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上世纪70年代,12次列车因为“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的“两个一”精神,被称为“英雄列车”,时至今日,乘务员多是“80 90后”,这种精神还能在这代人身上传承吗?
12次列车的追问
春节期间,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则消息:“12次列车是我们单位孕育干部的摇篮,先后培养了500多名列车长和400多名干部”。沈阳客运段有开往全国各地列车96.5对,为什么12次列车如此优秀?
昔日的“英雄列车”
1959年7月21日,一场特大洪灾肆虐于辽西大地,正在行驶的沈阳至北京12次特快列车被困在辽宁省绥中县境内前卫至高岭间3天3夜。20多名女乘务员在列车长张敏媛的带领下,克服断粮断水种种困难,将列车上仅有的和飞机空投的食品全部供应给旅客,不仅保护了全车612名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抢救出了当地350多名灾民,受到铁道部通令嘉奖,并被授予“英雄列车”称号。
1959年8月,《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12次列车的事迹。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12次列车》搬上银幕。上世纪70年代后期,沈阳客运段总结提炼出了12次列车“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的“两个一”精神,使“12次精神”具体化。
然而,1959年至今,已近60年,如今的列车乘务员多是“80后”“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12次精神”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传承吗?
今朝的“12次精神”
2010年,21岁的张宗玉退伍应聘到沈阳客运段,分配到12次列车“三八组” 。张宗玉说,她到沈阳客运段的第一天,就是参观12次荣誉室。看了12次列车的感人事迹,她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干,如果干不好,对不起“英雄列车”的称号。
然而,很快她就感到成为一名合格的“三八组”乘务员太不容易了。《12次列车长竞聘办法》《12次列车人员素质培训考核制度》《12次列车年度等级制考核实施办法》……考核点340多个,到军营进行“封闭式集训”,到民航、酒店学习服务方法,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语、哑语等,与雷锋班共建共育,现已有九任雷锋班班长担任了12次列车的名誉列车长,还要经常走进养老院、福利院、社区,帮助老人、孤儿。
12次列车已从2006年4月18日延至广州,全程3029公里,途经14个站,行程29小时25分。张宗玉说,她第一次出乘,第一次跑这么远,真是感到非常辛苦。车回沈阳北站后,列车长先考“客规”。“客规”总共56条,是客运服务标准和对乘务员的服务要求。
当乘务员2年,考上了值班员;又过2年半,竞聘当上了12次“三八组”列车长,她现在是第45任“三八组”列车长。张宗玉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考核,按照“两个一精神”要求,必须一点不差,差一点不行,整个12次的这种氛围,促使每个人迅速成长。
方婷婷当上乘务员后先跑沈阳北到深圳,一个月后即2008年1月成为12次列车即沈阳北至广州东乘务员。这次出乘赶上了一场50年不遇的暴雪和冻雨袭击,罕见的持续低温把从天而降的雨雪变成厚冰,压垮了一座座高压电塔,使铁路的供电和信号设备全部失灵,包括12次列车在内的几十列旅客列车被阻隔在京广线上。12次列车走走停停,从广州东出发到沈阳北,走了143个小时。列车严重超员,厕所堵了,水没了,食品没了,旅客从抱怨到指责……
“紧张、害怕、委屈。”方婷婷说,她和好几个乘务员都哭了。“不要忘了,我们是英雄列车,我们是12次人,难道这点困难都战胜不了吗?”上任才一个月的列车长杨月召开乘务员会议,鼓励大家发扬“12次精神”战胜困难,同时成立了后勤治安保障组和医疗救护组,并通过广播号召全列车的共产党员站出来,团结旅客共渡难关。
39名客运人员中,除了硬座车厢有8名男乘务员外,剩下的是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女孩子。哪节车厢厕所堵了,哪节车厢的女乘务员手上套上塑料袋,千方百计把污物捞出,把冻处一点点抠开;车只要停在附近有人居住的地方,车长杨月、副班车长韩玉华立刻组织乘务员下车购买水、米、蔬菜。
6天6夜,3300多名旅客,12次列车不仅满足了旅客需要,盒饭价格还从15元降到10元。16号车厢一位带小孩的年轻妈妈没想到车要走这么长时间,奶粉没带够,孩子饿得大哭。乘务员石凤楠一节车厢一节车厢给找奶粉,终于在硬卧车厢找到了一盒奶,又细心地把奶倒在干净的塑料袋里,用热水加热后,送到那位母亲的手中。
2014年,方婷婷竞聘沈阳北至成都列车长。面试、答辩,每个环节她都自豪地告诉评委们:“我是12次成员。”(顾威 刘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