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通常会怎样做笔记?是随手新建一个word文档, 然后针对要学习的内容,开始记录;还是郑重地购买精致的手写本,专用于某项课程或书籍的记录?这两种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记录方式,我也不例外。
但是,不知你是否发现,一旦笔记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对繁复内容的“管理”就变得不大容易:“文件夹”层层嵌套,手稿“摞摞”叠起,想查找某个知识点,要很费力才能回忆起相应内容的位置;或是未果,干脆不了了之。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有效提高记录的效率,又能让知识在需要时“触手可及”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探讨另外一个更本源的问题:笔记的功能,或者说“记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为何需要「记录」?1)辅助思考
记录之所以是必要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记录”的动作能帮助我们突破大脑狭小“内存”的局限,辅助思考顺利进行。
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用于加工信息的“内存”——工作记忆区,容量极为有限,仅包含四个单位;而用于存储的“硬盘”——长期记忆,空间却近乎无上限。硬件组合的不匹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和思考的顺利进行。若以向窄瓶口、宽瓶身的玻璃瓶注水,来类比对知识的汲取过程,真正“卡脖子”的问题,在于瓶口直径对注水速度的限制。
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借助外在记录工具,仅靠工作记忆区加工内容,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脑海中各种想法、概念,连同外部输入信息盘旋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而笔记,恰好充当承载信息的容器,与大脑的外接“扩展内存”。扩容后,我们能暂且摆脱工作记忆容量的局限:
一方面,思维更加延展发散。各类念头可以毫无保留地“恣意而出”,而不必陷入“一边努力想、一边努力记”的局促状态,同时也更易萌生出创意。
另一方面,思考得以更深入、更全面。笔记作为思维的外在投射,让思考过程中的细节一览无余。由此,我们能客观地观察和审视思维,窥探其中的偏差乃至漏洞,继而修正和完善。
2)学习提效
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
是——依循他人组织内容的框架逻辑,逐字逐句、逐秒逐帧地接收信息,如同学生时代把老师的话语和讲解当作金科玉律般,不加思索地记录、记忆,但听完一门课或读完一本书后,就“万事大吉”,将其束之高阁、再不过问。
还是——选择深度思考,围绕所学主题或目标问题,先将内容打散、重构为适于自身理解的结构;再结合个人学识、经验、阅历等,进行精细加工;同时充分发散联想,用过往积累“钩”住新知,嵌入已有知识网络;最后用深度思考的成果优化目前的思维方式,进而指导未来的行动。
你觉得,这两种学习方式,哪种效果更好呢?
前者,可称之“机械记忆”,全程几乎均被动地接收信息,并无主观意识或思维参与加工;后者,则是主动学习的典型做法。要明确:无论何时,主动学习的成效一定优于被动学习。而判断学习主被动的标准之一,即大脑在学习中的投入程度。我们越投入,付出的努力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越好。
另外,一段信息,只有经过大脑的深度加工,方可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后续才有可能形成“永不磨灭”的长期记忆。而深度加工,仅凭局促的“内存空间”,显然很难完成。我们需依托可视化的外部工具,来完成对内容的理解、联想、推理、演绎,等等。
因此,笔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通过辅助对知识的深度加工,让学习过程更扎实、学习成效更显著。
3)便于回顾
我们可以通过一次学习记住全部内容吗?从记忆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来看,从过往学习的经历感受来看,很难,几乎不可能实现。
美籍认知科学家Bjork夫妇,在对学习与记忆机制的长期研究中,通过实验发现并证明了“必要难度”理论:
就记忆而言,人类大脑内存储强度的增加速度与提取强度呈负相关。这里我们不深究术语内涵,只通俗地理解这条原理:提取强度是短期的,储存强度是长期的,后者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在快要忘记内容时(知识处于低提取强度),再努力回想和调用,相比“学习完立刻复习”的方式(知识处于高提取强度),更有利于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既然“回顾”对学习是必要的,则需要一种外在媒介,作为记录的有效工具,同时充当脑海中内容的“实体映射”。一方面使各知识点可视化、具象化,与大脑内神经元节点形成呼应, 以便存储和记忆;另一方面,为未来的回顾和复习提供对照基准,同时使后续更新相关主题认知的动作更为便捷。
现在,我们了解了“记录”的优势与必要性。那么,什么样的笔记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将知识化为己用呢?
一份“漂亮”笔记应该是什么模样?既然笔记是对输入信息的理解和加工,我们不妨从这一角度出发,来探究笔记应具有哪些特质。
1)笔记的定义
首先对“笔记”赋予定义,继而通过解构定义,来描摹出笔记的大致模样。
笔记,就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功能而言,可视作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的可视化载体。所谓“输入信息”,指的是我们在日常阅读、倾听跟交流中获取的信息,大体可分体系化和非体系化两类。
前者如书籍、课程、培训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内容系统化、结构化,逻辑上完整自洽。其目标可能是为相对全面地介绍某个领域的知识,或阐述对某主题的观点,亦或聚焦对某项技能的培养等。
后者与前者相比,在内容上相对“碎片”,如讲解和传播专业知识的科普文章,与热点事件有关的新闻和评论,以及侧重探讨具体问题的观点类文章,等等。
对于自成体系的内容,可将其拆解分割为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模块之下,可进一步分解为底层不可再分的若干“元概念”。反向来看,概念及概念间的关联,构成了阐述主题的各个组块;组块及组块间的联系,完整了对主题的表达。就性质而言,所关注的主题及内嵌组块多变不定,理论上,可由元概念间的排列组合幻化出万千“姿态”。而起支撑和基石作用的子概念,由于是不可再拆分的最小知识单元,则如磐石般稳定如一。
从记录效率的角度分析,我们记录多个主题的笔记,可能都包含相同的子概念。但由于“主题笔记已是记录的最小单元,那么每一次涉及到相同子概念,为了强化印象、加深理解,皆须重申“子概念”相关内涵,再次进行定义。这既无可避免地导致了“重复造轮子”,又使得高维度主题相关的笔记内容变得冗余庞杂,极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若能在起初“一劳永逸”式地完成对根源性知识的加工,后续则可无限次在其他笔记中反复引用和调用,并同步完成回顾和复习。因此,“记录概念 ‘远程’调用”,无疑是笔记形态上的优选。
对于非体系化、相对“松散”的内容,记录上比较自由。我们可以内容的呈现形式——一篇文章或单个视频为笔记单元,将作者的主要观点提炼浓缩为若干条,构建“从主题到主体”的映射。后续,随着对相关领域的了解更加深入,获取的信息更充分,视角更全面,还可通过对内容的再度审视和思考,来修正跟完善笔记,使知识真正“流动”起来。
以上,即是常遇到输入信息的种类与其各自特点,以及由信息特点出发,对笔记形态做出的初步设想。那么,什么样的笔记工具可以满足我们对内容加工的需求呢?
2)笔记工具的特点
大体而言,一款好用、趁手的笔记工具,应有这样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①单独立,互调用;
②可编辑,能检索;
③便管理,易同步。
首先,新建笔记的过程要简单迅捷。我们并不想在着急记录时,还要等待如WPS或其他软件慢吞吞地加载启动。便捷的操作能有效降低动手成本,让“记录”变得轻松顺畅。
此外,知识并非孤立存在的,彼此间相互关联,可构成多种逻辑关系。同一的如概括、举例、解释,不同一的如因果、递进、主次等,不一而足。因此,为把对应关系简洁明了地呈现于外部,除了保证单篇笔记的独立性外,笔记间需要相互调用和引用。一方面,可以更清晰、全面地阐述当前主题信息,及其与更高或更低维度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层次清晰、框架分明的内容,也更顺应大脑对“结构”这种元信息的需求,从而加深理解并强化记忆。
其次,对于任何新知,我们从建立认识,到理解领会,再到应用实践,会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阶段。这期间,随着认知逐渐深刻完整,笔记的内容也应随之更新,保持同步节奏。换言之,笔记的成型,无法一蹴而就,会经历反复的迭代和修正,这与学习的过程是相呼应的。由此,衍生出对笔记特点的需求:可编辑。而这一特点又决定了,电子化的软件和平台,将是我们在记录中采用的主要工具。不可编辑的实体笔记本,则可作为学习的辅助。借用纸笔来描画思路、提纲、流程等;或是进行头脑风暴,对关联或关键点进行发散联想,以梳理和重构信息。
而检索的功能需求,则主要源自回顾与复习动作。每学习一段时间,掌握若干新知识后,主动按下“思维的暂停键”,停下来,回想近期的学习内容,能有效巩固和加深记忆。期间,大脑在无边界的发散状态下,可能与过往许多思维节点或分枝建立联系。然而,相关内容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很可能变得模糊或不准确(记忆的“不靠谱”)。这时,需要借助工具内置的检索功能,通过搜索关键字/词,快速定位到关联笔记,以顺利完成对内容的回顾。
最后,日常学习中,我们可能既有自己主攻的专业方向,又有众多感兴趣、想涉猎的新领域;既有对日常事务的记录,又包含对个人经历和经验的总结复盘。为了更好地区分和管理不同内容,所使用的工具除具有笔记(文档)功能外,还应配有文件夹功能,方便大脑以“组块”结构分门别类地储存不同种类的信息。
至于“多平台同步”,则源自空间和时间便捷性需求。如果你从事的是白领工作,可能会每天往返于家和公司或单位间;如果你从事的是需要频繁出差的工作,则需要经常携带电脑外出。也就是说,作为职场人,我们通常要在2-3个地点间不断切换。如果用的是单机笔记工具,下班回家想继续学习工作,则免不了需高频拷贝文件——浪费时间且非常麻烦。而若选用一款联网工具,无论在哪一地点的设备中改动了笔记内容,其他PC端和移动端的设备都会通过互联网同步更新——再无频繁拷贝文件的繁琐,以及同步备份出错的困扰。
结合对笔记内容的剖析,综合考虑上面的多种需求,我们的“记录方案”渐渐浮现了:
选择一用可多端登录并同步的电子笔记软件,以「卡片」的形式记录学习内容。目前应用市场上的大多软件都能满足上面提到的几种要求,像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OneNote等等。你可以通过短期试用后,选择一款最趁手、最心仪的,作为大脑的“外接硬盘”,方便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自身成长的点点滴滴。
那么,具体地,一篇有效的笔记,应该由哪些模块组成呢?或者说,实践中,我们究竟该怎样做笔记呢?
如何做笔记?1)认识
面对任何一段新信息,我们首先都要通过初步“通读”,建立整体认识。了解作者所述主题、主要观点、涉及的关键知识等等。通读未必要逐字逐句,时间精力上可能也并不允许。如同看剧情简介一般,我们只需故事梗概略作了解即可。不必大而全,但求简而精,以最快速度认识主题和重点内容。
2)理解
初步明确主题、建立概况认识后,这一步,我们来对知识进行“加工”。以书籍为例。我们可以一边阅读,一边从自身视角和理解出发,来解构新知:首先概览内容并提炼精要,组织重构为适于理解的逻辑框架;再用自己的语言转述书中各信息块的内容,将其安放于上一步构建的框架中,形成基本理解。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会同步唤醒长时记忆中与主题相关的概念,为后续深度加工做准备。
3)联想
孤立的新信息并不能被称为知识,只有当它跟旧有的知识点形成某种关联,进而被纳入自身知识网络,才算真正完整意义上被“吸收”。而新知与网络的嵌合程度越深,则未来越不容易遗忘,越能轻松地回想与调用之。
那么,如何才能加深这种嵌合度呢?关键在于,让新知与旧识结合得紧密些,再紧密些。具体地,可从“正-反”两方面实践操作,即:正向——建立连接;反向——强化连接。
首先,正向建立连接。在「知识卡片」中记录信息主体并形成初步理解后,思考:新的概念或知识,与已掌握的哪些知识,与曾读过或听过的哪些内容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与之相似的,还有哪些信息?其异同如何?等等。以熟悉的内容为“钩子”勾住新知,并将其安置于大脑记忆区内,完成正向建立连接的过程。
其次,反向强化连接。我们把“从新知出发联系已知”称为正向关联,相对应地,从已知出发回想新知,则是反向强化的过程。还记得上面提到的吗?期待通过一次学习就透彻掌握知识,几乎无法实现。而定期进行主动复习,能有效提高知识的储存强度,进而巩固记忆。
体现在这一点上,即,隔段时间回顾时,从已知节点出发,来回忆并调取新知,以强化和巩固新建立不久的连接。一定程度上,阐述某一知识的卡片可视为大脑中表征对应概念的神经元节点。卡片间的联系越紧密,神经元间的链接便构筑得越粗壮,则未来越不容易发生遗忘。
通过两种方式相结合,使内容牢牢嵌入知识网络中,完成从新知到已知的过渡和转变。上面为你提供的,仅是一份作为参考的思考模板,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等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4)行动
作为笔记的每一张知识卡片,折射的都是我们那时那刻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种认知未必完全,可能也不够客观,需要后续进一步修正完善。则相应地,在卡片中预留“行动”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思考与“实践”有关的问题,促使前三步的认知向实践转化。最终,让知识真正为我所用。
具体地,应怎样联系实际呢?可从以下三方面尝试展开思考:知识本身、内部视角、外部视角。
首先解决本源问题。对于卡片对应的新概念或信息,“我”在学习和记录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疑惑、疑点、不解?这些有待解决和明确的问题,为更深层次的加工指明了方向。
再看内部视角。就自身生活和工作而言,新知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中?它能用来优化哪些方面?继而,跳出单纯的内部视角,从“我与环境的关系”角度分析,相关内容还可如何应用?这里的聚焦点既可产生于自身的处境、面对的问题,又可源自环境的需求,场景。
若对任何重要的新知,都能完成以上四步思考和记录,可以说,已经完整经历了“深度加工”过程,为“知识化为己用”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仅仅如此,尚不足够,我们还需要记录一些“边角料”信息,让笔记更加完备、完善。
①出处:尽量详细地记录信息来源,包括作者、获知渠道(如超链接)等,对于日后对内容追根溯源、进一步深入探究,极为便利。
②关联信息:在第三步“联想”中,新知可能同步激发出你对相关内容的回忆,它可能是你过往的笔记,或是你曾读过或听到的某些信息,不妨以链接或文件的形式把它们留存在这篇笔记中,让这张知识网编织得更加强大、健壮。
③参考资料:针对学习中的困惑,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求其他渠道进行求证。过程中,及时留存其他信息源的地址、文件,以便对比不同作者对相同知识所做出的解释,以及他们在观点表达上的差异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同时,当出现为他人介绍或讲解的需求时,详细而完备的资料也便于我们参考和引用。
在记录完“边角料”信息外,当下,就笔记自身而言,已经近乎“完美”了。不过,正如之前提到的,我们无法凭借一次学习完整透彻地掌握一个新概念(体系化),或是一篇文章的内容(非体系化),需要进行主动回顾,一来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效果;二来通过回顾,完善笔记内容。比如,基于近期学习更新笔记,或是修正此前尚不准确的理解,亦或记录由卡片引发的思考、行动方面的感受和收获。
因此, 顺由你自身的学习习惯,定期对卡片内容进行复习,例如,短期间隔如1~2天,较长的间隔可以设为每周、每月。这里要注意,回顾时尽量以“测试”的方式进行,即不对照笔记逐字逐句地阅读,而是通过主动回想和调用,在脑海中拼凑出内容全貌。每一次学习,我们付出的努力越多,则记忆的效果越理想。
结语通过认识、理解、联想、行动、迭代,使每次学习都形成闭环回路,让卡片形式的笔记真正流动起来。这是我对做笔记这件事,所提炼的相对普适的方法论,希望它对你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同时,更愿你在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习惯与经验,发展完善出一套自己专属的记录方法,来逐步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对于这篇文章内容,或做笔记这件事,你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是独到见解,不妨在下面评论中留言,也可以给我发私信。特别欢迎,同时真诚邀请你一同讨论交流。在成长精进的道路上,愿与你一起。共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