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祖先,灵长类6000万年演化史(一)

人类祖先,灵长类6000万年演化史(一)

首页冒险解谜普通的动物进化更新时间:2024-06-01

灵长类这个科属与其他的动物科属的翻译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引进国内翻译时,翻译为灵长类(primary)取自“众灵之长”的意思,意为动物进化的终点,灵长类自诞生的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的与众不同,因为谁都没想到他们将改变这个世界,并以此壮大。

普尔加托里猴pur-gatorius

这是发现在北美普尔加托里山上的普尔加托里猴(pur-gatorius),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灵长类,看起来很像松鼠之类的动物,事实上早期的灵长类动物都基本上和一群散装耗子(啮齿类)差不多,他们在生态链上的位置也确实与现在的啮齿类相似,主要是在树上生活,昼伏夜出等到夜幕降临就出来吃一些植物和昆虫,当时的大地依然臣服在恐龙的脚下,所有的物种依旧存活于这些庞然大物的阴影之下。

恐龙

但机会总是有的,自从65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从天而降之后(注,关于具体灭绝原因依然有争论),结束了这个巨兽横行的王朝,为这场浩大的歌剧落下了帷幕,在恐龙灭绝之后,幸存的动物们纷纷爬出自己的洞穴,抢占恐龙们遗留下来的生态位,就在各路豪杰纷纷开枝散叶之时,普尔加托里猴以及其他近亲却没有其他的动物的野心,继续沿袭着树冠上的生活,这一点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它们脚下没有厚实的土地可支撑,因此必须用四肢抓握树干。与此相适应,它们的四肢末端由早期哺乳动物爪子上的肉垫逐渐转变为每个手指都能够单独活动的手,并将爪子变成了短短的指甲;最后,拇指还能够与其余的各个手指对握,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这样的演化能够改善灵长类在树枝间活动所需要的抓握能力;更重要的是,拇指和食指指尖的对握可以形成环状,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掌抓握物体的准确度,肉垫的退化也让灵长类获得了极其灵敏的触觉。这一进化特征的出现不仅对早期灵长类搜寻昆虫等食物非常有利,而且对于后来灵长类可以用手灵巧地摆弄各种物体、直至最后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化出灵活的拇指时,灵长类还在感官上进行了跨时代的突破,那就是立体视觉与感知颜色的能力,大大增强了感官能力,在2003年前后,考古人员在中国湖北省发现一具迄今最完整的早期灵长动物骨架化石,通过X射线技术对化石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字重建。研究显示,这种被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Archicebus achilles)的古猴生活于约5500万年前潮湿、炎热的湖边,它与同时期的其他灵长类不同,有着巨大的眼睛,这双巨大的眼睛给予它强大的视觉能力,双眼向前望着几乎是相同的目标,脑部就可以接受一对视觉的影象。经过了大脑的处理,影象就产生了深度、形象和距离的感觉。这样对灵长类在林间腾越行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没有像今天眼镜猴一般巨大,以此可以推断,阿喀琉斯基猴已经由昼伏夜出转变为在白天进行觅食,而对颜色感知的增强大大提升了在白天的觅食效率,使其能在茂密的雨林当中一眼发现食物。

阿喀琉斯基猴Archicebus achilles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