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念念不忘,韩信背水一战,两个村落争古寺,龙窝呀龙窝

朱德念念不忘,韩信背水一战,两个村落争古寺,龙窝呀龙窝

首页角色扮演长生战道更新时间:2024-05-11

据不完全统计,在偌大的中国叫做龙窝的村(镇)有十几个,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自治区。

在国家有关部门评定出的2555个中国传统村落中,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成功入选,是唯一的一个叫做龙窝的村庄。

在27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天长镇小龙窝村也是唯一的一个叫做龙窝的村庄。

古驿龙窝

古道要塞多战事

小龙窝村古名龙窝村、龙窝镇,弯曲环抱村落的南北两条山脉,形状似龙,古人称之为南、北龙山。南龙山一脉分三段,其分支六个山嘴向北延伸。北龙山一脉也分三段,其分支三个山嘴向南延伸。九个山嘴犬齿交错,势如群龙拥向河沟饮水,且九个山头之间都另有小山嘴挤在其中,形成簇拥之势,拥挤于约两华里的河沟。古人形容该地形为“群龙簇拥而饮,九龙戏珠”,乃命名村庄为龙窝村。

据井陉县志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相传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至隆庆年间(1567-1572)大雨冲出枯骨一窖约数百许。

小龙窝村地处秦皇古驿道要塞,村中石烂坡延伸至村外,与古盘道衔接。307国道从村中穿过,G20号(青银)高速公路从村北擦肩而过,小龙窝村的交通、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令韩信东下井陉,进攻赵国。韩信率领部队进入井陉,在微水背靠绵河摆开阵势。赵军倾巢而出,进攻汉军。汉军前面是赵军,背面是河水,如果后退就会被河水淹死,于是个个殊死搏斗,终于打败赵军。韩信在古道筑粮台数座,有真有假,其中一假粮台筑于南龙山上,高两丈有余,形如粮垛,以芦席掩盖,周围插旗并设疑兵行走串动,以此迷惑赵军。村民辈辈相传,“此粮台不能擅动,夏有黄蜂,冬有土蝎,若动其土木,必遭大祸”,假粮台得以留存至今。

公元618年,李渊在太原建唐,江都兵变隋炀帝杨广被*,杨广的二公主和三公主沿秦皇古道东逃,在南龙山西部龙首停留百日,后此处名曰“百站”。杨二公主和杨三公主嫌当地鸡鸣犬吠不宁而离去,二公主到雪花山,三公主居苍岩山。这个故事表明,早在1400余年前龙窝村已经有村民居住。

1927年,军阀阎锡山与张作霖交战于井陉,晋军35团一部分驻扎在小龙窝村,在山上修筑工事,而今,龙山上依然布满了掩体、山洞、堑壕、战道等工事遗存。抗日战争期间,此一带亦是兵家必争之地。1962年,朱德元帅在《我在太行山的时候》回忆录中写道:“1938年设伏长生口,包围旧关村(包围旧关为诱井陉之敌增援)一举歼灭日寇两千余人。”(井陉县志记载歼敌200余人)。其时,日寇自东向西经小龙窝、大龙窝、核桃园,向山西旧关进发,15里山沟蜿蜒于群山峭壁之间,正是极好的口袋阵。伏击战的指挥所即设于小龙窝村正南南龙山山顶山神庙中。

经历了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摧残,遭受了风吹日晒、岁月浩劫的洗礼,小龙窝村仍保留了许多古迹,许多故事流传至今。

明清民居入画卷

小龙窝村的民居布局不似平原地区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不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街巷,顺为街,曲为巷,宽者为街,窄者为巷。村内唯一的龙泉街建于蜿蜒曲折的沟坡之上,贯穿和连通了六个主要民居巷。东侧有枣园巷和榆坪巷,西侧有桥头巷、西场巷、西边巷和槐岭巷。村里的街巷长短不一,曲曲折折,根据地形自然延伸,并兼顾街巷与宅院的排水。

所有街巷通过曲折、坡度、宽窄、植物等变化给人以丰富的方向感和导向性。 街巷的铺装也是自然纯朴,多采用青石或卵石铺成,有一些地面也采用夯实的土路,由于地面渗水性较好,因而路边植被也较为茂盛。随着街巷的或曲或折随着植被的或疏或密,一个个公共活动空间节点也就随之形成,不仅丰富了街巷的景观效果,也满足了村民交往的生活需要。

小龙窝古村落

小龙窝古宅

诸多支巷疏密有致地与主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村落的主要格局。一条条山径古道,蜿蜒起伏,幽深静谧,扑朔迷离,常常会令初来乍到者辨不清方向,使这座村子多了几分神秘。

小龙窝村留存的古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明代建筑以一层为主,青石为主要材料;二层建筑多为清时期所建,多以砖木砌成。二层建筑多有分布,不过二层多用来储藏粮食、杂物,村民基本都住在一层。整个院内空间比较狭小,但是,院与院的连接也很紧凑。房屋前墙建造材料以青石为主,两侧及后面则以砖木居多。据当地村民介绍,能建二层民居的家庭,在当时都是比较富裕的。

民居的形式多样,但错落有致。有石楼群、瓦房楼,有简陋的窑洞,也有阔气的露明柱外插桴、将军石柱、瓦当等装饰的窑洞。有不占寸土建在顽石之上的四合院,还有完全建在窑顶上的四合院等等。据介绍,村内保存较好的民居院落有二十多处,整体体现了村里明清古建筑群的风格。

石楼居位于龙泉街下游,高8至10米,宽窄不一,石墙、石柱、石门墩、石碹齐全,面街而建,集居住、仓储、饲养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窑顶上建房,依山就坡,不占耕地,就地取材,坚固持久,通气良好,光照充足,冬暖夏凉,是北方山区特色建筑。

拾阶而上,西边巷深处,有一处宅院,因祖先尚武而得名槐岭尚武院。槐岭尚武院始建于明代,之后历代皆有扩建,形成“吕”字形二进式四合院。院落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前后两院分别与西边巷、槐岭巷相通。

内院正房面阔3间,通高5米,厢房为碹石窑居,门洞、门柱、券脸、龙口等,亦雕琢精细、浑厚大方,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青石墙厚足足一米有余,坚固厚实,不惧风雨。推门入内,顿感舒适宜人,与门外的温度俨然两重天地。82岁的樊昌义老人自出生起,就居住在这个老房子中。二进门屋为二层砖木楼屋,面阔5间,通高6米,青瓦坡面,垂花门门楼,是樊昌义老先生的祖上于清代建筑。小院内砖雕细腻大方,朴素雅致的青瓦坡面、垂花门,诉说着百年家世沉浮,显示着这个家族曾经的荣耀。

出槐岭尚武院,沿槐岭巷而上,礓石 察顶大院呈现在眼前,因登25级礓石 察(台阶)方入大门而得名。该院全部建于陡坡之上,未占方寸耕地,分东西两院对称,内藏后院,后门与外界相通。整个布局依据八卦而建,巧用地形,分三层建造,是山区农村建筑不可多得的珍品。

礓石 察顶大院是极讲究的四合院,主房设于九级台阶之高台上,面阔3间,通高7米,碹石窑居平屋面,正面石樯插桴,木质明柱,石雕柱基,单坡瓦面,方椽挑檐,廊下门口石雕将军柱,正中石雕神龛,做工细腻,艺术精湛,配置于高台之上更显美观大方,气势壮观。人站在正房中间面朝大门,左厢房高,右厢房低,正房高于厢房,厢房高于门楼,呈前低后高之势。

传统文化中,民居台阶为单数,一、三、五、七、九是级别的象征,一级是最低级别,九级是最高级别,九级台阶多为吃皇粮的高官府第所有。民间百姓的台阶一般是三个,以图吉利。礓石 察顶大院另一个院落的台阶却是八级,令人匪夷所思,至今没有人能解开这个谜。

枣园巷“田”字院、桥头巷“品”字院、袖珍院、顽石上的四合院、榆平“吕”字院、“巨”字院等都是明清时期的院落,均为碹石窑居与砖木举架楼屋组合而成,生活起居设施配套功能齐全。

小龙窝村古老的历史遗存,在村内莫过于古树、古碑、古文物和古建筑了。虽因战乱及历史原因,这些古迹有的已被毁坏,但仍留下了不能磨灭的印迹:20余株千年古柏已经绝迹,五棵唐槐还有两株幸存;行走在卵石路上,你可能不经意地看到古老的石臼、石碾、石磨、碌碡躺在村落的某个角落里……

龙窝石窟诉沧桑

双龙桥和戏楼都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修。樊氏宗祠配有的戏楼也是明朝的建筑,清朝时扩建,于近年补修。这是祖上留给后人的物质遗产。小龙窝村还有一个特殊的标记,那便是庙多,仅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村内和山上曾有古庙十余座,观音庙、三官庙至今尚存,曾经昌盛一时的龙窝寺如今只能在故纸堆中见到它的身影。

龙窝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北宋时期,寺院建筑由两座石桥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桥北有老爷庙,西有药王爷庙、玉皇庙,北、西两向庙接庙,屋挨屋,连成一片。桥上建有奶奶庙、真武庙,过两根盘龙柱,经13级台阶,桥下建有三官庙,东西禅堂。整个建筑群清砖古瓦,相互映衬,远望近观,场景甚是宏伟。明朝时,龙窝寺庙宇残破,神像古旧,寺院环境虽美,映衬之下仍显失色,唯有老和尚虔诚不渝,忠心守护,木鱼、铜磬伴荧灯,显得凄凉。清雍正《井陉县志》中记载龙窝寺:“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楼台,颇为可观。”

据传,某年某月龙窝寺前后留宿了两位进京赶考的学子。前者到玉皇殿磕头许愿:“此次进京求玉皇保佑金榜题名,明年定来还愿,重修庙宇,重塑神像。”后者食宿寺院后也到玉皇殿磕头许愿说:“此次进京应试望神灵保佑,如果金榜得中,明年定来还愿,重修庙宇,精装神像。”两位举子还给老和尚留下姓名,以表心诚。

果不其然,两人一同得中,一个为榜眼,一个为进士。次年,前者先来还愿,大兴土木,正值基础已毕,后者前来还愿,二人争执不休,老和尚出面协调,最后确定一同还两愿。玉皇殿建于丈二高的石窑洞之上,是二层楼阁,坐西朝东三间大瓦房。整个殿宇全是双梁双檩,东西两分水,五脊六兽石雕精美,扣有黄色琉璃瓦……

18世纪末19世纪初,清政府腐败无能,军阀割据,战乱不断,龙窝寺也香火不济,走向没落,和尚状态不振,对寺院疏于管理。龙窝寺以西5里以外的核桃园村法人吴广明,以龙窝村对龙窝寺管理不善,应归核桃园村管理为名,将龙窝村法人樊文辅告上法庭。1935年,井陉县一审判决核桃园胜诉,龙窝寺归核桃园村管理,随即派人在大佛殿正脊檩的下面染为白色用墨笔写上核桃园寺。龙窝村不服判决,上诉至河北省高等法院第五分院,二审宣判否定一审,龙窝村胜诉。核桃园村又不服,又上诉至南京最高法院,结案主文为,上诉驳回,第三审诉讼费用由上诉人负责。

当年的判决

1968年,石太公路拓宽,又值“破四旧”,龙窝寺毁于一旦。

龙窝寺石窟是古龙窝寺遗址上仅有的遗存。石窟雕凿在6-10米高的陡崖之上,高低错落,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在众石窟上方有人字形屋顶和房檩插窝痕迹。刀削石壁上雨蚀风化严重,石苔片片,这是岁月的留痕。

人字形屋脊其实是龙窝寺八角亭的亭脊,原石崖分为两层,第一层附建有真武庙,八角亭建于真武庙之上,并依附于二层石崖,名为八角实为五面,另外三面附壁而隐。八角亭不是圆顶,也不是八角顶,正面为歇山式瓦屋,所以有人字形屋脊的遗迹。

龙窝寺遗址

龙窝寺的佛像

龙窝寺中的佛像

八角亭的修建目的实为保护石窟。龙窝寺损毁后,石窟便直面苍穹。石窟共有14个,大小不一,大者高米余,小者高约0.30米,大小佛像共雕47 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高1米有余,安坐在莲台之上,头戴宝冠,身披缨络袈裟,袒胸露肩,左腿曲盘,左手扶膝,右脚着地,膝盖翘起,右手搭于右膝上,手指自然下垂,腰系丝带下垂莲座,佛头向右倾歪,佛像面部慈祥端庄,透露着自由自在的唐朝风格,是众多佛像的佼佼者。

人字脊左下端有一窟,窟高约1.5米,没有凿窟进深,形如立式椭圆开光,直接雕琢佛像,佛高约1.3米,头戴佛冠,身材修长,造型洒脱,双手合十于胸前,身披袈裟,雕琢细腻,衣褶清晰,自然流畅,虽然雨蚀风化日久天长,眉目模糊,但仍不失为艺术珍品。

因龙窝寺是晋通京、冀的必经之地,因此当时龙窝寺享誉京、冀、晋之地,众多的古代名人题刻也为龙窝寺增添了诸多色彩。题刻中有明嘉靖时曾任吏部尚书的石珤所题七绝诗一首、明崇祯年间曾任辽东总督的范志完所题书“柏檐石壁”四字及诗一首。清朝军机大臣祁隽藻是山西寿阳人,他在道光乙酉年(1849)一月,携母从京城到山西老家,在龙窝寺休息,留下了一首绝句:龙窝寺底老龙眠,龙洞深藏别有天。 但愿兴云作龙雨,莫教余怒决平川。 清咸丰乙卯年间(1855),清末重要将领、曾任内阁学士的长白胜保从京城到山西私访,途经龙窝寺,于真武庙北墙壁上题“畿陲灵境”四字。

李栖鹏在崇祯年间(1628-1644)题写的《游龙窝寺》概括了这里的景致特点:“千山积翠合,半壁出香台。巧借人工就,奇疑鬼斧开。相厝何壮也,石室更幽哉。徙倚此中味,尘心顿作灰。”

龙窝寺石窟不仅在中原地区,就是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既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摩崖石窟,又不是单一功能的佛寺。龙窝寺石窟为石家庄市境内现存的十余处石窟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佛像雕刻以及石壁上诸多古人题刻,1993 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龙飞渡架南北

藏龙飞渡

小龙窝村村西,一架渡槽连贯南、北龙山,英姿如月气如虹。此渡槽长119米,高16.4米,中心大跨净跨45米,因之紧连被称为藏龙洞的西老峰隧洞出口,被人们称为“藏龙飞渡”。这架渡槽横跨石太公路,地处晋冀交界处,又被誉为“井陉西大门”。

1976年,井陉县集全县财力、物力,调全县劳力、运力修建张河湾水库,在井陉水利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县委县政府坚持“库成渠通,尽早受益”的原则,伴随水库大坝施工,同时修建配套引水工程西跃渠。西跃渠穿梭于海拔445米高程的高岗山地中,是境内海拔最高的盘山干渠。西跃渠的一段就从小龙窝村南龙山山腰蜿蜒远去。

西跃渠施工极其艰险,穿险峰,跨深谷,人民群众发挥了无穷的智慧。小龙窝村700口人承担了村边的300米山洞的开凿任务,还承担了关键工程——藏龙飞渡渡槽三分之一的工程。施工队第一次承担这么大的渡槽施工任务,既没有经验,物质技术条件又较差,且要求在施工中确保公路畅通,施工困难重重。

任务大,施工队在开挖和浇筑桥墩基础时,就昼夜三班倒,一天两送饭,争分夺秒抢时间;晚上供电不足,他们用马灯照明坚持施工;石子供应不上,他们从后方发动了60多名学生,300多名妇女,连同医生、饲养员一起上,人工砸石子400多立方米,组织拖拉机、马车、人拉车抢运,按计划完成了桥墩基础施工任务。

券桥搭架需要4800多根木材,施工队将任务分解到后方各大队想办法解决,除指挥部供应的千余根杉杆和部分架板外,他们从各大队筹来3000多根落房木和新砍的树木,为顺利券桥搭架创造了条件。

正当主孔第三层券石砌券开始时,1978年5月27日黄昏,天气骤变,风沙突起,大雨猛降,顿时山洪汇入渠道,沿渠扑向渡槽。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施工队干部处乱不惊,冒雨摸黑冲上桥顶指挥护券战斗。小龙窝村施工连倒班的民工50多人闻讯赶来护券,64岁的老人樊千保从自己的睡铺上扯下油布苫盖在大券上护券,随后送塑料布的、送苇席的、送油毡的接连不断,终于保住了新砌的大券。天亮了,雨停了,施工队又紧张地投入到大券合龙施工之中。1978年6月6日,顺利合券。

小龙窝村承担了“藏龙飞渡”两面八个字的扁石的制作安装任务。八块扁石取材困难,要求长宽1.8米,厚20-30公分,这八块巨石采自龙山。没有路,山势险峻,需翻山越岭,滑陡坡、跨深沟,采石地与工地高程相差150米,水平距离在3-4里之间。一块毛石料有两、三吨重,运输是最艰巨的事。他们修简易路,在冬天泼上水,待路面结冰后,将巨石滑下,在较平缓路段改装马车搬运,用原始的方法完成了这一特殊工程。

1979年10月28日,井陉县命名以樊富锁为首的小龙窝施工连共80人为“藏龙飞渡攻坚连”。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