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步兵虽然战五渣,却是“沙漠之狐”离不开的炮灰

意大利步兵虽然战五渣,却是“沙漠之狐”离不开的炮灰

首页冒险解谜少女前线M37更新时间:2024-07-30

​(温馨提示:本文约7000字,配图26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谈到“非洲军”,军迷们的第一印象铁定是埃尔温·隆美尔元帅统率的北非德军装甲部队,包括著名的第15、21装甲师。然而,由于“沙漠之狐”的光环太过耀眼,人们往往会忽略这样的事实:在北非战场的轴心国军队中,意大利军队的数量始终多于德国军队。由于战争初期意军在希腊和利比亚的拙劣表现,加上多年来流行网络的各种戏谑段子的丑化,意大利军队几乎等同于“坑队友”的代名词。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北非战史,任何秉承客观态度的人都会承认,如果没有意大利人的支援、付出乃至牺牲,隆美尔是不可能成就他的战场神话,他的军功章同样也有意大利盟友的一半。

■1941年2月,刚抵达的黎波里的隆美尔中将与意大利军官们握手致意。

在德国的战略布局中,北非被视为次要方向,因此隆美尔获得的部队和资源都十分有限,其核心的德军装甲单位从未超过三个师的规模,而与之对阵的英国军队在北非战役的大多数时期都占据着兵力优势,正是由于意大利军队的存在,才使得隆美尔在兵力对比上不至过于悬殊。德国非洲军虽然精锐,但主要以装甲兵为主,十分缺乏步兵单位,而大量意大利步兵就成为隆美尔遂行机动作战的坚强后盾,用于执行固守阵地、侧翼掩护以及后卫阻滞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同样,意大利装甲部队虽然装备较差,仍然是德军装甲战力的有效补充。实战证明,只要指挥得当并给予适当的激励,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同样不容轻视。本系列文章将从装备和编制方面为各位读者呈现二战北非意军的真实面貌。

北非意军概况

在二战爆发前,意大利陆军已经在非洲作战超过40年,建立了包括利比亚、厄立特里亚、意属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在内的殖民帝国,到1940年6月意大利参战时,驻非洲的意大利陆军部队多达50万人,其中驻北非利比亚的部队为23.6万人,装备火炮1811门、坦克339辆、作战飞机151架,大部分是非摩托化的步兵部队。北非意军编为第5集团军(驻利比亚西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第10集团军(驻利比亚东部昔兰尼加)。随着法国投降,意军抽调第5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加强第10 集团军,使其达到15万人、1600门火炮、396辆坦克的规模,于1940年9月发动对英属埃及的攻势,但很快陷入停滞,原地固守。

■意大利在二战前的版图(红色)及战时占领区(粉色)。

■1940年9月在戈壁中向埃及挺进的意大利步兵。

1940年12月,英军西部沙漠部队发动“罗盘”行动,给意军造成灾难性的损失,第10集团军的5个步兵师(第60、61、62、63、64步兵师)、3个黑衫军师(第1、2、4师)和2个利比亚殖民地师(第1、2利比亚师)灰飞烟灭,超过13万人被俘,整个昔兰尼加落入英军之手。意大利的北非领地岌岌可危,仅剩第17“帕维亚”步兵师、第25“博洛尼亚”步兵师、第27“布雷西亚”步兵师和第55“萨沃纳”步兵师龟缩在的黎波里地区。此外,意军利用从英军攻势下逃脱的数千残兵重建了第60“萨布拉塔”步兵师。上述各师均为缺乏机动车辆的非摩托化师。

■在1940年12月的“罗盘”行动中被俘的意军官兵,在这次战役中有13万意军成为俘虏。

为了拯救盟友,希特勒派出精明狡黠的隆美尔中将率德军部队前往北非增援。1941年2月,在隆美尔乘飞机抵达的黎波里的同时,意军也陆续调遣第132“阿里埃特”装甲师和第102“特伦托”摩托化师加强北非驻军实力,并将北非现有的几个步兵师补充完整。1941年3月,隆美尔出人意料地发动攻势,而意大利部队在“沙漠之狐”的北非首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意军第132装甲师与编制不整的德军第5轻装师从内陆推进,意军第27步兵师协同德军第3摩托化侦察营沿海岸线进攻,收复了班加西。此后,隆美尔经常将德意部队混合编组,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意大利部队的战斗力,弥补德军兵力的不足。

■在沙漠中发起进攻的意军第132装甲师的坦克群。

随着隆美尔在埃及边境和托卜鲁克要塞外围止步不前,更多的意军步兵师从后方填补到前线。1941年9月,德国非洲军扩编为非洲装甲集群,北非意军的规模也再次扩大:围困托卜鲁克要塞的第17、25、27、102师组成意大利第21军;装备补充齐全的第132装甲师和新抵达的第101“的里雅斯特”摩托化师组成机动军;第55步兵师划归德国非洲军指挥,在利比亚-埃及边境驻防。意军一线作战部队人数达到最高峰,约有66000人,约占北非意军总数的50%,装备也较为充足。意军第101、102摩托化师分别拥有10809人和9040人,托卜鲁克外围的3个步兵师各有6500人左右,驻守埃及边境的第55步兵师人数较多,有8854人。

■1941年4月托卜鲁克外围的意军机关炮阵地,陆续有4个意大利师投入对托卜鲁克的围困。

然而,德意军队当面的英国军队实力增长得更快。1941年9月,驻埃及的英军*部队整编为第8集团军,并于11月发动了“十字军”行动,力图击退德意军队,解除托卜鲁克之围。经过十余天鏖战,补给几乎断绝的德意军队被迫后撤,向的黎波里塔尼亚做深远退却。围困托卜鲁克的4个意大利师在后卫战斗中损失惨重,意大利机动军也在与英军装甲部队的连番激战中精疲力竭,最惨的是孤立于边界的第55步兵师,遭到英军包围,补给断绝,于1942年1月17日投降。北非意军的作战兵力从57800人急剧下降至24000人。

■1941年12月的“十字军”行动中,1辆英军“十字军”巡洋坦克从1辆被击毁的德军IV号坦克旁驶过。

1942年1月30日,非洲装甲集群升级为非洲装甲集团军,隆美尔几乎获得了对全部意大利前线部队的指挥权,意大利机动军也在3月改称为第20摩托化军。在春夏之交战事平静之际,德意军大幅调整编制,以求更加适应北非的自然环境和作战需求。意军高层制订了1942年非洲型(简称AS42)作战师编制,涉及装甲师、摩托化师和步兵师的改编,主要变化是大幅强化了步兵火力和增加机动车数量,但人数有较大程度的缩减。然而,由于轴心国军队糟糕的补给状况,大部分意军部队的实力都未能达到AS42的标准,各个步兵师尤其缺乏人员与装备。

■在1942年的攻势中,意军步兵向英军阵地发起冲锋。

在第55步兵师毁灭后,意军将重建的第60步兵师派往前线填补空缺,并将驻守的黎波里的意大利第10军也划归隆美尔指挥。由于装备缺口太大,意军第102摩托化师只能改编为北非型步兵师。同时,意军又向北非派出第二个装甲师,即第133“利托里奥”装甲师,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该师只能暂时留在的黎波里做适应性训练。意军在前线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只能达到满编状态80%的实力,各个步兵师只有编制60%的兵力和50%的运输车辆,火炮和其他装备也缺编严重。在1942年5、6月的加扎拉战役中,几乎每支德意军队的兵力都在锐减,情况最糟的意军第60步兵师仅剩大约3500人、35门反坦克炮和18门*炮的实力。但是,意军各师仍尽心尽力地完成隆美尔交付的各项任务,并最终攻克了托卜鲁克。

■这幅画作表现了1942年6月的加扎拉战役中奋力作战的意军第27步兵师的士兵们。

托卜鲁克是“沙漠之狐”神话的顶点,隆美尔因此晋升为德国最年轻的陆军元帅,得意忘形的他不顾德意部队极度疲惫、亟需休整的事实,继续挥师东进,攻入埃及,攻克马鲁特港,此时前线距离补给基地已经超过上千公里,德意军队的补给危机日益严重,部队大幅减员,平均每师仅有一两千人。最终,非洲军的锐气在阿拉曼耗尽,在屡攻不克后隆美尔被迫转入防御,将摩托化部队撤到后方休整,由意军第10、21军的步兵坚守前沿。

■北非战场上的意军81毫米迫击炮阵地。

7月10日晨,英军动用数百门火炮狂轰意军第60步兵师的阵地,随后澳大利亚第26旅向意军发起白刃冲锋,新近抵达的意军尚未构筑工事,被凶悍的澳军彻底碾压,阵地被突破,直到最后关头才被德意装甲部队的反击所挽救,但第60师仅剩2个步兵营和3个炮兵营,兵力不足1200人,25门火炮。英军又持续进攻多日,大量消耗了德意军队的兵力,隆美尔只能勉强守住战线,所幸英军攻势停止才得到喘息之机。7月25日,意军最终撤销了第60步兵师的番号。隆美尔打算在8月底发动新的攻势,德意军队利用一个多月时间补充兵力,意军也向北非增派了4个师,包括第80“拉斯佩齐亚”步兵师、第16“皮斯托亚”摩托化师、第136“青年法西斯”步兵师和第185“闪电”伞兵师,其中“闪电”师是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装备训练都优于普通意军步兵师,被配属于意军第10军,其余三个师留在后方作为预备队。

■1942年7月被澳军俘虏的意军士兵遭到搜身,他们来自第60步兵师。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前夕,北非意军总兵力为12.8万人,其中前线部队46000人,仅占36%。战线南部的意大利第10军包含第17、27步兵师和第185伞兵师,兵力16000人;战线北部的意大利第21军包含第25、102步兵师,兵力13600人;意大利第20摩托化军处于战线后方,包含第132、133装甲师和第101摩托化师,兵力18500人。1942年10月23日,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8集团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北非战场迎来转折性的巅峰决战。经过两周激战,隆美尔仍不能扭转恶化的局势,只好带着仅存的摩托化纵队开始撤退,而机动力不足的意大利步兵师被无情地抛弃了。第21军的2个师弹尽粮绝,仅有军部和少量部队跟随德军撤退,大部被歼;第10军则与非洲军失去联系,被机械化程度更高的英军击溃,全军覆灭。“闪电”师承担了艰难的后卫任务,损失惨重,除600人被英军俘虏外,仅有不足200人随德军伞兵撤退。

■1942年10月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交战双方的兵力部署,可见轴心国一侧顶在前面的大多是意大利部队。

■这幅画作表现了意大利步兵坚守阵地,抵御英军进攻。

意军步兵武器

北非意军步兵的基本装备自始至终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意大利步兵最主要的单兵武器是卡尔卡诺步枪,主要为在M1891型基础上缩短枪管长度的M1891/38型步枪,此外还有部分使用折叠刺刀的M38型卡宾枪和为阿尔卑斯山地部队保留的老式M1891型步枪,因为原版步枪射程较远,适宜山地作战。意大利在1935-36年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发现,卡尔卡诺步枪使用的6.5毫米枪弹威力不足,于是在战争结束后改为采用7.35毫米枪弹,当意大利卷入二战漩涡时,陆军的枪弹换装工作还远未完成,因此北非战场的意军步兵只能同时使用两种口径的步枪。除了步枪外,意军步兵也装备少量冲锋枪,理论上步兵班长应配备一支伯莱塔M1938型冲锋枪,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但这种武器产量很低,在普通步兵部队较为少见。

■二战时期意大利步兵的武器及单兵装备,左上方为三种型号的M35手榴弹,右侧自上而下分别为布雷达M30轻机枪,M1891卡尔卡诺步枪,M1891/38卡尔卡诺步枪,M91/38卡宾枪,M1938冲锋枪。

根据编制,意军每个步兵班配备1挺布雷达M30轻机枪,一个步兵连编有12挺轻机枪,机枪弹药与步枪通用,但大部分M30轻机枪都使用6.5毫米枪弹。意军步兵营的支援火器为8挺重机枪和18门45毫米后装迫击炮,重机枪型号为布雷达M37型或菲亚特-列维里M1914/35型,这两款机枪均使用8毫米枪弹。意军步兵的团级支援武器包括6门81毫米81/14M35型迫击炮和4门65毫米65/17M13型步兵炮(即口径65毫米,17倍径)。意军十分缺乏反坦克武器,精锐的神枪手步兵偶尔能得到少量各种型号的反坦克步枪,主要是索罗通S-18/1000型20毫米反坦克步枪,意军普通步兵单位不会专门配发反坦克武器,至多分配一些反坦克地雷或手雷。

■射击中的意军菲亚特-列维里M1914/35型重机枪。

■两名意大利神枪手步兵操纵1门20毫米反坦克步枪。

北非意军大量配发手榴弹,除了少量一战遗留的旧货外,主要使用M35卵型手榴弹。这种手榴弹由三个厂商生产,虽然制式名称一致,外观却各不相同,但外表都涂以红漆,因此得到一个十分霸气的外号:“红魔”手雷。意大利手榴弹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战场消耗,因此意军在实战中使用更多的是德制M24型木柄手榴弹。

■三种不同厂家生产的M35型手榴弹,自左向右分别是布雷达、奥托和斯瑞科姆的产品。

众所周知,德国非洲军的步兵武器性能优良,久经战场考验。意军的步兵武器相比之下要逊色得多。意大利在向英法宣战时,陆军正处在装备更新换代的重要节点,仓促的参战让意大利军队远未做好准备,前文所述意军步枪型号与子弹口径的混乱就是其糟糕战备情况的真实缩影。杂乱无章的装备情况使得意军捉襟见肘的后勤状况雪上加霜。一位意大利军官曾经抱怨他的部队子弹口径太多,接收补给时总是发现子弹与武器不匹配,而用来打开弹药箱的撬棍只有一把,还被阿拉伯人偷走了。这些怨言在网络上以讹传讹,最终变成“意大利人没有撬棍打开弹药箱,于是向英军投降”的著名段子。段子是假的,意军步兵武器的蹩脚却是真的。

■意军第25“博洛尼亚”步兵师第40步兵团的轻机枪射手及其装备。

在北非战场高温多沙尘的自然环境下,即使精良的德军武器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也会大打折扣,如不悉心保养就会无法使用,意军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尤其是作为班组支援武器的M30轻机枪特别麻烦,枪身上遍布突起和孔洞,使用非常不便,沙尘极易浸入,造成故障,以至于在北非战场上这款轻机枪的火力仅相当于半自动步枪。

■意军6.5毫米布雷达M30型轻机枪及其弹药包。

当然,意军的步兵武器也有一些闪光点,比如“红魔”手雷采用碰炸引信,只要拉开保险,扔出去碰到障碍物就会爆炸,而不像德国木柄手榴弹那样有可能被敌人扔回来。“红魔”手雷的钢丝破片套设计也十分新颖。意军步兵的支援武器数量与德军步兵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每营编制的18门布里西亚M35型45毫米轻型迫击炮能给敌军步兵构成巨大威胁。这款特殊的武器从后方装弹,装填手配有专用胸垫,以卧姿反复装弹。45毫米迫击炮的最大射程只有530米,但是射速高达8~12发/分,操作熟练的炮手甚至可以达到18发/分。当意军集中45毫米迫击炮对前沿进行急速射击时,能够有效压制敌军的集团冲锋。此外,45毫米迫击炮弹与“红魔”手榴弹的大部分构件相同,必要时可以直接当作手榴弹使用。

■意军步兵的小砸炮:布里西亚M35型45毫米轻型迫击炮,其炮弹也可当作手榴弹使用。

意军步兵编制

在1938年的整编后,意大利陆军的标准步兵师为所谓二进制师,因为其基干力量为两个步兵团,而同期其他国家的步兵师多为三个步兵团。除了步兵团外,意军步兵师还编有一个炮兵团、一个迫击炮营、一个反坦克炮连、一个工兵连、一个通信连以及其他支援单位,按照1940年的编制表,意军步兵师满编员额为12979人。从1940年3月开始,大部分意军步兵师会增编一个两营制黑衫军团,总员额增加到14300人。

■二战前准备接受检阅的意大利步兵队列。

一个典型的意军步兵团编有三个步兵营,每营三个连,编制员额3013人,但个别团会加强到五个营。根据编制每个步兵团装备24挺重机枪、108挺轻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54门45毫米迫击炮和4门65毫米步兵炮。步兵师属炮兵团编制偏小,编有三个炮兵营,36门火炮,其中2个挽马制炮兵营,分别编有12门100毫米榴弹炮和12门75毫米榴弹炮,1个驮马制炮兵营,装备12门75毫米榴弹炮。在战时还会加强一个装备8门20毫米高射炮的摩托化防空分队。意大利军队的*火炮大多过时,而且普遍依赖畜力机动。师属迫击炮营装备18门81毫米迫击炮,师属反坦克连装备8门47毫米反坦克炮。

■守卫在沙漠阵地上的意大利神枪手步兵的炮手们,他们操纵1门47毫米反坦克炮。

在得到黑衫军团的加强后,一个意大利步兵师的主要火器包括270挺轻机枪、80挺重机枪、126门45毫米迫击炮、30门81毫米迫击炮、8门20毫米高射炮、24门47毫米反坦克炮、8门65毫米步兵炮、24门75毫米榴弹炮和12门100毫米榴弹炮。但是,意大利步兵师十分缺乏摩托化装备,全师仅有80辆机动车和71辆摩托车,另有153辆自行车,还有资料称装备45辆超轻型坦克。

■使用布雷达M30型轻机枪的意军神枪手步兵。

意大利陆军的摩托化步兵师与普通步兵师的编制有所不同,下辖两个摩托化步兵团(每团下辖两个营,1988人)和一个神枪手步兵团(1654人)。神枪手步兵是意大利军队中具有悠久传统的精锐轻步兵,而且是独立于步兵,自成体系的兵种,只有身体素质优良且文化水平较高的士兵在通过严酷的考验后才能加入神枪手步兵的行列,其标志就是头盔右侧的黑色鹰羽。神枪手步兵团下辖两个摩托化步兵营和一个摩托车营,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反坦克炮和高射炮,虽然人数仅为普通步兵团的二分之一强,但火力和机动性都更好。意大利摩托化师的支援部队包括一个炮兵团、一个机枪营和一个工兵营及其他单位。意军摩托化师的编制员额为10500人,装备168挺轻机枪、90挺重机枪、56门45毫米迫击炮、12门81毫米迫击炮、12门47毫米反坦克炮、24门75毫米榴弹炮和12门100毫米榴弹炮。相比普通步兵师,摩托化师装备较多的机动车辆,拥有531辆乘用车、1170辆卡车和48辆牵引车。

■一位神枪手步兵部队的摩托车手的特写照片,其防暑帽右侧佩戴着黑色羽毛,摩托车头上架着1挺M30轻机枪。

在1940年时北非意军中还编成2个利比亚师,即以当地征募的土著士兵为主的殖民地师。利比亚师编有两个步兵团,每团下辖三个营和一个装备4门65毫米步兵炮的炮兵连,支援单位包括一个炮兵团、一个反坦克炮连和一个工兵营。利比亚师编制员额为7400人,其中900人为意大利人,装备24门65毫米火炮、12门75毫米榴弹炮、12门100毫米榴弹炮和8门47毫米反坦克炮。此外,意军在北非还部署了大量独立的营连级单位,如担负边防任务的边境卫队、机枪营等等,用于保障运输线安全并维持殖民统治。

■1940年北非意军士兵群像:1为第64步兵师第64炮兵团的列兵,2为第2利比亚师的土著士兵,3为第2黑衫军师第231团的军士。

1942年春夏,北非意军为了提高现有作战师的火力和机动性,进行了编制改革,产生了新的1942型北非师(AS42),主要是强化步兵火力和增加机动车辆数量,采用新编制后各师员额数量大幅较少,但摩托化程度明显提升,火力密度也更高。按照AS42编制要求,新型北非步兵师有6942人,装备238挺轻重机枪、72支反坦克枪(20毫米或25毫米)、18门81毫米迫击炮、72门4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60门各型*炮,配备359辆机动车辆;摩托化师有6671人,装备136挺轻重机枪、36支反坦克枪、18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4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60门各型*炮,配备828辆机动车辆,增编一个中型坦克营(装备52辆M13/40或M14/41型坦克)和一个装甲侦察营(装备47辆AB41装甲车或L6/40轻型坦克)。神枪手步兵团的摩托车营改为装备81毫米迫击炮、20毫米高射炮的重武器营,另增设一个摩托车连。此外,部分北非师的炮兵团还会增加一个编有12门德制88毫米高射炮的高炮连。由于物资短缺,北非意军各师很少能够达到新的编制标准。(未完待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