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起兵伐董卓”的历史真相

《三国演义》中“曹操起兵伐董卓”的历史真相

首页卡牌对战风云诸侯更新时间:2024-05-07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海燕

名垂万古,阅无数风流人物;大浪淘沙,显几多三国英雄。中国历史长河中,朝代更替,贤才辈出,留下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兴亡争战,刻写了多少血染沙场、笑傲天下的将相功臣!一部《三国演义》,把人们的视线引领到中古时期,演绎三国风云,评说诸侯争霸,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不朽名著。但这部小说,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三国历史。

后世往往热衷于品论小说而忽视了正史,或者混淆了二者的界限;看到历史,容易想起小说塑造的那些传奇式战将,或者感慨小说中揭示的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之所以如此,大抵因为小说对三国历史的叙写,带上了某种合规律性的思想内涵,达到了“羽翼信史”,比正史更能为受众接受。事实上,《三国演义》是在正史、民间传说、文人笔记等多种资料世代累积的基础上加工完成的,尽管其中的故事源流久远,但有些不过是轶闻野史,不能完全与历史等同。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八则为“曹操起兵伐董卓”,大致是写曹操献宝刀给董卓,意欲趁机刺*董卓,被识破后连夜逃回陈留,发起矫诏,招集义兵,讨伐董卓。毛本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这一回目,也突出了曹操在诸侯会盟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据《后汉书》卷七十四《袁绍传》记载,东汉末年,发起诸侯会盟诛讨董卓的并不是曹操,而是袁绍。

袁绍和曹操二人年少时就有交情。据说曹操少年时候也很促狭,经常和袁绍四处游荡。有次,两人看到一户人家在办喜事,于是闯入新婚人家后花园,大叫:“有小偷!抓小偷!”主人家闻讯都跑了出来,曹操趁机潜入新房,拔刀劫持了新娘,威胁她跟着两个人走。没想到在逃出来的路上,袁绍被荆棘给绊住了。自私的曹操急中生智,大叫道:“那个小偷就在这里!快来人啦!”袁绍窘迫不堪,急急挣脱狼狈而逃。从这则传闻看,曹操是比袁绍狡猾得多。后二人共事,同在小黄门蹇硕的统领下任校尉之职。只是论起家族势力,曹操远没有袁绍大,所以在讨伐董卓的时候,把握机会充当盟主的是袁绍。

袁绍的叔父袁隗,与何进同为辅政大臣。袁绍担任司隶校尉,曾与何进共谋诛讨宦竖,并向何进献策,要他召集四方猛将和诸位豪杰进入京城。这一提议引起了陈琳、曹操等人的反对,但何进还是听从袁绍之言,不仅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而且王匡、桥瑁、丁原等人也被发动起来,“皆以诛宦官为言”(《后汉书•何进传》)。在外戚与宦官的权力争夺中,何进被宦官所*。袁氏兄弟趁乱在京城发动兵战,袁绍还和叔父袁隗矫诏剪除宦官势力。袁绍下令关闭宫门,率兵见到宦官就*,一时血流成河,*死两千多人。其中有些人,因没有胡须或胡须稀疏而被误*。

这场京城兵战,使宦官的力量大大削弱,外戚势力也荡然无存。而被张让等宦官胁迫出宫的皇帝,最后遇到了董卓这只进入京城的虎狼。不久,董卓就现出了狼子野心,意欲废嫡立庶。在这件事上,袁绍终于觉察到自己的失误,于是在与董卓进行一番争辩之后,悬节东门,出奔冀州。

不过,董卓倒行逆施激起义愤,对袁绍来说,未必不是一种机遇。他终于能够在渤海起兵,在酸枣与诸侯会盟,甚至还与冀州牧韩馥一起,打算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因刘虞不敢而作罢。所以,虽然当时曹操也因故改名换姓逃回家乡,集结部队,准备起事,但曹操并未如小说《三国演义》所写,发矫诏驰报各地,拉起起义的大旗。扛着这面旗帜的,其实是袁绍。

小说《三国演义》在第五、六回,写了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时,袁术与孙坚之间的一场矛盾。其时,袁术总督粮草,孙坚率部为前锋。孙坚首战告捷,前去袁术处催粮。有袁术部下进言说:“孙坚是江东猛虎,如果他前锋部队攻破洛阳,*了董卓,就好比除掉狼又来了老虎,不如不给他粮食,那他手下的兵也就会离散。”袁术一听有理,决定不发粮草。这下孙坚怒了。他领着程普和黄盖亲自来到袁术大营,说出下面这番话:“我孙坚与董卓并没有什么恩怨。现在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与他决一死战,上是为国家讨贼,下则是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你听信谗言,不发粮草,致使我作战失败,你于心何安?”当然,孙坚败绩主要是华雄太厉害之故,不完全是粮草的原因。但这里的袁氏“家门之私”(《三国志•孙坚传》里亦有此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史载,初平元年正月,函谷关以东的各州郡都起兵讨伐董卓,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车骑将军,诸将全都被临时授予官号。袁绍与河内郡太守王匡驻军河内,冀州牧韩馥留守邺城,供应军粮……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十八路诸侯之多,但各路军马都有数万人,实力雄厚。

董卓听到袁绍在山东起事,对袁绍在长安的亲戚族友共二十余人进行了血洗,其中包括袁绍那位身为太傅的叔父袁隗,以及袁术的兄弟袁基等人(《后汉书•袁安传》)。董卓这一番暴行,也助长了袁绍的英名。一时之间,各路豪杰都拥护袁绍,也为他的家族之祸而愤慨,意欲为之报仇。他们趁机纷纷起兵,也是以“助袁绍”为名。所以小说中,孙坚说起兵为的是袁氏“家门之私”,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曹操在《蒿里行》一诗中写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在这激昂澎湃的燎原之火兴起时,只有韩馥这个不知进退的人物还在犹豫。身为冀州牧的韩馥,还派兵监视袁绍的动静。这个时候,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给各州、郡的文书,陈述董卓的种种罪恶,说:“我们受到逼迫,无法自救,盼望各地兴起义兵,解除国家的大难。”韩馥得到这份文书,请属下的从事们来商议,向他们说:“如今应当帮助袁绍呢,还是帮助董卓呢?”治中从事刘子惠说:“如今起兵是为了国家,怎么谈到袁绍、董卓!”韩馥也为自己的见识粗浅而面有惭愧之色。从其言语中看出,袁绍当时作为盟主的号召力之大,已可与董卓匹敌;相比之下,曹操的势力要小很多。(刘海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