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过去,宝鸡潮人怎么穿搭?

在那遥远的过去,宝鸡潮人怎么穿搭?

首页卡牌对战海魂少女返利版更新时间:2024-06-15

改革开放使宝鸡市群众的衣着穿戴发生了很大变化:穿着情况从缺衣少穿到有衣穿、想穿什么穿什么,穿戴色彩从黑蓝灰到色彩缤纷,穿戴样式从马褂、瓜皮帽、黑棉袄到中山装、“布拉吉”、“的确良”衬衣、喇叭裤、健美裤,穿戴观念从传统单一到开放多元。那些衣、帽、衫、裙是过去的历史,也是当时的时尚,穿着时尚的变化,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那些年流行的穿戴

列宁装和布拉吉

女性喜爱的舶来品

上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时期,受苏联画报、期刊、小说、电影的影响,在苏联流行的“列宁装”、苏式干部装、“布拉吉”等服饰,一时间在我国城乡逐渐流行起来。当时,我市许多青年人穿过“列宁装”“布拉吉”,这些服饰连同苏联小说中的卓娅、保尔•柯察金一起,受到青年人的喜爱。

从苏联传到中国的服装,数“列宁装”和“布拉吉”最为流行。“列宁装”是一种翻领、双排扣的上装,腰间束腰带;在苏联,“列宁装”主要是男士穿的服装,传入中国后,成为女性钟爱的服装。经过改良后的“列宁装”多用卡其布或斜纹布制作,双排扣配斜插口袋,束上腰带更显女性曲线。“列宁装”配齐耳短发,成为上世纪50年代女干部、女学生的流行打扮,清爽干练。”

“‘布拉吉’其实就是俄语连衣裙的音译,主要款式是上衣与下裙相连,腰间收紧,领子有圆领、方领、V字领等样式,面料多为印着彩色花朵、格子或条纹的棉布。”市民周华芬介绍说,在上世纪50年代,“布拉吉”流行一时,扯一块苏联大花布,找裁缝或自己量身裁制一件“布拉吉”。这种带有苏联风格的连衣裙不仅省布料,而且简洁轻盈,凸显女性的腰身,颇受女青年的欢迎。上世纪50年代,周华芬是上海市第八女子中学一名女学生,学校里有专门教俄语的老师,校园周边有两头尖尖、硬硬的罗宋面包出售,五分钱一个,当然,最能表现苏联风情的当数女学生身上的“布拉吉”,女学生们唱着《喀秋莎》:“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时尚、爱美的姑娘穿着“布拉吉”,裙摆翻飞旋转……然而,那时候照相的机会不多,周华芬没有留下一张穿“布拉吉”的照片。

1958年,周华芬来到宝鸡工作,当时宝鸡的夏天并不热,穿裙子的时候不多,随后不久“,布拉吉”这个称呼渐渐从人们口中淡出,连衣裙重新回到女性身边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世纪80年代,周华芬回上海探亲,趴在窗口欣赏街头人们千姿百态的穿着,她在上海买到了一件印着条纹花样的改良版“布拉吉”,当时女儿13岁,周华芬的妹妹有一台“海鸥牌”照相机,周华芬便让女儿穿上“布拉吉”,请妹妹给女儿拍下了一张照片。1991年,周华芬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第一届时装表演,穿着西式婚纱上台走秀;表演结束后,女同事穿着各种时髦的连衣裙、旗袍、婚纱拍照留念。那时,女性已经可以大胆追求自己喜爱的各种服装,拍照也不再是难事。

雷锋帽和解放鞋

偶像穿戴来一身

“雷锋帽”得名自雷锋,这位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解放军战士,堪称“全民偶像”,全国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雷锋站岗、修汽车的照片印在了许多人的脑海中:绿色的军装、笑盈盈的脸庞、军帽上的五角星闪闪发光。正因为雷锋戴这款军帽的形象太经典,以至于这款帽子有了“雷锋帽”的别名。

雷锋所戴的军帽款式诞生于1955年,它原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因为它防风保暖效果明显,所以不仅受到军人的欢迎,更“飞入”寻常百姓家,受到群众的喜爱。同时期流行的还有解放鞋,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套军服——50式军服推出,其中就包含解放鞋,从此解放鞋风靡全国几十年,因为它耐磨又轻便,且价格便宜,至今仍在我市农村流行。

上世纪80年代末,凤县人李霞在上小学,山区寒冬季节经常下雪,当地有句俗语“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上学路上刺骨寒冷,李霞的母亲为她准备了装有炭火的小火盆,提着小火盆上学可以给手脚取暖,但李霞的耳朵依然生了冻疮。一天,父亲拿出一顶精心保存的雷锋帽让女儿戴上,雷锋帽两侧可以拉下来护耳朵,后边可以拉下来护脖子,毛茸茸的,戴上这顶雷锋帽十分暖和,李霞的耳朵再也没冻伤过,下雪天滑倒了,也不会磕伤脑袋。然而,这顶帽子父亲自己却舍不得戴,直到有一天,父亲晾晒一双解放鞋时李霞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位解放军战士送给父亲的礼物——一双解放鞋、一顶雷锋帽,具有纪念意义,所以父亲舍不得穿戴。

1959年,宝鸡小伙邢峰前往北京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活动,留下了一张在人民大会堂前的照片。

照片中,邢峰穿着蓝色棉衣,戴一顶雷锋帽,雷锋帽的前檐和两侧被翻上去,显得人格外精神。照片中有一行字“首都人民大礼堂留念”。

雷锋帽实用且美观,在百姓生活中流行时间很长,如今,在网上不仅有传统款式的雷锋帽在售卖,还有各种改良款式的雷锋帽供人选购。李霞说:“小时候只知道雷锋帽是一款暖和的帽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晓雷锋帽也是雷锋同志的象征之一,戴上雷锋帽是提醒自己,做人要像雷锋一样,做一个让别人感到温暖的人。”

绿军装和海魂衫

穿上过把英雄瘾

绿军装和海魂衫,是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最时髦的衣着,大人孩子都爱穿。这里说的绿军装,指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军便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军便装受到了工人、学生、农民、教师、干部、知识分子等各个行业中很大一部分人的喜爱,当时,人们以穿绿军装、海魂衫为时尚。

“穿绿军装、黄军装大概缘于解放军崇拜或者说是英雄崇拜吧,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色。”“60后”宝鸡市民彭卫军说,那时《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闪闪的红星》等少年英雄的电影深入孩子们的心灵。街上有卖五角星的,几分钱一枚,孩子们把它当成宝,满心喜爱地把五角星买来别在帽子上,过一把“英雄瘾”。就连女孩子也爱穿黄军装,彭卫军记得上幼儿园时有个女生穿黄军装,让他好生羡慕!终于,在彭卫军上二年级的时候,爸爸给他买了一套绿军装,穿在身上,还专门去照相馆留了影。

绿军装流行了好多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人穿。“70后”市民贺杰回忆,大概在1985年以前,城市小孩过年添置新衣服,还是一身绿军装。“正月初一一大早,小朋友们都从家里出来了,黑布鞋,清一色的崭新的绿军装,站在简易楼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一样,感觉特别精神、特别自豪!”

那年月,参军曾是无数少男少女的梦,而参加空军海军连想都不敢想,所以孩子们更喜欢穿蓝白相间的海魂衫,无论翻领圆领,能穿上一件海魂衫,是孩子们的期望。宝鸡曾有童谣:“海魂衫子大翻领,毛蓝裤子宽裤腿,小白鞋,大背头,军帽一戴就是牛。”许多年后,当年喜爱的海魂衫已变成人们衣柜里永远的珍藏。

灯笼裤和板鞋

时髦青年的标配

宝鸡内迁企业多,所以厂矿子弟多。在许多厂矿子弟眼里,衣着的变化经历了“补丁时代”“厂服时代”和“流行时代”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补丁时代”。在市区烟厂家属院长大的卫东说,上世纪70年代,他家人、周围的同学、老师都是穿着蓝色、绿色、灰色的服装,就连女孩子爱穿的红颜色服装都比较少。那个时候,人们的穿着还是以朴素为主,满大街都是单调的颜色。凭布票买布,市场供应很少,父母的工资也不高。他们家兄弟三人,穿的衣服是老大穿小了,给老二;老二穿小了,给老三。衣服破了打补丁、补丁上摞补丁那是常态,也没有人笑话你。那时候流行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第二阶段是“厂服时代”。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企业开始关注职工福利,发的劳保用品和四季服装多了,作为职工家属也就跟着“沾了光”。“那时厂矿子弟就穿父母发的制服、厂服。烟厂子弟冬天穿单位发的防寒衣,夏天穿印有厂徽的麻布半截袖,春秋季有蓝色夹克;铁路子弟当然穿铁路制服。其他厂矿子弟也应该差不多。反正没的选,有啥穿啥吧!”卫东说。

第三阶段才是真正的“流行时代”。自小生活在市区建厂局大院的“飞弟”说,1988年他14岁,那年有一部叫《霹雳舞》的电影非常流行,跳霹雳舞的造型是蝙蝠衫、灯笼裤,手上戴双露指手套,额头再绑个带子。“那时迷上了霹雳舞,走路都练滑步。为了弄一件灯笼裤,还叫上同学跑到建国路市场找,还真找到了,当时穿上就回来了。”

“上世纪80年代有一阵子宝鸡流行穿板鞋。那时的板鞋可不是现在年轻人玩滑板穿的滑板鞋,而是塑料底白塑料包边的平底布鞋。冬天下雪也穿,专门溜冰用,一下能滑十几米远呢!就是有点冻脚……”厂矿子弟王烁说。

1990年意大利之夏,球迷为世界杯欢呼雀跃,卫东从遥远的广东邮购来一件印有“查奥”吉祥物的文化衫,做了他少年时代的第一次“远购”。同年,四个兜、小立领的中山装流行宝鸡,王烁与时俱进地穿上了一件蓝色毛料中山装。而就在五六年前,这些厂矿子弟的耳畔还回响着母亲的话:“毛料衣服,那是大人穿的……”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琼 巨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