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戴锦华:这是我最“沉迷”的书

北大教授戴锦华:这是我最“沉迷”的书

首页冒险解谜山村老屋4之深林魅影更新时间:2024-09-22

在碎片化的时代,阅读是一场“马拉松”。近日,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推出的第三届“阅读马拉松”正式开启。来自不同领域的北大教授亲自带你阅读经典书目,引导大家形成长期阅读、深度阅读的好习惯。

在第一期活动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与读者分享了她心目中“最优秀的世界文学”,这本让她一读再读、深深沉迷的书,有着怎样的魅力?

探索文字背后的时空密码,聚焦“记忆幽灵与文字之吟”,戴锦华老师带你走进《微物之神》

(文后有互动赠书和戴老师寄语明信片哦~)

01丨最沉迷的阅读体验

《微物之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既平凡又神奇的世界。

戴锦华受邀参加“阅读马拉松”这一活动时,她几乎未加思索地推荐了《微物之神》这本书。

这是我心目当中最优秀的世界文学,也是世纪之交的,我的最奇异、最沉迷的一次阅读体验。

之所以领读《微物之神》,戴锦华说,是因为这本书让她“深深迷恋”,该书也给印度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世界声誉。

《微物之神》新版书影

在新版《微物之神》的封套上,作家余华谈到自己每隔几年就会重读一次,认为该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平凡又神奇的世界:

《微物之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既平凡又神奇的世界,洛伊是点石成金的魔术师,琐碎无序的生活在她笔下连接起来后立刻熠熠生辉。我有一个再读书目,每隔几年重读一次,《微物之神》是其中的一本。

《微物之神》讲述了印度南部小村庄中,一对孪生兄妹瑞海尔和艾斯沙曲折的童年经历,揭开他们的母亲阿慕与木匠维鲁沙的爱情秘密。该书讲述了在印度等级森严的环境里,两个孩子是如何在无意中被诱导着参与毁灭了这一段凄美爱情,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作者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

该书的作者是印度女作家阿兰达蒂·洛伊,她十六岁时离家,只身来到新德里,在学校主修建筑;毕业后当过记者、编辑,后从事电影文学剧本写作。三十七岁凭借《微物之神》成为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英国文学大奖“布克奖”的印度作家,震惊世界文坛。

《微物之神》不同版本的中译本

据戴锦华老师介绍,“布克奖”颁奖后不久,《微物之神》的中文译本就出现了,之后经过了一个不断翻新和重印的过程。新版本的不断出现,意味着这本书在中文世界也在被广泛阅读,足以说明读者对它的喜爱。

在讲座中,戴锦华以《微物之神》为讨论对象,与大家共同分享这部神奇而迷人的文学作品。从往昔与今日、家族与个人、帝国魅影与后殖民国度、历史与记忆、社群与性别等多个角度,与线上线下600余位校内外读者共同进入并穿行这座文字、文学的迷宫,再度去领略文学的魅力与力量。

02丨记忆与幽灵

故事中所有悲剧都是历史最直接的在场证明。

1999年,戴锦华第一次在北大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微物之神》。二十余年后再次领读这本书,她依然为书中的情节而沉迷,她将其概括为“记忆·幽灵与文字之吟”,带给她“奇妙的阅读体验”。

北京大学图书馆讲座现场

这部小说中关于历史的理解,戴锦华认为“历史如同幽灵一样萦回在字里行间”。她说,当我们讨论这部小说的时候,不可能不触碰印度的历史,而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本身也绝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学成就,而是在于它再次展现了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与现实之间那座奇异的迷宫。

这部小说绝不仅仅是个人的独白、个人的哀怨,而同时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而这个家族的历史是如此琐屑而真实地,折射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戴锦华曾四次访问印度,进行社会考察和学术活动。在这些社会考察中,被问及心目中的印度,她常常提到《微物之神》。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历史的回声,而印度的现实也就是印度的历史,故事中所有悲剧都是历史最直接的在场证明。

《微物之神》电影海报

在小说中,经由叙事、语言和文字,经由艾斯山和海瑞尔这对双胞胎23年之后的回望,逐渐逼近生活在印度科拉邦一个并不显赫的家族的冲突和利益。戴锦华认为,书中讲述的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丑闻或悲剧事件,它是重叠重叠、彼此掩盖的,不断被窃窃私语或者完全被拒绝言说的。“讲述着丑闻中的人,事实上都是某种历史之中的暴力之手。”

戴锦华认为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向读者展现了文学的魅力。如果要去概括《微物之神》的情节,她认为“其实并没有多么新鲜和奇特的,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故事和原型。”

然而,戴锦华认为重要的不在于它讲述了什么情节,也不在于它是不是古老的原型或是故事,而是在于作者如何去讲述它。

作者讲述方式的魅力在于她以全新的、动人的、直接的方式去触碰你的心灵,甚至像利刃一样刺伤你的心灵。

在戴锦华看来,《微物之神》的成功与魅力不仅在于展现了一种奇特的讲述,而且向读者展示了文字作为文学的基本媒介,它所包含的所有新技术、新媒体无法代替的力量。

我生命中最深切的文学体验,都是在文学阅读中发生的。在文学阅读中,你沉浸在文字所形成的画面、生命、色彩中。被它的密度、质感包围,会让我有突然被勒住的窒息的感觉。

作为一个电影学者,戴锦华表示“好像在影院中都没有沉浸度这么高的生命体验”。《微物之神》作为一个文学的奇迹,在她的生命当中构成了一次非常深刻的沉浸体验。

03丨文字之吟

文字成为如同钻石一般的多面体,每一个形态各异的截面,都折射出历史殿堂深处那些幽暗的创伤。

戴锦华从文本与叙事切入,慢慢揭开《微物之神》的迷人之处。她认为,小说使用一种诗性的语言和高度致密的文字,这是对阅读的挑战,也让我们在这部小说里看到了文字和语言可能产生的革命性、创造性的作用。

小说故事发生在后殖民时期,是今天被委婉地称之为“现代早期”的那段血腥和残暴的历史。小说是历史的回声,而回声中这场悲剧是沉重、惨烈和奇异的。

戴锦华认为,作者有意识地强化和凸显英语中的印度印记。当优雅的英国文学式英语与印度本土的英语在一句话中杂糅,两种文字不断回旋、联结和碰撞,文学的优雅在这一刻触碰到历史的不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字成为如同钻石一般的多面体,每一个形态各异的截面都折射出历史殿堂深处那些幽暗而不雅的秘密创伤。

在英文读者、英文研究者和评论者中,普遍会使用“诗”来定义、定位和描述这部小说。戴锦华认为这种书写方式和风格,是极具原创性的文学的创造和表达。

小说叙述中大量使用简洁的名词和极端简约的不规范动词,有大量回旋的长句、大量的罗列。当它们排列组合在一起,文字自身构成流水般的旋涡,像叙事民谣般反复出现,这些致密的语词旋涡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23年后重逢的这对孪生兄妹和这座印度南方小镇里的老屋,是怎样被一个来自于时间深处的历史的幽灵所萦绕。

那么,我们可以从怎样的路径去阅读《微物之神》呢?戴锦华也给出了一些阅读的建议:“当我们再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用某一个意念、某一个意向群来作为我们去进入这部小说的方式——可以是爱的律法,也可以是外祖父的那只蛾子。”这些意向会在每一个不同人物生命的每一个时刻,作为一个幽灵、一段记忆,不断的浮现。“书中有太多这样的意象,可以成为我们再次进入这个小说的路径,让我们去体验和享有这部小说。”

领读人简介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中文专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合著)《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年》《电影批评》《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十余部;英文专著有Cinema and Desire(1999),After The Post-Cold War(2018)

专著与论文被译为韩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余种文字出版。曾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澳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和访问。

互动有礼

你曾经阅读过《微物之神》么?你还阅读过哪些让自己“深深迷恋”的书?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截止2021年11月15日21:00,评论区留言点赞前5名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微物之神》1本和“阅读马拉松”活动纪念明信片1张(有戴锦华老师手写的寄语哦)!

更多精彩 敬请期待

第三届“阅读马拉松”活动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各学科名师作为“领读人”。书海浩瀚,我们精选9部经典作品,9位北大知名学者,分组带读,深入作品,品读生命书山有路,让名师伴你精彩一程。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导师及精选书单

下一期“阅读马拉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将领读《古代社会》一书。你有什么关于该书的问题与思考想要与老师探讨?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有机会得到吴飞老师的回复哦!

北大教授与你共赴一场阅读之约。细水长流,慢慢品味其中的乐趣。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文字:陆欣然、王丁熠

编辑:隋雪纯

图片:北京大学图书馆、人民视觉、受访者

排版:李芮迪

责编:昭花花

腰酸腿疼、脖子僵硬?北医三院专家为你支招!

来点!北大拼图!

北大神仙课堂,你绝对想不到!

2000多公里,哆啦A梦般的奇妙联结

王亚平出舱!看新版北大《星空日记》

一等奖!

Hi~这里是北大,我们在!

暮念朝思,等北大初雪,也等你

北大,秋天的童话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