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所处地区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
琅琊古属莒国。莒的国都在山东省莒县,其东就是越所建都的琅琊。春秋战国时期,琅琊先后属齐、吴、越、楚、齐等国,春秋时期齐所置琅琊邑成为'齐东境上邑',在琅琊台西北5公里处形成了琅琊城。唐武德三年之前,一直有琅琊县等建置。
从地理位置上琅琊与太湖流域、钱塘江两岸的越国相距遥远,但是通过琅琊与越国之间的三次移民活动,使琅琊地区与吴越之地血脉相连,关系非同寻常。琅琊地区和越国之间有3次大的移民活动,第一次是夏朝早期,琅琊人迁到越国。第二次是在越国灭吴国后,勾践徙都琅琊,约有数万人跟随到了琅琊地区。第三次是在越国退出琅琊迁入吴(今苏州)时,越王后裔以及大量军队、百姓随之南返。
琅琊与越国的第一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夏朝早期。琅琊一带有大量人口向南迁移。这一次迁移的时间早,难以找到确凿的数据,但可从《史记》、《吴越春秋》等书的记载和绍兴的怪山找到此次迁徙的蛛丝马迹。在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市)有飞来山、又名怪山,旧时山上有东武亭、怪山书屋、小琅琊等景点,多部古籍记载了此山从琅琊飞来的传说。山 是不会飞的,但传说的背后隐藏了越国人先祖从琅琊地区迁至越国的史实。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少康子无余始受封为越的先祖。无余与后杼为兄弟,杼破寒国(今潍坊市寒亭区)成为夏第七个帝王。今山东地区为少康活动的区域,越与山东有很密切的关系。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载,公元前490~前489年,范蠡受命在今绍兴筑建越国都城,'城既成,而怪山自生者,琅琊东武海中山也,一夕自来,故名怪山。'这里称越都中的怪山一夕自琅琊飞来,不能仅仅认为是范蠡'应天'筑城之瑞象。明张岱《越山五佚记》说是'琅琊之民相随居此,故有是号。前所言一夕飞来,不其荒唐甚乎。余观古逸书,干宝所著山亡,谓夏桀无道,东武山一夕亡去,堕于会稽山阴之西门外,此语似非无据'。'怪山由琅琊飞来,正可反映越之先祖有一部分(即夏人)由山东南徙的若干史影'。
第二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公元前468年。这之前齐国士强君弱,诸侯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士大夫田常割琅琊等地为自己封地,引发国内动荡。吴国乘机发兵占领了琅琊等地。勾践灭吴并徙都琅琊,名义上是为齐收复失地,实际上是为了长期称霸中原。勾践把都城从会稽迁至琅琊,是回归越人故地。《越绝书》、《吴越春秋》、《水经注》等古籍多有记载。
越人素善航海,'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成为强国的越就迁都而论,军民人员之众、军辎之多、货财之博、舟楫之盛等可以想象。此次迁都规模相当庞大,跟随而至的人员也相当多,动用了'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据有关专家推算,当时越国的人口总数约为30万。而在迁都过程中,句践带走了他的大部分军队和大量部族居民,以至于原越国都城会稽一带的人口也骤然减少,可以推测此时由越迁移到琅琊的人员之多。勾践还欲从海上迁其父冢于琅琊,以示永久驻霸中原之意。
勾践徙都琅琊,跟随而至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奴仆、工匠等总数应在数万以上。来到琅琊,筑琅琊台,修军港,建兵营,起宫殿,从越国来的人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越国都城——琅琊城附近。越王勾践成为春秋的最后一个霸主,琅琊地区此时成为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之一。
越迁都到琅琊后,带来的大量移民和军队就安排在琅琊城附近,越人又以此为中心延伸到山东附近较大区域。一生沉浮起落的勾践,深知创业的不易和带领越人跨江涉淮、徙都琅琊后守业的艰难。临终之时他对太子与夷说:'吾自禹之后,承元常之德,神祗之福,从穷越之地,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干戈。跨江涉淮,从晋、齐之地,功德巍巍,自致于斯,其可不诚乎?夫霸者,之后难以久立,其慎之哉。'(《吴越春秋》)
在琅琊镇甸王家村西北二华里的高坡台地上,有七座大土丘,相传为越王冢(一说为汉王墓)。墓址原来甚大,后范围变小,现存的较大墓地周长六、七十米,高四、五米,十分雄伟。现在大多数古墓已被平毁,只有三座古墓较为完整,但有盗挖痕迹。《诸城县志》云:'(琅琊)城西北于家老岭多古墓,相传为越王冢。'
在越国徙都琅琊的过程中,客观上带来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他们到了琅琊地区后,在这里居住、生活、繁衍后代,带来了越国的风俗人情、生活习惯、耕种方法、工艺技术等。琅琊地区市博物馆所藏青铜兵器,剑刃多作两度弧曲,形制与越王剑相同,青铜矛骹部末端呈双叉形,是越式兵器。
在夏河城及附近地区发现了具有越国特色的若干表饰方格纹、席纹的印纹硬陶片和青铜剑、戈、镞、矛等,附近还有传说是越国运粮储藏处的运粮城地名,民间有关越王勾践、西施、范蠡的故事传说更是丰富多彩。琅琊城,古代又称夏河城,很可能是越王以夏人少康后裔自居而有此名。把占领琅琊说成回归故土,是勾践的聪明之处,这样在政治、军事上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公元前249年。勾践死后,历经与夷、子翁、不扬、无疆、之侯、尊、亲诸君主,到尊时已霸气渐去,从'王'而降为'君长 ',到亲时则'众皆失,而去琅琊徙于吴矣',最终'为楚所灭'。越在琅琊这块夏人故地上历传8主,称霸224年(一说传五主,霸90年)。
至越王亲,越国离开琅琊迁入吴。此时,应有不少人又从琅琊地区返回越国,这是琅琊地区与越国之间的第三次移民活动。《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记载了越国的最后一个君王无疆伐齐、伐楚之事,而最后是:'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尽取吴故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
江南是越人的故土,越人在遭到楚人打击后向南方迁徙是顺理成章的事。此时越国虽不能称霸但仍为强国,都城由琅琊返回,越王后裔以及跟随的军队、百姓当是非常可观的。
附:琅琊秦代移民
琅琊作为秦之东方大港和航海中心,是秦始皇东巡的主要目的地,还是徐福东渡日本的启航处。秦代琅琊地区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一次是十几万人迁移到琅琊地区,多数人留在了琅琊;另一次是数千人随着徐福东渡日本,成为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11年间,先后5次出巡,3次到琅琊。其中,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琅琊居留三个月,迁徙3万户居民到琅琊台下,并免除徭役12年,修筑琅琊台。3万户,相当于秦代的3个大县,以每户5 口人计,3万户就是15万人,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也只有'七万户'。大量人口迁移到了琅琊地区,不仅保证秦始皇庞大的扈从队伍之接待、居住、给养,而且为徐福船队航海求仙提供人力物力保障。
在琅琊古城西北2公里有一个甸王家村,因其位于琅琊郡郊外(古时,城外为郊(郭),郊(郭)外为甸),村中居民尽为王姓,故名甸王家。据《琅琊地区县地名志》载:系'秦始皇迁民三万户到琅琊山下作琅琊台时,王姓迁此立村。
徐福东渡日本,带着三千'童男童女'、'百工'、'五谷'、'善射者'等到了日本,将秦时的思想文化、生产技术带到了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过着渔猎采集生活的日本,那里的人尚不懂稻作农耕。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日本突然跃进到以稻作农耕为中心的农业经济,水稻广泛种植,金属工具普遍使用,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随着徐福船队东渡日本的数千人中,应该大部分是琅琊地区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发生时间早、规模大、影响深远的海外移民,琅琊地区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侨乡。
公元前 210年,徐福再度受命出海时,时间十分紧迫,不会也没有必要从很远的地方征调人员,否则就来不及同秦始皇的船队一同启航出海,而且琅琊当时的人口数量之大是全国郡城中少有的,所需各种人员完全可以就地解决。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