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孚智慧1|中孚之节,中孚之象,中孚之意,中孚之用

《易经》中孚智慧1|中孚之节,中孚之象,中孚之意,中孚之用

首页角色扮演中孚传.更新时间:2024-04-09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中孚卦》之前,为《节卦》。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这是对《序卦传》文字的第一层理解。这一点,一读就能明白,非常容易理解。

然而,《序卦传》的文字,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仅仅是为了表达卦序的排列顺序吗?

如果对《序卦传》文字“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卦序排列的含义上,未免过于粗浅。那么,该怎么理解《序卦传》的这段文字呢?

理解《序卦传》的这段文字,重点在于前面的四个字:节而信之。这四个字里面,重点又在前面的三个字,节而信。

“而”字是一个虚词,这个虚词,把一个“节”字,和一个“信”字连在了一起。

节而信,“节”而后“信”,说明的是一种因果关系。也可以说,“节”是“信”的前提条件。那么,要“节”的是什么呢?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节”

程颐老夫子所作的《周易程氏传》,对这个“节”字的解释是:节者为之制节,使不得过越也。

程颐老夫子所作的《周易程氏传》,对这个“节”字的解释,也没有具体说明,这个“节”字,要“节”的到底是什么?

结合宋明理学一脉相承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程颐老夫子要“为之制节”的,恐怕是“人欲”,程颐老夫子要“为之制节”的,恐怕是“人心”,程颐老夫子要“为之制节”的,恐怕是后天的“人之情”。

节人心、节人欲、节人之情,使不得过越也,则为节。“存天理,灭人欲”,一个“灭”字,否认人心、人欲、人情的存在,实在是已经过越,实不为“节”。

节人心、节人欲、节人之情,使不得过越也,则为节。于人心、人欲、人之情、为之制节,使不得过越则可,“灭”之,则为否认人心、人欲、人情的存在,则已经过越,则不为“节”,大可不必。

节人心、节人欲、节人之情,使不得过越也,则为节。这一点,还是《中庸》表达的更为中肯,《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儒家的老祖宗,从来没有否认人心、人欲、人之情的存在。儒家的老祖宗,从来没有“灭人欲”的这一说法。但是,儒家的老祖宗,对于人心、人欲、人之情,有“节”的要求。

人心、人欲、人之情,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则无限近于道,和则无限近于中,和则无限接近于,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说的“允执厥中”。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人心、人欲、人之情,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则无限近于道,和则孚于道,和则信于道。

“节”而能“和”,“节”而能“允执厥中”。“节”而能得《中孚》之“中”。“节”而能“信“,“节”而能“孚“,“节”而能得《中孚》之“孚”。

“节”而能得《中孚》,“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欲得《中孚》之境,必先知“节”。

《中孚》之象,《中孚》之意,《中孚》之用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把《中孚卦》的卦象,化繁为简,看到的将是一个三爻“离卦”之象。离中虚。

《中孚卦》的卦象,一、二爻为阳爻,三、四爻为阴爻,五、六爻为阳爻,一幅中虚之像。

六爻之卦,三、四爻为人爻,《中孚卦》,人爻为虚。《中孚卦》的卦象,人爻为虚,有虚中无我之像,则有虚中无我之意。

虚中无我,人心、人欲、人情,故能发而皆中节。虚中无我,人心、人欲、人情,故能“节”。“节”而能得《中孚》,“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虚中无我,人心、人欲、人情,发而皆中节,故能“诚”。以《中孚》之“诚”意,能感豚鱼。

《中孚卦》卦辞有云: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中孚》之“诚”,能感动躁动不安的小猪,《中孚》之“诚”,能感动冥顽不灵的鱼。

《中孚》之“诚”,能感豚鱼。表达这层卦意,《中孚卦》用了一个“泽上有风”之像。豚鱼这层“诚”意之用的卦象,则为泽上有风之像。

风在湖泊上吹啊吹,湖泊里面的鱼,自热能感受到湖面的风,只是湖里面,没有小猪,《中孚卦》的卦辞里面,多了一只躁动不安的小猪。

《中孚》之“诚”,连冥顽不灵的鱼和躁动不安的小猪都能感动,那还有什么人?什么物?是不能感动的呢?

以《中孚》之“诚”,万物皆可“感”。而要达到《中孚》之“诚”的境界,首当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感谢阅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