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二十五章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 知识点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二十五章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 知识点

首页冒险解谜普通的动物进化更新时间:2024-05-29
25.1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

1、达尔文是进化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第一个坚定的进化论者是法国学者拉马克(Lamarck)。

达尔文假定物种是逐渐变化的,他在航行考察中所收集到的许多事实,都可以一一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

达尔文在进化论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完成了两个理论突破:一个是提出共同由来学说,一个是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2、多重证据支持共同由来学说

达尔文比较分析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岛屿上地雀( finch)的异同,又分析了这些海岛地雀与邻近南美洲大陆地雀的异同,指出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不同地雀具有共同祖先,由来自南美洲大陆的共同祖先演变而来。

达尔文进而推断所有动物有一个共同祖先,所有植物有一个共同祖先,乃至所有生物有一个单一的起源。共同由来学说的提出和发展,不仅仅是缜密而深入思考的产物,而且得到大量证据的支持。

1.加拉帕戈斯地雀与共同由来学说

生物地理学

达尔文由此引申出一个重要概念,那些彼此相似而又互有区别的物种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它们有一个共同由来。它们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2.形态学的比较研究为共同由来学说提供重要证据

比较解剖学是一个重要的提供证据的学科。

在巨大的多样性中蕴含着如此高度的统一性。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是陆栖的脊椎动物。

这样功能各异的前肢有一个共同来源,它们都来自原始陆生脊椎动物5趾型的肢体。

那些不同物种因为来自共同祖先而具有的相似性的结构称为同源结构( homologous structure)。生物学家对任何两个物种,分析比较它们有哪些同源的结构和性状,有哪些不同源的结构和性状,据此判定其亲缘关系的远近。

胚胎学也为共同由来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所有的脊椎动物继承了来自远古的相同的发育程序,使它们具有一个彼此相似的早期胚胎发育阶段。这是所有脊椎动物从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

3.化石纪录为共同由来学说和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保存在不同地质年代的层积岩中的化石生物之间是否存在连续性,和地球上物种进化的观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化石材料中,从始马到中马到草原古马到上新马再到现代马,人们看到三个明显的进化趋势:体型愈来愈大,趾的数目不断减少,磨牙的咀嚼面愈来愈复杂。如果把4000万年内马科化石都包括进来,是一个多分支的系统树。马科谱系是第一个搞清楚的化石生物谱系,它为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

这些顺序同生物学家对现生生物进行同源性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说明,化石记录和来自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证据之间可以而且应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并构成完整的证据链,为共同由来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化论的巨大魅力就在于,每一个生命科学的分支领域(如生物化学,植物学)所发生的现象,都印证了共同由来学说的正确性。除了用进化论解释外,没有一种说法使生物学所有现象显得如此的合情合理。

3、人工选择的效应是自然选择的一个有用的佐证

在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时,自然选择还只是达尔文根据若干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事实所做出的推论。

达尔文认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极为相似,可以从人工选择中观察到选择的效应。

我国学者陈桢追溯了鱼在家养条件下演变成金鱼的历史,为说明人工选择的效应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例证。

达尔文将自然选择学说看成是人工选择原理在自然界的应用。

对于达尔文在构思自然选择理论时是否接受和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马尔萨斯《人口论》这本书的影响这个问题,始终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正确的做法是既不要无限夸大马尔萨斯的影响,也不要完全否认存在某种影响。

首先,马尔萨斯人口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在个别的地方有某种相似点,但从总体上看,这是两种很不相同的理论。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完全否认马尔萨斯的影响。

在达尔文的理论框架中,可遗传变异和繁殖过剩为自然选择学说的两个重要事实根据。

25.2生物的微进化

现代进化生物学将生物进化区分为微进化( microevolution)和宏进化( macroevolution)。

微进化是在物种范围内,随时间的推移,群体遗传结构发生的变化。这类变化可能是新物种产生的前兆。实验室的试验(如对果蝇所作的实验研究)和实地考察(如对曼彻斯特地区椒花蛾的考察)都证实了微进化的存在。

宏进化是研究物种及物种以上的分类群是如何演变的。它的证据通常来自化石记录以及为重构生物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 DNA比较。

1、群体是生物微进化的基本单位

一群能互相繁育的个体组成群体( population)。

群体思想,即认为一个生物群体是由同种的而又互有差异的个体所组成,是达尔文全部理论特别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前提。

在一个生物群体中,个体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异。

在自然群体中,不仅储存有大量的变异,而且能将这些变异进行*。

在有性过程中,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实现遗传*:

原先在不同个体中的两个非同源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都有可能在有性过程中*在一个新的个体上。由于在自然群体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等位基因的基因座位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可能形成的基因型的数目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每个生物个体在遗传上都是独特的。

2、理想群体的哈迪–温伯格平衡

为了探讨群体遗传结构变化规律,我们先考察一下,在一个假设的排除了任何干扰因素的理想群体中,单凭随机的有性生殖过程能不能使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

这里所说的理想群体是具备以下条件的群体:

理想群体从一个世代到下一个世代遗传结构不变,说明了如果没有其他因素作用,单凭有性生殖过程不能导致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不管经过多少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等位基因随机地被分配到不同配子,经过受精作用又被结合到不同基因型中,等位基因的频率保持稳定。群体处于这种状态,称为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 - Weinberg eguilibrium) 。

3、五种因素导致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

在理想群体必须具备的5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发生了偏离都会打破平衡,都能引起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与这5个条件相对应的有5种导致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

这些因素是:遗传漂变、基因流、突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

遗传漂变( genetic drift)是指基因频率在小群体里随机增减的现象。

同一物种的不同群体之间的隔离往往是不完全的,存在程度不同的基因流动,称为基因流( geneflow )。基因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既能被可移动的生物个体(包括植物的种子)所携带,也能被可移动的配子(如花粉)所携带。由于诸多因素,迁入者不一定能在繁殖上取得成功,因此,遗传上有效的移动者往往比实际上的移动者在数量上要小得多。

突变( mutation)是微进化的又一个因素。突变有两种:

一种是基因突变/点突变

一种是染色体畸变。

雌、雄配子间发生非随机交配( nonrandom mating),是第4种能改变群体遗传结构的因素。

自然选择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4、近交、远交与杂种优势

近交

要维持一个群体的哈迪–温伯格平衡,个体之间的交配必须是随机的。

近交最主要的遗传效应是群体中纯合基因型增多,其中包括隐性纯合子增多,隐性性状因此更多地表达出来。由于隐性性状在当前环境下往往是有害的,容易在自然选择中被剔除。

近交本身并没有改变基因频率。

但是近交和自然选择协同作用会使隐性等位基因频率下降,这对群体基因库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近交,特别是对主要以杂交方法繁殖的生物,由于大量不利的隐性性状的表达,其杂交后代往往出现衰退现象:个体生活力低下,抗逆性减低,常常出现畸形,存活率和繁殖率下降。

事实上,自然界的生物采取多种方式来减少近交。即使像水稻、小麦这样的自交繁殖的植物,也有一定比例的异花授粉。基因型上全然一致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远交与杂种优势

远交( outbreeding),又称杂交( crossbreeding)是指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的相互交配。

远交的遗传效应是增加群体的杂合性。在杂合的基因型中,隐性基因被显性基因所掩盖。

例如: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座位上的两个等位基因,HbA和HbS。

由于杂交大量的隐性基因被掩盖,显性基因集中地表达出来。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表现比其双亲优越,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已经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最著名的例子是自交系双杂交玉米和三系法杂交水稻。

水稻是自交结实的作物,用人工去雄和人工授粉的办法繁殖配制杂种种子,根本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即使是小面积的生产也不行。

三系法是人为创造的可以大规模繁殖配制杂种种子的方法。

三系指的是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恢复系。

研制三系法杂交水稻大体需要经过以下几步。

第一步,在水稻群体中,寻找发现个别的雄性不育株。

第二步,为雄性不育株找到合适的雄性不育保持系。就是说,要找到这样一种水稻,将它的花粉授给雄性不育株,交配产生的子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由于有了保持系,雄性不育株的雄性不育基因得以传递下去,并用测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培育出有优良农艺性状的雄性不育系。

第三步,为不育系寻找合适的恢复系。不育系×恢复系产生的子代(F)必须是育性正常的植株。

第四步,从众多优秀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中选择配制出强优势组合,这些组合即可应用于农业生产。

25.3自然选择

1、自然选择就是有差别的存活和生殖

一个被广泛研究的自然选择实例是椒花蛾的工业黑化。

对椒花蛾群体进行遗传分析表明,其体色的深浅由一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所控制,黑色等位基因对浅色等位基因呈显性。浅色的、黑色的个体在不同条件下以不同的频率存在。假如灰白色地衣重新覆盖在树干和岩石上,浅色蛾子的比例将再度上升。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工业污染得到控制,灰白色地衣重现,浅色蛾子又多了起来。

椒花蛾工业黑化这样的实例告诉我们,有了以下三个条件就会发生自然选择:

总之,只要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在存活率和生殖率方面出现差异,因而在增长率上出现差异,哪怕这个差异是很轻微的,就会发生选择。

自然选择就是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有差别的延续或者为有差别的存活和生殖。

自然选择的前提是生物本身所提供的无穷的变异。

自然选择乃是这些随机的变异和非随机的保存和淘汰。

不同基因型在存活率和生殖率方面的差别,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常常是程度上的差别。为了表述这种差别的程度,引出了适合度( fitness)这个概念。适合度一般定义为一个生物能存活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它可以用相对增长率予以测度。

为了方便,通常将有最高适合度的基因型的相对适合度=1 ,其他基因型的相对适合度<1,二者之差则为选择系数。

2、一因多效与选择压

大多数基因对表型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效应。

一个特定的基因频率在世代之间是增加还是减低取决于它的正选择压之和是大于还是小于负选择压之和。

当一个特定的基因的正选择压之和>负选择压之和,该基因频率在世代之间增加;

当一个特定的基因的正选择压之和<负选择压之和,该基因频率在世代之间减少;

群体的基因频率沿着什么方向发展和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在自然界,选择压的增加和减弱往往是交替发生的。

3、自然选择的靶子是整个生物体

生物体直接暴露于环境,并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是它的表型——它的体质性状、代谢和行为等,而不是它的基因型。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表型而选取或者剔除了基因型

每一个生物体都是由许多表型性状整合起来的综合体。它具有若干与环境条件和生存方式相适应的机制。而每一种适应机制也往往是由多种表型性状整合而成。


加拉帕戈斯群岛有两种鬣鳞蜥:海洋鬣鳞蜥和陆生鬣鳞蜥。

一些科学家认为,海洋鬣鳞蜥的祖先可能是来自南美洲大陆的离群的陆生鬣鳞蜥。

海洋鬣鳞蜥能潜入海底,以海藻为食物,而陆生鬣鳞蜥则不能。

海洋鬣鳞蜥具有4个特有性状使它能做到这一点。

海洋鬣鳞蜥适应海底取食的适应机制可以看出,任何一种基因型的适合度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他的基因。

从来自南美洲大陆的陆生鬣鳞蜥演变成海洋鬣鳞蜥,这些适应海底取食的表型性状的基因,可能在原始群体中已经存在,也可能是在演变过程中经突变而产生的。

无论哪一种情况,开始时,它们的基因频率是很低的,往往为不同的个体所携带。


如何才能将这些基因稳定地整合到同一个体上呢?

只有在许多世代中持续发生的选择与*的交替进行才可能做到这一点。

迈尔(E. Mayr)指出,选择是含有两个阶段的过程。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两个阶段往复交替的进行,不仅使有利性状的基因的频率逐代增大,而且使原先分别为不同个体所具有的有利变异,通过*整合到一个新的个体上,形成新的遗传组合。每一轮选择和*的往复都为更好地形成新的遗传组合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新的机会。有了新的遗传组合,就可能有新的多种有利性状的综合、新的适应机制的出现,进化中新的东西因此脱颖而出。迈尔指出,遗传*和选择的往复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作用。

4、自然选择有3个主要模式

自然选择对群体遗传结构会产生什么影响,依赖于适合度与表型差异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据此将选择模式大致划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称之为稳定性选择( stabilizing selection)。

第二种是定向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

第三种类型为分裂选择( disruptive selection)。

5、平行进化彰显自然选择的巨大作用

两种亲缘关系很远的物种有时会具有非常相似的外观和行为,这种相似性不是由它们之间的同源性造成的,而是由于它们在各自的演化过程中有相似的进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平行进化或趋同进化。

有些生物分别属于有袋类动物和有胎盘动物,它们却有着非常相似的外观、行为和习性。

那么,这种相似性是怎样产生的呢?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虽然海洋把澳大利亚和其他各大洲分离开来,但是它们之间有相似的可供动物栖息的环境。在这里不仅生态因子是相似的,而且有关动物所占据的生态位也是相似的,就是说在它们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

自然选择的作用就在于,使物种能愈益适应它所处的环境。不同由来的动物,生活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自然选择的作用可以使它们形成相似的适应性。

6、自然选择与复杂器官的演化

脊椎动物和章鱼、枪乌贼等软体动物的眼是一个复杂的感觉器官。光线从角膜进入眼,经过晶状体这个可调节的聚焦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神经系统把光的信息传入脑中,形成视觉。

事实上,在动物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其复杂和完善程度各不相同的眼,它们都有一定的感光功能,并且对有关动物都是有用的。生物学家将各种眼串联起来,提出了从最简单的眼到摄像眼的一步步复杂化、完善化的序列。

上述序列中的每一步都是可行的。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自然选择的巨大效应。

7、自然选择与造就完美生物的可能性

自然选择可以使生物群体愈来愈适应它所处的环境。如前所述,假如有适宜的环境压力,突变和自然选择可以使一个简单的前体,经过一系列危险的适应步骤,演变成像眼那样的复杂器官,自然选择的作用非常大。

那么,有没有一种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能做到尽善尽美呢?

自然选择能造就这种完美的生物吗?

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任何一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结构,作为遗产被传承下来,自然选择不能清除掉祖先的解剖结构从零开始,建造新的适应性。它只能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可能的修饰,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功能。这种适应必然受到原有结构的局限,常常是不充分的。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物,但它的肠很短,并不适合吃竹子。这是由于它们的祖先是食肉的,后来由于冰川作用,气候发生大的变化,大熊猫只残存在我国四川、秦岭一带。这些地方生长着大量的竹子,却很难找到活的猎物。大熊猫只有改吃竹子才能生存下去,但它仍然保留了食肉动物那种短的肠。

第二,生物的器官常常具有多种功能,它不可能专门适应某一种功能,而不顾及其他,但又不可能面面俱到。一种器官的两种功能不可能同时达到某种理想状态,可以达到的仅是它们之间的某种折中,以做到在总体上利多弊少。

海豹的鳍肢主要用于游泳,也用来在陆地爬行。鳍肢对游泳是比较适应的,对爬行则是勉强可行的和笨拙的。假如用正常的肢体来代替鳍肢,爬行的功能将得到改善,游泳的功能就会下降。由于海豹靠游泳获取食物,这样反而不利于海豹的生存。

第三,自然选择固然可以影响群体的遗传结构,而机会对遗传结构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后者并不能提高群体的适应性。自然选择和随机漂变同时作用于群体,使群体很难达到完美的境界。

譬如,暴风雨来临,将一群昆虫吹过一段海洋,来到一个小岛。风暴并不能必然地把最适应新环境的样本携带到小岛。成为小岛上新种群的建立者,它的基因并不比中途丢掉的个体的基因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有因随机漂变而引起的种群的进化性变化都是如此。

第四,自然选择能做到的只是剪辑已存在的变异性。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但那是在随机地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而不是按需要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自然选择通过保留个体之间相对有利的性状,去一步步推动生物的适应性进化,而不是去产生所谓理想的性状。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五,任何适应性状都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说的。环境条件变了,原来适应的性状变得不那么适应了。没有一成不变的环境,没有一成不变的适应性状,当然也就没有完美的生物。正因为没有什么完美的生物,不管在何地何时,只要有生物存在,自然选择就在那里发挥作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