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可以泄露一一一《道德经》第十七章密码破译之太上,下知有知

天机可以泄露一一一《道德经》第十七章密码破译之太上,下知有知

首页角色扮演征天证道更新时间:2024-08-02

太上第十七章,原文:

太上,下之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注释:安,连词。当‘于是’,‘则’讲。

犹,谨慎,思虑貌,有‘还是’之意。

译文:

对于道的最高境界,成功的修行人是明了的。次一等的,会向往、赞美、修持它。再次一等的,会因为修行清苦,证道艰难而畏难和犹豫不定。最下等的,就会嘲笑、轻侮它。。因为对道的信心、信力不足够,所以才会有不信。还是少些言说吧。等到他们信心信力足够了,证道成功了,人们就会说,原来我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啊。

解说:

上一章老子为我们描绘了证得大道以后所表现的人类最高的精神和生命境界。这种境界具体体现在可以内观亲证道之初始,天下万物并行不悖,循环往复,缘起性空,归根复命的常规状态;进而获得万法平等,大公无我,明心见性,与道趋同的无上智慧;彻底消除了无明烦恼,解脱了烦恼苦难,实现了人性的完全自由和解放。要想引导人们修行证道,并最终获得道的生命境界,第一位的是要建立人们对于道的坚定不移、坚不可摧的信念。所以这一章老子列举了人们对于道的这种至高境界的四种心态和行为表现 ,以说明人们对道的信心,信力坚固程度,对于修行证道具

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正确解读第十七章,又牵涉到老子著《道德经》的目的初心问题。历史上绝大多数释义本章的文章,都认为是老子列举了老百姓对古代不同君王的相应态度。就是对最好的君王,只知道有他这个人,与自己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次一等的,因为施行仁义,就会亲近赞美他;再次的推行礼教刑法,就会害怕他;最下等的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生死,就憎恨他、咒骂他。因为老子提倡无为而治,所以推崇第一等的君王。我们说老子著《道德经》根本目的就不是讲政治,讲哲学,讲兵法,讲治国。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讲性命之学。讲超越生死的生命实践,同时也完全包含和囊括了以上那些内容。从上下文文意联系看,上一章刚讲了修行人得道后的精神和生命境界,这一章又转到人们对不同君王治国的态度,这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特别是说老子推崇的最好的君王,百姓只知有其人,而不知有它,与本章重点讨论的信的问题有何联系?信,是人们对某个事物具有可预测判断,进而获得安全感和坚定亲和力的心理表现。可是对只知道有这么个人的君王的信,又从何谈起呢?而面对代表了无上智慧的道的境界,引导人们确立对道的坚定信念,从而走上修行证道之路,才是《道德经》写到这一章后顺理成章的当务之急,才是老子在本章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研究方向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关于人们对道的信心、信念和态度问题,老子在第四十章也有论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于为道”。人们对于道的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根本上说就是信的问题。

人们对道的信心的建立,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就是各人根性、根器不同;后天因素就是后天受到的学习教育差异。儒家经典《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思是,由心诚而明了大道之理,就是先天根性上佳的表现;由明了道理而建立了对道的信,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由先天的诚,可以达到后天的明;从后天的明,也可达到先天的诚。无论是自诚明,还是自明诚,其程度和境界的差异,都可以表现为后天对道的信心、信念的坚定程度不同。

“太上,下之有之。”对于道的至高境界,圣人和证道成功的修行人是明白的。因为他们已经征得了万法平等,无我无为,获得了道的终极智慧。但是对于其他人却不是这样。孔子曰,“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人们每天都在道的规范里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饿了吃饭,冷了穿衣,困了睡觉,而从来不会要想明白了为什么再去做。对于道的至高至美境界,人们的良心都能辨别,但做起事来却只按自己已被自我贪欲染污的心意行事,却不论实际结果与道的境界是否相符。所以孔子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圣人和成功证道的修行人,知道有这么一个道的境界,也仅仅是知道有这个境界。并不会因为获得了这个生命境界就要怎么样。就会怎么样。只不过是明白了一件事,一个道理。而且这件事,这个道理是本来就存在的,是人人都本自具足的。所以佛家才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老子才说,“成功遂事,百姓皆谓我自然”。

其次,亲誉之”。为什么会亲近道,赞美道?因为这个道对我有利益作用。道可以使我增长知识,能不窥牖,知天下,能未卜先知,能强身健体,长命百岁,据说修成了还能长生不老做神仙。有这么多好处,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千方百计得到它呢?所以就会赞美亲近道,修持道。对于有这种认识的人来说,道仅仅是他们满足自我贪欲的敲门砖。可是他们不知道,‘道’是没有‘我’的概念的,只有消除了‘我’,才有可能一窥道的芳容。所以拿‘我’这块砖是绝对敲不开道的大门的。只有在修行实践中逐渐理解了道,认识了道,才会逐步灭除我执、贪欲,走上正确的修行之路。等到证道成功了,才会知道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可是对于无数的亲近赞誉道,修持道的修行人来说,一生都不懂得灭除我执,或无法灭除我执,就会一直走在错误的修行之路上。而且越是想亲近道,赞誉道,占有道,就会离道越远。

“其次,畏之”。为什么生畏?因修行艰难而生畏。“染缘易就,道业难成”。要修行悟道,就要无我戒贪,要对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而不能放任自我,随心所欲。要经年累月,终其一生,时时刻刻在严格自律中保持清净生活。即使这样也极有可能道业不成,所以因畏惧困难,就对修行三心二意。或三天打鱼,两天嗮网,或明里做做样子,心里敬而远之。这些却是畏之的表现。

“其下,侮之”。认为修行悟道,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是迂腐无聊之举,是无良文人的矫揉造作。人们一直以来习惯于对自己不熟悉,不明了的事物采取抗拒抵制,或者诋毁的态度。他们却不知自古以来修行悟道有大成就者,诸如老子,庄子,列子,魏伯阳,张良,葛洪,张道陵,诸葛亮,陈抟,邱处机等无一不是当世之大隐士,大官僚,大理论家,大学问家。正是历代道家和儒家、释家对生命科学,人性学,易学,对黄老学说,对道医学,对古代天文,数学,物理等等科学的共同坚守,才使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光大。

“信不足,安有不信”。信心、信力不足,于是才有不信。佛家《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是精神意识专注力和持久力的表现,是一切事物成功的首要精神力量。对道的信念、信力不够,是因为还有不信的意识存在。《庄子·天运》曰:“其心不以为然者,天门弗开矣”。一个人心里认定不是那样的,那么他心灵的门户别人是难以打开的。之所以对于道有人亲誉之,有人畏之,有人侮之,根本原因就是信的问题。对于道,不仅不信,还要轻侮它,是这样做的人,我执心和贪欲心更为强盛的表现。我执和贪欲压倒一切,是不可能容忍对自我的利益损之又损的,所以要对道轻蔑之,侮辱之。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而百姓谓我自然”。‘犹’,是‘还’的意思。所以老子才感叹说,还是少些说道吧,等到他自己信力够了,证道成功了,他们就知道修行悟道,是人们自然而然的,本来就应该做的事了;获得道的至高至美的生命境界,是每一个人本自具足的天性所有。老子的这一理念,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同样伟大。都是秉持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接受教育,修身养性,以获得个人心灵的自由解放,不只是士大夫和官僚阶层、富人的专利,而是普罗大众共享的权利。老子的这一理念,实际与佛家修行靠自己,《圣经》中的自我救赎理论如出一辙,都反映了心性修行他人不能代替的自我性质。一个人完全没有建立对道的信,可能是无始以来根器决定的现实表现,所以任你磨破嘴皮,也只是对牛弹琴。因此,只能等他在无尽的生死流浪中,慢慢醒悟,或者突然有一天的猛然醒悟,才可能慢慢建立对道的信力,信心。那时,才可以与之论道。等到修行成功了,他才会明白,修行悟道,本来就是人人都应该这样做的事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