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抑郁症,选择了“躺平”,父母是静待花开还是积极引导?

孩子得了抑郁症,选择了“躺平”,父母是静待花开还是积极引导?

首页冒险解谜躺平躲灾难更新时间:2024-10-10

本文字数约:6192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得了抑郁症后选择“躺平”?这存在很大隐患

02、患者父母不能“躺平”,要学会自我家庭治疗

03、如何引导抑郁症孩子走出“躺平”心态?

此图为AI生成

拥有千万粉丝的精神分析师、作家武志红曾在《圆桌派》、《鲁豫有约一日行》节目中分享自己靠“躺平”走出抑郁症的经历,这一度成为热点话题。再加上这些节目的宣传,还有部分自媒体的转载及传播,不少抑郁症患者、家属以为“躺平”真的能走向康复。

但是,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武志红的方法并不适合绝大部分抑郁症患者。而且,他所谓的“躺平”并不是真正的“躺平”,而是在不停地自我觉察。

有的网友可能还会说,武志红确实是个特殊例子,但网上还有很多抑郁症患者说自己在家“躺平”了一段时间后,慢慢就恢复生活的动力了;有的家长还说不强迫患病的孩子上学、看病、吃药,让孩子做想做的事,“静待花开”,孩子慢慢就好了。难道这些例子不是真的吗?

这些例子大多是真的,但所谓的“躺平”只是表面的事实,而不是这些患者走向康复的真相。

他们极有可能是在“躺平”的过程中,因为一些经历无意中修复了主要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建立起了理性的综合性归因模式,抑郁症得以缓解。比如有的患者家长改变了跟患病孩子的相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采取了科学的教育方式,改善了家庭关系,还让孩子找到了生活的目标。

还有一个可能性,部分患者的好转可能只是暂时的,后续如果遇到一些事件激活其主要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时,抑郁症可能会复发。

也就是说,大家不要只看到字面意义上的“躺平”,就真的以为这能治愈抑郁症。别人所说的“躺平”,不一定就是你以为的“躺平”。

而且,如果罹患了抑郁症后,患者和家属真的啥也不干了,这背后的风险会非常高,存在很多隐患。所谓的“静待花开”,是要给花蕾足够的养分和适宜的环境之后,才能等来它的绽放。

今天这篇文章,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谈谈以下的话题:

如果抑郁症患者和家属盲目“躺平”,有哪些重大隐患?

如果患者已经在“躺平舒适区”不愿出来了,就是不肯接受任何治疗或改变现状,父母该如何积极引导,让孩子理性起来?

01、得了抑郁症后选择“躺平”?这存在很大隐患

很多抑郁症患者、家属之所以选择“躺平”,这背后是有很多原因的,甚至其实不是他们自愿的。

首先,绝大部分患者和家长一开始都积极就医,治疗动机非常强烈,恨不得找到一种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马上就能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继续追求本来的目标。

可是,很多患者接受过主流精神科治疗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后,发现无法真正地快速解决问题,他们还是没法康复。反复如此失望之后,他们陷入了绝望。

尤其孩子是被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更不用说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了,他们的病情复杂,往往久治不愈。

按理说,如果精神科医生没有为这些患者开具相关医嘱的话,心理咨询师是不能为其提供相关心理服务的,这是违反法律法规的。

即使有医嘱,心理咨询师往往也没有办法、能力让这些患者高效康复,同时他们非常自恋,还可能会对主流精神科医生冷嘲热讽,认为他们也没有解决精神心理问题的“金刚钻”,于是他们就会劝父母要“躺平”、“静待花开”。

有些父母不愿意“躺平”,这些心理咨询师就会反过来指责父母,认为是父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才导致孩子生病的。

出于对孩子的愧疚感,父母也不敢逼迫孩子,只能被迫无奈地选择“躺平”,而他们会问,“那孩子要躺平多久呢?”,心理咨询师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这是由孩子决定的,孩子想面对的时候,自然就不躺平了。”

也就是说,这些患者“躺平”了、不愿意治疗了,不是他们真的不想康复了,而是一种无声的抗争。这折射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国内外主流的精神心理从业人员无法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真正高效的康复手段。

而父母的“躺平”很可能是受到一些心理咨询师的影响,总是过度相信“静待花开”的言论。

这些患者被动“躺平”以后,因为国内现代社会的便利生活,以及父母的宽容,他们逐渐习惯了、适应了,待在心理舒适圈里更加不敢走出来了。

如今国内外卖、网购行业发达,抑郁症患者就算完全不出门、不与现实社会的人交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他们一开始“躺平”在家可能也会觉得空虚、压抑、无聊,担心自己的学业和前途。但他们逐渐发现,平时打打游戏、刷短视频、跟网友聊聊天,也能打发时间,得过且过、轻轻松松又一天。至于学业和前途,他们往往下意识地不去想。

人是一种动物,也有趋利避害的动物本能。这一边是在家“躺平”有好吃的、好喝的,自由自在,有爹妈供着,反正只要不出门,什么问题都可以不想。

那另外一边是要直面过去的痛苦、未来的迷茫,思考如何重返社会或校园,如果去看病的话,很可能还要再次承受疗效不理想的打击。

在这样的对比下,你们觉得患病的孩子会选哪一边?别说孩子了,即使是成年人患者,如果他们有条件“躺平”的话,恐怕也会忍不住选第一个。

即使身边有人指责孩子 “啃老”,但孩子一直待在家里,一般也不会听到这些言论。若是孩子曾经不管以何种方式接触过精神分析,甚至还认同武志红“父母皆祸害”的说法,他们还会觉得自己的现状都是原生家庭、父母导致的,从而更加心安理得地“躺平”。

而父母看到孩子“躺平”后,会感到无奈和欲哭无泪。这又会反过来让孩子更觉得“躺平”有理,认为这是攻击父母的手段。

有一位大学生患者星研,她在大二时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有幻觉和自*念头,被迫休学。还被其他权威的精神科专家诊断为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前兆,但药物治疗和一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效果都不理想。

星研已经对康复丧失了信心,不想再接受任何的治疗。在父母的苦劝下,她勉强愿意前来找我们求治,可是一开始非常不配合,说觉得自己在家宅着挺好的,不上学也没关系,是典型的“躺平”心态,“大不了以后去送外卖”。

幸好,经过深入的积极引导之后,星研恢复了康复动机。而且很重要的是,星研的妈妈充分意识到能接受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是非常难得的,她果断放弃侥幸心理,不断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女儿,也督促丈夫积极接受家庭治疗,这让星研心里重新有了希望。后来,星研重新接受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最终实现了撤药和康复,成功复学。

而且,有些患者的父母以往盲目“鸡娃”,让孩子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孩子患病之后,他们很担心孩子发生悲剧,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负有很大的责任,他们的心态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孩子想躺平就躺平吧,只要TA能平安快乐地活着就好。

这些父母在无奈之下也“躺平”了,期待值已经降到了最低。孩子只要不伤害别人、不自伤自残,他们就一味顺从,想着能照顾孩子多久是多久,放任孩子躲在心理舒适圈里。

有一位患者父亲说,自从女儿患病之后,他们尝试过很多方法都没用,他真的感到很累很绝望。他想过不挣扎了,也不想孩子承受辗转求医的痛苦了,他一度计划把家里在市中心的房子卖掉,再到郊区买一套便宜的房子,带着女儿远离喧嚣的生活,用剩下的钱一直养着她。

所以,其实从某个程度上说,患者和家属是被迫“躺平”的,他们也非常无奈。

从现实角度来看,如果患者适当地“躺平”,比如1、2年之内,这带来的隐患还不算明显,甚至利大于弊,能让患者暂时远离应激源,得到休息,对其情绪有所帮助。

所以,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可以考虑休学1年,甚至2年。在休学期间,患者的情绪症状有所稳定之后,父母和患者再一起找到适合自身家庭的康复路线图,甚至接受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患者往往能顺利回归校园,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但是,如果患者和家属一味“躺平”,未抓紧时机,那么随着“躺平”的时间越来越久,患者偏离正常成长轨道,甚至与社会脱节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

多年之后,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同学、朋友已经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工作,甚至已经成家立业的话,他们内心极有可能非常失落、自卑,再次出现重度抑郁发作,甚至决定轻生。

有一位患者家长说,她曾加入一个抑郁症患者互助群,看到里面有一位抑郁症患者因病休学后足足在家待了10年,根本不可能再复学了,人生轨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人生的发展停滞了。

所以,希望抑郁症患者、家属,尤其是后者,要保持理性。患者病情严重时,可以让他们暂时找到一个心理舒适圈,休养生息,但这个时间不宜太长。尤其是还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大学生,家长及时帮助他们回到人生成长的轨道上去,这非常重要。

02、患者父母不能“躺平”,要学会自我家庭治疗

如果抑郁症患者出现了“躺平”心态,父母该怎么积极引导,甚至想办法让孩子加快康复?

第一,父母自身不能有“躺平”的心态,不能盲目相信网上说的“静待花开”、“接纳一切”,这实际上是非常愚昧、无知的。

父母带孩子尝试过很多方法都不理想,主要是因为这些方法都无法高效解决问题,而不是抑郁症无法治愈。

父母要改变思路,主动学习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用高效、科学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了解抑郁症真正的根源,意识到孩子的病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父母要学会“自我家庭治疗”,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有意识地改善家庭氛围及亲子关系,通过这种方法逐步、部分地修复孩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比如,很多青少年患者休学后沉迷网络,黑白颠倒。如果父母只看表面的话,往往觉得孩子颓废堕落、不思进取,会忍不住批评、说教孩子。

但如果父母掌握了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就会意识到这是孩子在非正常状态下的正常状态,他们内心积累了大量强烈的负性情绪,打游戏是其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能够暂时稳定他们的情绪。从这个角度,父母更容易理解孩子的行为。

父母还要反省自己过往是否采取了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虽然父母是爱孩子的,但爱的表达方式很可能是不当的。

比如有些父母盲目鸡娃,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虽然父母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孩子好,但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了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成为了孩子患病的根源之一。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一生顺遂,不遗余力地为孩子安排好要走的路,不给孩子任何选择权。这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抗压能力都很弱,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孩子会感觉丧失了人生的主动权,甚至认为自己只是父母的附属品。

有些父母虽然看起来很民主、很宽松,但其实走了另一个极端,盲目地放养,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看起来自由自在,但其实内心孤独,尤其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又非常疏离,甚至总对父母“报喜不报忧”。

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多种,以上只是部分列举。希望父母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在改善亲子关系后,深入地跟孩子沟通交流,虚心地接受孩子对父母的评价、看法和建议。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确实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最好能向孩子真诚地道歉,持续改正,这非常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气氛,帮助孩子进一步康复。

除此之外,父母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人格异常。很多父母非常优秀、事业有成,很容易变得自以为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非常强势。这是很典型的偏执型人格异常。如果父母还有追求完美、吹毛求疵、容易焦虑和灾难化思维的性格特征,则有可能是强迫型人格异常。

希望这些父母要提高自我觉察意识。如果不是孩子出问题了,你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有人格异常。现在孩子病了,久治不愈,这反而能逼着你们深刻地自我反省,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人格异常。

从这个角度看,这其实是一个契机。如果你们的人格异常缓解了,整个人发生了巨大的积极改变,这会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意味着他们的病情也会明显缓解。

我曾经分享过我自身的经历。我是一名精准精神心理医生,但因为我从小就是学霸,最终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我一度认为自己非常优秀,总是自以为是,出现过偏执型人格异常。但我没有吃药,也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却成功逆转了我的人格异常。

第三,在开展“自我家庭治疗”、亲子关系明显好转后,如果孩子处于休学阶段,父母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带着孩子去度假。

当然,这必须在孩子乐意的情况下,而非父母的一厢情愿。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制定游玩攻略、订酒店等等,如果孩子顺利完成了这些事情,父母要给予及时的、具体化的肯定,这有助于孩子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而父母也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在度假的过程中,父母要放下工作及生活琐事,借此机会进一步改善亲子关系,甚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贵人指路”,孩子在度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开拓眼界、增长见识,还能够接触更多的人,说不定途中会有意外的惊喜,能够遇到为孩子指点迷津的“贵人”。

03、如何引导抑郁症孩子走出“躺平”心态?

第四,上面分析了孩子“躺平”背后的心理,这其实是被动躺平,父母一定要理解,不要指责、批评。

父母要判断孩子是否在求医过程中遭受了二次心理伤害,如果是的话,父母要及时调整方法,不要再病急乱投医了,要结合上面的第一、二点,并深入与孩子交流后,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康复路线图。

有的孩子病情不算严重,休学后情绪趋于平稳,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就医的话,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学习正念疗法,将平静放松的状态与负性情绪反复结合,虽然不能彻底解决孩子的问题,但有利于缓解情绪症状,孩子的思维内容会相应地理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伯恩斯情绪疗法》等CBT方面的书籍,有助于自我觉察能力,识别不良的认知内容。

不过,不建议患病的孩子效仿武志红,试图通过学习精神分析流派来走向康复。精神分析流派容易过于强调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会用“控制欲”、“攻击性”等词来形容父母的不当家庭教育方式。

这样的好处是让患者不再完全地自我否定,意识到得抑郁症不是自己的错,抑郁症状会有所缓解。但弊端是,患者可能会走向完全的外归因模式,变得非常偏执,把自己患病的原因都归咎于父母,亲子关系不断恶化。

如果是能够独立生活的抑郁症患者,他们能跟父母保持一定距离,尚能避免直接冲突。可青少年、学生患者休学后呆在家里,要是频繁跟父母发生矛盾,大吵大闹,反而会导致情绪剧烈波动,复诊时很容易被精神科大夫改诊断为双相障碍,变成“重性精神病”。

第五,如果家里有其他孩子,父母要引导他们理解、尊重患病的兄弟姐妹,不能表现出不屑和轻蔑。

有的家庭里面,哥哥或姐姐得了抑郁症休学在家,但弟弟或者妹妹还比较心身健康,甚至积极上进,学习成绩也不错。如果缺乏引导的话,这些孩子往往难以理解哥哥姐姐为啥会这样,他们怎么不去上学?怎么整天打游戏,还让爸爸妈妈伤心难过?

他们可能会觉得哥哥姐姐真懒、真堕落,如果互相之间发生冲突的话,他们甚至可能会脱口而出骂哥哥姐姐是“废物”。这很容易加剧矛盾,对患病孩子造成更多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加重病情。

所以,在多孩家庭中,父母要有意识地跟没患病的孩子提前沟通好,让他们知道哥哥姐姐为什么得病、面临什么困难,他们应该表示出尊重、理解和关心。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孩子还得感谢患病的哥哥姐姐,因为是他们得病之后,父母才有意识改正家庭教育里的错误,其他孩子因此获益。当然,如果家庭里患病的是弟弟妹妹,父母同样要对哥哥姐姐做这样的积极引导。

第六,如果上面几点都做到了,孩子的病情往往已经有明显缓解,父母还要有意识地通过生活点滴,逐步引导孩子培养起越挫越勇的高逆商,积极面对困难。

比如,很多孩子服用精神科药物后有明显的副作用,身材发胖、嗜睡等。父母要积极地跟孩子一起想办法,比如一方面找医生调整用药,另一方面可以跟孩子一起养成更科学的饮食和锻炼习惯,缓解副作用的同时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出现了社交恐惧症,不愿出门,父母可以尝试从最简单的做起,鼓励孩子跟自己一起外出取快递、外卖、买东西,及时给孩子肯定,再慢慢拓展到出门参加一些孩子喜欢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还要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人际交往的技巧,逐渐恢复社交上的自信。

如果孩子出现了学习障碍,学不进去,父母要引导孩子意识到学习障碍的背后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一方面,可以尽量修复能够想得起来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让学习情景与积极的情绪反复结合,能学一点是一点,找回学习状态。

无论在哪个方面,当父母看到孩子有了一些积极改变时,一定要及时、具体化地给予孩子肯定,并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肯定。这能促进良性循环,帮助孩子感受到不断恢复的能量,走出“躺平”心态。父母还可以对孩子进行人生规划,引导他们找到人生的意义。

希望患者和父母都要认识到,抑郁症不是慢性复发性疾病,它是可以痊愈的。如果真的想躺平,应该先摆脱疾病所困,真正走向康复,恢复理性并努力换取稳定的生活后,再考虑是否舒适放松地度过余下的一生。这属于主动的“躺平”,是个人选择的权利。

不过,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人的一生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不应该持续地“躺平”。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奋斗后,我目前已经完全有能力、有条件选择“躺平”了,但我不愿意停止奋斗的步伐。帮助更多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真正走向康复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和人生的意义,虽然个中仍有很多艰辛,但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希望患者父母们也能深入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如果不想孩子躺平,你们更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模范和战友,一起寻找和实现各自的人生意义。如果孩子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积极的人生目标,看到了实现的可能性,他们会重拾斗志,根本不愿意“躺平”,我们父母要抓住机会,争取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早日走出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