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讲述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进程
-------------------------------------
因为在青铜器和铁器被制造、使用之前,石头是远古人类最广为使用的工具材料,而且因为其结实、易保存而成为石器时代最为主要的工具用品。
故而,对于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们,能找到优质的石头,无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大事项。而在当时,在地球地质发生巨大变迁之后的漫长岁月里,阴山山脉大青山段南侧、大黑河北岸的一处并不算高的小山,因为含有丰富的燧石原料而成为远古人类大规模制造石质工具的加工场。
这个石器加工场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大窑村的南山,内蒙古考古学界前辈汪宇平先生在1973年发现这个石器加工场之后,将其命名为“大窑遗址”。
从1973年首次发现至今,调查还发现了多个地点,并主要发掘了二道沟、前乃莫板、四道沟、11号洞、25号洞、27号洞和八道沟等地点,遗物主要有石制品和动物化石。
四道沟地点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精致者较少,石器工业属于中国北方的石核—石片—刮削器主工业范畴。二道沟地点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石器工业包含小石片技术、石叶技术和细石叶技术三种工业传统,其中龟背形刮削器最为典型,是被称为“大窑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八道沟地点清理两处房址,从陶器特点看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发现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大窑遗址呈现出多元的文化面貌。多个地点的发现显示出这是一处被古人类长时间连续利用的遗址,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都能发现相应的文化遗存。有鉴于此,在经过十余年的发掘与研究工作之后,汪宇平先生做了系统总结,将大窑遗址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期。
由此可见,大窑遗址是一个兼含不同时代、不同技术体系的文化遗存。它的发现、发掘与研究,扩大了华北旧石器遗址的分布范围,对中国北方旧石器工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在中国旧石器文化演变序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好奇,天下之大,为什么古人会选择在天苍苍、野茫茫的阴山脚下呢?
其实这正是古代先民智慧的体现。
大窑村的南山一带之所以被古人类选中作为石器工场,主要是因为这里有大量优质的燧石。大家知道,在1855年安全火柴发明之前,燧石是人类重要的取火工具。而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燧石因为具有较好的硬度、韧度以及细腻的颗粒,成为先民制造石器工具的优选原料。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测,在没有金属刀的时代,无论是截取植物,还是剔骨取肉,一块坚硬且锋利的小石刀是多么得心应手,甚至会成为古代身着皮草男子的时尚饰物。
俯瞰大窑遗址所在的位置,也是阴山抬升运动之后特别宜居的地方。这里曾经气候温暖,水草丰美,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这给大窑遗址先民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空间。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先民与今天切断了对话的通道,幸而有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才与远古文明再续前缘。
这一将内蒙古人类活动往前推到60万年前的重要考古发现,肇始于内蒙古考古学界的先驱汪宇平先生。
1910年出生的汪宇平先生在大学主修经济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然而,他对考古的热爱让他在1951年来到绥远省文教部,应聘成为内蒙古的第一代考古工作者。绥远省包含现今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1954年撤销后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汪先生在萨拉乌苏进行相关考古工作之后,大胆提出当时人们还未认识到的阴山一带应该也有远古人类活动的见解。为了找到相关证据,他或骑着自行车、或赶着驴车、或徒步,开始了艰苦的调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在走访保合少村的村民时,汪先生获知在大窑南山一带有“好石头”,最终发现了这处目前内蒙古地区时代最早的重要旧石器遗址。
1988年,大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国家文物局和有关专家审议并通过了大窑遗址保护规划,计划进行遗址的环境、剖面保护等设施的建设,这标志着大窑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自2011年开始,内蒙古博物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大窑遗址开展了连续的考古调查和发掘。
随着大窑遗址知名度的提高,一种新型的地方饮料抢先注册了“大窑”二字作为商标,生产的碳酸饮料“大窑嘉宾”以其独具特色的口味深受呼和浩特市民青睐。大窑遗址先民饮用的是甘醇山泉,“大窑嘉宾”用水也许有此渊源吧!
好了,关于古代先民的大型石器加工场——大窑遗址的故事就说到这儿,下一期我们将向您讲述萨拉乌苏遗址与河套人的故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