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欣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创作不易,转载事先联系,否则视为侵权
导言影院里,孩子问妈妈:哪吒在哪儿?哪吒怎么还不出来?
妈妈说:嘘,小狐狸就是哪吒
顶着《哪吒之魔童降世》50亿票房的光环,"中国神话系列"第二部《姜子牙》预告时即万众瞩目,上映3天票房8亿,刷新了《哪吒》保持的中国动画电影首周6.67亿的票房记录。
然而接下来,《姜子牙》高开低走,口碑呈现两极分化。
说好看的人,觉得讲出了内心抗争与救赎,立意高,有深度;说不好看的人,觉得矫情:动画片而已,非要探讨人性吗?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一部片子有争议,它必定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
《姜子牙》不同在哪里?
与《哪吒》的老少通吃相比,《姜子牙》的受众要小得多,抱着看续集心态的人,必然是失望的,因为姜子牙不是太乙真人,小九也不是哪吒。
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场童话版的权利游戏:神仙下了盘大棋,而众生皆是棋子。
这盘棋席卷了三界:无数神仙下凡,除妖斩魔,驱恶扶正;无数凡人参战,家园尽失、牺牲性命;最终,妖狐被擒,商朝被灭,大战平息,各自封神。
然而,诸神和芸芸众生们并不知晓:自以为亲手创造的一切,不过是早已安排好的一个局。
谁才是布局之人,他为什么要布下这一盘棋,棋子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大幕即将拉开,而姜子牙,便是那个"破局者"。
01抉择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大战之后,三界论功行赏,封神榜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人界与狐族的厮*并未停止,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
为平息祸端,姜子牙奉师尊之命,前往斩*罪魁祸首"九尾狐妖"。
就在姜子牙用"打神鞭"清理妖孽时,意外出现了:九尾体内有个小女孩,正眼巴巴的看着他说,“救我”。
被困在九尾体内的小女孩,名叫小九,是苏妲己的元神,是个妥妥的人类子嗣。
姜子牙犹豫了:*了九尾,小九的无辜生命也会一起陪葬;不*小九,九尾就会凭借元神复元,继续危害人间。
"救一人,还是救苍生?"这是姜子牙面对的第一个灵魂拷问。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著名的道德两难选择:列车危机。
一辆火车沿着轨道飞驰,在它将要经过的路线上,有5个人被困在轨道上无法逃脱。
你有一次机会,可以扳动铁轨,让火车驶入岔道,代价是:支线上的另1个人将死于非命。
这时,你会怎么选择?救5个,还是救1个?
类似的话题,《奇葩说》里也曾有过讨论:美术馆意外着火,你有一个机会:救一幅名画或一只小猫,你会怎么选?
"选择救画"的黄执中,观点很高级,他是这么说的:
你对世界的认知越高,听到的哭声就越遥远。
很多人之所以同理心有限,是因为认知有限,听不到"遥远的哭声"。
而"选择救猫"的李诞,反驳得同样精彩,观点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连近处的哭声都不管,何以管远处的哭声?
正是那些以拯救大多数人利益为己任,不惜牺牲少数人利益的人,让世界频繁陷入大火。
影片中的姜子牙,选择了近处的哭声:他消灭了九尾的肉身,救出了小九的元神。
他的理由,与诞兄的观点出奇一致:一人不救,何以救苍生?
因为违背师命、逆天行事,姜子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无法成为众神之首,被罚在北海苦寒之地,闭门思过。
这是姜子牙的第一次选择,这个选择,也为日后所有人的命运转折,埋下了伏笔。
02小九在北海,姜子牙遇到了长着一对狐狸耳朵的少女小九,他一眼认出,她就是自己从九尾体内救出的那个姑娘。
小九说她什么都不记得了,遇到每个人,都想割她的耳朵换赏钱;她说总是梦到阿父,在开着黑花的幽都山等她。
小九说:"我一定要找到阿父,那不是梦,是我活下去的希望"。
为了弄清小九的来历,以及她和九尾的关系,姜子牙决定私自离开,陪伴小九到"幽都山"查明真相。
一路上,两人历经艰难险阻,躲开鬼魂的纠缠,逃离要割小九耳朵的人群,终于到达了开着黑花的幽都山。
在这里,小九没有找到阿父,却遇到了掌管世间姻缘的纣王,正痴心地等着他的妲己,而她,也就此得知了自己的过去。
苏护之女苏妲己原是凡人,如果没有那道宿命锁,如果没有被送去纣王,一切将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送亲路上,元神被九尾圈禁的她,不再是苏妲己,而成了小九;而亲手把她送出去的人,正是她心心念念的阿父。
小九痛苦万分,她心中的唯一希望破灭了,只剩下被抛弃的记忆。
面对无辜的小九,姜子牙做出了他的第二个决定:送她去来世重生。
这个场景,相当具有心理学意义。
之前,小九被孤单地幽禁着,没有人关心她,甚至没有人知道她,她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她唯一的心愿就是寻父,而寻父的真正意义,是在寻找"被爱"的感觉,这个需求,没有在阿父那里得到,却从另一个身上得到了。
这一路,陪伴和保护她的,正是姜子牙。
小九把对父亲的依恋,投射到姜子牙身上:她怕这个父亲,再一次欺骗她。
姜子牙的一句"我不骗你",一个健康的"新客体关系"建立了:它替代了原有的创伤性父女关系,让小九内心的被抛弃感,得到了修复。
如此,她便真的可以重生了。
03阴谋最后关头,静虚宫的大BOSS终于出场了。
九尾告诉姜子牙,这场席卷三界之战,不过是师尊和狐族的一场交易,众生以及众神,都被愚弄了,这让姜子牙十分诧异。
我有一法,能助你狐族翻身,位列仙班,亦能拯救苍生,你可愿意?
九尾自然是愿意的,于是一根宿命锁,将狐族与人类捆绑在一起。
令九尾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场交易,让整个狐族,毁于一旦。
封神,不过是神仙下的一盘大棋, 共分4步:
细想想,这得是多大的一盘棋。
神仙欲掌控人间,得有个说法:于是纣王得足够残暴,让世人不得不反;要让纣王丧失人性,就需要狐妖魅惑;要让狐族卖命,就得给个大甜枣。
这盘棋中,最重要的棋子是纣王和苏妲己,因为妲己貌美,纣王好色,二者一拍即合,省时省力。
狐族,作为知道真相者,是必须被铲除的;
而师尊,就是拯救苍生的救世主,三界之首,一统江湖;
人类,以及参战的天神们,都是被愚弄的众生。
这样看来,电影《姜子牙》,其实是一场动画版的权利游戏。
"封神"之前,天神是庇佑者,正义化身;狐族是加害者,邪恶化身;人类是受害者,苦难化身。
封神之后,伐纣功臣姜子牙,成为众神之首;而大反派纣王,同样得到封赏,成了姻缘神;倒霉的只有芸芸众生:人类和狐族,在仇恨中无休止地厮*。
这让我想到了《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对小康熙传授的帝王之道:大臣之间的斗争不是坏事,两边斗的越厉害,皇帝的位子就坐得越稳。
只是,姜子牙不是康熙,他不愿意成为这场权利游戏的帮凶。
他做了最后的抉择:斩断宿命锁,放幽魂回家;斩断天梯,让人间重回自我管理的秩序里。
这次,他代表的不是天神,而是棋子们的命运。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愿世间再无流离失所,愿苍生再无谎言愚弄,愿天下再无不公。
04谁是对的?影片最后,小九轮回重生,有了爱她的阿父;而被圈禁的姜子牙,也被重新启用;一切都有了美好的结局,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那师尊看中的是什么呢?
师尊眼里,看到的是秩序:天佑人,人敬天。他坚信,只有静虚宫才能让人间秩序更好,所以他说:这是我对人世间最好的安排。
而姜子牙眼里,看到的是生命:被牺牲的苏妲己,数不清的冤魂,以及像纣王一样糊里糊涂被安排的人。
谁是对的?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小时候听父母的,上学了听老师的,工作了听领导的,结婚了听丈夫或者老婆的。
为什么要听话,原因听起来非常合理,却禁不起推敲:都是为了你好。
于是,我们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习惯了安逸,习惯了没有自己的主见与思考力。
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权威者会觉得好,被安排的人也会觉得好,只有那些提早觉醒的人,才会觉得不好,比如姜子牙。
如果说,《哪吒》表现的是对命运的抗争,旨在自我成长;《姜子牙》表现的,则是与权威的抗争,意在公正公平。
这个升华,让《姜子牙》的立意高出了许多。
结束语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有个著名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它源于一个故事:
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只有一种新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200元,销价却要2000元。
丈夫汉斯到处借钱,最终只凑了1000元,他恳求药剂师说妻子快死了,能否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赊帐。
药剂师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请问:汉斯偷药是对还是错?为什么?
科尔伯格
科尔伯格用这个道德两难问题,来研究人们如何判断对错,以及道德水平发展。
他把人们的看法,归纳为3个层次6个阶段,即:道德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
当我们借用这个理论,翻回头来看《姜子牙》,故事的脉络就清晰多了: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有了不同的选择和命运。
狐族在第2层,人类在第3,4层,师尊在第5层,而姜子牙在第6层。
与其说,姜子牙是在替人类抗争,向天神请命;不如说他早已超越了天与人,成了自己的神。
当一个人,有了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同时心中充满爱与正义,他便超越了大多数人,完成了自我突破。
你,是这样的人吗?
【我是欣然,为大家分享心理知识,如果某些话题引起您的思考与共鸣,请打赏留言,感谢您的认可与支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