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思考搞出这个东东来?
从当前作业人员年龄结构分析,目前企业中自1990年前招工的员工大量存在,受当时客观的各种原因影响,文化程度大豆不是很高,这部分人绝大多数都是高中技校文化以下的较多,经过多年工作,现在基本上是企业的核心骨干人员,也是青年员工的主要拜师对象,老司机优点很多很多,贡献很大很大,问题不少不少,在实施岗位安全达标后他们既是老师,也是问题大户。
这批老师傅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安全教育更是对青年员工的示范作用巨大,如何搞定老司机们的经验主义在新型安全标准化实施岗位达标,问题来了,老同志极好搞定,也极难摆平。
好搞定是因为他们的高尚精神和奉献吃苦精神,执行力也较强,难搞定也是经验和贡献多,时不时来个这样做了几十年,还要去背这书那书,向小学生一样被考试,那个痛苦啊,做事没问题,考试脑壳大。
问题不解决永远是问题,思路是关键。
问题:
为什么会思考搞出这个东东来?
1、解决员工反感问题,
2、减小班组工作事务,
3、关注在班组安全事务核心点
4、围绕现场为重点,行为为抓手,
5、安全事故核心根源都出在行为上,技能上、监督上,
6、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基本底线标准,
7、围绕服务班组开展,而不是复杂的理论管理。
本微波凌步七步法。
基于BBS行为管理和STOP行为观察训练计划已有初步基础和氛围,并被员工接受,至于啥是BBS行为管理和STOP行为观察训练计划,百度一下吧。
第一步:确定行为标准,
什么样的标准能满足作业现场安全作业要求就确定那种标准,一切以行为为先导,一切以能现场教学和测试的具体行为为标准。
比如建立安全行为可视化图谱,可视化安全作业视频,不安全行为清单(三违清单)安全作业行为标准,岗位安全自主改善检查单等。
第二步:确定行为安全标杆
有了静态文字版图文版视频版行为标准就够了吗?在培训实践上还是不足的,需要动态的流动可现场对照学习参照的标杆,那就是安全示范标杆员工,开展培训选择能坚持高标准的安全行为标杆员工作为现场安全行为示范标杆,可起到观察学习对照和解决师在何出?,就在现场的问题。
第三步:确定行为安全测评表
通过第一步资料梳理制订可测试的现场安全行为检测表,必须岗位骨干参与评审标准的实操合理性,达成共识才好实行。
第四步:开展行为观察集训
任何标准实施,没有培训是不可实施的,开展班组、小组的集中现场培训,一定是现场集训,有示范标杆做老师,手指口诉也好,闭口禅式也罢,情景教学也好,教会是最重要的,那种教法看示范老师习惯,目标教会区域岗位员工安全行为标准要点重点。注:不可超出行为安全测评表要求。
第五步:开展观察沟通改进
班组事务繁杂,仅依靠班长和安全员是难以顾全现场全部,发挥班组员工参与达标行为管理,选拔班组行为观察员协助班组开展,目的是发现并及时纠正岗位发生的不安全行为,通过沟通达成安全至上共识。
第六步:岗位行为自检互助改善
针对通用岗位和特殊岗位制订岗位自检互助改善表单,将必须要做的按照工作流程将安全事务重点归纳整理成改善单,作业前中后员工作业时对照自检5分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那些工作没做好,立即自主自我纠正将风险消除在初始阶段。同时其他岗位员工也可以对照检查上下工序岗位存在问题,立即提醒改善,全员安全参与基本就可实现。
第七步:目标达阵,修炼成功
关键点:
建立班组的互保联保制度,一人违章,全班考核,看起来就像先秦时连坐法,其实就是。
考核方法,责任者考核按照标准执行,班组员工减一级或二级轻微考核,班长半价考核。
苛刻吗?酷法吗?合理吗?
回答:
如果没人人人有责思想,没有一人违章,全班安全失败思想,没有集体安全思想,人人都可以视为不见,别人违章与我无关,看得见看不见的违章就难以从现场解决,反过来想一想,如果班组真的出事故,不要说个人,全班安全绩效,直至部门、企业安全绩效都会严重影响,到那时,还是全员会被连累考核,那时付出的代价更大更惨痛。
忍下心,实行互保连坐考核,以微小代价得到全员安全参与,全员安全意识建立,才会带动整体安全绩效提高。安全行为保障才能自主实现。
九字决很简单,直接上图自行阅读理解。
做得到、找得到、记得牢
推进规范莫烦恼,实施技巧要强调;
核心关键是做到,行为安全最重要;
只要行为安全了,岗位基本能达标;
逐步推进找得到,岗位标准手机找;
手机不需高大上,普通智能机就好;
老年职工莫担心,青年学徒把手教;
什么知识记不住,赶快手机上查找;
岗位安全上台阶,还需加强记得牢;
首先满足做得到,确保作业有保障;
重要知识多查找,逐步就能记得牢;
做得到还记得牢,岗位达标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