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不抱怨的人生很完美,如何才能让人生远离怨恨?

傅佩荣:不抱怨的人生很完美,如何才能让人生远离怨恨?

首页冒险解谜零怨更新时间:2024-06-29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责备自己多而责备别人少,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01 怨有两种

“怨”字在《论语》里出现了二十次,是所有描写情感的词语中最多的。


可见,人生很难没有抱怨。

怨分两种,第一种是别人抱怨我。因为我事情没做好、话说错了,别人抱怨我;



第二种是我抱怨别人。所以,怨是双向的,但不见得一定是你抱怨我、我抱怨你,互相抱怨。

在《论语》里跟抱怨相关的字还有很多,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愠”是生闷气。

心里面生气,脸色难免不表现出来,这不也是抱怨吗?

还有更严重的,“恶”(wù),那不是抱怨之至吗?

儒家讲修养时,明确说没有经过儒家教育与修养的一般人,就是“有怨而无耻”,老是抱怨,很少有羞耻心。

社会上有很多人事事抱怨,塞车了、加班了,一切都是别人不对,社会有问题,自己没有羞耻心,从不自我反省。

一个人若接受儒家教育,对孔子思想稍有了解,只要倒过来,做到“无怨而有耻” 就成功了。

意即不抱怨,任何事情发生先自我检讨;改变了自己,周围环境自然也会随之改变。

所以,我常常说,尽管我教书教了很久,但从来不敢想象去改变一个学生,我只能改变我自己。

学生要不要改变,主要靠他自己,没有人可以从外改变一个人,主动的力量不可替代。

很多人看《论语》,都希望学会怎么教育孩子。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儿子从小上学都很开心。因为他在班上总是倒数第一,不会给别人压力,所以人缘很好。但是,他缺乏信心。

于是,他父亲对他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从今天开始,老师上课教的东西,回家之后爸爸再教你一遍。

小孩学习,只要有人陪他,增加趣味性效果就很好。

结果,下一次考试,孩子考了全班第一,他吓了一跳,老师吓了一跳,同学也吓了一跳。

小孩回家跟父亲说,我考第一名了。父亲说,你要有自信,你看,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考得好,但是为了你的幸福着想,以后你还是考最后吧。

这个孩子就这样,直到小学毕业都是最后一名,玩了六年,度过了非常快乐而有趣的童年。

上初中之后,他自己觉得不对了,主动对父亲说,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念书。此后,功课就很好了。

让孩子自己愿意念书,这才是重要的。

老是靠父母威胁利诱,从后面推着、从前面拖着,那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02 如何远离怨恨

从“有怨而无耻”进步到“无怨而有耻”,其实是培养人的高度自觉性,绝不抱怨任何事、任何人,所有问题先自我反省、自我修正。

对于如何远离怨恨或者减少怨恨,孔子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像伯夷、叔齐那样,“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和叔齐不记得别人过去犯的错误,别人对他们的抱怨就减少了。

哪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所以最怕老朋友记得你过去的错,念念不忘。

大家聚会的时候,一见面就提醒你,记不记得你以前做过什么糗事。你肯定在心里想,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你还提当年做过的一些坏事,多尴尬啊。

伯夷、叔齐从来不提别人过去的错误,见到一个人,总觉得是新的人,过去的错误一笔勾销,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对人永远非常温和,希望对方努力向上。

这样别人怎么可能抱怨你呢?就算你知道他过去的错误,他也不会担心你到处去宣扬啊。

所以,不要老记得别人过去的错误和缺点,别人对你的抱怨自然就减少了。

第二,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

和别人相处,总计较利害得失,很容易引起各种怨恨。

利益一向是僧多粥少,一个社会里面,好处就那么一点,谁不想要呢?

但是,有些人也真是贪得无厌。你和他谈利益的时候他都要,你教他利益应该做合理分配,他不见得接受。

你对他做了九件好事,有一件事情没有顺他的心,他立刻忘记前面的九件事,只记得那一件不合意的事,这样的人怎么交往?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第三,孔子告诉樊迟,批评自己的过错,不要批判别人的过错,就能减少别人的积怨。

就是说,责备自己多而责备别人少,就远离怨恨了。

怨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从以上三点着手,修养自己,应该是有效的方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