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几乎是每个热爱旅行的人都想去的地方,即使未曾去过的人,也都知道318青藏线(从上海到日喀则市的国道,全长5476千米),317川藏线(从成都出发一直到拉萨)。
另外还有一条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入藏线一一丙察察线,更是传说中的入藏传奇公路。已成为进藏爱好者们热衷的中国最后的经典越野路线。
福贡一一贡山一一丙中洛一一察瓦龙一一左贡是此行线路
这条简易公路正因为没有象样的路,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起点丙中洛,中点察瓦龙,终点察隅。也就叫成了丙察察。
穿越丙察察是户外爱好者越野自驾,骑行,徒步的最大梦想。
一 一路泥泞一路尘
泥浆路上放学的孩子们
机缘巧合,心怀进藏梦想的我和小伙伴们在2019年三月沿着怒江大峡谷越野自驾,从六库一一福贡一一贡山一一丙中洛一一察瓦龙一一察隅(左贡),走上了这条传说中的“魔鬼之路”。
路面受阻
本来计划穿越丙察察往察隅走,三月正是去林芝看桃花的最佳时节,无奈独龙江大雪,察隅方向的路被封了。只能转道从往察隅方向的路口取另一条道往左贡走,去德钦飞来寺看梅里雪山。
越野自驾爱好者走丙察察线有两条攻略线,一条是从大理一一保山一一福贡一一贡山一一丙中洛。(我们走此线)
另一条是先到德钦,直接前往丙中洛丙察察线的起点,经察瓦龙,往察隅县城方向走。
察隅,左贡的分叉口
走察隅途中要翻越三座高海拔垭口,相比之下,我们走察左线难度系数要小些。
从六库出发的路就不好走,说是路其实就是一路的坑,四驱越野也只能时速50码左右。
怒江州的路大概是云南路况最差的了,好在云南省怒江州现在已经开始打造“美丽公路”了。一路上都是修路的大型机械,再加上各路段不时的塌方,泥石流,一路上见的最多的就是修路,修路,不停的修路。
道路塌方中断,前方高能作业中
在福贡地界修路遇堵车,当地车都基本从怒江左岸的老路走,我们的傈僳族本地司机自然也不例外,看见对岸车排成长龙,这算是一条省时的捷径了。
只是路面较窄,一部车还好,汇车的时候我们车在临江一边,车窗外就是滔滔怒江水,前轮仿佛就搭在容易塌陷的江岸边边上,受不起惊吓,前面遇桥赶紧回右岸继续巅破路去了。
走走停停,小的泥石流,塌方很快就会疏通道路,大的塌方少则三,二天,多则交通中断三,四个月才能通行。
老司机在途中休息时察看车
我们运气还算不错,司机计算着修公路限时通行的时间,经老姆登,福贡,贡山到丙中洛的时候,除了路况糟糕得无法想象,为了赶时间三餐不济外(为安全起见,天黑前入住)没有耽搁行程。
从六库到丙中洛将近300公里,正常车速8个小时的行程,一路泥泞过来差不多开了20个小时。
丙中洛往察瓦龙52公里,下午二点过秋那桶检查站,兵哥哥们例行检查时告诉我们前面大塌方正在抢修,已经一个多星期了,预计下午能通行。
一路泥泞不堪的道路
我们过去已有不少车排队候在路上,地导步行塌方现场勘察一番觉得一时半会通不了,索性掉头带我们重过检查站去走附近的一段茶马古道。
就这样检查站来回过了几遍,路仍未通,太阳都快落山了,又过检查站找宿地时,检查的兵哥哥们最后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不忍心再拦我们。
秋那桶附近的茶马古道
二 闻之色变大流砂
第二天重新上路,得知路已于昨晚上畅通,前面的千辛万苦,都是铺垫,滇藏界才刚刚开始,兴奋不已,停车留影。丙察察外国人是禁止入内的,路口有醒目的提示。
丙察察线起点
这条路其实已不是最初那么简易,2015年政府已经着手在修柏油路,地理条件的复杂导致这条路怎么修也修不完,大塌方,泥石流刹那间就毁了路基,路面。
路面上随时随地遍布着碎石块,有的地方明显刚经历过塌方,勉强清出一条通道,路上堆积着碎石还未来得及清运。
进入滇藏界的友情提示
车沿着怒江深谷崖间起伏,心都捏在嗓子眼,过老虎嘴的时候只看见前方临江横亘巨石于半空,弯道急转,道路临崖狭窄得几乎看不见前方有路。
老虎嘴(此图片来自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途中穿过一个长长的隧道还未完全峻工,无照明,黑漆漆一片,听地导说此隧道没建成前,须贴崖走旁边的险关,弯太急,几乎没路,经常有车掉落怒江里去。
隧道(此图片来自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丙察察最让人胆寒的是大流砂当地人建议上午12点前通过,下午风大,容易发生滑砂现象。
大流砂是河谷岩石风化严重,500米高山上尽是疏松砂石,风一吹,碎石就会倾泻,过丙察察必须从坡下经过,经常有事故发生,砸破车还算小,最严重的滑砂把货车都直接推下怒江,车毁人亡的事例已不再少数。
大流砂
越野车在离大流沙200米外停下来,远观大流砂就象一道银色大瀑布挂在前川。按当地人教的方法观察山顶是否起“雾”,雾就是山顶起风滚石扬起的尘,这时候过会很危险。
停车静观大流砂
一切“风平浪静”,大流砂1公里危险地带没有碎石滚落的迹象,上车,禁止讲话,快速通过,不给它任何震动的机会。
屏住呼吸,路过时从车窗近距离看这个闻之色变的“怪物”,一层层绿色铁丝网拦在上面,目前为止,大流砂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怒江
过了大流砂,还有6公里就到察瓦龙,心情豁然开朗起来,路旁长着大片大片的仙人掌,有的比人还高,结满红色果子,听说可以吃。
心情放松了,景色也美起来,怒江水碧绿碧绿的跟随我们一路喧哗,奇峰秀岭又重新映入眼帘。
丙中洛的小村庄
察瓦龙往察左方向要翻雪山,安全起见,检测越野车,这路太难了,前减震换掉两支,刹车片全换,入住,休整,喝牦牛汤压惊。
旅馆老板娘提醒我们往察隅方向雪山夜间有冰冻,建议我们临近中午解冻再走。
察瓦龙原汁原味的牦牛汤
三 雪山垭口大风吹
察瓦龙到左贡,山路十八弯,越野车在峰峦叠嶂间穿越,怒江一忽儿在我们身边奔涌,一忽儿又只能俯瞰如一道绿色缎带蜿蜓远方。
俯瞰怒江大峡谷
途中要翻过一座4000米左右雪山,爬雪山,过草地是电影中出现的画面,有点小兴奋。
至于传说中的高原反应还未到来,目前为止,我们穿越最高海拔还未超过3000米。
雪山已遥遥在望,路程仍遥遥无期。一圈又一圈沿着谷底又一圈圈爬上山巅,车终于停在了雪山垭口。
司机兼地导(左)和路上偶遇同行的郑摄影师(右)在拍集体照留影
白雪皑皑,空气稀薄,冷冽,垭口悬挂着经幡,这是藏民族地区千百年来的一种宗教仪式,风每吹一次经幡,就仿佛把经文默诵一遍,神圣,庄严。
海拔4000左右的垭口积雪覆盖
气温骤降,异常寒冷,垭口海拔4000米左右,呼吸急促,心跳加速。
步履蹒跚地走,心平气和说话,不跑不跳不大叫大笑可以缓解高反带来的不适症状。
垭口的风很大,吹得人几乎站不住脚,没有阳光的阴影处积雪很厚,积着冰冻。
走在冰天雪地的雪山垭口
逗留片刻,速度上车离开,向阳的路面冰雪融化,下垭口的路仍覆盖着冻雪,车只能缓缓移行,不能脱离路面。
此时的老司机也是万分小心,一丝不敢懈怠,好不容易离开冰雪地带,大家都松了口气。察瓦龙到左贡240公里,开车8个小时,夜宿海拨3800米左右的318青藏线上,出现轻微高反,不洗头洗澡,休息。
下一站,往德钦方向,去见梅里女神!
梅里雪山金顶
走过丙察察线,身在地狱,心在天堂!相比驴友们走丙察察线所遇到的艰险,我们算是有惊无险,人气爆棚了,这样极致的体验不会再有第二次。
2019年10月1日,云南怒江州美丽公路即将全线通车!都说最好的风景和体验在没有路的地方,越野人的天堂丙察察已成绝唱!
温馨小贴士:怒江大峡谷6月,7月进入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自驾游最好避开雨季。9月下旬进入10月后,极易大雪封路交通中断,建议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