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荆轲刺秦,到张良雇凶行刺,秦始皇嬴政的一生中有多次被刺*的经历,而唯独荆轲刺秦事件,是司马迁笔下的《史记》中记载得最为详细的一次,也是最接近成功刺*的一次。荆轲刺秦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但是,后世的人们对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
有人说,荆轲是一个逆历史潮流的反动派人物;也有人说,荆轲是一位忠肝义胆的侠义英雄。荆轲刺*秦王的事情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么对荆轲的评价众说纷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中国古代的文人写了大量的诗文来赞扬荆轲,称赞他是一位“侠义英雄”。
就连中国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都忍不住为他写了一首《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还有一位元代时期的善柱高僧写了一首《荆轲》,其中的一句是:“易水悲歌歇,秦庭侠骨香。”所以,称荆轲是侠士英雄,是在古代非常普遍的一种看法,也是主流的一种看法。当然,人们的这个评价主要是停留在道德层面上。
而后世对荆轲的另一种评价则是“愚蠢之人”,这个评价与前面的恰恰相反,反而是在批评荆轲的刺*行为。
提出这种观点的人群,其中的两位就是西汉时期“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另一位就是《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
司马光认为,荆轲是被燕国太子丹收买利用,不顾家族被灭种的危险去刺*秦王,这种做法太愚蠢了。而从历史发展到今天来看,有的专家认为,秦始皇的作为在客观上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他是代表历史发展潮流的英雄人物,荆轲想要刺*他,那么荆轲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