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分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且不论“孔雀东南飞”,也不论“吾将上下而求索”,更不提“大江东去”、“却把青梅嗅”,只聊一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牡丹亭》。
明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这样评价《牡丹亭》:“《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清代著名书评家金圣叹将《西厢记》与《庄子》、《离*》、《史记》、《杜诗》、《水浒》并称为“六才子书”。而错过了《牡丹亭》,或许也是一种遗憾。
历史上,金圣叹评点《西厢记》,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可谓经典至极,锦上添花。《牡丹亭》则有吴吴山三妇之评点为之润色。
三晋出版社出版的《牡丹亭》,由黄竹三评注,27万余字。此评注集历史各家点评所长,广征博引,收入囊中几年以来,每每读之爱不释手。
三晋版
第十出 惊梦
黄竹三评注
此版《牡丹亭》印刷虽不华丽,却用纸考究,纸质淡黄,读久不累眼;排版有序,字体大小适宜,唱白错落有致;整册厚薄软柔,上手极为舒适。
黄竹三所评注《牡丹亭》,最大特点是评注极为详细。句句详解,尤其对名句所引出处,无不尽其详。俗语雅句,信手拈来,显示了点评者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厚造诣。
虽然评点比例较少,不能算作文学评论。但其注释内容,不仅仅是将古文解释成通俗白话,更是仿佛开启了另一扇知识的大门。枝繁叶茂,引人神往。
《第十出·惊梦》是整部《牡丹亭》的核心。
黄竹三这样评注道(节选):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2】“不提防”二句,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鱼落雁,《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者,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喧,鸟惊叫声。羞花闭月,李白·《西施》诗:“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蔽月即闭月。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5】“良辰美景”二句:语本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谁家,那里的意思。《拜月亭》一齣:“试问后房子弟,今日敷演谁家故事,那本传奇?”
回首东风一断肠:
疑本唐·韦庄《思归》:“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以上评注尽释语本出处,可谓详细。
另,“没乱里”,“淹煎”,“泼残生”等书中出现的方言俗语也一一注释。
牡丹亭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国三大古代爱情文学。前者往往出现在后者的字里行间。
《牡丹亭》第十出“游园惊梦”中提到“张生偶遇崔莺莺”。
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宝玉和黛玉合看《会真记》,即《西厢记》。林黛玉在花园中听到《牡丹亭》的曲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等。
《牡丹亭》与《红楼梦》都提到了“三生石”。“三生”最早语出王实甫《西厢记》。
“三生三世”经过三部名著的反复加持,从此成为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除了三生石,《牡丹亭》中还引用了大量爱情传说与典故,巫山云雨,庄周梦蝶,南柯一梦,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遇崔莺莺,刘阮天台山遇仙记......等等。
《牡丹亭》之前,古代爱情题材分“有情人终成眷属”与“殉情”,《牡丹亭》开启了“人鬼情未了”之先河,人因情而终,又因情复生。“情之至,生可与死,死可复生。”
戏曲《牡丹亭》
《牡丹亭》有许多名句,已经成为爱情格言。现摘抄部分如下: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春梦暗随三月景,晓寒瘦减一分花。”
“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红颜易老。”
“红颜薄命。”
“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香饭盛来鹦鹉粒,清茶擎出鹧鸪斑。”
“断肠春色在眉弯。”
“如今不在花红处,为报东风且莫吹。”
“再不叫咱把领头香心字烧,再不叫咱把剔花灯红泪缴,再不叫咱拈花侧眼调歌鸟,再不叫咱转镜移肩和你点绛桃,再不叫你暖朱唇学弄萧,再不和你铛湘裙闲斗草,再不要你冷温存热絮叨,再不要你夜眠迟朝起早。”
“中秋月儿谁受用?剪西风泪雨梧桐。”
“恨西风,一霎无端,碎绿催红。”
“若使春风会人意,也应知有杜兰香。”
“朝云夜入无云处,神女知来第几峰。”
“更恨香魂不相遇,春肠遥断牡丹亭。”
往日留香:
欢迎关注《鹊华烟雨明湖风》美食旅游文化传播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