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十八般兵器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详,具体是哪十八种说法不一,《大保镖》的版本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版本来自《水浒传》: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教起。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从图中可以看出,戈的主要用法是啄,术语是“舂”。《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国和狄国打仗,俘获长狄乔如,一个叫“富父终甥”的大臣“舂其喉以戈,*之”。而且戈的头部三面开刃,正反都可以啄砍,往回拉可以勾住对手,甚至直推都能伤人。商周时期,这种兵器得以大行其道。主流观点认为,它的盛行与车战的方式相关。战车上负责搏*的是“车左”,他不仅可以居高临下,挥戈屠戮对方的步卒,还可以在“车错毂”的间隙与敌方车左交手,挥动戈勾住敌人,再努力将其拉下战车。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戈与车战的关系并没有那样紧密,考古发现的戈柄普遍不超过1.6米,对比后面要提到的矛,很难想象这样的长度能在车战中够到对方。再说戈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那时步卒仍是绝对主力,最常见的形象也是左手持盾(又名干)、右手执戈,“干戈”由此而来。
尽管戈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但各版本的十八般兵器里都没有戈,它从秦汉时期开始没落,到明代早沦为非主流了。戈的没落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它看起来攻击手段多样,可每种的*伤力都不够,论刺不如矛,论啄不如戟,论砍不如斧,士兵的拼*动作又是越简单越好:一来降低训练成本,二来听命令不容易出错,三来紧密的作战队形根本不容许随便乱动,否则很可能误伤战友。种种因素之下,戈的外形不断简化,先是去掉一边的锋刃变成戟,后来横出来的那一道也不要了,直接变成矛。矛的外形和用法众所周知,历经千年都没有大改变,只有长度随时代变化。它在先秦分为酋矛、夷矛两种,郑玄解释称,“酋”通“遒”,后者有迫近的意思,指短矛,“夷”则有长的意思。汉魏时期马战取代车战,又出现了矟,“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有人考证约合4.15米,由于矟与蛇读音相近,还被讹为“丈八蛇矛”。再往后的唐代,矛的长度又开始缩短,材质也由铜变为铁,既节省金属也更实用,枪由此出现了。
另一种主力兵器——刀,早在商代就已出现,但都是短刀,推测为刑具和礼器,周代更多是作为工具,比如书刀(刀笔吏)、厨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西汉时期才步入一线兵器的阵容,只是外表并不是人们熟悉的那种“大砍刀”造型,反而更像剑:长度达一米左右,一边开刃,另一边有厚脊,尖端形成钝角,末端是一个铁环,乍看上去就像一把长长的钥匙,这种刀被称为环首刀。当时骑兵取代车兵,铁兵器取代铜兵器,韧度大大提升,骑兵终于可以在冲锋时痛快地当头劈下,*敌效率提高了许多。到了唐代,长柄的陌刀也开始出现,重达五十斤,身强力壮的步兵挥舞起来甚至能砍得人马俱碎,显然这才是青龙偃月刀的前身。宋代工匠们又给直挺的刀身加上了弧度,称为“手刀”“大刀片”总算出现了。
打击类兵器的历史也很悠久,鞭锏的前世就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殳”,它类似棍或杖,青铜殳首有棱无刃,可以套在竹木柄上。由于宋代士兵铠甲都有逐渐厚重的趋势,枪矛刀剑越发难以造成伤害,鞭锏这两样兵器相继加入十八般兵器的阵营。
锤也早以“椎”的形式出现,只是在先秦时代,除了窃符救赵、博浪飞椎等行刺的场合,并未成为军队广泛配备的制式兵器。直到南北朝,游牧民族南下才促使锤得以普及,契丹、女真等异族最喜欢这种兵器,称其为骨朵。它一来势大力沉,二来不需要多高的锻冶技术,要是工艺稍微讲究点,能给骨朵加上刺,*伤力又可以上一档次,这就是“蒺藜骨朵”即狼牙棒,足以让本就处于下风的宋军更无还手之力,只能发出“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之类浸透血泪的自嘲。
不过,当时的锤远没有京剧连环画中那么大,锤头只有一点,仿佛权杖一般。这种兵器的重心太靠前,抡出去就很难收回来,所以人们在保证*伤力的前提下,会最大限度减少其重量和长度。
尽管所谓的十八般兵器一大半都是华而不实,却并不妨碍吃瓜群众们津津乐道于凤翅镏金镋、金钉枣阳槊、八棱紫金降魔杵等光听名字就很拉风的奇门兵器,小说家们更是发挥想象力,将外表各异的兵器与不同形象性格的角色绑定:长刀抡起来大开大阖、刚猛绝伦,最适合那种“大战三百合”的壮烈场面,这就非常配关羽那种钢铁直男。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