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4月4日电 题:先烈有知应笑慰——清明节探访拉萨烈士陵园
新华社记者翟永冠
清明时节,空气中仍带有丝丝寒意。在拉萨烈士陵园,手捧鲜花的人们面色凝重,陆续前来祭奠英灵。
这里长眠着1200多名烈士。在西藏和平解放、川藏和青藏公路建设、自卫反击战等重要历史时刻,以及西藏解放后的各个建设时期中,他们把热血抛洒在西藏,把生命奉献给西藏。
步入烈士陵园大门,正前方是巍峨耸立的纪念碑,在纪念碑周边,烈士墓整齐排列。
陵园里最早的一批墓碑,有一些属于在进藏路上牺牲的英烈。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为了打通进藏之路,战士们在悬崖上开路,在冰河上架桥,硬是用最原始的工具,跨越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打通了昆仑山、唐古拉山、二郎山,征服了冰川、沼泽、密林,完成了建设进藏公路这一空前壮举。
这些先驱们,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抛洒热血燃烧生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成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的一部分。
绕着烈士纪念碑向西走,可以看到孔繁森墓。洁白的哈达缠绕在汉白玉石碑上,碑前摆满了白色黄色的鲜花。这位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离开西藏人民已经20多年了。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1992年底,孔繁森到条件最为艰苦的阿里担任地委*。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工作返回阿里的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是对孔繁森一生的写照。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来到孔繁森墓前,恭恭敬敬三鞠躬。
“提前也没准备,空着手就来了,应该带束鲜花的。”小伙子有些遗憾。
“祭拜烈士,论心不论迹,有一颗心就行。”旁边一位老人说。
小葬于墓,大葬于心,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目前,在西藏40多处烈士陵园中,长眠着5700多名烈士。
另外还有许多无名烈士,他们把青春和汗水、鲜血和生命都留在雪域高原,唯独没有留下名字。
正是这些英烈做出的巨大牺牲,奠定了西藏快速发展的基础,铸就了高原上峰巅一般伟岸的精神,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喜马拉雅山莽莽苍苍,雅鲁藏布江浩浩汤汤。沿着英烈铺就的光辉道路,秉持先辈留下的初心使命,更多人前赴后继在雪域高原上挥洒智慧、汗水乃至生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西藏全区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1.7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16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绝对贫困基本得到消除,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0.6岁。人民生活幸福,共迎全面小康。
伟大的跨越,正印证了拉萨烈士陵园大门旁镌刻的两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走出陵园,几位身穿校服、系着红领巾的学生,正跟家人一起离开。
精神永恒,敬仰永存,擎旗自有后来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