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蜀汉也基本控制了西川,约有106万平方公里,综合国力不如魏吴,但益州资源丰富,足以三分而立。古代交通落后,在陆地上驾马车或骑马,都是很消耗时间和成本的,但在江河上行船,那就省太多了。西川水运能力明显强过曹魏和东吴。
三国时西川指的是现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和缅甸北部、湖北和河南的小部分。西川的占地面积也很大,占领了很大的领土,为刘备的后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安十九年,刘备与刘璋发生为了益州的所有权而发生战争,在此之前刘璋曾邀请刘备入川,而在刘备围困成都一年之后,刘璋开门投降,至此刘备占领西川。西川共9郡,占蜀国22郡(108万平方公里)五分之二,预估30一45万左右。
西川作为行政区划名,开始于唐代。至公元757年,将原来的剑南节度使分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和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东川简称“东川”,剑南西川则简称“西川”。到了宋代,又设置了西川路。从此,“西川”一词便为人们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