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总会遇到什么事,什么人, 让你觉得像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能不感到疼。可是每当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便能觉出那根针一直存在。
如果说莫言的小说是魔幻的现实主义,爱丽丝门罗的小说就是古典的现实主义。如果说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是笑中带泪,那么门罗的小说就是平静生活的警醒,给读者永远的新鲜感。
门罗关注日常生活,善于捕捉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小说非常有代入感,让不同年龄、不同境况中的人,在门罗朴实克制的文笔下生动鲜活,似可触摸。
《逃离》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的经典作品,小说于2009年荣获布克国际奖。全书收录八篇作品,《逃离》只是其中的一部,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了一群女人的“逃离”。她们经历爱的力量和无止境的背叛,讲述琐碎生活中的不安分、错过的机会,讲述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以及她们为此付出的代价。
济慈的诗歌《希腊古瓮颂》中写到:“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到的音乐更美”。门罗的小说永远把思考留给读者,此时无声胜有声,让读者享受思考的快乐和魅力。
《逃离》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卡拉三次逃离:第一次是从父母家中离家出走,嫁给了她喜欢的克拉克;她以为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她的丈夫却是个混蛋。饱受欺凌的卡拉长年累月的受到她男人克拉克的谩骂,甚至是撕打。
一次,她被丈夫克拉克强迫敲诈自己的邻居,可是她懦弱的内心和良知让她无法做到。于是在和邻居聊天中,就把自己的遭遇向她的邻居说了。她的邻居非常同情她,于是让她逃离出去,离开那个男人,重新去追求新的生活。
她听从那位邻居的建议,开始了第二次的逃离,是从她丈夫克拉克身边逃走,去寻找属于自我的生活,可是当她真的离开了丈夫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后。她突然觉得现在自己这么孤零零的一个人,却是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
第三次是从正在逃离丈夫的路上逃离,又回到原来的生活中。本来大家刚看到这里的时候可以都会觉得,这本书会像普遍的那种逃离的女人一样,最终坐上列车,永远地离开了那个地方,但是故事在这个时候却是急转直下。她的丈夫找到了镇上,看到了自己的女人,这个时候那女人,也看到了男人,于是她哭了起来,开始向男人诉说起了自己的逃离,并且告诉男人,她骨子里还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男人。
《逃离》让我们开始警醒,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逃离的种子,但看过世事的沧桑,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们终将逃无所逃。
生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爱情的确有时候会被生活所压迫下去,让人觉得疲惫。但是只要到了失去的时候也许人才会懂得珍惜。
就如爱丽丝门罗最后所说:“爱上自己,不需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