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大家都喜欢把医生治病救人的行为称为“悬壶济世”,这个典故的来源是因为在古代有一位卖药人每天都会在集市上悬挂一只壶,每当有人来买药,他就会从壶里取出药给对方,病人吃过药之后必然痊愈。因此历代的医家学成开业为人治病的行为就被称为悬壶济世,称赞医生也多用“悬壶济世”。其实这位卖药人的来历是非常神秘的,后人多称呼他为壶公。

广州白云山悬壶济世雕塑
壶公是东汉时期的卖药人,又名玄壶子、悬壶翁。由于东汉是中国道教形成之前的一个酝酿阶段,这位来历不明却济世救人的卖药人也被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传说中他每天卖药,等市集罢市之后就会跳进壶里,一般人不能见到他。

开堂坐诊
对于他的本名,传闻最多的就是《云台治中录》记载的孔子三千弟子中的施存,齐国人,自号婉盆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炼不成,只学到了变化之术,后来遇张申,成为云台的治官。身上经常悬挂一个壶,如五升器大,壶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传说中他每天卖药,等市集罢市之后就会跳进壶里,一般人不能见到他。《召军符》和《召鬼神治病王府符》二十余卷,皆出于壶公,因此又被人称为《壶公符》。

药壶
壶公之所以为后世所知并被赋予神秘色彩,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他与“悬壶济世”中的另一个主角费长房(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故事。费长房出生在河南省,是东汉时期的集市管理员,传说中费长房有一次,看到一老翁从远方来,进入市场卖药,大家都不认识他。他卖的药从来都是一口价,治百病都可以痊愈,并跟买药的人说:“吃了药之后必定吐出某物,于某日自当痊愈。”而事实上他所说的全都应验了。每天能得到数万的钱,然后随即就施舍给市场路边上贫乏饥冻的人,自己留的非常少。等到晚上的时候壶公跳入壶中,大家都看不到,有一次却被费长房在楼上看到了,知道并不是凡人。

古代集市
于是费长房就每天去帮壶公清扫摊位前的地面并给他提供食物,刚开始的时候壶公都辞谢掉了,但是费长房却一直坚持,从来都没有懈怠,也不敢对壶公有什么请求。时间长了壶公就觉得费长房是一个诚实又很有信仰的人,就让长房晚上没有人的时候来找他。到了晚上费长房就来找壶公,壶公对他说:“你看到我往壶中跳的时候,你就跟着我一起跳,会跟我一起进到壶里”。费长房按照壶公所说,果然进入了壶中,但是脚下不是壶底,抬头看周围,一片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壶公左右两边还站着十几个仆人。

符箓
壶公跟费长房说:“我本来是仙人,并且担任的有职位,可是自己在岗位上并不勤劳,因此被贬下了凡间,你能看到我跳进壶里,说明你是一个有仙缘的人,可以教授你神仙之术。”于是费长房就跟随壶公学仙,但是还没有学成的时候却因为思念家乡,想要回家。壶公无奈,便给了费长房一根竹杖,可日行千里,又给他制了一张符,可以统御地上的鬼神。从此之后费长房就具备了三个技能:在山上学的医术、日行千里的缩地术、鞭挞百鬼和驱使地上小仙的符箓。但是后来因为符箓丢失,费长房被众鬼所*。

坚强并坚持
从“悬壶济世”的两个主人公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壶公的治病救人思想是他本就热爱的,但玩忽职守,懈怠了工作,最终也会受到惩罚。而费长房向往求仙问道、救人除恶,但却因中途放弃学业,过于依赖外物,最终命丧恶鬼之手。现实生活中也会有类似这样的例子,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中会遇到各种让我们心生退意的事情,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初心是好的,但最终都会因为没有坚持而失去了很多。诗和远方很美好,每个人的压力也都很大,但需要承担的都要依靠自己,愿所有在努力奔跑的人一边承受,一边坚持,都会收获满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