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曹操的损失有多大?为什么输了这一仗就统一不了天下了?

赤壁之战曹操的损失有多大?为什么输了这一仗就统一不了天下了?

首页角色扮演纵横天下单职业更新时间:2024-07-08

咱们常常说:赤壁一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

确实,赤壁一战后,曹操看起来再也没有一统天下的机会了。

甚至直到71年后,司马家才完成一统!

一次战役,居然使天下一统推迟了70多年!

赤壁之战,曹操到底损失有多大?为何输了这一战,要再等七十年呢?

四连击

赤壁之战,曹操遭受到了四连击。

208年十二月,曹操率大军东下,欲一举灭孙刘。

然而,很快,曹操遭遇到了四连击!

1、赤壁水战,首战失利,转入僵持。

曹军先头部队很快与周瑜遭遇于赤壁。

曹军水战搞不过周瑜,首战失利,曹操被迫引军退到北岸,战事转入僵持。

史书没有记载此战曹军具体损失,不过,此战是正面交战,战损比不可能特别悬殊,故此战曹操应当主要是锐气受挫,实际损失不至于伤筋动骨。

2、乌林水陆战:烧死溺死者甚众。

随即,就是我们常说的“火烧赤壁”。

黄盖诈降,以蒙冲斗舰10艘,装满柴草,灌注鱼油,靠近后扑向北船,浓烟涨满天空,烧毁北军船只,火焰窜向岸上营寨。

随即,周瑜率领轻装精锐部队,在黄盖船队后擂鼓大进;刘备也率陆军从北岸攻击曹军。

曹军在遭遇奇袭后,营寨大乱,组织不起有效抵抗,人马烧死溺死无数,出现溃败的局面。

所谓“火烧赤壁”,一般主要指的就是此战。仿佛一瞬间“樯橹灰飞烟灭”,曹军被烧个精光。

不过,实际上,没有任何史料统计了曹军的实际损失,只是用“烧死溺死者甚众”这样抽象的概括。(上见《三国志.黄盖传》)

3、华容追击战:死者大半、烧尽船只。

随即,曹军被迫后撤,以争取调整部署,孙刘自然不会给曹操调整机会,迅速发起追击。

曹军在撤到华容时,难以通行,曹操令羸弱的兵马士背草填路,填路士兵往往被急于撤退的人马践踏,陷入污泥,“死者甚众”。(《三国志.武帝纪》引《山阳公载记》)

同时,曹军的船只则沿长江逆流而上,到达巴丘时,流行病更加严重。

或许是为了避免船只被敌军俘获,曹军在湖中小洲把剩下的船只全部自行烧毁了!(《三国志.郭嘉传》,此事直接触发了曹操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感叹。)

撤退过程中,发生粮荒,兵士挨饿,加上流行病,死亡大半。(《三国志.吴主传》)

虽然史书同样没有明确记载这个阶段的损失数据,但是,“死者大半”、“尽烧余船”皆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是整场战役中损失兵力最多的阶段。

毕竟:饥饿、瘟疫的*伤力,总是比兵器要厉害得多!

4、江陵之战。

最后,是战役第二阶段,也就是孙刘联军围攻江陵之战。

尽管很多朋友将江陵之战视为赤壁之战后一场独立的战役,但实际上,此战专业战史(如解放军出版社的《中国军事通史》)多视江陵之战为赤壁之战的第二阶段,即战略追击阶段。

此战,曹仁守江陵,孙刘围攻。经过一年激战,曹仁退出江陵。

虽然史书说周瑜对曹仁军“所*伤甚众”,但此战是曹军守城战,而且曹仁军最后主动撤离没有被歼灭,曹军损失未必比孙刘多多少。

但是,此战意味着曹军被驱逐出长江流域,在地缘战略上损失巨大。

此外,与江陵之战同时,孙权攻合肥、张昭攻当涂,同时发起战略反击,但皆失败,且曹军没有大损失,因此不详述。

损失兵力

此战,没有任史料详细记载曹军的伤亡数字。

史书中记载的“死者甚众”、“死者大半”,反映出损失肯定比较大,但是,也没有必要过于较真,去计算这个“死者大半”,是不是死亡率超过50%之类的。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两点。

1、曹操的基本力量,没有遭到特别大的损失。

曹军的基本力量是纵横北方的步骑兵,而赤壁之战是典型的江河作战。

因此,曹军精锐步骑,大多没有参与此战。

当时,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昭、冯楷七军,部署于汝颍和淮水之间。

曹洪、乐进镇守襄阳,徐晃镇守樊城,乐进、徐晃这段时间还负责歼灭和招降襄樊附近各县不服从的地方割据势力。

而荆州降将文聘为江夏太守,率领所典的北方兵,驻于沔水入江处的石阳,也未参战。

由此来看,曹操战功最卓著的将领及其所领军队,皆没有参与赤壁之战,因此,曹操的基本力量,实际上没有遭到特别大的损失。

2、曹操确实丧失了继续发动渡江作战的能力。

但是,曹军在此战中,被烧毁和自焚了所有的参战战船。

由此,曹军丧失了与孙刘争夺制江权的力量,无法控制制江权。

正如后来曹丕所感叹的,“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虽然拥有强大的步骑兵力量,但是却无法渡江讨灭孙刘了。

损失地盘:荆州丢失五郡,退出长江流域

赤壁失利,曹操让曹仁坚守江陵。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要江陵等长江沿岸仍在控制中,曹军可以重新建设长江水军,并凭上游之势,卷土重来。

然而,在孙刘联军的反击下,曹操不但退出了江陵、夷陵等南郡地区,还丢失了长江以南的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

由此,曹操彻底退出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前,张昭等人劝孙权投降时,就提出:咱们抵御曹操,所凭借的是长江,如今长江之险曹操已经与我共之了。

然而,随着曹操退出长江流域,长江之险悉数为孙刘所掌握,孙刘抗曹之本再次巩固了!

这意味着两点。

1、曹操虽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却难以重建一支足以与江东水军较量的水军了。

今天,你不可能在内陆靠着江河打造一支海军;同样,在古代,你不可能在玄武池之类的地方训练出一支能够纵横长江的水师!

后来,曹操、曹丕都曾在谯等地治水军,但无论规模还是战船,都无法与江东军争夺制江权了!

北方势力要重新回来争夺长江制江权,就要先夺占蜀地,才能造大船东下了!

2、失去了适应长江流域气候环境的机会。

赤壁之战前,周瑜就说:驱中国之众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必生疾病。

后来,司马昭决心先伐蜀后伐吴时就指出:伐吴,很容易引发军队疾疫。

这是因为:对古人来说,长江流域独特的气候、水文乃至微生物环境都迥异于北方。

北方兵“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必生疾病”,战斗力下降,怎么打呢?

如果说赤壁之战时,曹军是“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刘表降军)”,如果缓一点,还可能使“狐疑之众”不“狐疑”,那么,赤壁之战后,曹军退出长江流域,连“狐疑之众”都没有了,还如何打呢?

所以,赤壁之战后,曹操不但丧失了对长江流域之敌发动进攻的战略力量,而且,因为彻底退出长江流域,连重新打造这种战略力量都变得十分困难了!

以当时的条件,要重建这个战略力量,只有先下巴蜀了···

对手的迅速变化,鼎足之势渐成

同样严重的是,赤壁之战的结果,使孙权、刘备发生了剧烈变化。

1、刘备。

赤壁之战前,刘备遭长坂坡之败,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

用鲁肃的话说,鲁肃初见刘备时,“豫州之众不当一校···图欲远窜”。

当时的刘备,表面上还有关羽水军及刘琦的支持,但是,已经“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想要去偏僻的交州投靠吴巨了···

去投靠吴巨,基本上就是“退群”了,退出逐鹿天下的游戏了。

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得了荆南四郡,后又在与孙权的支持下进据南郡,获得了鼎足而立的基础!

2、孙权。

赤壁之战前,如果说刘备有决心没有实力的话,那孙权就是有实力没有决心了!

早在孙策时候,孙家就已经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有了抗曹操的实力基础。

但是,江东缺乏的信心:毕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势力可以凭长江抗拒中原,以吴越之众拒中国之众!

因此,赤壁之战前,孙权恩信未立,江东上下普遍缺乏自立一方,抗拒曹操的信心。

孙策让张昭辅佐孙权时就提到:实在不行,在江东立足不住,您就带领大家缓步北归!

赤壁之战前,江东群臣大多主降,只有周瑜、鲁肃等少数人坚决主战!

赤壁之战的胜利,从实践上证明了“以吴越之之众抗拒中国”、“据长江之险立国”的可行性,使孙权不但有了“保江东”的信心,甚至一度有了“北方可图”的雄心!

赤壁之战前,刘备有抗曹的决心而没有基础,孙权有抗曹操的基础而没有决心。

如今,没有基础的有了基础,没有决心的有了决心,曹操麻烦大了。

“中间地带”的变化

当时,除了曹孙刘外,还有广大的“中间地带":马腾韩遂等人割据关中,刘璋割据西川,张鲁割据汉中。

由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些势力虽保持割据或者半割据状态,但在政治上倾向甚至依附曹操。

这些势力,皆割据一方,不成气候,曹操可以稳步推进,从容稳妥地解决这些势力。

但是,赤壁之战后引发的连带反应,使形势大变!

首先变化的是西川刘璋。

如果诸葛亮在隆中时所说,益州当时是“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主”。

赤壁之战前,刘璋多次派人示好曹操,并送叟兵助战,已经有降曹之意。

但是,一则因曹操轻待张松,二则因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出长江流域不再与刘璋接壤,因此,刘璋集团的”智能之士“开始倾向于孙刘。

周瑜取夷陵后,峡口守将降周瑜,益州一度有迎孙权之意。

其后,刘璋又与刘备结好,倾向于刘备!

实际上,在刘备袭西川之前,刘璋已经是孙刘联盟的盟友!

其次是汉中张鲁。

汉中张鲁,统治巴汉三十年,长期割据。

原本,张鲁接受朝廷的官职,是从属于朝廷的。

但是,因为长期割据,因此,弟弟张卫(后来反对张鲁降曹)及众人都有长期割据的志向,并一度劝张鲁为汉宁王。

可以说,张鲁虽然一直倾向于曹操,但内部要求割据的呼声很高。

原本,因张鲁偏远,曹操无暇顾及,只以政治手段安抚。

但是,随着曹操与孙刘争夺“中间地带”的展开,曹操也不得不对张鲁开始武力征讨!

接着,就是关中军阀了。

原本,马腾、韩遂等关中军阀,已经接受曹操控制的东汉朝廷统治,甚至在袁曹作战时支持过曹操,赤壁之战前,马腾也入朝为官,接受了朝廷管理。

但是,因为争夺中间地带的展开,当曹操要征张鲁时,关中军阀认为这是“假途灭虢”之计,遂公开反曹!

如此,曹操不得不开始了对关陇的军事征伐!

可以说,赤壁之战前,由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其对“中间地带”拥有更强的影响力,拥有先控制的优势。

但是,随着赤壁之战的结束,由于孙刘争夺“中间地带”的威胁,曹操不得不加快脚步,开始使用武力解决这些问题。

如此,曹操对“中间地带”的政治优势基本丧失,被迫与孙刘展开抢占“中间地带”的竞赛。

而在刘备以荆州,曹操以中原为中心的竞赛中,秦岭,又成了一道足以分隔两方的战略屏障!

最终,刘备先夺西川,后直接夺取汉中。

孙权虽入川受阻,但也夺取了交州。

如此,在经过对“中间地带”的瓜分后,孙刘的势力进一步增强,鼎足之势已成!

总的来说,赤壁之战,曹操的损失不小,但其实基本力量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只是,曹操丧失了战船和水军,失去了争夺长江的战略力量!

而由于被孙刘驱逐出长江流域,曹操也无法再重建足以争夺长江制江权的战略力量了!

此时,要重新争夺长江制江权,曹操就必须夺取当时尚处于“中间地带”的西部地区。

但是,由于孙刘暂时不会受到直接威胁,且实力得到发展后,也有了与曹操相争的信心和实力基础,因此,也抓紧争夺“中间地带”。

由于孙刘也加紧夺取“中间地带”,因此,曹操不得不加快速度,来不及充分发挥其原有的政治优势,而转为武力竞赛!

而在对“中间地带”的争夺中,另一个战略阻隔地带又成为“鼎足之势”的屏障:秦岭!

最终,经过武力竞赛,曹操得关陇,刘备得益州,孙权得交州。

鼎足之势已成!

虽说决定一切的是实力,但是,即便实力雄厚如曹操,也需要机遇。

赤壁之战前,尤其曹操威服刘琮后,机遇很好。

遗憾的是,曹操没有把握住机遇。

如此,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是,一统天下的机遇,就此彻底错过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