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凶神到王母娘娘,探析西王母故事叙事变化背后的文化心理

从原始凶神到王母娘娘,探析西王母故事叙事变化背后的文化心理

首页角色扮演幽冥武帝更新时间:2024-04-30

引言:西王母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女神之一,在先秦的原始崇拜、汉末以来的道教信仰及明清的民间信仰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西王母的形象不断发生着变化,由《山海经》中的原始凶神变成了《穆天子传》中的人间美神,之后又变成了《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中的道教福神,最终成为民间故事及小说读本中拥有无上权力的至尊女神。

在西王母形象发生变化的同时,西王母故事的情节亦在发生变化。《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故事是几乎没有情节的神话叙事,《穆天子传》及《汉武帝故事》中则出现了君访西王母及西王母访君的拜访式情节;《汉武帝内传》中较为详细地描写了宴会情节,《神异经》中出现了西王母配东王公的情节,《牛郎织女》、《天仙配》等民间故事中则出现了王母棒打鸳鸯的情节;宴会情节、配偶情节及棒打鸳鸯情节经过世俗化的融合,最终变成了《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宴会、孙悟空反叛的故事。在当代影视的神魔叙事中,王母故事亦时常可见。

当代影视神魔叙事中的王母形象

人物和情节都是文学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通过西王母故事叙事的变化,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一、《山海经》中的原始凶神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将《山海经》称为“古之巫书”,并重点提及了西王母和昆仑山对后世的影响: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山海经》今所传本十八卷……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昆仑山与西王母

《山海经》中关于西王母的记载见于《西山经》、《海内北经》和《大荒西经》中。《西山经》云: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海内北经》云: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大荒西经》云: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西山经中的西王母形象

根据袁珂在《<山海经>的写作时地及目考》中做的考证,《大荒经》成书于战国初期至中期,《五藏山经》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后,《海内经》成书于汉初。以此成书时间对照《山海经》中各处关于西王母的记载,不难发现西王母形象在成书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

《大荒西经》中的西王母是个“虎齿,豹尾”类人生物,兼具兽性和人性。《西山经》中的西王母亦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但她已具有“司天之厉及五残”之能,综合了兽性、人性及神性。《海内北经》中的西王母则“梯几而戴胜杖”,另有三青鸟为之取食,此时她已然脱去了兽性,主要体现出了神性和人性。

成书于战国初中期的《大荒西经》最接近上古原始神话,西王母身上的兽性显然是图腾文化及动物崇拜的显现。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先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问题,动物的凶猛及其强大的生存能力无疑令人们羡慕,因此有了动物崇拜。而《西山经》中的西王母“司天之厉及五残”,在兽性和人性的基础上加上了掌管灾祸及生死的神性,已然成为一位凶神。这是由图腾崇拜到神仙崇拜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凶神的西王母身上明显带有母系社会巫祝文化的痕迹。

《海内北经》中的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根据郭璞的注释,“几”是对有才德的长者表示尊重的专设之物,可见此时的西王母已成为一位慈祥的长者。同时西王母还有三青鸟为之取食,好似人间的贵族妇女。西王母“贵族妇女化”的背后,说明此时的神话叙事已经开始具有了理性规范特征,不再是完全的原始粗犷想象。同时,与之对应的是君权与神权的结合。

二、《穆天子传》及《汉武帝故事》中拜访故事

《穆天子传》于西晋太康二年出土于汲冢,其成书时间如今还存在争议,为多数学者认可的说法是西周之时确有周穆王西巡之事,不过汲冢出土的《穆天子传》在战国时期遭到了方士的改编。

《穆天子传》卷三记载了周穆王持白圭玄壁见西王母之事: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壁,以见西王母……天子觞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复。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记名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穆王会西王母图

这个故事中西王母居住的环境为“虎约为群,於鹊与处”,可见仍带有原始蛮荒的气息,不过她与穆天子相会之处却是美丽的瑶池,西王母本人亦变成了一个能与穆王对诗的才女。“将之无死,尚能复来”,这无疑表明西王母已不受生死问题的困扰,而穆王未能窥得长生之秘。据此不难看出,这则故事背后隐藏着先秦人们想要摆脱死亡的文化心理。

与《穆天子传》一同出土的《竹书纪年》中同样记载了周穆王拜访西王母的故事,此外还增添了西王母回访的情节,颇有礼尚往来之感。不过《竹书纪年》中仅云“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并未展开叙述。

竹书纪年

产生于汉末托名班固所作的《汉武故事》,则较为详细地描绘了王母拜访汉武帝的故事。《汉武故事》载:

王母遣使谓武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履玄琼凤文之舄(xi,四声),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东方朔于朱牖窥母,母曰:此儿好作罪过,疏妄无赖……

这个故事主要叙述了四件事:一为王母先遣使与武帝约定七月七日来访;二为武帝求不死药,王母赠之仙桃;三为东方朔偷桃;四为武帝滥*道士,王母与帝绝。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武帝求不死药之时,王母答曰“帝滞情不前,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也就是劝说武帝应该清心寡欲,之后武帝滥*道士王母即与帝绝。从中不难看出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同时亦可看出作者欲借此劝诫君王的意图。

齐白石《东方朔偷桃图》(局部)

从西王母被周穆王拜访,到西王母主动拜访汉武帝,从这种关系的转变中,亦可看出汉朝的帝王在人间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巅峰,致使神话故事的叙述者不得不改变叙事策略。

三、《汉武帝内传》中的宴会情节,《神异经》中的配偶情节

《穆天子传》云“天子觞王母于瑶池之上”,《汉武故事》云“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这两个故事中其实都涉及到了宴会情节,不过并未就此展开叙述。《汉武帝内传》的故事框架与《汉武故事》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对西王母形象及宴会情节有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汉武帝内传》云:

王母上殿东向坐……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于坐上酒觞数遍,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婉凌华拊五灵之石,范成君击湘阴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钧

故事中的王母是个“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贵妇,她不仅带着众多侍女,还带着天厨和乐队。此宴会情节,应当是仿宫廷宴会写成的,西王母亦进一步地被世俗化及美女化。汉末是道教构建自身神仙体系之时,而西王母正是在这个时期被接纳为女仙统领,由神话中的女神变成了道教尊神。

在西王母被道教吸收为至尊女神期间,受阴阳相配的思想观念影响,汉末的仙话故事中出现了关于西王母的配偶情节。《神异经》载:

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云,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冀复东王公,右翼复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 一万九干里。西王母岁登冀会东王公也

西王母会东王公

在这个故事中,西王母和东王公相隔两地,大鸟希有张开双翼化天堑为坦途,使西王母与东王公相聚。笔者曾在《论鹊桥起源》一文中指出,鹊桥的起源受到了这个故事的影响,此处不表。汉末盛行阴阳五行学说,西王母为女性,龃龉西方,属阴性,因此需要一位阳性神与之对相配。东王公居于东方,为男性神,与西王母相配正好可使阴阳二气平衡。

此时,西王母已完全由带着原始莽荒气息的凶神转化为了道教的至尊女神。而西王母配偶的出现,表明西王母故事已受到了世俗男权的制约。值得注意的是,在西王母至尊化及世俗化的同时,民间亦出现了西王母棒打鸳鸯的情节。如牛郎织女被西王母拆散,董永和七仙女被西王母拆散,这些故事无疑说明西王母已被当做掌权的封建家长。

四、《西游记》中开蟠桃宴的王母娘娘

在《西游记》中,西王母变成了王母娘娘,其故事集中出现在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中。这一回中孙悟空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对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此处便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本回中关于王母娘娘的叙事综合了历代西王母故事的诸多要素,如宴会、蟠桃、偷桃、反叛等。

王母娘娘《西游记》影视形象

《西游记》中没有正面描写宴会的场景,但借七衣仙女之口道出了基本情形: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其排场自然大过《汉武帝内传》中王母见武帝的排场,但情节主体亦未脱离《汉武帝内传》中“自设天厨”、“酒觞数遍”及“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的框架。

蟠桃园中的蟠桃分为三种: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蟠桃的功效为成仙得道、长生不老及与天地同寿,明显受到了历代王母故事中的不死药及仙桃的影响。而孙偷吃仙桃的情节,在《汉武故事》中即已出现过,不过《西游记》中把东方朔换成了孙悟空。

但是这个盛大的宴会却没请孙悟空,而孙悟空正好还是看守蟠桃园之人,这多少有点“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之感。孙悟空也因此破坏蟠桃会,继而大闹兜率宫,后又带着酒食返回花果山,这种反叛的行为最终使孙悟空被镇压在花果山之下。孙悟空的反叛,本质上和织女及七仙女的反叛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对封建家长制权威的挑战,只不过孙悟空更为彻底。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不仅孙悟空因大闹蟠桃会而被镇压最终走上西行的道路。猪八戒和沙僧被贬,亦跟蟠桃会有关。猪八戒是因为在蟠桃会上醉酒调戏嫦娥,沙僧则是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琉璃盏。由此可见,《西游记》中的蟠桃宴虽名为嘉会,但实则是一个多生是非之地。同时,孙悟空破坏蟠桃宴会,颇似一场闹剧。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三教合流背景下,宗教的神圣性受到了极大冲击,至尊女神西王母的故事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游戏化及娱乐化。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