方向性调整,从资助院团创作转向公益性演出,公益演出从乡村转向城市,尤其是剧场内的非遗剧种传统剧目演出。
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下属的梨园古典剧院从2009年起开展常态化公益低票价演出。当时政府财政对此没有补贴,梨园戏传承中心从创作、非遗等其他经费中挤出资金来补贴演出,全年公益低票价演出30至50场,票价只要20元,在全国首开先河。2013年开始,泉州市推出文艺精品公益性演出这一举措,采取政府补贴、低票价运营的模式,政府按照每场八千或一万元补贴给院团,规定院团每场演出大部分票价不能超过20元,同时可以有一小部分50元或100元票价;演出场地以剧团各自下属剧场为主,也有进社区、校园、乡村等方式。此后,泉州市政府补贴给梨园戏传承中心的惠民演出场次每年在80至100场左右,其中剧场演出占八成左右,其余在社区广场、农村、敬老院、福利院、中小学等。梨园戏传承中心的演职人员说:以前我们每年也有几十场下乡演出,但那是农村草台,演出条件简陋,年轻演员很容易松懈,对演出不够敬畏认真。在城市剧场里的公益演出,对艺术质量的要求高了,我们也得到了锻炼。
梨园戏传承中心的公益演出任务是全福建省最多的院团之一,要完成那么多场次任务,促使院团加紧抢救传承老戏、创作新戏,培养年轻艺术队伍,让他们多上台历练。在梨园古典剧院里,每个周末有常态化演出、每年元宵节必须演《陈三五娘》、每年国庆节有演出季等,不断地滚动演出传统戏,保证了古本的恢复,新剧目也得以在演出中不断打磨提高。好剧目和低票价吸引了全国各地观众打“飞的”来泉州,剧目一批一批地教下去,一批一批地演出来,观众也一批一批地多起来,曾静萍团长相信:“我们有一个剧场,有一批人坚持不停地演传统戏,这个剧种就绝对不会倒”[3]。
福建省实行的惠民演出专项补贴,对事业性质院团、转企院团、民营院团的每场补贴金额都一样,区别只在于政府给予事业性质院团的补贴场次数会多一些。南戏展演所处的今年五一期间,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下设的剧场每天上演五场,场场满座。剧场大厅里有为外地观众设立的行李寄存处,除剧目精彩外,一等座80元、二等座50元、三等座30元的票价也是亲民的法宝。这些观众在欣赏艺术遗产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吃住娱等文旅产业做出了贡献。
泉州的实践——为包括非遗戏曲院团在内的国有院团配备剧场并实行公益性演出票价补贴,已经证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供给侧的票价补贴,是政府履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体现,有助于传统剧目的恢复、保护和教学传承,有助于通过演出打磨剧目提高艺术质量,有助于磨练演员并增加演员收入留住人才,有助于培育戏曲市场扩大观众群体。此外,各地政府对于在本地举行的非遗戏曲演出实行消费端补贴,即消费者在购票时只要支付一部分票费,另一部分票费由政府支付给演出的主办单位,也是值得推广的措施,但这可能与地方政府是否有做大当地演艺市场的决心和财力有关。相形之下,从守土有责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对非遗剧种的演出尤其是传统剧目演出实行公益性演出补助更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在给予补贴的同时,对院团的年度考核除演出场次外,增加售票率、票房收入等指标,与次年的补贴金额、补贴场次挂钩,激励院团在政府扶持下拓展市场。
已经结束的2023年全国南戏展演,是对戏曲源头和流变的回望,是对非遗戏曲传承保护工作的检视。希望千年戏曲承载的丰富价值能被更多人看到,并在更合理的政策和机制推动下传之更远的将来。
参考文献:
[1]“首届海丝泉州戏剧周——2023年全国南戏展演”会议手册
[2]得得:《千年古戏今何貌?莫愁前路无知己》,《北京青年报》,2023年5月19日
[3]于静:《有一批人坚持演传统戏 这个剧种就绝对不会倒》,《北京青年报》,2023年5月19日
(本文系浙江音乐学院艺术与文化管理高等研究院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文化强国目标下中国演艺生态重塑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ZY2022A004。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 姜艺艺
来源: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