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人说象棋并不是中国发明的,其理由是中国古代并没有大象,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中国古代有没有大象,象棋中的“象”有没有长鼻子,一会儿再说。咱们今天要聊的,是唐玄宗发明的一种真人游戏,被遣唐使带回他们的国家后改了名字,而改了名字之后的游戏,我们可以说很多人都会玩儿,也可以说几乎没有人会玩儿。
其实细想起来,李隆基发明的这种真人游戏在日本流行而在国内消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这种真人游戏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古代的皇帝虽然昏聩着居多,但是像李隆基那么不靠谱的却很少,而且稍有道德底线的人,也不会允许这种伤风败俗的游戏流传开来。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咱们还是来展示一下这种游戏的道具,读者诸君一看就知道这种游戏中原龙文化有关。
看了这幅图片,读者诸君可能会感到诧异:这游戏看起来像象棋,但却有车无炮,有将无帅,卒变成了步兵,而且是六个而不是五个。这盘棋下到半路,还多了开局时没有的“龙王”。
这个半路*出的“龙王”,在开局的时候叫“车”,吃子之后可以升级为“龙王”,同时“马”也可以升级为“龙马”。
这就是由唐玄宗发明的真人游戏,传到被遣唐使带回国后进行了改良,不再用真人(仍然在用也未可知),但是棋子摆布和游戏规则,跟象棋都大同小异,现在叫做“将棋”。
象棋在中国几乎人人会下,如果学习将棋,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但是有了象棋,就很少有人去琢磨将棋了。所以咱们在开头说这种游戏可以说是“几乎人人会玩儿”,也可以说是“没有几人会玩儿”,看似矛盾,但却是事实。
至于象棋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咱们没必要跟某些人较劲,因为他连“象”字都不会写,也不知道象形文字是怎么来的,甚至可能连真正的象棋都没见过:楚河汉界、帅仕相(将士象)两军对垒,“象”也可以是“相”,“士(仕)象(相)不过河”,只负责拱卫主将(帅),谁见过不会游泳过河的大象?
其实在三五千年前,中国古代战争中就已经广泛使用了战象,比如王莽手下的巨无霸,就能“驱逐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
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因为称象而青史留名,那头大象就是孙权进贡的:“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关于象棋的起源,笔者曾经写过,这里就不再赘述,咱们还是回过头来说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这个人比较贪玩,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连唐朝开国功臣、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玄的后代段成式,也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李隆基多么喜欢下棋。
李隆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他觉得象棋*伐气息太重,更改了其中的一些设置,于是就有了“香车”“桂马”,贵妃杨玉环也多才多艺,又升级车马为“龙王”“龙马”,这当然也是希望李隆基龙马精神宝刀不老。
香车桂马,让人想起了“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李隆基和杨玉环,还真像吴敬中说的那样“颇具浪漫气息”。
写关于杨贵妃与唐明皇李隆基的稿子,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那就是从电视剧截图很困难——衣服穿得太少了,稍不注意,就会惹事儿。
李隆基改良了象棋并没有尽兴,他还别出心裁搞了新发明:让宫女穿上很简单的衣服,衣服上(具体哪件衣服就不说了)写上“香车”“桂马”“金将”“银将”字样,然后让她们站在超大的棋盘上,按照棋手的指令进退攻防。
这种别出心裁的下棋方式,被遣唐使带回了国,就成了今天的“将棋”。
李隆基酷爱下象棋,不但《酉阳杂俎》中有记载,在唐人及以后的笔记杂录中也有很多,比如《开元天宝遗事》中就记载(咱们捡能说的说):“明皇与贵妃,每至酒酣,使妃子统宫妓百余人,帝统小中贵百余人,排两阵于掖庭中……(省略)为旗帜攻击相斗。”
不但唐明皇李隆基喜欢下象棋,他儿子唐肃宗李亨也好的不学坏的学,在安史之乱时期,也没少下象棋,并且也有所发明。
李亨发明的叫做“宝应象棋”,把“金铜成形”的象棋,换成软木棋子,就是怕下棋的时候发出声响,又要被大臣李泌喋喋不休地劝谏。
现在想来,盛唐之所以后来走了下坡路,就是因为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皇帝们太会玩儿了。正所谓玩物丧志,前方将士*得血流成河,后宫帝后玩得花样百出,难怪哥舒翰后来也被逼无奈投降了安禄山。
笔者没有否认象棋的有益之处,作为休闲益智游戏,象棋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只要别用真人当棋子,也别因为下棋误了军国大事,每天下几盘,还真能提神健脑,笔者是个臭棋篓子,几乎下一盘输一盘,但是对象棋却十分喜欢,反正又不会输房子。
但是像唐明皇李隆基那样把真人当棋子,就跟商纣王的酒池肉林没啥区别了,至于遣唐使把这种真人游戏带回他们的国家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文章最后照例请问读者诸君:您是否同意某肘子的说法,认为象棋起源于国外?唐明皇以真人做棋子,是不是唐朝中衰的前兆?这种真人游戏在国内消失,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