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online与诸葛亮相关的武将主要有五个,标准版诸葛亮、界限突破诸葛亮、神诸葛亮、卧龙诸葛亮、界限突破卧龙诸葛亮。本篇讲前三个,下篇讲后两个。
1.标准版诸葛亮
技能1【观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观星案例有以下几处:
第六十三回,(马良)遂呈上军师书信。玄德拆书观之,略曰:“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
第七十七回,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第九十九回,孔明笑曰:“……吾昨夜仰观天文,见毕星廛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淋漓……”
第一百三回,是夜,孔明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吾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
夜观星象是古人的一种占卜形式,天上的星星预示着人间的祸福,这种说法现在看来是很神奇的,现今科学暂时还无法解释。
诸葛亮是根据我国古代三垣、二十八星宿来观看星相的,是受到周文王的占天16卦所影响。这种观测方法中国很早就有,在古代中国的每个朝代都会有专研天文历法的机构,主要负责观察天文,推算历法的工作。但是这个机构是专门为帝王服务的,根据星象推测一国运势,皇气走向。所以星相学也就成了民间禁忌,在民间较少流传,也就形成了如今的神秘的存在。
技能2【空城】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空城计的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
先是马谡失了街亭,接着蜀军所守之列柳城又被郭淮夺得。蜀军被迫退守阳平关,以守汉中,诸葛亮开始安排撤军事宜。因为军中粮草出现了问题,诸葛亮令2500军士到西城搬运粮草。就在这时,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直奔西城*来。
司马懿在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战功【空城绝唱】很多人都认为是司马懿多疑,而诸葛亮足智多谋,才上演了这出空城绝唱,但是事实没有这么简单。
司马懿当时可是十几万兵力,而城中有埋伏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就算中了埋伏也可以全身而退。而司马懿到底为什么不进城呢?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司马懿此时的处境其实是危机四伏的。由于功高盖主,曹氏内部一直有人想*了他,但是因为诸葛亮三番五次来攻打,而曹魏其他人难堪重任,只有司马懿能挡住诸葛亮,所以才迟迟没有动手。
如果诸葛亮死了,司马懿对曹魏来说就没了利用价值,到时候,他司马家族就算玩儿完了。所以,他借坡下驴,把诸葛亮给放了,表面看来有害怕伏兵之意,有英雄惜英雄之意,但,都是故意的!
这一点,可能是司马懿自己想到的,也可能是诸葛亮在琴声中传达给他的。
倘若司马懿是一个粗鲁之将,那么诸葛亮在城上弹破十架古琴大概也是枉然。正因诸葛亮懂司马懿,故此,才用高雅的方式对其进行交流。
他在琴中应该是给司马懿释放信号,为他感到担忧:你司马懿的处境比我这空城更危险,只有蜀国不断北伐,魏国则才会重用你领军出战,如果破空城俘*我诸葛亮,则你司马懿怕是离死期也不远了。
称号【迟暮的丞相】古人云:为国之道,其要有五:⼀曰文德,二曰武功,三曰法度,四曰防固,五曰刑赏。这五点诸葛亮全做到了, 可以说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丞相之一。
在夷陵之战之后,蜀汉已经是一个烂摊子,外有曹魏和东吴虎视眈眈,内有叛乱四起。稍有不慎,蜀汉就有灭亡的危险。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孤身一人挑起了这个重担。他先是用几年时间稳住了失荆州和夷陵之败后蜀汉内部的消极情绪。之后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叛乱,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七擒孟获,打得孟获心服口服。接着对外重新制定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战争。
诸葛亮任丞相期间,对大小官吏要求非常严格,从不任人唯亲。诸葛亮以身作则,起了领导的带头作用。诸葛亮到死时他的财产只有800株桑树,15公顷⼟地。诸葛亮做事尽⼼尽⼒,事必躬亲。蜀汉的官员一方面廉洁勤俭,另一方面勤于政务,上上下下焕然一新。
他为蜀汉留下了许多栋梁之才,如姜维王平邓芝。诸葛亮也对其死后的丞相之人做了很好的规划,蒋琬而后费祎。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
早年的睿智,晚年的迟暮,作为传奇的诸葛亮,注定要比常人经历更多的悲喜起落。难怪“水镜先生”司马徽在诸葛亮出山时慨叹:“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界限突破诸葛亮
技能同标诸葛亮
战功【星辰之力】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次观星,发现自己的将星幽暗,知道自己命在旦夕,将在不久以后去世。但是为了报答先主,为了蜀汉基业,他试图用祈禳之法救自己的命,在五丈原点起了49盏续命灯。但人算不如天算,魏延闯入大帐打翻主灯——天命如此,诸葛亮星殒五丈原。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
称号【鞠躬尽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后出师表》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钱穆先生曾评价:“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诸葛亮用尽了所有的才智,事必躬亲,期盼着奇迹出现。但无情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熄灭了他的希望,正如滂沱大雨浇灭了上方谷之火一样。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出发,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最后在秋风五丈原上,结束了自己辛苦的一生。
3.神诸葛亮
技能1【七星】神诸葛亮是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形象。这里的“七星”是诸葛亮借东风时使用的七星坛。
《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七星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顺序布成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诸葛亮在十一月二十日辰时登坛作法,登坛前要沐浴斋戒,还要披头散发、身穿道袍,赤脚;登坛后根据方位,焚香于炉,注水于盂,向天祷告,要一天三次登坛作法。到了夜里三更,果然风起……
技能2【狂风】这里说的就是赤壁之火所乘的东风。
《三国演义》中写,经过诸葛亮一番作法,到二十日甲子时,东南风大作!周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随后,吴军乘此东风,大败曹军。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名句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诸葛亮为什么能“借”到东风?一是他对天文气象有深入的研究。古代中国对气象的研究颇为奇妙,历来就有“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就是冬至之日,按照这个规律,冬至之前,阴气旺盛,在长江沿岸表现为西北风,那么冬至之后,阳气生长,风向则要发生变化,表现为东南风。孔明知道此时一定会有气候变化。二是孔明家住赤壁不远,经过多年观测,对当地风云了如指掌。因此,他能准确无误地预报出这一天天气的变化。东南风起是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出的结论。
既然推算出了风必然要来,为什么还要大搞声势,筑台借风呢?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金蝉脱壳的好戏。这出戏看似神奇,实际上却是诸葛亮万般无奈之下的权宜之举。周瑜对诸葛亮早有*心,赤壁之火将起之时,便是他的死期。诸葛亮早就料到这一点,在推算出大风将起的时间后,千叮咛万嘱咐刘备要赵云在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后为期驾舟来南岸边接他回去。这一边,要周瑜为自己筑造七星坛祭神借风,装神弄鬼,还与守坛士兵立规矩。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自己顺利逃跑做好准备,以确保万无一失。
技能3【大雾】这说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利用大雾和草人跟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事后,鲁肃称赞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笑曰:“为将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图阵,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近日有大雾,因此敢认三日之限……”意思是身为将领应该通晓天文气象知识,正是由于掌握了这样的知识,自己才料定今晚有大雾,才敢来曹营借箭。
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平均雾日较多的地区,平均雾日20到49天,局部地区超过50天。“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形发生在农历正月,此时东南沿海暖湿气流逐渐加强,但陆地上气温仍然较低,形成雾的气象条件较好,容易产生大雾。
借箭和借东风的理论依据是一样的,只不过,借箭除了洞悉天象,更要洞悉人心——曹操因为多疑而不肯出击。这些,诸葛亮早已成竹在胸。
战功【换斗移星】换斗移星的意思是改变星斗的位置,比喻手段高超,神通广大。正好对应游戏中【七星】的技能,根据战场形势将手牌与星牌互换,打出漂亮的输出。
称号【赤壁的谋士】小说中诸葛亮无疑是赤壁这场大戏中最耀眼的角色。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无不显示了他神一般的智慧和韬略。
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知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
——《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END—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