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为培养天才,拿9个月婴儿做实验,结果坑了一代孩子

美国学者为培养天才,拿9个月婴儿做实验,结果坑了一代孩子

首页冒险解谜史上最坑爹的实验更新时间:2024-05-11

人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害。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这个问题,无论是医学界还是心理学界,都无法给予正确的解释,有人说,是意识控制大脑,还有人说,这只是激素的作用。然而,约翰·华生却跨越了这一范畴,直接从心理方面入手,专门从事“行为心理学”的研究。

约翰·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将行为与环境分成了两个简单的要素——刺激和反应。华生认为,有机体产生的任何行为,无论是肌肉收缩,还是腺体分泌,都是在外界刺激下完成的,只要有机体长期重复接受同种刺激,便会形成习惯。实际上,他这个理论是建立在巴甫洛夫之上的,可是巴甫洛夫的实验对象,却是一条狗。

巴甫洛夫是俄国的心理学家,也是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1901年,他曾对狗做了一个十分著名的实验。一次偶然的机会,巴甫洛夫发现狗吃东西之前都会流口水,于是他尝试性地在每次投喂之前,都会发出一些信号,比如摇铃铛、吹口哨之类。连续试了几次之后,巴甫洛夫发现,即使他发出信号后不喂食,狗还是会流口水。

于是,巴甫洛夫将这个现象称为“条件反射”。其实,这一现象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毕竟“望梅止渴”的故事早有记载。《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可见。当年的曹操早已掌握了这一规律,他已经能利用士兵的想象力,解决口渴的问题。

然而,巴甫洛夫的这项研究,还是成功吸引了华生的注意,他想在此基础上,再探究更为深入的东西。一天,华生在医院找到了9个月大的艾伯特,他以每天向艾伯特母亲支付一美元的租金,换取他对艾伯特的实验权。征得同意之后,华生先让艾伯特抚摸小白鼠、兔子、狗等动物,就这样持续了2个月,他见艾伯特已经对这些东西熟悉了,便正式展开了实验。

每当艾伯特要抚摸这些动物时,华生都会在一旁狠狠地敲打铁棒,发出巨大声响,吓得艾伯特哇哇大哭。17天之后,实验取得了成效:艾伯特一见到这些动物,便会大哭起来,这意味着,人的恐惧是可以控制的。于是,华生向世界隆重宣布:“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将他们培养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完全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1928年,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在这本书中,华生大谈育儿经,他提倡用一种“矫正”的方式训练、塑造孩子。华生的思想改变了美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这种思想的浸染下成长起来的。结果,当华生在学术圈名声大噪之时,他的大儿子自*、女儿多次自*未遂,儿子沦为了一个乞丐,靠施舍度日。

生命不是机器,孩子要用爱浇灌,并不是恐惧,华生虽然获得了名利,但却失去了家人,他终于吃下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