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
“三教合一”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争论中就出现了三教融合的思想,并逐渐形成三教互补格局。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鼎立,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三教合流成为当时社会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入宋以后,儒佛道发展为“三教合一”,标志着三教最终找到了它们的共同归宿,即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的最佳组合形式。在新禅宗出现,新儒学形成的过程中王重阳等人以道家为本位,融合儒释,创立了全真教,完成了合儒佛于道的历史任务。另外,道教内部以道为本,融合三教的思想也有一个演变过程。汉魏两晋道教对儒学和佛教就有吸取。南北朝时期葛洪、陶弘景、陆修静、寇谦之等人对道教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道教三教合一的思想也开始形成。隋唐时期,三教并行不悖,道教对儒释义理的摄取进入消化吸收阶段。宋元明三教合一的成型时期,道教对儒释的吸收已进入全面融会贯通的阶段。金代初年,中国北方相继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都是以“三教合一”为基本特征。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在三教合一方面最为突出与成功。
一 三教合一是全真道一以贯之的主体思想
三教合一是全真道一以贯之的主体思想,在其创教祖师王重阳的修道初期即已显现出来。王重阳在创立全真道之初,本着“不主一相,不居一教”的原则,公开打出三教的旗帜,建了一批以“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教团,如:“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等,这些教团都公开倡导三教合一,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全真道以“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立教宗旨,以“三教合一”“性命双修”“功行双全”“全真而仙”为基本教理,教人诵《般若心经》《道德经》《清静经》和《孝经》,通过对传统道教的教理、教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道为主,融合儒、道、释三家理论,构建了新的道教理论体系。王重阳年轻时曾经为自己修了“活死人墓”进入其中进行修炼,这时就将儒、释、道三家相提并论:“稳驾青牛古圣人,白牛枝叶出斯因。儒医夫子成三教,垦辟愚迷怕落尘。”儒、道、释三教各有所长,都是使人驱除愚迷而超脱凡世的良药。在论及三教关系时,王重阳一再强调:“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害风故故谒华宗,三教唯公道话同。此际遇逢齐上下,中间会聚各西东。”“悟理莫忘三教语,全真修取四时春。”从王重阳自身的出身来看,他本为儒生,又深受佛教影响,曾自称“谑号王风。实有仙风。性通禅释、贯儒风。”全真七子继承王重阳“三教合一”的思想,坚持三教平等、三教一家、三教同源、三教归一的文化理念,苦读三教经典,并在理论和实践中融会贯通。马钰不仅自称“三教门人,尽是予师父”,在《赠李大乘兼呈净公长老》的诗中说:“虽有儒生为益友,不成三教不团圆。”又据《丹阳真人语录》载,其“在东牟道上行,僧道往来者,识与不识,必先致拜。”刘处玄自称以“三教经书为伴”,还说:“三教高真,便是师父”、“三教归一,弗论道禅”,吸收佛教轮回说,要人们脱离苦海,学道成仙。王处一说:“三教三才共一般”“仙佛体皆同”“更望参玄众友,遵三教、千古同欣”“三教通连一路搜”。丘处机说:“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并根据王重阳“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的观点,提出“推穷三教,诱化群生”。丘处机历尽艰辛觐见成吉思汗,以一个出家人的慈悲胸怀去努力说服这位天之可汗:“天道好生而恶*。止*保民,乃合天心。顺天者,天必眷佑,降福我家。况民无常怀,维德是怀;民无常归,惟仁是归。若为子孙计者,无如布德推恩,依仁由义,自然六合之大业可成,亿兆之洪基可保。”这段话正是儒道思想结合的典型。
不仅早期全真道奉行“三教合一”,而且明清以后,全真弟子习佛与佛教弟子入道者,不乏其人,而儒生入全真与佛教者,更是不可胜计。如王丹桂说三教“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侯善渊说:“老子如来孔圣同,世人不晓斗争风,假名三教云何异?总返苍苍一太空。”尹志平说:“道显清虚妙,释明智慧深,仲尼仁义古通今,三圣一般心。”
二 全真道三教合一的多维向度与修行实践
如果仔细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全真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在以前三教合一的思想基础上展示出多维向度,同时这多维的展开也体现为多元的修行实践。
1.三教同源
南宗五祖白玉蟾继续高扬“三教合一”的旗帜,谓:“三教异门,源同一也。”“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梁武帝则以皇帝的身份提出了“三教同源”说,认为老子、周公、孔子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释迦牟尼和老子、孔子是师徒关系。他还把最高的佛教比作黑夜里的月亮,把次等的儒教、道教比作众星,彼此既有高下区别,又互相烘托,交相辉映。梁武帝宣扬,儒、道之所以低于佛,是因为只能求世间的善;佛之所以高于儒、道,是因为能使人成为出世间的圣人。儒、道和佛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区别,是凡圣的区别。这样就可以佛为主,把三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互相贯通,在实践上互相补充,既用儒、道的道理教人在世间行善,又用佛教教义劝人出世成佛。
王重阳说:“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树生三枝也。”把儒、释、道三教比喻成一棵树上的三根树枝,这显然是三教同源论。三教同根而生,其实就是同源的意思。元初全真道士李道纯说:“禅宗理学与全真,教立三门接后人……会得万殊归一致,熙台内外总登春。”牧常晁《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首列“三教同元图”,以图的直观形式表达他的三教一源的思想。他说,儒、道、释三家的关系,如同“兄弟三人同一父母所生,不幸父母早世(当作“逝”),兄弟离流他国。及其长也,承嗣三家,各变其姓氏。”
2.三教同道
北宋内丹家张伯端在《悟真篇》序言中说:“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后世黄缁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不能混一而同归矣。”南宋内丹大家夏元鼎在《黄帝阴符经讲义·三教归一图说》中说:“三教殊途同归,妄者自生分别。”宋代大慧宗杲禅师曾说:“愚谓三教圣人立教虽异,而其道同归一致,此万古不易之义。”
王重阳以三教共尊的“道”为切入点,把本源性的“道”作为三教合一的契机。在全真道看来,宇宙万物虽然纷纭复杂,但皆根源于“至道”而生。“道”是世界万物绝对不变之最高真理,是独一无二的实存。“道”作为万物之本体、绝对不变之最高准则,是独一无二的实存。圣人以“心”体“道”,心同道体,“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也。”“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儒、释、道三教皆为圣人创制,其教义、教理皆出于圣人心体实证之“道”。三教虽名称不同,但其实则一,三者皆本于“道”而生,“教虽分三,道则唯一”,三教同源而一致。道无形,教有迹。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皆为世之圣人,为显迹之神。圣人体道而创制立教,救度众生,三教圆融的基础就在于“道”。“三教者,不离真道也。”“人各认祖宗科牌: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夫子为科牌。……三教圣主、三界圣母,却来救度儿女,名号记显现分明,寿印信为其堪同。……三教者是随意演化众生,皆不离于道也。”因此,在论及修行之时,王重阳一再强调,为道者只有博通三教教义,践行三教之理,才能真正体悟大道,证真成仙。“为教同其闵,延年共比彭。并通三教理,远远得期程。”“爇名香、三教俱看,得善芽增长。”“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沉三道。”“了了通三道。”只有融通了儒、释的“道”,才是“全”,才是“真”。“尽知长与道为邻,搜得玄玄便结亲。悟理莫忘三教语,全真修取四时春。”“三教好,妙理最深幽。”只有三者并重,才能真正成为得道之士。
元代著名内丹家陈致虚说:“天下无二道也。昔者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老子曰:万物得一以生。佛祖云:万法归一。是以谓三教之道,一者也。”
3.三教一家
王重阳主张三教一家。他开始创教时在“活死人墓”四角各种植海棠树一棵,人问其故,王重阳回答说:“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王重阳还言:“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义理显时何有异,妙玄通后更无加。”“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按照王重阳的意思,三教既然已经是一家,则这“一家”中的三部分就是不可分割的“圆圆做一团”,这就比以前的道家学者更进了一步。全真后学牧常晁的三教合一思想更为彻底,他比喻儒、道、释三家的关系,如同“兄弟三人同一父母所生,不幸父母早世(当作“逝”),兄弟离流他国。及其长也,承嗣三家,各变其姓氏。”
4.三教同门
马钰对三教关系的看法与王重阳稍有差异,他主张的主要是三教同门与三教和同。马钰不仅称“三教门人,尽是予师父。”还在《丹阳真人语录》中言:“师在东牟道上行,僧道往来者,识与不识,必先致拜。从者疑而问之曰:‘彼此俱昧平生,何用拜之?’师曰:‘道以柔弱谦下为本,况三教同门异户耳。”全真后学牧常晁有诗云:“三教不须相抵忤,一元必竟本和同。诗书固是人伦主,释老能参造化功。个里休论非与是,一家门户万家通。”
5.三教平等
王重阳创立全真道以三教平等为立教宗旨,他说:“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同归一,无二无三。”儒、道、释三教虽鼎足而立,显然有三教平等的意思。他经常以孔门《孝经》,释氏《心经》与道家五千言并列,合称“三经”,教授徒众。他在莱州创立“三教平等会”,目的就是为了提倡三教平等。马钰对三教门人表示出足够的尊重,其《敬三教》诗言:“待士非凡俗,崇僧性不凡。再三须重道,决要敬麻衫。”王重阳的徒弟王丹桂有一首词,阐释了这种三教平等的思想: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吾门祖,老君睿号,从古至今相传。玄玄,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先谁后。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
丘处机要求全真弟子要平等的对待三教门人,告诫他们“见三教门人,须当平待,不得怠慢心。”元初刘谧撰《三教平心论》说:“三教之兴,其来尚矣,并行于世,化成天下。以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一而三,三而一,不可得而亲疏焉。”
6.三教同善
北周道安在《广弘明集》卷八三《教论》中说:“三教虽殊,劝善义一,涂迹诚异,理会则同。”《周书·韦夐传》:“武帝又以佛道儒三教不同,诏夐辨其优劣。夐以‘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其迹似有深浅,其致理殆无等级。’乃著《三教序》奏之,帝览而称善。”晋宋之际的宗炳在所著的《明佛论》中提出,“孔、老、如来,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也。”宋真宗所作《崇儒术论》《崇释论》等,认为佛与孔孟“异迹而道同”,曾对臣下说:“三教之设,其旨一也,大抵皆劝人为善,唯达识者能总贯之,滞情偏执,触目分别,于道益远。”他又著《崇释论》二篇,认为:“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而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释永道提出“三教圣人,一是教人以为善”,国家只有“三教鼎兴”,才能“万方无事”。元初刘谧《三教平心论》说:“尝观中国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画八卦而儒教始于此;自老子著《道德经》而道教始于此,自汉明帝梦金人而佛教始于此。此中国有三教之序也。大抵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则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同一公也,征忿窒欲禁过防非则同一操修也,雷霆众瞆日月群盲则同一风化也。由粗迹而论则天下之理不过善恶二涂,而三教之意无非欲人之归于善耳。”
7.三教同功
中唐名僧神清在《北山录》卷一说:“释宗以因果,老氏以虚无,仲尼以礼乐,沿浅以洎深,藉微而为著,各适当时之器,相资为美。”北宋禅师契嵩在《镡津文集·中庸解》中说:“儒所谓仁义礼智信者,与吾佛曰慈悲,曰布施,曰恭敬,曰无我慢,曰智慧,曰不妄言绮语,其为目虽不同,而其所以立诚修行,善世救人,岂异乎哉?”就是说,儒家的五常就是佛教的万行之一,五常与五戒虽然名目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立诚修行,善世救人”。
在王重阳看来,三教不仅同源一致,而且具有相同的社会作用。三教都以扫除人的妄念、救治人的愚迷为己任,都以普度众生为职事。《达摩经》云:“过去言非实,未来不为真。太上炼九转还丹,令人去疾病,了生死。夫子教仁、义、礼、智、信,恐人招业在身,令人修此,亦能治其疾病。”“三教分明,解救平生之苦”。三教的不同,只是展现形式的不同、立教的侧重点不同,只是分工的不同而已,而在救治人生、教化社会的根本功用上却没有差别。儒以治世治民,佛以治心治性,道教则是既能修身炼形,又能够治家治国;三教同功而异名,可以并行于世,相互补充。
8.三教并用
隋朝李士谦曾经说:“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岂非三光在天,阙一不可?而三教在世亦缺一不可,虽其优劣不同,要不容于偏废欤!”中唐名僧宗密撰《华严原人论》也提出,“孔、老、释迦,皆是至圣”,故“三教皆可遵行”。北宋僧人赞宁认为:“三教循环,终而复始;一人在上,高而不危。有一人故,奉三教之兴;有三教故,助一人之理。且夫儒也,三王以降,则宜用而合宜;道也者,五帝之前,则冥符于不宰。释氏之门……旁凭老氏,兼假儒家。成智犹待于三愚,为邦合遵于众圣;成天下之亹亹,复终日之乾乾。之于御物也,如臂使手,如手运指,或擒或纵,何往而不藏耶?夫如是,则三教是一家之物。”希望帝王能够将三教并用,共同资治。北宋僧人智圆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吾心其病乎,三教其药乎!矧病之有三,药可废耶?吾道其鼎乎,三教其足乎!欲鼎之不覆,足可折耶?”南宋孝宗撰《原道论》主张:“以佛治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惟圣人为能同之。”南宋王夷在《文始经言外旨·序》中说:“愚闻三教鼎立于天地间,如三光在天,相须为明,不可偏废也。”元初刘谧撰《三教平心论》中把三家都比作医生,说:“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
全真道在实际的修行和教化弟子生众的过程也是杂取三教,不拘一格,实行三教并用之方法。“真人劝人诵《般若心经》、《道德》、《清静经》及《孝经》,云可以修证。”“凡接人初机,必先使读《孝经》、《道德经》,又教之以孝谨纯一;及其立说,多引六经为证据。”王喆(王重阳)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聚徒宁海洲,立三教平等会,而自名其教曰全真”。把三教经典完全相提并论,并筛选出其中最为精炼简明的典籍向社会普及三教教义,真可谓用心良苦。在《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中论述“五行之法”时,他强调:“第一先须持戒,清静忍辱,慈悲实善,断除十恶,行方便,救度一切众生,忠君王,孝敬父母师资。”就其内容来看,这显然是一条三教并用的戒律,其中既有道家的清静,也有佛教的慈悲,还有儒家的忠孝。在《赠侄》诗中,他也再次指出:“一首新诗赠七哥,予言切忌莫蹉跎。遵隆国法行思义,谨守军门护甲戈。饮膳共为通礼让,言谈歌出用谦和。先人后己唯长策,伫看归来唱凯歌。”行义、守法、爱国、礼让、谦和,显然是运用儒家教义来要求、教育子弟。在论述性命、丹道等重要理论问题时,他也常和会三家,引证儒、释来阐明道理。如《金关玉锁诀》述内丹,而引证佛教《心经》,要求信徒“第一先须持戒,清净,忍辱,慈悲十善,断除十恶,行方便,救度一切众生,忠君王,孝敬父母师资。”《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引证儒家仁、义、礼、智、信及佛教《金刚经》无诤三昧等等。由此可见,三教并用已构成全真道修持要求的重要内容,体现于心性和功行修炼的各个方面。重阳祖师不仅以此教导、要求弟子,而且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在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中,他也称自己是“谑号王风,实有仙风。性通禅释、贯儒风”。
9.三教一理
唐玄宗对待三教关系是“三教无缺”,“会三归一”的政策,原因是三教“理皆共贯”。道安曰:“三教虽殊,劝善义一,教迹虽异,理会则同”。宋真宗言“道释二门,有助世教。”因倡“三教一贯”,谓“三教之设,其旨一也。大抵皆劝人为善”。南宋白云宗主释清觉说:“三教之说,其义一同。儒教则仁义礼智信,归于忠孝君父焉;释教则慈悲救苦,归于化诱群迷焉;道教则寂默恬澹,归于无贪无爱焉。有故三教之言,可守而尊之,寻而究之。既洞其微,达其原,自然得圣人贤人之道、善人君子之行也。”
王重阳认为三教“同一体”,提倡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所蕴含的理是相通的。早期全真道重要文献金源《全真教祖碑》就把王重阳视为“居太上老子无为真常之道者”,其言:“夫三教各有至言妙理,释教得佛之心者,达摩也,其教名之日禅;儒教传孔子之家学者,子思也,其书名之曰《中庸》;道教通五千言之至理,不言而传,不行而至,若太上老子无为真常之道者,重阳子王真人也,其教名之曰全真。”
元初江南全真道的代表人物李道纯,继承王重阳的三教合一思想,对该时代道儒佛三教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通过解答释、道可以断轮回、出生死,学儒可以尽人伦、不可了生死的问题,以及释氏涅槃,道家脱胎,三教间似有差别的问题,以说明三教一理。他说:“达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所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轮回乎?且如羲皇初画《易》之时,体天设教,以道化人,未尝有三教之分。故曰: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因此,“儒释道三教,名殊理不殊。”在《三天易髓》中他还进一步说明他引用儒释思想以完善道教理论是为了“引儒释之理证道,使学者知三教本一,不生二见。”他论证三教,虽名词各异,意旨同一。元代的全真道士牧常晁在回答“儒曰正心,佛曰明心,老曰虚心,此三者有同异否”的问题时说:“思无邪曰正,反照自己曰明,私欲不蔽曰虚。设曰三心,实一理也。”这里以“三心”来会通三教,肯定了“三心”其实就是一理。牧常晁还说:“夫中庸,儒者之极道也:常住,释氏之极道也;真常,太上之极道也。因时有古今,道有升降,故体同用异也,非圣人命理之所以殊焉。”这里以“中庸”、“常住”、“真常”以会通三教,结论是:“释即道也,道即儒也。……圣人之理一而已矣,非有浅深之间哉!”
10.三教一心
北宋禅师契嵩在《辅教篇中·广原教》中说:“古之有圣人焉,曰佛,曰儒,曰百家,心则一,其迹则异。夫一焉者,其皆欲人为善者也;异焉者,分家而各为其教者也。”他把佛陀和儒家以至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都看做是“圣人”,并认为他们的学理都出于一心,只是形迹有所不同;教化的归旨都是相同的,只是方法有所不同。刘安世说:“儒释道其心皆一,门庭设施不同耳。”萧应叟在《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四说:“三教皆由心地发明,儒曰存心,仙曰修心,佛曰明心。……无非令人淑此以复其善。”元代的王旭在《兰轩集·三教堂记》中说:“吾闻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而又岂有三家之异教哉。此皆后世失其本而泥其末,师其迹而不思其心者之过也。”
王重阳自咏诗云:“七年害风,澈悟心经无挂碍。信任西东南北休分上下同。”福井大雅认为:“以禅宗为媒介而了解到《般若心经》的王重阳,重视的角度又与禅宗不尽相同。禅宗重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而道家的王重阳及其系统与此相对,被‘心无挂碍’这句话所吸引,全真教的教理中重视‘心’,所以《般若心经》成了全真教所依据的经典之一。”福井大雅的说法很有启发性,说明王重阳对《般若心经》的阐释强调“心无挂碍”,可以说,着重在“真心”(复性全真之心)和“无挂碍”(逍遥),这是道家逍遥游意境的发挥。
全真门下的陈致虚《金丹大要》说:“圣人无两心,佛则云明心见性,儒则云正心诚意,道则云澄其心而神自清,语殊而心同。是三教之道,惟一心而已。然所言心却非肉团之心也,当知此心乃天地正中之心也,当知此心乃性命之原也。是《中庸》云天命之谓性,《大道歌》云神是性兮气是命,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三教之道,皆当明性与命也。”这就从心性角度阐明了全真教三教合一的宗旨,充分说明全真道不仅吸收禅宗的明心见性思想,而且深受理学的影响,其教理发展可以说抓住了那个时代的基本精神。
全真道把三教合一归结为心性之学,一致为后来道教所认同和发展。清代道士陶素耜说:“儒曰存心养性,释曰明心见性,道曰修身炼性,三教圣人都教人从心性上超生死。”又清代道士傅金铨将儒释道关于心性的言论汇编成《心学》三卷,并在标明三教一源的前言《心学论说》中开宗明义地说:“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教虽分三,理无二致。”这两段话表明了儒释道三教在心性修养理路上的一致性。
三 结语
中国文化史上,儒道佛造就了相辅相成,相反相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儒为主,居中制衡,佛道辅翼,安身立命,治国理民的独特结构。当今的时代是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并存的时代,如何在与其他文化、其他宗教的共处中保存、发展和完善自身,是每一种文化、每一种宗教都面临的重大问题。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有许多宝贵的思想、智慧可以为当今世界借鉴。全真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理念,可以为其他不同的文化类型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真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使其与传统道教和其他宗教不同,还具有鲜明的入世意识,不是封闭地在道观中离世孤修,而是积极倡导和实践“真功”“真行”,关注社会,关心民众,冀求“致太平”的社会理想。这些对于今天以道教为代表的各种宗教如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体现自己的独特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都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