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在手,走遍济宁12州”系列第11集峄山风景区

“一卡在手,走遍济宁12州”系列第11集峄山风景区

首页角色扮演至隐圣仙更新时间:2024-04-26

大家好,我是深耕本地旅游人文的马先生。下面介绍一下峄山!记得收藏哦。

《孟子尽心上》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即指峄山,又名邹山、邹峄山,它雄峙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孟子故里邹城市,自然景观优美奇特,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是我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

山中自然景观优美奇特。因此,唐宋年间有五大奇观、七龙洞、八段锦、十二福地、十二名泉之说;元明年间有三十六大奇观、三百名石之说;清朝年间又有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庙宇和峄山百景说。同时,峄山又是铁马金戈的"兵家要地",还是道家称为"妙光洞天"的修真之地。

峄山虽然山不高,但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

主要山峰

邹城市境内共有大小山头190余个,分属泰山、蒙山分支,根据山脉延伸形势及走向,又分为6个山系,峄山山系为6个山系之一。峄山山系曾称龙峄山系、沿京沪铁路邹城市境内段东侧,自城区北郊岗山起,向东南方向延伸至龙山,绵亘29.5公里,包括20余座山头,除峄山外,峄山山系主要还有龙山、朱山、胡家山(又名护驾山、阳山)、吉玉山(又名接舆山)、唐口山、小牙山、牙山、郭山、金山、普阳山、虎山、岗山等山头。

地质地貌

峄山自25亿年前的太古时期,先后经历了3次沉没、4次上升的发育阶段。25亿年前的太古时期,山东省中部为古海槽的一部分,堆积着泥沙质和火山物资的巨厚地层。混沌中慢慢地演变、进化,在一次突然爆发的强烈的造山运动中,地层褶折隆起,地下岩浆向上喷发,浸入到覆盖的地层之中,并窜出地表(今之峄山周围的二长花岗岩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后,随着地壳不断运动,古峄山升出地面,这是峄山的第1次上升。6亿年前的古生代早期,华北地区大幅度下降,古峄山再次沉没于大海之中。4亿年前,华北地区又整体上升,海水退却而形成大陆丘垣。峄山第2次上升。

3亿年前,华北地区又整体下降为浅海和湖沼。气候温和湿润,树木茂盛,大量林木被埋在泥沙中形成煤层(今日峄山西部丰富的煤炭蕴藏即是此时开始逐渐形成的)和沙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地层,峄山第3次被覆盖在厚厚的岩层之下。1亿年前,造山运动又一次兴起,地壳岩层断裂,此升彼落,谷峰交错,峄山随之快速抬升,得到第3次上升。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地块断裂继续加强,加上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峄山得到第4次抬升,奇姿异态巍然兀立于世。形成峄山属典型的太古代泰山期形成的斜长花岗岩石山,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海蚀岩型山。据考察,遍及峄山的巨岩、洞穴的形成是地球岩浆冷却后的产物,海浪正是海蚀岩穴洞形成的动力。

峄山上的斜长花岗石,按生成顺序划分,居地层之首位,为25亿年前地球岩浆冷却后不久而产生的。经过漫长的风化剥蚀,坚硬的花岗岩磨蚀去棱角,外形呈现浑钝圆滑。峄山上虽无大的断裂,但各种岩脉却屡见不鲜,而且有宽近10米的“角闪岩脉”。邾文公祠平台上,有块黝黑的巨岩兀立于崩岩的边缘,坚硬的角闪岩满身斑驳,凸凹不平。峄阳书院旧址至桃花洞、盘龙洞内等地方均有角闪岩脉呈现。峄山上有众多受海浪侵蚀而形成的海蚀岩穴。太古时期,峄山是古海海域。5亿年前,这里是汪洋大海,峄山东北大束、西南的石墙一带分布着寒武纪、奥陶纪石灰岩。汪洋之中,咆哮的巨浪,穿凿岩穴,卷走依附在角闪岩上的捕掳体;海水退流洗去泥沙之类的区区小物;再经多次地震,峄山逐步抬升,终形成海拔582.8米的高度,并形成玲珑剔透的洞穴景观。

文物胜迹

“环鲁之山多骄,论其玲珑秀峙,未有此山之奇者”(《邹山志》)。峄山有二十四景、五大奇观、二十名石(元、明代有三百名山之说)、十二福地、峄阳三十六洞天(峄山之阳、之阴、东山、西山各三十六名洞,共一百四十四孔名洞)、七十二庙宇(峄山上曾先后建有庙宇二百八十八座)。

二十四景

峄山景观中锦绣之精华为二十四景。

五华峰,为峄山顶峰,制高点由5块突兀巨石插天抱立,形若芙蓉。五华峰又称“绝颠境处”,上有石刻“五 颠无”4字,“颠无”石又称“孔子座”,相传为孔子登峰探日之处。有古诗赞曰:“绝颠丸卵罡风飒,赴上九重云仙家;放眼华夏锦绣土,飞空凛魁小天下。”极顶偏东有石刻“一步登天”4个大字,相传秦始皇登峄峰时,丞相李斯为壮君胆特制锦囊,上写“一步登天,立成神仙”。

甘露池,位于五华峰下,池隐洞中,池周长7.8米,深半米余,池水清澈见底,味甚甘美,不盈不竭,终年如一,千人饮用,始终如是。甘露池的传说美妙动听,诸如华佗造药、秦始皇登峰、司马迁乡射邹峄、西晋太尉郗鉴屯峄、乾隆帝登峄御书等。

白云宫,为峄山古建筑群之冠,包括八角宝亭、三清殿、泰山行宫、白衣殿、五圣堂、元帝殿、魁星阁、直符庙、五老棚、来鹤庵、三宫庙、通明天宫、钟楼、鼓楼、凌云坊、宝玉坊、出凤门、入雅门等主要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楼台殿阁,蔚为壮观。宫后有玉皇洞,洞口时有白云缭绕,出云、收云景象绮丽。

观海石,又名探海石,俗称望海石,位于五华峰左前,上丰下峭,壁立如削,千尺悬天。晴天黎明之际,游人在望海石上可隐约望见东海日出的壮观,相传老子李耳曾在这里修炼,留有炼丹炉遗迹。

插花石,又称状元石,是峄山许多名石中景象最壮观的。插花石面积约300亩,全石杂染苔藓,色间黄绿,红紫点缀。并且流传着何仙姑抖荷花座饰插花石,诱“鹦鹉”恋此不去,劝嫦娥降此歌舞的神话。

纪子墓,位于五华峰西,形似棺材。传说此石为唐太宗李世民之9子李慎被封为纪王督做峄阳邾都,后冤死在武则天刑下葬于峄峰而得名。

丹丸峰,位于五华峰东里许,因峰顶有一高5丈、粗8围、朝东方斜立、状如丹似丸的巨石而得名。丹丸石凌空突兀,岌岌可危,悬系半天,白云缭绕其间,天成其绝。流传有周灵王太子王子乔丹丸峰上吹笙作凤凰鸣,后成仙而去等美妙神话传说。

仙人棚,位于东山仙人宫(亦称东宫)后,其状象棚,石棚面积1.83亩,南向一窦为门,留有唐代才子吉中孚所书“如天宫”篆刻。棚内可容300余人坐卧其中,并有舞台及化妆穴,棚内有一小渠,水流潺潺,人称圣仙水。这一带古建筑十分壮观,风光优美。

炼丹峪,位于冠子峰东北方长生观一带。相传老子李耳在此洗药炼丹,留有老君殿遗迹。峄山道家随山派曾在此修炼达400年之久。

大通崖(亦名大通岩),位于五华峰之阳,为一巨大岩石,刻有“大通”2字。石下有孔子洞,为“孔子教授生徒之所,即春秋书院旧址”(《邹县旧志》)。洞内立有至圣先师碑、至圣图像碑、至圣先师神位碑、颜曾思孟4神位碑等碑刻,并保留有孔子聚徒讲学的杏坛。

莲池,位于石鼓洞下,曾有“半亩方塘”之称。该池倚山作壁,凿石为汀,环境优美。该池流传为仙家帮玉露、馨香2女子将西湖莲花移植池内而得名。

日石,位于莲池东北畔。该石半露半沉,恰如日出东方。隐仙洞位于险腰以上石阶路西,由数块圆形巨石挚起一巨岩而成,洞内可容纳百余人。传说明朝太监刘真人不愿参与朝廷之乱而乔装隐居峄山,栖居此洞修仙尔后得名。

南华观,位于千佛岭西仙人棚南下1公里处。南华观始建年代无考,清康熙年间重建。这一带风光秀丽,佳境宜人,为峄山东南美景之首。

鱼池,位于南华观逍遥亭南20步。池长宽6尺见方,深4尺,水从池间罅缝中穿流,源于蟠桃洞后桃花仙池。传说池中曾有乌龙鱼,人称神鱼而得名。后因地震,水涸池废。

金仙庵(又名金线庵),位于峄山西峰。唐代文明年间(684年),西城、崇昌2公主自愿来峄山作道姑,为其金仙宫、玉真观而得名金仙庵。清雍正五年(1727年),邹县县令王尔鉴登临峄山,偶见金仙庵石壁上石花缕缕,犹金丝银线,夕阳之时犹为壮观,随命名金线庵。

半山亭,位于回马岭南0.5公里处。从元明路、云层路登临峄顶至此恰为半程而得名。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重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半山亭为南北走向的长廓式建筑,四柱外又四柱,重檐结构,清雅别致,极富古风。

孤桐书院,位于峄山南面半山腰。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因“峄阳孤桐”而得名。相传第一个用峄阳孤桐树木制作琴者乃伏羲氏。大禹治水,造福人民,邹峄人以峄阳孤桐作贡品敬献禹王。书院依山势而建,两进院。前院殿3楹,东西配房各3楹;后院有孤桐寺3楹,寺中塑有真武大帝像。

钟石,悬于峄阳书院偏西北数百步的盘龙洞内,因其形似巨钟而得名。上锐下丰,如钟无蠡,三石夹而悬之,离洞底3尺。人立钟下以手扶之,奥妙莫测,以石击之,音响洪亮,钟石上有金文镌刻:“象刀居我甬乐虚以匹永鼎各讼不鸣尔无圣风”等。

鼓石,位于莲池西北20步的石田洞内,其状如鼓,用小石击打,发出“咚咚”的鼓声而得名。相传钟石、鼓石均为邾国镇国之宝。

书门,它的确切位置多说不一,《山东省通志》记载为五华峰之绝巅、秦始皇命李斯篆刻石处,此记载较为可信。

来鹤庵,位于五华峰之阳,居龙洞南下百步。一棚巨石所成之洞。其名由《掏心女变成白仙鹤》的神话故事而得。

纪王城,位于峄山之阳,公元前615年邾文公卜迁于峄后,在此地建立国都(周诸候国——邾国,“邹”的前身公元前261年至256年间被楚国所灭。其间350余年间纪王城被作为邾国国都。),后唐太宗李世民第9子李慎被封为纪王,辖驻于此而得名。

船石,位于峄石西山的卧龙石偏西北50步登山盘路北侧,因其形如满扬风帆、飞泛水中的船只而得名。

五大奇观

空中楼阁,处于峄山的西山,为峄山五大奇观之首。系天然形成,隐于金甲连环洞之中,处于垒卵万石之上,一巨石为顶、为棚、为盖,危石悬岩,砥支半驾,因得此名。阁之中心有1台,四面泄光,八方透风,可坐卧,可对奕,也可炊燃樵宴。

云砌桥,又名卿云桥。西汉中元四年(前146年)春建立在峄山登峰便道上的一座石桥。峄山一带流传着相传为虞舜作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而命石桥名为卿石桥。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传说改卿云桥为云砌桥。

八卦石,位于白云宫戏楼西侧,原有8块大石向阳而立,由西而东依次排列一起,每块断处酷似卦画:≡乾、≡震、≡兑、≡离、≡巽、≡坎、≡艮、≡坤。八卦为《周易》中的8种符号,传为伏羲所作。八卦石举世无双,为古今一大奇观。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修奎星阁、嘉庆十二年(1807年)拓建戏楼毁掉八卦石中的5块,仅留存乾、坎、艮3块卦石。

凉水盆,位于南华观西北的滴翠涧、叫天关、涌雪溪之上,与神女洞相连,长约3里,丸石遍布,天然成洞,洞内“水凉、风凉、洞凉、有水凉、无水更凉,号称神奇五凉州”而得名。

小鲁台,为孔子登临峄山的遗迹之一,位于峄山的东山。《孟子·尽心上》中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鲁台为圣人到过的地方,名胜古迹甚多,这一带有冠子峰、小月宫、护法神灵殿、望人松等风景名胜及历代名家书题石刻。

二十名石

峄山以石头奇、奇石多而赢得世人称赞。峄山上仅可呼其名的奇石就达300多块。元代人曾著有《峄山石记》一书,明代人潘榛又增补重编。其中名中之名、奇中之奇的名石主要有:

子孙石,位于峄山盘路元明路路口,为峄山的标志,石上建有子孙堂,堂内塑有云霄娘娘,肩背褡裢,装有童子数人,呈登峰朝拜状,意为祈求峄山神为世人增添子孙。

元宝石,位于子孙石北上10步路东侧,形似一巨大元宝。

桃花石,位于卧龙洞南下百步,3块通天巨石石尖相斗,犹如一朵绽开的桃花。

五巧石,位于小南天门东10多步、半山亭南下百步处的一块奇石,因从5个不同方位、角度观看分别显示出金鱼翩游、骆驼伏卧、玉兔浓睡、乌龟翘首、甲鱼爬行等5种形态而得名。

蛙石,位于峄山的西山梁祝读书洞南百步处,3间屋大小,形如蛙体,着地处有2块小石墩,恰似青蛙的腿脚。如此巨石,仅1人推拥即点头而动,似青蛙欲跳。

鸽子楼石,位于大龙口北上数10步,5块巨石堆积罗列、天公巧砌成楼状体,3层“楼”中的小窍谷恰似阁楼窗口,鸽子群居此“楼”中。

荞麦石,处于峄山西南脚,突兀半空,呈一巨形荞麦粒状。虎皮石位于驾鹤仙游处北上数10步路西,活象低头探向洞内觅食的饿虎脊梁,石面花纹斑斑酷似虎皮纹络。

静石,位于云砌桥南下1公里的一长方静卧的巨石,石下洞建有“静思庵”风烟石位于登峄西路八十盘下偏南侧、南北罗列的3块峣斜巨石,如风吹烟浪翻滚。

鹦鹉石,位于插花石“仙架”上,形似一只鹦鹉欲飞西天。袈裟石位于南天门西下百余步,石面遍布褐黄色小方块,酷似僧侣的袈裟。

枕石,位于东宫太白楼前的爷娘洞之上,南北平卧、5间屋大小、形似一巨枕。凤翔石位于焚松岭南麓,形似一个突兀的大馒头,以《三凤翔万里》的传说而得名。

神豆腐石,位于登峄东路过半处,铺卧在路中,石面颜色、裂纹均象刚划开没挪动的块块鲜嫩豆腐,并因流传《豆腐王》的神话传说而得名。

马嘴石,立于峄山南麓马家沟西畔,其中石缝朝天张裂,三分而东好似马嘴上唇,二分而西酷似马嘴下唇。

鱼石,位于南华观逍遥亭东上数百步、千佛岭之胸的垛叠石堆之中,形似摇头摆尾、游向大海的鲤鱼。

象牙石,位于峄山的东山鸣鹤岭顶,峣石尖端刺向蓝天,犹如大象翘起的牙齿。

擎天柱石,位于峄山东南角,高2丈粗3围,为典型的海蚀岩柱体。

海豹石,位于峄阳东南卧龙道下,高1.5丈,粗10围,面向东冥矗立,形似出水海豹,张大嘴、瞪双眼,千孔百疮、形象逼真。

十二福地

福地谓安乐之地,为神仙所居住之者也。道家有“洞天福地”之话。奇美的峄山有福地多处,其中主要有12处。

太平兴国寺,位于御路岭西北侧,冠峄山12福地之首。寺内古建筑“庄严世尊丹炉,掩映金碧交辉”。相传,汉代一皇朝使臣乔装为道士住峄山古月洞察访民情,常念《太平曲》游览峄山,在此巧遇一樵童名“兴国”,其谈吐坦然,见识非凡。后经使臣荐举,果成国家栋梁。后建该寺并以此纪念。

通明天宫,即峄山白云宫戏楼,朝阳匾额石刻“通明天宫”。戏楼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因文人墨客冠以“落仙台”之美名,而列为峄山福地之二。戏楼门向北与白云宫朝门互应,中间云桥又名“落仙桥”,戏池可容千人,由戏池北上35级云梯即登至白云宫。通明天宫戏楼历经风雨损毁,虽经多次重修仍不完整,1987年按原貌修复新建。碧桃庵位于峄山东南麓半山腰,徐八寨东半里许。以大磨石作碧桃庵标记。此庵因传说为碧桃仙女神下凡峄山的居所而得名,并流传有白衣仙女除狐妖救邾国而建造此庵的神话。

邾文公祠,位于峄阳书院西侧,祠内有正堂5楹,东西配殿各3楹。正堂内供奉有邾文公牌位,另有陪神邾国大夫茅夷鸿牌位及其他牌位。正堂左侧立有明代王命新书题的邾文公祠碑,该碑损坏严重仅留有半载残碑。

大龙口,位于峄山的西山梁祝泉西下30步,因有一小石罅覆盖一石呈龙口状而得名,细水长流其龙口,终年不断。大龙口素有福地之美称,古诗赞曰:“水秀景丽千古地,龙腾虎跃百世福。伴同孤桐拨五音,圣乡六艺栋才富”。

纪王棚,居峄阳书院以下百步,为天然石为盖的长廊形洞窍,棚口上勒刻明万历年间王自谨题“纪王棚”3个正楷字,相传此为唐纪王李慎避暑宝地,乃仙境福地也。古诗赞曰:“纪王棚者王不王。春秋沧桑无考章。避暑盛时游人乐,锦花铺茵仙笛扬”。

衲云庵,位于孤桐寺西0.5公里处,有题刻“千盘鹤唳双峰月,一衲僧归半岭云”。明天启二年(1622年),邹县令黄应祥在此筑庵,取名“衲云庵”,主持人为道姑,后为道家门徒久居之地而称为福地。

尹氏庄,尹氏庄址为风水宝地,附近有“一步俩井”,自然天成,因此列峄山十二福地之一。《峄山志》云:“峄山尹氏庄,在东山之阳广谷中。尹氏者沈家庄细民也,性古淡,爱幽栖,颇有隐士风,乾隆年间结庐于此。周围遍植果木,后引水作池,蓄鱼栽莲,亦佳境也。卒后,其子复归沈家庄。”尔后人们在此掘坑蓄水,使之鱼跃荷美,苹果、梨、山楂、桃、杏满山遍岭。

峄阳书院,位于邾文公祠东,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邹县县令方鸣球为“兴一代文明之治”、“振兴文教”,发动县衙内74人捐资而建。书院正殿3楹,东西各配3楹平房,大门3楹,院中立“峄阳书院”4字碑;正殿匾额、楹联及北、西、东3壁间嵌镶的《峄阳书院引》、《峄阳书院记》、《峄阳书院劝学篇》3块石碑,均为方鸣球撰、书。遗址现有10亩之广、颇为平整,奇石错落,呈自然屏风,“峄阳书院”4字碑的“院”字及碑座仍依稀可辨。

圣水泉,位于白云宫玉皇殿西、王尔鉴二十四景诗碑之右的幽洞中,洞中有一石井,仅深尺许,但所贮之水,千人饮不竭。其实,洞上有井口,洞中井为泉,脉汇甘露池,圣水泉俗称“三眼对”,即人眼对井眼,井眼对泉眼。圣水泉洞内幽静清凉,为游人避暑之福地佳境。

碧云庵,又名皇姑洞,位于南华观西南0.5公里许。庵分上下2层,有以大石凿成的石屋2间,屋前大殿朝阳,3楹2进,东西配房各3楹。因该庵隐于碧树荫中而得名。并流传有邾国国君之女皇姑择婿的传说。

徐八寨,位于仙人棚东1.5公里的老龙头下。寨广数十亩。据《峄山志》记载寨名由来:“徐八寨者,古寨之名目也。国初(指清初)鼎革之乱,山以东居民避于山之东麓,以桃园村徐姓为寨主,峄山凡八寨,是寨最小,数居第八,故名。”

峄阳三十六洞天

峄山洞穴相连,不计其数,仅有名可称的洞就有144孔。其中峄阳、峄阴、峄山西山(亦称太平山)、峄山东山四面均有名洞36孔(七龙洞不在其内)。

朝阳洞,位于西华天街北上,锦屏岩中间2层。古僧洞位于吕公堂西下50步,一盘石两端东西各1洞。相传东向洞中,曾有峄山道家“武功三绝”中“铁脚”一绝的祖师一僧人居住而得名。

云游洞,位于吕公堂北上10步的一硕大箩筐石下。传说华佗登峄采药在此存放药物。

妖精洞,位于吕公堂上百步的一巨石下的窍谷小洞。相传古时此洞中曾有一坏人扮妖精作恶而得名。桃花洞位于盘龙洞后10余步,因桃花女除妖的神话故事而得名。

响水洞,位于卧龙洞与梁祝洞之间,因洞中出百泉,响水动心弦而得名。妙光洞位于衲云庵东。因每日夕阳西照时,霞光万道射入洞中,七彩绮丽,奇妙无比而得名。

凤字洞,位于天竺观上数十步,洞门口特书刻七尺大小一“凤”字,字上又饰以凤头,栩栩如生。

珍珠宝洞,位于天竺观后院内、虎儿石后尾部。传说何仙姑曾经峄山在此洞中小憩,走时特留珍珠数颗而得名。

梁祝读书洞,相传为梁山伯、祝英台读书修炼场所,洞内有天然石桌石凳,可坐可卧。洞内有2泉,东泉曰“鸣心泉”,西泉曰“梁祝池”

银钱宝洞,又名大洞。相传该洞为当年邾文公的银钱库,洞阔可容300余人。

神女洞,位于片石桥下,纵横上下、孔窍通达、窦窦相接。

蟠桃洞,位于南华观后逍遥亭下。相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洞中避难8个月,后为道家修炼场所。清代部分捻军曾驻其中3个月。

瓮石洞,隐于马嘴石上的大石堆中,深进1公里。皇姑洞即“碧云庵”。三皇洞塑有三皇神象3尊。

柴胡精洞,位于登峰古道北侧,3巨石组成廊式孔窍,传为中药柴胡的祖宗居住处。

唐人洞,位于插花石东北一小峰顶,可容百人,相传唐代百姓曾在洞中躲避灾难。

天齐洞,与隐仙洞相对,躬身行进百尺为洞,洞内建有天齐神黄飞虎行宫。

齐天洞,与唐人洞相邻,一块巨石为盖,相传齐天大圣曾在洞中修炼。

抱元洞,位于冠子峰偏西,一石成棚,棚下为洞,相传为以“抱元守一”为修行宗旨的全真道士锤炼武功的处所。

太子洞,位于冠子峰下,该洞9孔相连,塑有护法神灵列班神像。

吕祖洞,位于东宫太白楼东北谷下,内有吕洞宾塑像。

郗公洞,位于神女洞北,因西晋太尉公郗鉴于永嘉年间(307—313年)“将乡曲五万保此山”而得名。

君洞,位于五华峰南三清殿后稍右,内建八角宝亭,塑老君李耳神像。1980年改建为白云宫宾馆的餐厅,可容纳百余人用餐。

泮池洞,位于聚仙桥下,内有汪汪池水成一溪,四季汩流,曾盛产螃蟹。

愁云洞,位于卧虎石东下方,一大峣石成悬天窍孔,皆在半空,谷风凛冽,令人生畏。

飞来洞,位于五华峰左下的一步登天石北,为悬空谷窍中所隐之洞,人在其中,上下嵯峨,探身俯瞰,“洞心观东山,小鲁在眼底”,放眼千里而心胸开朗。

蛇蝎洞,位于插花石二棋基底,其中甚为严密,蛇蝎难出,亦曾是华佗药库。

医灵洞,位于通明天宫南下半里,相传该洞为华佗当年登峄采药的住所。

迷魂洞,位于八卦石北20步,一古井下4尺可见一石,石之四下皆有径可进深探险,但入者又往往大费周折,十有八九因迷魂而狼狈不堪返出。该洞亦称无底洞、无情洞。

万人洞,位于长生观炉丹峪内洗药池南。相传,此洞曾盛产人参。

桐叶洞,位于峄阳观西侧,3块巨石拱立成一奇棚,棚中间有窍穴,洞中形似一片桐叶。

甘泉洞,位于峄阳观西偏下,静幽谷穴中有甘泉河,河心有一池,深半米,周长3围,泉水甘甜,胜似甘露池、圣水井之水。

桃仙洞,位于南华观东北半里,相传该洞曾为桃花仙子居住。

龙堂洞,位于万寿宫北上一里的断虹崖前,相传该洞中曾有苍龙盘踞。

七龙洞

峄山上除有名洞144孔,无名洞不可胜数外,还有以龙命名的及与龙谐音的洞7个,通称七龙洞。

盘龙洞,由东路登峄山,行里许有一洞,即盘龙洞。洞中有8景:一是空谷寒泉,“进洞周身汗,三步风透心”;二是洗耳泉,即洗耳恭听,作响的水声犹琴弦之音;三是幽溪玄远;四是处处光明;五是天眼滴漏;六是日出三竿;七是钟石;八是钟石文。洞深1.5公里,脉似巨龙。

居龙洞,亦称踞龙洞、祖龙洞。位于五华峰插天石下,相传秦始皇登峄山时曾爬过此洞。洞口有书刻“不敢不踞”的4字刻石。

白龙洞,位于峄山东山,洞内有白龙泉,泉中有一块象似峄山形体的石头(亦称小峄山、桃花山、玲珑山),石上有宋代书画家南宫题“天下第一山”刻字。相传孟轲的弟子万章,曾在此洞中刻苦攻读,并感动了神灵,赐给他一双登云鞋。

回龙洞,位于峄山东山老龙头下半里处,洞口一天然巨石为棚,钻爬入洞,回旋三番后可直下,深隧处上下3层,底层为广10亩的大沙滩,中有一碗口小井,深5尺,千人饮用不涸。洞内有五音石、八音石、响水石、鸣凤石、回音石、鸡唱石,号称“天工六响石”。

卧龙洞,位于子孙石上半里处,相传诸葛亮游峄山曾居此洞中,而以其字号“卧龙先生”得此洞名。又传,人们曾在此洞中发现过蟒骨架,蜿蜓近半里,后在山洪爆发中冲失。

乌龙洞,位于峄阳西首,洞口上书“乌龙洞真人墓”。进洞后行10余步,再东行,宽敞可容百人居住,有神像台数处。

乾隆洞,位于峄阳孤桐遗迹处,此洞西连桐叶洞,南接甘泉洞,西北1公里通妙光洞。相传清乾隆帝登临峄山曾在此洞中小憩。洞口以南有李白《琴赞》诗名刻石。

八段锦

由西盘路中的元明路登峄山,从山脚下子孙石到回马岭,长约2公里的地段,景点较多,被称为八段锦,即有8个风景名胜景点。

夕阳拾萃,登山至第二盘道顶,路东有一飞天峣石,立成棚状,被誉为夕照亭。亭南石上有石刻“夕阳拾萃”4字记胜。

灵官在此,由夕照亭拾级而上,不远处路东有小巧玲珑的半楹灵官殿,殿门楹联“咬银牙巡察世界,执金鞭镇守山门”,横批为“灵官在此”。由此再西去即为一段小灵道,北上,卵石堆中又有1座小庙,路南石间还有1座庙宇。路转溪头由灵官殿西上30步,迎面一巨石上刻“路转溪头”4字,此处山路弯弯,石级层层,傍有一条潺潺小溪,路东一块石上刻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诗句。

驾鹤仙游,由路转溪头上行,至虎皮石南30步,路西石上立有“东原陈三公驾鹤处”碑。陈三公,名力,字抒萱,峄山道士。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此去世。因传仙人多骑鹤,道士死称为升天西去,亦名驾鹤。

巍峨穿云,俗称小陡盘。由驾鹤仙游处继续上行,有一关口壁立千仞,十分险要。“巍峨穿云关,一线连着天;关口容一人,要挤落天堑。”

泉涌瀛洲,登上巍峨穿云,再前上行不远,有一石桥,名断桥,传说此处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桥头洒泪而别。瀛洲,为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萍水云澜,该处在睛空万里之时,眺望西南远天,可见微山湖上悠悠萍水,流波云澜,景象绮丽,风光无限,而名为萍水云澜。

子不语碑,回马岭南,盘路西侧,有一石碣,上大书刻“子不语”3个字。

八大山门

自峄山西南麓沿石砌盘路元明路、云层路、回马岭路、西华天街等登至白云宫,为登峄西路,西路共有8道山门。

有赫门,峄山西路第1道山门,亦称“一天门”。始建于元代,位于元宝石西侧,横跨盘路之端。宽7米,3孔,砖瓦石柱结构。明代重建时,门额增吴人钱达道书“临下有赫”的横批。清乾隆十年(1745年),邹县知县方鸣球主持再建,并仿钱达道书重刊,门柱正面增仿钱达道书楹联。上下联为“上有赫赫赫赫赫插天表”,下联“下有赫赫赫赫赫喧人间”。清雍正四年(1726年),邹县知县于斐曾书门柱背面楹联,上联“上一千五百级云层路”,下联“下四十三盘阶林海川”。后山门在战火中毁坏。1987年5月,在子孙石南15米处重建第一道山门,山门宽14米,高9.9米,4柱3孔7楼式仿古建筑,4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壁由白水泥假石斧敲凿而成。

接引门,第2道山门,称“小南天门”。位于半山亭南10多步。曾为隋唐式全石建筑,门额书刻“接天引地”。门柱正面有楹联1幅,上联“上接九霄广寒龙腾天”,下联“下引五彩锦程虎跃地”;背面亦有楹联1幅,上下联为“接天地钟灵装点峄山美,引八方宾朋光赏邾土香”。此门于1986年重新建成。

风雪门,亦名西寨门,为第3道山门,位于八十盘顶端。门额书“风花雪月”4个大字。此门处于风口处,四季飞花,雨花、桃花、梨花加雪花,常年不断花。

天灵门,位于泮池东上数十步的盘路顶上,跨路而建,为西路登程上的第4道山门。全石结构,额上曾刻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邹县县令王自谨书“位育群黎”4字。清雍正三年(1725年)邹县县令于斐仿刻。后该山门毁于战火,1986年重建。

灵岩侯阁,即峄山神庙,为第5道山门。拱石为门,砌石为阁,阁上又筑庙。峄山在隋、唐、宋、金、元历代均被封为灵岩侯,明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五日改封为峄山神,所以该山门下为灵岩侯阁,上为峄山神庙。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十四年(1715年)先后曾2次重修。宋至清代,每年三、七、十月的十五日,为峄山庙会。阁后有天井,天井正中曾有乾隆皇帝首次登峄时栽植的一株迎客松,1970年代毁掉。1986年,对仅存残砖的灵岩侯阁进行修复。

南天门,穿过灵岩侯阁门,至庞大的卧虎石西首,有2块巨石峭立如壁,壁间有罅,上盖1块巨石,其状如门,仅容1人穿过,曾为登峄山必经之路,被看作第6道山门。门上勒刻“南天门”3字。元代以前南天门又名“天成之险”门。元代,改盘路于此壁石西侧,后此门废圮。

五朝门,亦称午朝门,又名岱宗坊,为第7道山门。山门口有龟、蛇2将石守门,迎门5步即有八卦石。此门跨盘路而建,呈古楼状。西向门额书刻“灵接岱宗”,东向门额书刻“名秀分尼”。

登云自兹门,亦称宕云门,又名凌高门,为第8道山门。位于奎星阁下。门额石刻雍正七年(1729年)邹县知县于斐书“登云自兹”。进五朝门经八卦石后,东行进登云自兹门曾为登峰必经之路。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八卦石南架设通明天宫戏楼,进戏楼大圆门,再拾级登峰。后登云自兹门逐渐人迹罕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