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艺水平比自己如何,精品名局回顾!老一辈象棋国手你知道几个!

棋艺水平比自己如何,精品名局回顾!老一辈象棋国手你知道几个!

首页角色扮演弈仙诀更新时间:2024-06-01
老一辈象棋国手你知道几个,棋艺水平比自己如何,精品名局回顾!观看精品视频,到以上专栏订阅,有何需求可以私信或留言接上一篇文章:6、北京名将:谢小然

谢小然,河北 武清 县人,1913年出生。身材伟岸丰硕,脸形圆满和蔼。谢性格宽厚乐观,但办事顶真严谨。1929年进北平求学,就读于私立民间大学专门都预科,一年后拿到文凭。续学法律本科,因病及经济窘迫,未完成学业。据说,谢曾当过小学教师,因为工作难找,而走上以棋为生的道路。

幼年时,谢就喜爱象棋,其水平在乡间就已不俗。到北京后常去天桥“孙记”、“存记”棋摊下棋。一段时间后,周围关系渐渐熟悉,经人介绍去天桥启新棋社和聚贤棋社下棋。在练棋阶段,谢就存心争雄棋坛,为此,他没有找张德魁、赵松宽、徐词海等弈让子、让先棋(怕今后留下话柄),而是和二路棋手对弈争胜。由于练棋路子正确,进步又快,一段时间后,分别击败京城的二流棋手,促使他向一流高手挑战。

当时北京一流高手的排名是:张德魁、那健庭、赵松宽。谢选择赵松宽为近期挑战目标,并打听到赵在花市火神庙茶社落脚。

一个星期天早上,谢来到火神庙茶社,因久等未见赵来,就和绰号“油渣李”(大二路棋手)对弈起来,不料竟连负四局。这使谢看到差距,继续打谱和练棋。约半年后,谢恢复了信心,再找赵松宽挑战,言明分先四局,每局彩金五元。不料连输三局,第四局也呈输势,但赵放了一马以和棋收评。又经过一段时间,谢自感棋力已有长进,再次向赵挑战,地点在东安市场德昌棋社,同样每局挂彩五元。第一局谢先,至中局时形势已大好,谢叫了四十个锅贴、一碗辣汤,一口气吃完;而赵松宽由于劣势,要的四个大包子、一碗汤却纹丝未动。第一局赵负。第二局弈至中局,时间已近傍晚,轮到谢走,此时赵松宽已十分难堪,因为如谢走马5进6,赵即失子,将以连输两局结束今天的棋事。此时正好那健庭踱步进来,看到棋盘上的形势和赵松宽的窘态,正为赵捏把汗时,不料谢走了一步马五进七去兵,结果成和。这个结局十分意外,散场离去时,那健庭问谢小然何以不马5进6,谢才说出了前些时曾被赵放和一盘的经历。之后,赵松宽看到了谢小然棋艺增长的势头,又感激谢放和一盘而产生友谊,从此他们不再赌彩斗棋。

谢小然成名后,曾和东北名手赵文宣对弈过三局,皆和。和另一东北名手胡震洲对弈共两次,第一次由赵德宣助彩,谢稍上风,第二次事隔一年多,恰成平手,这两战使双方都感到对手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谢在对天津田玉书的多局对弈中,小胜一局。在和沈阳徐词海、唐山杨茂荣及后来成长的北京棋手全海龙对弈中,总的也是多胜少负,略略占优。所以,在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的十多年时间中,谢小然的棋名已稍超张、那。

1952年,同为京华棋坛一流高手的谢、张再次悬彩作公开赛。不料谢竟连负两局。因家事不顺加上身体不适,故有此惨败,这使谢一下子在北京难以安生,于是,萌发了去上海闯荡的想法。

1952年8月上旬,谢小然飘然南下,往上海下表演棋为生。这是一种很严酷的生活,弈胜了对手,知名度会越高,请表演的会越多;如果弈败,情况就相反。作为北方的名棋手,谢小然有充分的信心。由于经济不佳,谢在上海火车站下车时还剩四角钱,住旅馆都不够,只好借居在一家成衣铺的柜台宿夜,这就是职业棋人的生活!由于睡眠和休息不好,首战上海何顺安失利。这个情况让棋人冯锦诸知道后,主动请谢至自己家,让他好好休息。谢小然的第二场表演是对刚到上海访问的华南第一高手杨官璘。由沪青棋社屠景明主持赛务,在八仙桥青年会大礼堂对弈,谢以一胜一负二和打平。杨曾经打遍上海“无敌手”,于是谢的声名大振。接着谢又和当时的华东第一手董文渊弈战,时间为九月中旬,比赛共三局,谢以一胜一负一和结束。于是,谢的名声进一步得到巩固,自此有了“南杨北谢”之说。

此次上海征战,不仅得了名,还得了利。因为上海的表演赛,每场有12元的对局费,而且谢对董的表演赛,采取每张门票提取一角的办法,收入可观,大大改善了经济处境。

谢小然还和华东名手屠景明对弈一局成和,和“华东三虎”之一朱剑秋对弈一局胜,和“象棋总司令”谢侠逊对弈一局明和实胜,战绩大佳。谢访沪回京后,有些战绩也值得一记:1953年夏,华南名棋手陈松顺单骑入京师弈游,连胜侯玉山、张德魁之后,和谢小然对弈一局,以和棋结束。1959年6月6日,和全国亚军王嘉良弈了一局表演棋,谢妙用“玉屠金鼎”,从帅后面绕过一马而获胜。 (国手,棋艺精妙)

7、华北三杰:田玉书

民国时期的北方棋坛,田玉书以其绵密细致的着法,受到普遍称赞,被誉为“华北三杰”之一(和胡震洲、赵文宣并称)。可惜因为田在旧社会时染有结核,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又因当时抗生素和抗结核药尚未诞生,于是,田在咯血、咳嗽中一边弈棋一边走向终生。

田玉书,山东武城人,约1914年出生于天津,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田自幼爱弈,曾得到天津老名手庞荡庭的指点,棋艺成长很快。20岁左右时,在天津青年会举办的一次全市象棋比赛中夺魁,自此称雄津门,和老名手庞蔼庭、吕锦波及钱梦吾等并称。田的棋风绵密细腻,行棋轻灵且多变,善于解拆,用马方面功夫较深,素有“铁腿屏风马”之称。

1936年时,天津青年会举办全市象棋比赛,棋锋正健的田玉书力挫群雄,夺得冠军,威震天津。同年,北京名手那健庭、侯玉山、谢小然等弈访天津,在战胜了老名手庞蔼庭、吕锦波、钱梦吾等人后,却被田玉书击败(田小负谢一局)。田、那初战在钱梦吾家中,田胜。后又由天津《东亚日报》主持,田、那举行四局公开赛,结果田胜二局,和一局,另一局为“捉一不捉二”而闹成僵局,算作和棋,而按现行规则应作田胜。从这可看出田的棋力了。

稍后,田挟战胜北京名手的余威,进北京弈访,战胜除谢小然之外的众多棋手,包括连胜张德魁六局,胜杨茂荣、徐词海、赵松宽等人多局。向谢小然先生挑战时,谢没有应战。

1937年,东北、华北举行区际象棋大赛,田代表华北参赛,在比赛中*法锋利,战胜那健庭、侯玉山、谢小然等名手,最后夺得亚军,和大连胡震洲、锦州赵文宣并称“东北三杰”,其时田只25岁。

田的棋名在全国传扬后,受到江南棋界的重视。1938年,田应山东棋圣邵次明及朱瑞书等人的邀请,赴青岛参加比赛,胜了华东名手陈天才、连学正、邵次明,还战胜了沈阳徐词海、北京候玉山等,为天津棋界争得了荣誉。当胜利归来时,天津棋界一百多棋友到车站迎接,田感动得热泪盈眶,发誓要练好棋艺,报答天津棋友的厚望。

由于田玉书苦心于棋艺的研究,对于身体健康不够注意,在感染上肺结核后,治疗不及时,故因身体原因不少比赛不能参加。如1941年的华北、东北象棋区际大赛,田玉书因咯血及频频咳嗽而放弃比赛。当比赛结束后,田知道东北的两大名手——胡震洲和赵文宣要路过天津,就千方百计要钱梦吾留住两人,以角逐数局。在这之前,田曾小负胡一局,而小胜赵一局,为此当胡、赵在天津小停时,田想和胡弈,而赵想和田弈。因为只能下一场,只好采取抽签之法,结果赵文宣抽得弈签。在两人对弈中,田的棋局形势一直很好,发展下去有胜或和的可能,不料有步棋田下错了,形势发生逆转,变成赵文宣有胜有和的局势。田玉书苦思很久,仍无良策。由于不断思 考,突然口吐鲜血,使棋未能终局。更为不幸的是,自此田一病不起,于次年逝世,年仅30岁左右。

在残局方面 他也有十分精深的研究。田在 长期棋战中,积累了许多残局 的资料,写成《蕴秀斋象棋 谱》一书,其中搜集各种局谱 共一百零三局,后又由上海杨 明忠补上田作的二十一局,共 一百二十四局,分四卷。1977 年经朱炳文精心校正,删去了 类同的局,由秦淮地区体委油印出版。(棋艺又当如何)

8、北京名将:张德魁

张德魁,自幼 聪慧 异常,且喜强好胜。14岁始 涉足 棋坛,因刻苦钻研,虽习弈稍晚,进步仍快。未过两年,即可与崇文门外的一些棋手分庭抗礼,并击败过梁子芳、赵永德等老辈名手。张德魁17岁时,曾向晚清著名棋手、朝阳地区棋艺最高者祥二爷挑战。祥二爷起初不愿与其对弈,恐有失身份,但后来经过棋艺爱好者的撮合,也就放下了架子。张德魁不负众望,以1胜1和挫败了这位相貌鹤发童颜的棋界“佛爷”般人物。从此以后,声名鹊起。

当时北平第一高手当推青年棋手孟文轩,一些老辈名手如祥二爷、张耀亭均对孟称赞不绝,但是张德魁血气方刚,不服年长自己4岁的孟文轩,并放言要与孟决一胜负。孟文轩也绝非服软之辈,答应与张挂彩交手。1915年至1925年的10年之间,二人为角逐“北平第一”而战事不休。直至1925年孟文轩辞世,张德魁和北平另一名手那健庭终于成为北平棋坛的第一、二高手。

1929年,江南名家、有“常胜将军”之称的万启有挟技访问北平。《新晨报》是这样报道的:“25日,南京名棋手万启有君与那健庭君激战三局,结果未分胜负。26日改由张德魁君应战,激战四局,第一局万先胜,第二、三局均和,第四局张先胜,结果仍未分胜负。”“自本报刊出棋赛消息后,棋迷大为振奋,观众如蜂屯蚁聚,车水马龙,天桥一带交通为之堵塞。由于观众奇多,异常拥挤,德兴居的大玻璃被挤碎数块,云云。”

连续的平局似乎更吊起了棋界人士的胃口,为一决胜负,王府井大街的围棋研究社赏悬大小银杯各一座,特邀万启有、张德魁、那健庭等四人进行循环赛,比赛于9月28日和 29日两天举行。第一天大雨倾盆,但观众丝毫不减。比赛结果张德魁、那健庭各胜三局、万启有胜二局。闭幕宴会上,围棋研究社社长崔云趾、刘棣怀宣布:“张德魁、那健庭并列第一,共捧大银杯;万启有第二,获小银杯。”

万启有北平之战尘埃未落,张德魁与那健庭又开始了“京中第一高手”的名分之争。其中1935年夏,由富商傅德震赞助,于劝业场三楼饮春园棋茶社举行的二人十局赛最令人瞩目。一番激战后,双方平分秋色,各获刻有“象棋第一名”的银盾一座。

1930年冬,张德魁参加五省名手选拔赛”,以准备出席“华东、华北区际对抗赛”。在赵文宣、那健庭、徐词海、庞蔼庭、吕锦波等名手的围追堵截中,张德魁脱颖而出(另一名额为赵文宣),获华北队的代表资格。其时,张德魁之母正卧病在床,但他仍能做到面对纹秤专心致志,委实不易。

1935年,张德魁获北平市冠军,此赛共有赵文宣、那健庭、徐词海、赵松宽、侯玉山、孙剑秋等名家加盟。再到后来,他又在1941年的“华东、东北区际赛”上,获得冠军,这,这些成绩都足以证明他是北方棋坛的一员大将。

张德魁棋风棋品甚佳,临局时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苟言笑,他落子轻持轻放,颇具修养。但遗憾的是,在解放前的那段岁月里,弈棋终难维持生计,张德魁也不得不迫于无奈,卖过芝麻、为人写过春联、拉过黄包车,真如“贩夫走卒”。

9、无敌中炮:林弈仙

林弈仙,原名银贵、艮贵,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出生于江南水乡的永嘉县。父 林明良 ,以制伞为生,业余爱好弈棋,是永嘉的好手。晚清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比较单调,弈象棋是人们普遍的喜爱,特别是一般劳动人民,常把弈象棋作为主要文化生活。大约自四五岁起,银贵就开始由父亲教棋,到了6岁左右,基本能上阵对弈。由于 林明良 是当地高手,常有些象棋爱好者找上门来要求对弈,又由于来者较多,其父有时有意要银贵代他上阵,殊不料小银贵聪明异常,有时竟能*败来访者。约10岁左右时,小银贵即达到当地一般棋手的水平。

晚清时期,鸥江流域的诸多城镇中,以渴州的棋艺水平为最高,当地有个名叫陈笙的高手,曾转战过福建、上海、四川等地,鲜逢敌手,棋声远播。陈笙42岁时,在温州小南门外摆设象棋擂台,声称三局能攻下他的擂台者,将结为好友,并赠以珍贵棋书。银贵12岁时,棋艺已大有进步,其父为了让他锻炼,带他到温州攻擂,在陈笙让子的情况下,以五胜告捷,被陈笙收为“弟子”。

经陈师指点,小银贵的棋艺有了长足进步,大约到15岁时,小银贵已称雄于温州、永嘉等地,有人称之为“棋国仙童”。林在研习象棋的同时,亦从父学习制伞手艺并以此为业。为了争雄棋国,弈游各地,在其父支持下,银贵于17岁时挟技远游金华。丽水、杭州等地。临行前,根据他弃棋常有“仙着”,改名为弈仙,从此,林弈仙离开家乡,过起飘飘欲仙的棋人生活。当林弈仙游到杭州时,一面以制伞修伞为业,另方面也找当地的好手弈棋。其时,还是光绪中期,杭州城里的市面,以城隍山、清河坊、闹市口等处最为热闹,著名的弈棋处为“三雅园”茶楼,那里会聚着许多汉族和满族弈棋好手。在那里他和关胡子、尚天生等好手对弈都取得胜绩。

在旧时代,棋书的流行主要靠手抄,对《橘中秘》、《梅花谱》等书,棋手们十分珍惜,加上棋手的钻研,就会如虎添翼。对于林弈仙来说,更是如此。林弈仙师承陈笙,陈是个猛攻型棋手,有“中炮大王”之称,这深刻影响林的弈棋风格。林得到陈师所赠《橘中秘》和《梅花谱》后,主研《橘》谱的当头炮,承袭乃师先发制人、以攻*为主的棋路。林同时研究《梅花谱》中的“屏风马”,在研究开局攻*时不忘研究中、残局功夫,使自己的棋艺既有特色又较全面。

1915年,林弈仙弈游闽、鲁、江、浙等省后来到上海,在凌云阁茶楼首战上海名棋手励志英,约定分先十局。林先行的五局,盘盘以中炮直、横车开局,攻势凌厉,凶悍异常,都取得大优势或胜局;后手的五局,也大多应顺手炮,最后以五胜三和二负的优势击败励志英。在上海一炮打响,受到富商张澹如的青睐,并请他摆设象棋擂台。由于奖金较高,吸引了许多名棋手,但都没有动摇林的擂台。稍后,“淮扬三杰”之一王浩然来上海弈游,闻讯攻林之擂,由于守擂均后走,中炮的优势难以发挥,林曾一度落后,后在分先对弈中才挽回失局,保持均衡。据《无敌中炮展雄风》一文称,“林惯用的中炮横直车盘头马的阵式,持续进攻,一直保持凌厉的攻势,先后挫败上海的诸多名手”。由于林弈仙的对局大多用中炮且胜局较多,因此人们誉他为“无敌中炮”。

这段时间,在浙江平阳县又冒出了一颗新星,名叫谢侠逊,时已在上海的《时事新报》供职,兼编“象棋专栏”,谢的棋艺也是全国一流,和林交手后互有胜负。1918年上海青年会举办首届全市比赛,除本地棋手外,外地在沪的名棋手也有参加的,共有 60多位好手参加,比赛结果,“无敌中炮”林弈仙屈居第二。

三十年代初期,华南方面传来开展埠际赛的棋讯,华东方面以上海为龙头组队应找,林弈仙虽已50多岁,但以其名声和战绩,仍为无可争议的代表参赛。在对李庆全的一局林以“中炮横车盘头马”进攻,李难以应付。

1936年前后,台湾地区象棋十分盛行。作为一个以弈为游,以蒋带弈的“仙客”,自然十分想去看看。恰好台湾方面的高手高练、陈番、许文烈等风闻“无敌中炮”的威名,邀请赴台讲棋。在台湾他会战了当地的众多名手,胜多负少,被台湾棋界称为“五段”(最高棋艺)。

解放后,林弈仙已是70多岁高龄,很少参加比赛,但仍弈棋不停,在和老朋友、老相识相处时,时有技痒之感,总要来它一局。他认为弈棋能解闷、消愁,能使人精神振奋,对于高龄人来说,只要弈棋不过度,对长寿十分有益。

1951年冬,上海“一家春”茶社拟搞一次大象棋表演赛,为了让观众看个新鲜,特邀当年的“无敌中炮”林弈仙和正在上海的另一高寿棋星——福建棋王连学正对局,另请“象棋总司令”谢侠逊作棋证。由于三位都是70岁以上的高寿国手,引起不小轰动,一时观众如潮,难以害纷,“一家春”不得不采取挂大盘再加扩音机“唱棋”的做法,以满足观众的要求。整个表演赛中,林弈仙虽已72岁高龄,但丝毫不改当年“无故中炮”的架式,先手用炮,后手也还炮,并且一连三刀,将比他年长的福建老将*得片甲不留。

1956年冬,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在北京体育馆开幕,林弈仙以本世纪初年名手的身份,被聘为大会副裁判长,积极参加赛事工作,同时对后一辈棋手杨官璘、王嘉良、刘忆慈、李义庭等十分关切。他认为王嘉良的棋风和他十分相似,杨的棋风极为细致,比较难对付。次年举行第二届全国棋赛,他仍在大会主持赛事,比赛结束后,他不觉技痒起来,提议和全国冠军杨官璘对弈一场。5月30日,上海四马路的小广寒广场热闹非凡,林弈仙以78岁高龄和两届全国冠军杨官璘弈在一起,结果以一胜一负拉平,实现了他在“封刀”之前,和诨号“魔叔”一战的愿望。实践证朋林弈仙数十年坚持弈棋,不但棋场上雄风依旧,更主要的是:说明弈棋有利于健康和促进长寿。

林弈仙于1969年逝世,终年90岁,可说是高寿棋星了。不可否认,弈棋促使了他思维锻炼和身体保健。

10、常胜将军:万启有

万启有(1895-1943)清末民初象棋名手,江苏南京人,生活的年代与“七省棋王”扬州 周德裕 基本相近。少年时已露头角,常去扬州与张锦荣、 窦国柱 等交手,互有胜负。

1929年去北京,酣斗那健亭与 张德魁 ,最后失利。万启有是一个江湖式的名棋手,为了切磋棋艺,他携带一副象棋、一副棋板,走遍天下。在上海时,他去著名的凌云阁茶楼弈棋,向名手李武尚、 窦国柱 、 林弈仙 等求战,总的是互有胜负,但加上对一些二流棋手的战绩,则是大胜特胜,所以有“常胜将军”的外号。1931年与 周德裕 为华东队代表,在上海迎战华北队的 赵文宣 与 张德魁 ,华东队取胜。其间全国闻名的象棋大师谢侠逊从海外载誉归来,到了南京后,万、谢二人在黄埔路“励志棋社”对弈,两人经过三天大战,结果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1935年以后在南京夫子庙设有棋室,接待各地来访棋友。善于用马,纵横冲击,有“棋坛锦马超”之称。对“仙人指路”与“反宫马”等布局尤为精熟。对弈中擅长弃子攻*,他的“棋诀”是:“须看遍全局,宁舍子不舍势,见好着后不可即行,须观更佳着法,经再三审度,必能见奇妙之着,然后下子,方能制胜。”

更多精品象棋残局,可到专栏订阅收看!未完待续!。。。。。。(大师名手,棋艺如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