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巧设悬念增强吸引力(二)

《三国演义》:巧设悬念增强吸引力(二)

首页卡牌对战三国曹贼休走更新时间:2024-04-21

《三国演义》的情节研究:

巧设悬念

增强吸引力

在后面这段故事中,《三国演义》不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而且使用了制造悬念的三种手法,堪称设置悬念范例。

董承受衣带诏后,于宫门遇见曹操,悬念设置也很精彩。于曹操而言,因“早有人报知”,立即“入朝来看”,是有疑而来,却又不明疑在何处,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董承而言,身藏绝密,却“才过宫门,恰遇操来”,于是悬念陡生。董承“急无躲避处,只得立于路侧施礼”,曹操便开始步步逼问了:“国舅何来?”董承以“适蒙天子宣召,赐以锦袍玉带”回答。曹操闻言又问:“何故见赐?”董承以“因念某旧日西都救驾之功,故有此赐”回答。

没问出结果,曹操要“解带我看。”董承“心知衣带中必有密诏,恐操看破,迟延不解”。曹操即叱左右“急解下来”。解下玉带,曹操“看了半晌”,一无所获,又叫“再脱下锦袍来借看”。董承“心中畏惧,不敢不从,遂脱袍献上”。

曹操“亲自以手提起,对日影中细细详看”,虽没看出破绽,并不罢休,反而“自己穿在身上”,还“系了玉带”,对董承说:“国舅即以此袍带转赐与吾,何如?”曹操如此,实乃讹诈,以观董承反应。董承知衣带中必有秘密,如何敢让曹操穿去,于是说:“君恩所赐,不敢转赠;容某别制奉献。”

曹操疑衣带中必有秘密,见董承果然不肯转赠,于是直接逼问:“国舅受此衣带,莫非其中有谋乎?”曹操直言讹诈,令董承惊嚇,只好说:“某焉敢?丞相如要,便当留下。”见董承说“丞相如要,便当留下。”曹操讹诈不成,才“脱袍带还承”。(见《三国演义》第109-110页)曹操由问到看,由看到穿,由穿到诈,悬念逐步升级,步步扣人心弦,写得非常精彩!其后写曹操在宫门堵穆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见《三国演义》第353页)

但有不少地方,本来很有悬念,《三国演义》却没有写出。即以著名的赤壁大战为例,此战,曹操、孙权、刘备大将尽出,百万大军于赤壁混战,那该有多残酷,多激烈,多惊险!又该有多少悬念!

“当夜张辽一箭射黄盖下水,救得曹操登岸,寻着马匹走时,军已大乱。”曹操在乱军与东吴大将围追堵截中一路逃命,先后遇到“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来”,“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甘宁令蔡中引入曹寨深处,宁将蔡中一刀砍于马下,就草上放起火来。”“吕蒙遥望中军火起,也放十数处火,接应甘宁。”“潘璋、董袭分头放火呐喊,四下里鼓声大震。”曹操几乎遇到了全部吴将、吴兵,却不曾一战,悬念从何而来?

“操径奔乌林”,也先后遇到吕蒙、凌统、甘宁和孙权引陆逊、太史慈阻击。吕蒙、凌统、甘宁、太史慈,都是东吴猛将,又憋足了劲,做足了准备,要拿曹操。曹操要过每一关,理应险象环生,悬念迭起。但《三国演义》所写,实在出人意外:

正走间,背后一军赶到,大叫:“曹贼休走!”火光中现出吕蒙旗号。操催军马向前,留张辽断后,抵敌吕蒙。

前面火把又起,从山谷中拥出一军,大叫:“凌统在此!”曹操肝胆皆裂。忽刺斜里一彪军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彼此混战一场,夺路望北而走。

不到十里,喊声起处,一彪军出。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张顗挺枪来迎,宁大喝一声,顗措手不及,被宁手起一刀,翻身落马。后军飞报曹操。

操此时指望合淝有兵救应;不想孙权在合淝路口,望见江中火光,知是我军得胜,便教陆逊举火为号,太史慈见了,与陆逊合兵一处,冲*将来。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见《三国演义》第261-262页)

赤壁大战,其紧张惊险足以摄人心魄,摧人肝胆。周瑜在旱路部署了六路人马,大将尽出,除太史慈一路,五路都在赤壁至乌林一线,原可好戏连连,精彩不断,*得曹操丢盔弃甲,亡魂丧胆。但《三国演义》仅写了半页,各路人马走马灯似的出来*几枪,就像舞台上表演的过场戏,便草草收场了。这是一场改变三国历史的大战呀,写得何其草率,该紧张不紧张,该精彩不精彩,该出戏不出戏!曹操每遇劲敌,除了慌走,并无险情,更无悬念。这样的情节,有多少吸引力,读者可以自己去品味。

悬念需要设计,但设计悬念是为了解开悬念那一刹那的柳暗花明。如果悬而成疑,就反而增添了漏洞。诸葛亮早料曹操兵败,必走华容道,为何遣关羽去守,而不是遣赵云,也不是遣张飞?如果诸葛亮真是担心关羽念及旧恩要纵曹操,为何教他立军令状?立军令状,岂是儿戏?立状而不行法,军法威严何在?诸葛亮威严何在?由是可断,《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向关羽下令,全然没有顾及后文,以致不能自圆其说,悬念便成了悬疑。(见《三国演义》第260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