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生的骆驼
概况精彩图览
说说这次旅行
去这两个国家是因为免签,物价便宜。欧洲国家啊,便宜得没天理!塞尔维亚物价比重庆低,波黑也就差不多。
对这两个国家的风光不要抱太多期望,有美的方面,不够突出。塞尔维亚城市更像欧洲,波黑有点川西 小土耳其的感觉。
两个国家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因战争带来的悸动,还从未这么近距离感受过战争的残酷,令人唏嘘。
喜欢塞尔维亚人,喜欢他们的坚韧和热情,颜值还超高。波黑人就没这么快活了,大多是麻木凝重的神情。
综合来看还是值得一去的。
关于自驾租车
这两个国家比较适合自驾,省事不少,租车费超便宜,78人民币/天,又创我们租车费新低。不过油价比较高,塞尔维亚大概是10 人币,波黑是9 人币。
塞尔维亚路况还好,塔拉、兹拉蒂博尔那边是山区,要稍微注意点。波黑全是山区,新手司机要注意,弯道多,路也窄,好在车不多,而且比较规矩。导航提供的时间不准,限速40的地段很多。
塞尔维亚往返波黑,自驾车可随意出入境,手续简单,就像过了一个收费站,费用7元人币。
塞、波都是左舵右行,跟中国一样。
租车步骤:
以前在「租租车」网站租过车,感觉不错,这次同样也在「租租车」网站全款订车,机场取还。
车型:四座小轿车,手动档,78元人币/天,含基本险。只需带上中国驾照,和一份翻译件(「租租车」网站免费领取)。需要全险的也有选项。
1.在贝尔格莱德机场出发大厅租车柜台,将「租租车」网站打印出的订单交给工作人员,信用卡刷了预授权,行程结束后随即解除。因为要去波黑,还刷了车辆过境保险50美金(下单前需与网站确认好该车辆是否能过境)。
2.办好手续后到对面的停车场取车,给了一个欧宝。检查车辆,拍照,记里程。满油取还,里程限制(这些详情在「租租车」网站上有写明)。
3.还车也是这里。来的路上没找到洗车店,自助洗车14人币。
导航地图
我们用的谷歌地图和maps.me离线地图,规划的线路时间都不是很准确,将就用。
注意
波黑有交警查速,不多,特别是入境波黑不久,交警可能就在某个拐弯处。注意车速,安全第一。
关于签证/电话卡/换汇
签证:塞、波都是免签,白本护照就可出发。
电话卡:两国都是在报刊亭买的,4G流量7天有效期,塞尔维亚“VIP”是300塞币
,波黑“DOPUNA”是4波币,不够可充值。还有其他,这是最便宜的一种。
注意:开通后没信号不要慌,需要重启,再等个十来分钟才会有。
换汇:两国都只能用欧元或美元换当地币。欧元最划算。出发前在国内换点欧元带过去。
塞币我们是在机场用欧元直接在ATM机上兑换的。机场的到达大厅就有ATM,不过汇率低,不要急着换,出发大厅要高一些,市区的汇率最好。
波黑也有自助换钱的,但是看不懂文字无法操作,最后在鸽子广场的换汇点用欧元换的。
前言
去巴尔干这两个免签国家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因战争带来的悸动,特别是塞尔维亚,曾经的血与火并没有浇灭人们心中的热情,他们都那么和善,充满笑脸,而且颜值还超高。
战争的惨烈贯穿了整个旅程,避免不了,所以我先肤浅的讲一下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由来。这些已是曾经,如今各自安好。
巴尔干半岛为何一直战火不断?
由于巴尔干地理位置显要,早期便是欧洲烈强们争夺的对象,被各大帝国统治后,遗留了诸多历史问题: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边界划分等等,所以不停的打打打。加上欧洲其他国家的觊觎之心,积极插足各种矛盾与冲突,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战过后,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6国组成了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由铁托执政,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迎来短暂的表面和平。1980铁托去世,这6个国家又纷纷为独立而战。南斯拉夫解体。
张三想独立,李四和王五就合起打张三,张三还是独立了,李四和王五又互打,打完都独立了,各自家里又开打。巴尔干战火不断,到后期基本就是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这三大民族的矛盾,“波黑战争”尤为惨烈。
△ 日期:10.12-10.31
△ 行程:贝尔格莱德-苏博蒂察-诺维萨德-木头城-波黑的萨拉热窝-亚伊采-莫斯塔尔-兹拉蒂博尔-泽蒙
△ 贝尔格莱德机场取还车
第一站,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
△ 飞机:北京-贝尔格莱德,波兰航空,华沙中转,9.5 1.5小时,共13.5小时。
贝尔格莱德(Belgrade)是塞尔维亚的首都,也是前南斯拉夫的首都。
这个苦逼城市处于巴尔干“火药桶”的心脏,经历了115场战争,44次被夷平,距上一次被大规模轰炸不到20年。如今一些老房子的墙上,炮弹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战争的创伤在人们脸上不露痕迹,如今的贝尔格莱德欣欣向荣。
共和国广场、多瑙河河畔游人如织,夜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一点也看不出二十前这里曾是一片废墟,这便是属于塞尔维亚的坚韧。
秋天是巴尔干最好的季节,蓝的天,黄的叶,山区彩林映画。
看贝尔格莱德人悠然自得闲庭信步,没有历经战争的人永远不懂,即便是这样简单的生活也是多么可贵,他们很享受,很珍惜。
我们住在国会大厦旁,新王宫、旧王宫、圣马可教堂,都在这里。贝尔格莱德大街上,时常有附近景区的指示牌,带中文,所以基本不用问路。
圣马可教堂算是塞尔维利较大的东正教堂,但是,去过了格鲁吉亚,我便不想再看别的东正教堂,没法比,随便看看。
共和国广场和米哈伊洛大公街,连在一起的,市中心最繁华地带。两边是各色商铺、咖啡馆,很多摆地摊的,还有街头艺术家现场创作,十分热闹。
卡莱梅格丹城堡连着米哈伊洛大公街,是塞尔维亚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一个公园。萨瓦河和多瑙河在此交界。
城堡很大,景致一般,很多人在此休闲娱乐,晒娃、遛狗、看夕阳。还有露天展览一战二战时期的坦克大炮,军事迷会喜欢。
贝尔格德莱市区景点不咋样,倒是菜市场给了我惊喜。
这可能是物价最低的欧洲国家!叶类蔬菜比重庆贵,其他大部分都低一些。苹果1.4人币/斤,完了老太太还送了一个。
油炸沙丁鱼也是相当便宜和好吃啊!
第二站,苏博蒂察
苏博蒂察
△ 自驾:贝尔格莱德-苏博蒂察,约2小时。苏博蒂察-帕里奇湖,约20分钟。路况很好。
苏博蒂察(Subotica)是塞尔维亚东北部城市,邻近匈牙利边境,在匈牙利王国时期最为兴盛。
小城风格独特,悠闲又清净,从百无聊赖的贝尔格莱德过来,整个人都变好了。
时至今日,我仍能想起苏博蒂察满城的落叶,车驰而过,卷起一地金黄,那是我记忆中最灵动的秋意。
这座城市有众多匈牙利建筑,许多都用匈牙利著名的乔纳伊陶瓷装饰,比较Q萌,有一种独特的浪漫。
博物馆
剧场
美术馆
苏博蒂察有1/3匈牙利人,1/3塞尔维亚人,1/3克罗地亚人,多元文化,鬼魅之感。
巴洛克后期风格教堂
苏博蒂察很小,市政厅是核心景点,其他分布在四周,皆可步行到达。登上市政厅的天文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但需要预约。
市政厅
犹太教堂
菜市场很大,比贝尔格莱德还便宜。让我惊讶的是,腊肉跟我们一个味,居然还有东北酸菜!
酸菜炖排骨
帕里奇湖(Palic Lake)离市区七八公里,有湖泊、公园、湿地、动物园。秋景很美,没什么游客,连狗狗也寂寞,一直粘着我们。
湿地的鸟相当多,第一次见到“鸟卷风”,黑麻麻的一砣,一会排成S形,一会排成B形,在空中迅速移动着。
第三站,诺维萨德
诺维萨德
△ 自驾:苏博蒂察-诺维萨德,约1.5小时。路况良好。
小国家的好处就是路途不远,很快就能到达。从苏博蒂察过来只需一个多小时。
找到所定民宿,没见着明显标识,大楼又有门禁。此时一对年轻情侣经过,便求助于他们。他们仔细看了订单,然后打电话给房东,完了告诉我在这里等15分钟就好。还说,欢迎来诺维萨德。
为何要例举此事,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感受到塞尔维亚人深深的善意,他们帮助人,是会真正想帮到你。
在诺维萨德(Novi Sad)找到点感觉了,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自由广场很漂亮,典型的中欧风格,这里应该就是城市的精华了。
自由广场这一带步行街,到处充满古典文艺风情,是个逛一整天也不会厌的地方,游客非常多。
这附近有各式各样的建筑。最瞩目的莫过于玛丽亚天主教堂,尖尖的哥特风格,与市政厅俩俩相望。
偶遇一个节目组在此拍摄~
巴洛克风格的东正教堂
犹太教堂
19世纪的诺维萨德是“塞尔维亚的雅典”,那时,几乎塞尔维亚诗人、小说家 、法学家和政论家都在诺维萨德生活和工作过。
雕像是诗人麦泽.约维努,这条街也以此命名。红色建筑是东正主教宫。
主教宫门口有一位卖艺老人,穿着传统的服装,拉着传统乐器,不知道是什么民族,他的歌声很忧伤。
诺维萨德一直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
最初人们都住在多瑙河右岸,这里是左岸,最早来此定居的是匈牙利人,然后才是塞尔维亚人,还有德国人、斯拉夫人。
在这附近闲逛,跟几个塞族妹子碰见几次,每次都跟我们打招呼:恐你几哇~~如果换其他人,我们可能会回“啊你啊塞哟”,塞国人好就算了。
这一带遍布餐厅、咖啡馆,很多人在此休闲吃饭。口味众多,看,还有川菜餐。
彼得罗瓦拉要塞
蓝色多瑙河穿城而过,不敢想像它曾经被鲜血染红,被尸体填满。这条温婉的母亲河洗去了诺城的伤痛,如今又看着诺城繁花似锦。
著名的彼得罗瓦拉丁大桥,连接着多瑙河左岸和右岸。诺维萨德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被北约轰炸,大桥被毁,这是新修的。
跨过大桥就是彼得罗瓦拉丁要塞,与贝尔格莱德的卡莱梅格丹城堡如出一撤,以前是防御城堡,现在是公园,很多当地人。
彼得罗瓦拉丁要塞,有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之称,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争。现在只剩下残垣,遗留的隧道可参观。
城堡并不高,可以环看整个诺城,本是看日落的好地方,无奈无雨也无晴。
看到一颗人头了吗?架子跟后面那棵树巧妙的构成了人头,夏天头发茂密,冬天就秃了。
夜幕降临,自由广场依然人来人往,塞尔维亚人的悠然和放松是一种常态。
战争已经远离,只剩下对生活的热爱。
第四站,萨尔干
△ 自驾:诺维萨德-萨尔干,约6小时。路况良好。山区车速慢。
巴尔干半岛有很大一片山区,波黑、黑山全含,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部分含。
山区景色很像川西,在这深秋季节,山川延绵,彩林映画,美不胜收。
河中小屋
从塞尔维亚到波黑,很多游客选择从萨尔干过境,因为这边山区也是值得一看。由塔拉、萨尔干、兹拉蒂博尔三个山区组成,风光秀丽。
从诺维萨德到萨尔干,途中会经过BB镇上的景点:德里纳河上的小屋,就在马路边,路过就能看见。
河中小屋,是前国足教练米卢侄子修的,给这里的游泳者提供一个中途休息的场所。河的对岸是波黑。
这个景点是《孤独星球》LP塞尔维亚版的封面,可见塞国确实没有耀眼的景观。
木头城
当车徐徐驶入山区,景色也越来越美丽。
塔拉国家公园被称为塞尔维亚自然风光的代表,还有“萨尔干8”怀旧小火车,著名导演建的木头城,都在这一片深山中。
这边建筑风格就是独栋木屋,一派田园牧歌。
我们订的民宿离“萨尔干8”不远,最后一小时的山路差点把我绕吐了。见到小木屋那一刻,感觉一切都值了。
门前青葱翠绿,虫鸣鸟叫,溪流潺潺,空气极为新鲜,温度也比城里低一些。
房东交待了一下就去跑步了,告诉我们往前走有一个铁路公园,往上走就是铁轨。
萨尔干8字铁路(Sargan8),建于1925年,曾经是通往波黑、克罗地亚的主要铁路。后来窄轨被淘汰,现在又修复了其中一段作旅游观光。
曾经的蒸汽机已换成了现代的绿皮车头,车厢依然是全木制。
房东特地叫我们一大早来徒步,在这优美的山中感受铁路情怀。
山林空寂,满目多彩清新的秋色,“怀旧号”偶有开过,除了阳光差些,都是好的...
之所以叫“萨尔干8”,因为有一段铁路呈8字形,克服了当时蒸汽机车直线上升不可企及的坡度。
但是我走不动了,没去到。
观光铁路的起点是Mokra Gora火车站。一天有几班,两个小时往返。本来打算坐的,天气阴沉便失了兴趣。
埃米尔.斯库图里卡,前南斯拉夫天才导演,除了他,没人能将战争拍得这样轻松诙谐,他的表达很独特,搞笑而坚韧。我喜欢他,还因为他是爱情主义者。
木头城,是斯库图里卡为拍电影《生活是个奇迹》打造的场景。现在是度假村,门票250塞币。
木头城建在山上,视野开阔,是个小社区,什么都有。但是略显做作,个人觉得赶不上普通民居。
网上很多吐槽小火车和木头城,旅行这件事,其实是你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
明天将从这里过境到波黑,回程住在兹拉蒂博尔镇上,没看点。
第五站,萨拉热窝
△ 自驾:萨尔干-萨拉热窝,约6个小时。新手司机要注意,整个波黑都是山区,弯道多,路也窄,好在车不多,而且比较规矩。导航提供的时间不准,限速40的地段很多。
波黑,全名很长,念了无数遍我还是没记住: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
开车从萨尔干过境到波黑,很简单,就像过了一个收费站,不用下车,7元人民币过境。
维舍格勒
路过维舍格勒(Visegrad)的穆罕默德·巴夏·索科罗维奇大桥。
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以此为背景写下历史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波斯尼亚三部曲之一),196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小城闻名于世。
大桥有400多年,古典奥斯曼建筑的代表,世界文化遗产。虽然经历数次战争,主体依然完好,路过的游客都会上桥走一走。
大桥边有几棵高高的核桃树,一个波黑婆婆正满地捡核桃,我们也捡了些,婆婆还送了几个。
大桥附近按小说修建了一个安德里奇小城,难以感同身受,继续向萨拉热窝赶路。气温降到8度,冻成狗!
萨拉热窝
波黑首都——萨拉热窝(Sarajevo),被称为“欧洲的耶路撒冷”。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是欧洲唯一一个清真寺、天主教堂、东正教堂和犹太教堂可以比邻共存的城市。
东西方文化分割线将城市风格一分为二,一边是东方奥斯曼,一边是西方奥匈,差异很大,不用分辨就知道。
东方风格跟土耳其几乎一模一样。
鸽子广场,算是游客中心,就在土耳其老城区,离主要景点都挺近。我的电话卡、换率也是在这里解决的。
往西走一段就能看到截然不同的西式建筑,人群也不一样,再不见包着头巾的穆斯林。
圣心天主教教堂
漫步在萨拉热窝的老城区,老旧的有轨电车时有开过。
波黑人并没有塞尔维亚人的热情,他们背负得太多。
世界近代史上许多著名事件都与萨拉热窝有关,从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不及内战的惨烈。
波黑战争从1992年4月~1995年12月,是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的内战。当年不仅军事对峙,还对平民进行屠*。
波黑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萨拉热窝到处大片的墓地触目惊心!
墓碑上刻着日期:92-95,很多人才刚刚20出头。墓地旁边就是民居,如今的安居乐业和沉重的历史同框,让人唏嘘不止。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拉丁桥
这是被载入世界历史史册,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拉丁桥(Latin Brige)。
桥边的石碑上写着: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枪*了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
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曾经枪炮留下的弹孔处处可见。这是塞尔维亚和波黑老建筑的常态。
我们还一路寻找着“瓦尔特”。
鸽子广场附近有个路口一直往山上走,可以到达黄堡,俯瞰整个萨拉热窝。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片尾,将军说“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就是这里了。
瓦尔特确有其人,只是在战时就已牺牲。
这是电影中出现过的清真寺、钟楼、铁匠街。看店铺门口的中文字就知很多中国人对这部电影印象深刻。
萨拉热窝有各种市场、超市,物价比塞尔维亚高些。但是波黑的油价要便宜些,所以尽量在波黑加油。
这玩意看着像我们的抄手,我拿来油炸,结果是南瓜馅,也不知他们咋吃的。
第六站,亚伊采
亚伊采
△ 自驾:萨拉热窝-亚伊采,约4个小时。路况将就。
亚伊采(Jajce)古城,座落在波黑中部一片深山中。山清水秀,风光绮丽,跟游客追捧的莫斯塔尔相比,更有一种世外桃源的静谧。
亚伊采是中世纪波斯尼亚王国几代国都,亚伊采瀑布全国闻名,但森林中的水屋是我的执念。
车还未开进古城,一片恢弘的瀑布出现在眼前。这是欧洲唯一在市中心的瀑布。
瀑布上的古城,曾两次作为前南斯拉夫纸币的图案,可见地位之重要,景观之美丽。
亚伊采曾经是中世纪波斯尼亚王国几代国都,如今城墙依然有着清晰的轮廓。二战后成立大南斯拉夫的决议,也是在这里诞生的。
古城并不大,一个小时就能转完。街上鲜有游客,也不像其他旅游区商铺林立,亚伊采就是这么独特、淡然!
拾阶而上,穿过山腰的民居,有一些中世纪建筑,最后爬上顶端的要塞遗址,门票几马克,忘了。
日落斜阳,没啥游客的要塞孤独的存在,那么美,却不争。
要塞可以俯瞰整个亚伊采,一片山谷中的美丽乡村。
从风水学上讲,亚伊采四面环山,两条湖泊如卧龙环绕并交织一起吞吐出大气磅礴的瀑布,难怪多位君王曾在这里傲视群雄指点江山。
做攻略时就被亚伊采的小水屋所吸引,但并不知道它在哪里,做什么用。只知与普利瓦湖有关,连做梦都在寻找。
开着车沿普利瓦湖走,果然找到了。这是中世纪的水磨坊,利用水动力磨面粉,很可爱吧。
这处实际上是公园修建的文化景观,供游客了解,无门票。
普利瓦湖(Pliva)是个美丽的天然湖泊。
时间尚早,我们沿着湖走了一段。湖边有些度假屋,排列整齐的钓鱼台,不过淡季都空置着。想必夏天这里是避暑胜地。
座落在此的Plivsko jezero 自然公园,可以玩一些水上活动,这里时有国际皮划艇和独木舟比赛。
高手从来不拨刀,当你走近他,了解他,已然深深折服。
第七站,莫斯塔尔
莫斯塔尔老城
△ 自驾:亚伊采-莫斯塔尔,约6个小时。新手司机要注意,整个波黑都是山区,弯道多,路也窄。
莫斯塔尔(Mostar)是波黑南部的中心,不仅有闻名暇尔的古城,还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茂密森林、湍急峡谷、潺潺溪流,以及水晶般清澈的湖泊,被评为波黑最美的地方,游客必去之地。
莫斯塔尔古城:
莫斯塔尔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
城中横跨内雷特瓦河的古桥(Old Brige)是莫斯塔尔最著名的景观。在16世纪花了9年时间建成。
如空中一道彩虹,连接着大桥两头的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
大桥在93年波黑战争期间被炸毁,后来从河里打捞出原来的石料重新筑成,整旧如旧。
战争的痛依然萦绕,桥头角落一块石头上写着:DON'T FORGET——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
老城小而精致,坑坑洼洼的鹅卵石路,和桥两头古老的石头建筑相辉映,十分古朴。
很热闹,游人如织,商铺遍布。就算在11月的淡季,旅行团仍是蜂涌而至。
还可以去到大桥下的河边,任河风轻抚,看青翠的河水,野鸭子在游泳。
如果有時间等,跳桥人收够了钱就会表演跳桥。
古桥的两边,一边住着克罗地亚族,一边住着穆斯林族。
桥是修复了,而两族的友谊早已荡然无存,时至今日,依然一触即发,不知还要经过几代人才能重建。
耶酥与真主隔岸相望,是要多宽容才守得住这一世太平。
游客基本集中在古桥那一带,以外的街道就冷清了。莫斯塔尔街上最多的是面包店、咖啡店、餐馆,还是游客的钱好赚些。
莫斯塔尔体现了“波黑战争”的缩影。
战后经济低迷长久持续,战争的创痛也挥之不去。在波黑,大多见到都是麻木凝重的神情。所以我说更喜欢塞尔维亚。
如果在城中见到这样的破房子,不要以为是被废弃,或者烂尾楼,这是战争期间被炸掉的。
在老城,还保留了一整条街的建筑都是战后稀碎的样子,满目疮夷。
布拉加伊
布拉加伊小镇:
布拉加伊小镇(Blagaj)离莫斯塔尔很近,开车约20分钟。有些游客选择在此住宿,当时我也有考虑,房价比莫斯塔尔便宜一点,但确实逛的不多。
朋友问我去没去矿泉水村,我说不知道这地方,原来就是布拉加伊。攻略没做仔细,只知道特基雅和喀斯特岩洞,不知道这里还有矿泉水源。
特基雅(Tekija)修道院,16世纪为苏菲派所造,是布纳河边最美的一道风景。可惜枯水期,没遇上最完美画面。
呃,苏菲派就是跳旋转舞那个神秘主义教派,我在土耳其/科尼亚篇中有介绍,科尼亚是苏菲派的发源地。
波奇泰尔耶
波奇泰尔耶:
从布拉加伊出来直奔波奇泰尔耶(Pocitelj),也不远,开了20分钟吧。
这里实际是一个被废弃的奥斯曼古村落,只有几家人住在这里,看着条件并不好。
满山的石榴树,正是成熟的季节,只见人一袋袋的扛下山,估计这是他们生活来源。
波奇泰尔耶依山而建,清真寺、修道院、钟楼、学校、浴室都还在,母亲河内雷特瓦河依偎绕过,居高临下,挺美的。
不过奥斯曼村落在土耳其见过不少,少了些惊喜。所以,一定要去土耳其,所有奥斯曼精髓都在那里。
狂风大作,又下起了雨,没法撑伞,我在最高那个修道院里躲过雨。
莫斯塔尔是我们在波黑的最后一站,然后回到塞尔维亚,在贝尔格莱德的泽蒙小镇结束旅程。
客观的说,波黑很秀美,不过都是小景,不够震憾。呃,镜头装得下的就是小景。
第八站,泽蒙
泽蒙
△ 自驾:兹拉蒂博尔-泽蒙,约5个小时。路况良好。
对塞尔维亚的风光已不抱任何期望时,泽蒙就像一个礼物,让我欣喜,爱不释手。
泽蒙(Zemun),曾经是奥匈帝国的边境城市,现属贝尔格莱德。
老城依然是中欧小镇的样子,充满古典风格和巴洛克风格,一眼便会爱上。
戛尔朵什塔(Gardoš Tower),是泽蒙的制高点,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前便是瞭望塔,游客可以登顶看全景。
我们就住在这附近,没有走官方步道,从民居小道一路窜上去,最后经过一段彩虹般的石阶。
不用爬上塔顶,平台已经够高。蓝色的多瑙河,红色的房顶,教堂的钟塔,美丽的泽蒙尽收眼底。
泽蒙是一个惊喜,只恨没有早到。本以为有大把的时间,其实并没有。前两天夏时令结束,四点钟就天黑了。
后悔在兹拉蒂博尔歇了一晚,该直接从莫斯塔尔*到泽蒙,那时间就充裕了。
老城还保留了几分中世纪气息,老旧的砖墙,色彩丰富,街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
在泽蒙的时间实际只有一个上午,我们像没头苍蝇到处乱窜,哪都想去,又少了时间。
我喜欢的样子正好是你本来的样子。泽蒙到处是文艺浪漫的调调,华丽丽的巴洛克风格尤为惹眼。
清晨的多瑙河,比任何时候都幽蓝。
步行到河边,只有钓鱼和晨炼的人们。好些餐馆、酒吧,想必是一处热闹之地,只是早上还空荡荡的,也没见着天鹅。
泽蒙在十点后渐渐醒来,开启一如继往属于塞尔维亚的悠闲模式。
来不及领略你的美,便要离开,这匆匆一瞥,已变成记忆中的眷恋,也终成为遗憾。
泽蒙离机场倒是近,只是去机场路上没见着洗车店,又转了两圈到别的路段才找到一个路边自助洗车。
在工作人员帮助下,自力更生。投币一次出泡沫,再投一次出水,还可以投币烘干,都有限时。第一次自助洗车,也是相当狼狈啊。
再见,战斗民族,再见,烈火中永生的人们。
—— The end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