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智勇

《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智勇

首页角色扮演忠义三国更新时间:2024-05-05

一部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象《三国演义》这样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巨著,更是如此。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以其对小说体裁的历史性开拓、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宏大严密的总体结构、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中国历史小说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同时,《三国演义》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积淀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

朱熹有云“天下之士,动则生,静则息。”三国时代和战国时代一样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各种智谋贤能之士,纵横捭阖,淋漓尽致地上演了许多经典故事,三国是一个讲忠、讲义、斗智、斗勇的时代。三国是一个说不完的三国,“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本文再说三国的忠、义、智、勇。

忠和义相联系

《三国演义》中的忠大体有四种情况

一、 忠于刘汉正统的“忠”

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归入于汉。汉刘高祖,斩蛇起义,一统天下。后光武中兴,传至恒灵,恒帝禁锢善类,祟信宦官,及恒帝崩,灵帝即位,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曹节弄权,窦陈共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乱由自始。乱由内生,乱始外起,内外交乱,张让等十人朋比为奸,朝政日非,致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丛生,军阀混战,相互攻击,胡乱*戮,另一方面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白骨千里,人民起义,风起云涌。汉祚已终,人心思乱然。

然而在那个封建正统观念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许多人仍是忠于刘汉王正统的,许田射猎、董承奉诏、曹丕废帝、刘备正位,武乡候骂死王朗等章节中都流露了相当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董承等人作者笔下可怜却不可爱的人物血溅朝堂,祸及满门。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刘汉王朝的忠诚的信念。

奸雄的曹操、枭雄的刘备走的都是忠的路线,例用的都是人们忠于刘汉的心理。曹听了荀彧的建议移驾幸许都,荀彧说得很明白“将军诚因此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曹挟天子以令诸候,他要统一天下,削平诸候,打着维护汉室的旗号,才好招兵买马,出师有名。刘备的旗帜是刘汉正统,他是以汉皇叔自居,号召天下,招揽人心,在诸葛亮的辅助下企图再走一次光武中兴的道路,统一天下。

《三国演义》中把刘备和曹操作为“忠”与“奸”的对立面来写。曹操之所以为“奸”。在作者看来,就是因为他“破坏了正统”、“违反纲纪”、“篡逆帝位”。作者变《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而以蜀汉为正统,主观上就是要宣扬这种忠于刘汉的忠。

二、忠于朋友之间相互友谊的“忠”

刘关张三人对于桃园结义的情谊忠诚不渝。作者对于三人虽为君臣,情同手足的情谊作了尽情的渲染和赞扬。关羽千里走单骑;关羽死后,刘备、张飞旦夕号泣,血湿衣襟,誓死复仇的行为都表现了他们忠于朋友至死不渝的感情。作者也写了他们对于个人友谊的忠和对统一大业的忠之间的矛盾,批判了他们为了个人友谊而置统一大业不顾的行为。诸葛亮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惟恐他人不似自已尽心,就是他因为忠于刘备的托孤之重。同样徐庶誓不为曹操设一谋。

三、忠于君主的“忠”

沮授跟随了袁绍,可本初无谋,不用其言,还要*他,但沮授死不降曹。关公败走麦城遇害之后,王甫大叫一声,堕城而死,周仓自刎而死,其马也不食草料而死。刘备兵败淲亭之后傅彤挺枪纵马,奋力死战,往来冲突,不能得脱,口中吐血死于吴军之中。程畿拔剑自刎死,身留一剑答君王。“大丈夫从一而终,岂能朝三暮四”。对这种从一而终的忠诚作者给了尽情的歌颂。

三、忠于统一大业的“忠”

这一点在许多人物身上都有体现,诸葛亮对于刘备忠心不二、有感于刘备知遇之恩的成份,但更多的是忠于统一大业,他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竭忠尽力,意欲恢复中原,重兴汉室,病死军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不辍,就是他忠于统一大业的表现。

诸葛亮临终上刘禅的表、周瑜早夭前给孙权的表皆是“令人一览泪沾襟”的英雄悲歌,表现了不能临阵*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无力回天的摧心破肝的悲痛。

义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它是封建时代小私有者道德观念的反映,它表现了被剥削者在剥削和压迫下救困扶危、互相支援、见义勇为、自发反抗的积极品德。始于《春秋》,所谓春秋大义,历代游侠那种讲义气、重然诺、感恩遇、报知已的壮烈行为都是义气的表现,直到近代乃至现代连绵不绝。义气是江湖的主要内容,历代农民起义大都以义气为号召,但是“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往往以个人的恩怨作为行为的根据,所以“义气”常常被统治阶级利用。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以至后世被尊为“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关二爷”等高高供起,许田射猎,他拍马提刀,要斩曹操是激于忠义;从“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到“关云长持印封金”、“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候五关斩六将。”是他忠于桃园盟誓的信义;华容道义释曹操,因私而废公是感于曹操的恩义;小说在描写关羽辞曹归刘时,添枝加叶,增写了“挂印封金”、“霸桥送别”、“过五关斩六将”等有声有色的情节,尽量突出了关羽的忠义。

关羽放了曹操对于刘备的统一大业来说是一件蠢事,作者盛赞关羽对曹操的这种义与其主题相互违背(如果《三国演义》的主题是天下归一的话)。作者对于刘备不听忠言劝阻,不顾天下,一心去复仇,作者进行了批评。而对于张飞不计前嫌,释放严谚等有利于统一大业的行为作者进行了赞扬。

三国时代是一个斗智、斗勇的时代。《三国演义》中作者尽情地赞美了智慧,

刘备方面

在《三国演义》宣扬的众多的智的形象之中诸葛亮是最突出的一个,诸葛亮未出场时作者便作了尽情的铺垫,通过司马徽的瑜扬,徐庶的走马推荐,崔州平的衬托,后来又用周瑜、司马懿的对比写诸葛亮惊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诸葛亮未出隆中便三分天下,火烧博望、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空城计、七擒七纵、安平退五路、六出祁山成了智慧的化身,是政治、军事、外交的全才,成了三国的关键人物,“诸葛亮的特色不仅在于才略奇绝,还在于其典型的帝王师的角色。

刘备是名儒郑玄、卢值的学生,是大汉皇叔,在豪强的混战中由于宽仁待民,诚心结士而远得人心,宽仁待民而近得民望,有了关张赵等武将,但是一直以来只是疲于奔命而无立锥之地,只有当诸葛亮加入之后才有了起色,因两州之地而称帝。诸葛亮隐居隆中,三分天下,计划占领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整顿内政,外结孙权,等北方有变,荆州军出宛洛,益州军出秦川,统一天下。但是在关羽败走麦城,荆州丧失,刘备征吴败于彝陵之后蜀汉就元气大伤没有了统一中国的力量。魏国方面统治阶级内部早就不是拥汉拥刘两派争斗而是曹魏集团将被司马集团所代替,对于中原士族来说,兴复汉室就成了一个过了时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口号,这条道路已行不通,留给他的只是主观努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这种作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反映了中国文化“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但是《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诸葛亮形象如鲁迅先生所言“状诸葛亮之多智而似妖”。《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小说却根据民间传说把他理想化成了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超级全才,作者以自己的审美理想倾心赞美和精心描绘了这位忠贞智慧的军事家、政治家。作者移花接木了“草船借箭”,虚构了空城计等情节写诸葛亮的智慧。小说中的诸葛亮甚至于观星显圣,呼风唤雨成了神。至于诸葛亮所犯的一些错误,经过书中描写,反更显出他的人格伟大。失街亭后要求自降三级,对军中事物管理过于细致,在军事上谨小慎微等,都是通过缺点来映衬他的优点的。诸葛亮具有了不管在能力还是人格上都是近乎完美的形象。诸葛亮的形象明显地寄托了作者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也可能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智慧的尊祟。

蜀汉方面其他的智士还有庞统、法正、许芝、秦宓等人,许芝出使孙吴,秦宓答问两节均活灵活现,显示了许芝过人的外交才能,秦宓广博的文史修养。庞统号称“凤雏”,但只是在刘备进川时昙花一现。其余糜竺、孙乾、简雍、伊籍等人“皆只雍容风仪见礼于世”,不足道。

相对而言,蜀汉人才,比较凋落。刘备死后,刘禅昏庸,诸葛亮虽珍惜人才,但其事无巨细,一概过问,也不利于人才创造性的发挥,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马谡可能就是太过急于表现自己而举动失宜,为张郃所破,失了街亭,遗笑千古。

曹魏方面

曹操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他变通了东汉举孝廉制,录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之术的微贱人做官,而且“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举一格,收用人才,所以曹操手下谋士之多,人才之众在三国之中,首屈一指。

首先,曹操本人就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胸有大志,腹蕴良谋。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成了“奸绝”。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曹手下谋士突出的有荀彧、荀攸、贾诩。荀彧,“王佐才也。陈寿说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荀攸“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曹说荀攸“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荀彧、荀攸叔侄二人帮助曹操基本上确定了大政战略方针。贾诩先从郭汜、张济,再从张绣,后从曹操,七十七而卒。贾诩从张綉追曹操论战一节就是战国时曹刿论战的翻版。贾诩每每料敌如神,文和之谋良平之亚欤。

曹操手下,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曹睿手下之贾逵等也是一时人杰,司马懿更是魏国的一个大谋略家。

孙吴方面

江东多才俊,张昭、顾雍、步骘、陆绩等不可胜数,但特出众者唯有鲁肃。

鲁肃,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鲁肃是东吴战略决策的大谋略家,他为孙权制定了大政方针,提供了战略决策,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三国志》中说鲁肃“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联刘抗曹。东吴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却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鲁肃被塑造成了一个来回奔走无用的忠厚长者的形象。

江东的武将中多有文武双全者,陆逊、吕蒙、太史兹等。只是孙权缺乏政治远见,重视眼前利益,一味自保没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其他方面

吕布方面的陈宫,袁绍集团中的沮授、田丰均是十分出众的人才。

陈宫弃官追随曹操,但曹操“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负我的”信条使陈宫失了望,曹为了灭口*了吕伯奢一家,特别是知而故*让陈宫寒心,故弃曹而去跟了吕布。曹之短,陈宫见之太早。陈宫有计,可吕布不听。陈宫对曹操的偏见使他又不能去随曹,唯有一死随心志。

沮授、田丰谋略不浅,可惜所跟非人又愚忠其主不愿离去,随了袁绍这个“冢中枯骨”,丰死前发出“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的感叹,沮授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是对袁绍的谴责也是自责。

三国之争,是智慧和谋略之争。各个军阀豪强在极力拢罗人才的同时,文臣谋士也在“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人才教课书。以人为本,人才是兴邦之本,人才才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关键,如何发现人才,吸收人才,使用人才,对我们今天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文臣谋略最终要靠武将战场的浴血奋战去落实并实现。

刘备方面

刘备方面体现勇的人物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五虎上将和魏延等人。

五虎上将的勇各有特点。关羽的勇是神勇,由于演义的力量,关羽后世被尊为“武圣人”。温酒斩华雄,诛文丑,斩彦良,出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故事妇孺皆知。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卧蚕眉,坐下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是他的神勇中包含了“刚而自矜”的毛病。关羽万夫之勇但武艺不是天下第一,诛文丑,斩彦良与吕布的赤兔马快可能有关,《三国演义》中讲得很明白,诛颜良时,“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免马快,早已跑到面前,被云长一刀,刺于马下”。斩文丑时,“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徐晃与颜良战了二十合便败退下来却可和关公大战八十合,文丑和颜良都是没有准备好就被他手起一刀,刺于马下,河北两名将,命赴黄泉,成就了关公的威名。张飞的勇是粗勇、莽勇,长坂坡前一声长吼,喝退曹操百万兵,智取瓦口隘,义释严颜表现了他粗中有细,勇中有谋取的特点,但他“暴而无恩,以短取败”,死于小人之手。关羽勇中的骄,张飞勇中的暴给刘备的统一大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作者满怀痛惜之情予以批判。赵云的勇是智勇,赵云单骑救主,百万敌军中如入无人之境,识大体,顾大局,智勇双全,赵云的完美形象使他成了诸葛亮的左右手。黄忠的勇是忠勇,黄忠不服老,年过七十宝刀不老,斩将夺旗,计夺天荡山,*得名将张郃丢盔弃甲,一筹莫展。马超的勇是气勇,到了西蜀,便没有了作为。蜀汉方面魏延也是一员勇将,虽无缘五虎上将之列,但汉中太守的地位殊实重要。只是诸葛亮对他有太多的偏见,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魏延脑后的反骨。

刘备一死,蜀汉人才凋落,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只一个姜维,这可能与刘禅的昏庸有关,也与诸葛亮太过小心事无巨细亲和亲为不成给年轻人以机会有关。姜维这时仍一意孤行坚持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战略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北伐这时早成了姜维一人的一厢情愿,故九次伐魏,空耗国力,军民不宁。

曹魏方面

曹魏方面人多势众,战将千员。许诸,典韦二人英勇非凡,可谓曹操的左膀右臂,可惜典韦早死。其他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五人可谓曹魏方面的五虎上将。合淝之役,辽“以步卒八百,破敌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徐晃用兵有周亚夫之风。《三国志》中评日“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

孙吴方面

孙吴方面儒将多,似乎没有武艺特别出众者,孙策、周瑜、陆逊,陆抗父子、吕蒙、太史兹、甘宁、凌统、徐盛等人有胆有识,智勇双全。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 赤壁之战中周瑜训练了一流的水军,戏弄将干将计就计,毒打黄盖巧使苦肉计,最终火攻大破曹操,但在《三国演义》中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历史上本来潇洒干练的周瑜成了智短才拙,心胸狭窄。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吕蒙,吴下阿蒙不一般,应当刮目再相看。吕蒙白衣过江兵不血刃得荆州。《三国志》中称“吕蒙勇而有谋,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太史兹、甘宁勇不可挡,甘宁屡见奇功,只有百骑劫曹营。二人初见孙权的两段论,均明辨了形势,具有远见。陆逊武艺不怎么,但智谋不浅,能知虚实。《三国志》中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仕,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亦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其他方面

吕布可谓《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勇,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一杆画戟,纵横天下,战无不胜,但由于在忠和义上欠缺太多而遭人唾弃。其他文鸯等着墨不多。

《三国演义》善于描写战争的场面,但把战争简单化了,几万人甚至于几十万之间大规模的战争作者却只写武将之间的武艺比拼,几万人看着两个人在阵前死磕,那还上阵来作什么?但凡演义小说均是这样,《三国演义》写阵前大战莫若“虎牢关前三战吕布”,“太史兹酣斗小霸王”,“许诸裸衣斗马超”,“张飞大战葭萌关”。尤其许诸裸衣斗马超一段十分精彩:“超挺枪纵马立于阵前,高叫‘虎痴快出’,曹言未绝,许诸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回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许诸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着墨不多将两人性格,大战的骇然立于纸上。

演义影响超过了正史,因为《三国演义》我们更熟悉了三国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成百上千个鲜活的面孔,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纷繁芜杂的纷争成就了后世说不完,道不尽的三国。《三国演义》到底要写什么?《三国演义》到底写了什么?今天的我们应从《三国演义》中汲取些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切大概正是《三国演义》的成功之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