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星同盟在其历史中有过15个正规整编宇宙舰队的番号,而在这15个舰队中,最耀眼的当属第13舰队。第13舰队的历史并不长,是在宇宙历796年才组建的新舰队,并在同年的亚姆立札会战后不久就撤销了番号。
第13舰队徽章
第13舰队这个番号虽然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不到,但却是一般通称的乃至在后世历史上也颇有名声的“杨舰队”的发端,这个基于同盟名将杨威利的人格魅力和功绩而集合起来的军事团体在同盟末期与黄金树王朝和黄金狮子王朝的一系列战役中大放异彩。而杨舰队的主要成员多数正是由第13舰队的主要成员继承而来。
旗舰:
第13舰队旗舰 “休伯利安号”
同盟军旗舰(休伯利安级)同盟军第十三舰队旗舰,杨威利提督座舰“休伯利安”
全长911m,最大宽度70m,最大高度284m(含天线),舷号144M,乘员915名。主要武装:
25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32门
15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1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8具
12cm口径轨道炮4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42艘、空天飞机4架
休伯利安级分舰队旗舰的首舰,本级战舰的舰桥后移至舰体中心部位以提高安全性,主要武装都部署在舰体前半部:舰首32门主炮,正面火力虽不比埃阿斯级那么强横却也远超标准战舰;两舷共80个球形炮塔回转性很高,内部安装了如荷电粒子光束炮、镭射机枪等各种武器,即可分散射击也可将火力集中,但自侧沟格纳库开始便没有炮塔防护了(想必是借鉴了茉莉亚的设计)。由于总体质量较小,机动性是本级战舰的强项。相比埃阿斯级主力舰队旗舰而言,休伯利安级的指挥管制性能要差很多。虽然在编入第十三舰队担任旗舰时的舰队规模只有6400艘,但考虑日后舰队规模可能会有扩充,最后还是参照正规舰队的标准增设了指挥管制设备,舰体外部也加装了很多天线。另一方面,第十三舰队有别于其它舰队的旗舰单独指挥,而是以休伯利安为首连携阿格特拉姆、特里古拉夫、茉莉亚等分舰队旗舰形成一个指挥集团,所以也并非很重视单舰的指挥管制能力。据说是为了体现平等主义精神,休伯利安级的舰桥内一改埃阿斯级指挥座高高在上的格局,和众参谋座位同处一平面(但是我们的杨威利同学似乎对此并不买帐,于是,他坐到指挥桌上去了……)。自从帝国领进攻作战失败后,同盟国力大幅衰退,仅能维持常规级别的舰艇生产,以致于休伯利安级仅生产了三艘。
本舰于795年12月海尼森第一船厂竣工,次年2月1日编入第四边境星域分舰队担任旗舰,3月1日紧急抽调至同盟军第十三舰队担任旗舰,伴随着同盟的不败名将驰骋在战场上,见证一次又一次的魔术表演。同盟战败后也免于巴拉特和约的处分,到了艾尔-法西尔时期担任预备军的总旗舰。杨威利被地球教暗*之后,本舰配属给梅尔卡兹中将。最终在801年6月1日的希瓦星域会战中本舰遭帝国军毕典菲尔特舰队猛攻,船体腹部中弹爆炸沉没,梅尔卡兹中将随舰战死。
旗舰“阿格特拉姆号”
旗舰“阿格特拉姆”,舰体全长983m,最大宽度88m,最大高度356m(含天线),舷号BG-20,乘员1041名。主要武装:
22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76门
15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4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28具
12cm口径轨道炮6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78艘、空天飞机4架
光看舰形很难想到这竟然会是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16号舰。其构造不同于任何一艘埃阿斯级战舰,船体和舰首、推进部不在同一条轴线上而是置于后两者下方。出于提高正面主炮火力的考虑,下部船体的正前方又加装了口径稍小的36门中子光束炮,另外两舷的副炮无论是口径还是数量也高于基本配置,使得本舰总火力可与克利什那等强火力舰媲美。最为惊人的是,除了埃阿斯级标准的推进部侧沟格纳库,下部船体也可搭载42艘斯巴达尼恩,战斗艇总数和一艘轻型航母相当。综合以上因素,本舰相当适合近距离格斗战,在其服役时也诞生了一个新名词——航空战舰。
但是作为一艘试验型的舰艇,阿格特拉姆的缺点同样明显。由于船体下移并未处在推进轴线上,同时也使舰桥部单独悬空于船体上方,结构与重量上的不平衡导致本舰在进入亚空间时舰桥部会出现周期性的大幅震荡。而且因为战舰前部重量的增加,航速和回转性问题比较突出。
本舰于790年4月海尼森第三船厂竣工,同年5月1日编入第六边境星域分舰队担任旗舰。794年11月1日携麾下舰艇120艘编入同盟军第四舰队担任费雪少将的座舰,796年2月11日的亚斯提星域会战中,第四舰队成为帝国军各个击破战术的首要目标,舰队主力瞬间被瓦解。本舰在战斗中只受轻微损伤,成功脱离战线。796年3月15日编入同盟军第十三舰队,之后参加了第十三舰队建立以来的所有重大战役,最终因为799年5月25日签定的巴拉特和约而遭到解体。
旗舰“希瓦号”
旗舰“希瓦”,舰体全长1172m,最大宽度73m,最大高度359m(含天线)。湿婆的外形特点鲜明,舰身加装了很多天线犹如刺猬一般,强大的通信能力可适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执行任务。其次,被改造成立方体的舰首共安装了80门中子光束炮,这在巴拉特和约后登场的战舰中算是一绝。但是本人推测在如此有限的空间内不太可能容纳得下80门标准的25cm口径主炮,最多采用阿格特拉姆那样的22cm口径主炮,而且舰首质量增加会带来回转性差的弱点。即便如此,其舰炮火力也无愧破坏神之名了。另外,引擎喷射偏向板明显经过补强,形状也更接近休伯利安级,希望机动性能达到最终改进型的水准。帝国领进攻作战中同盟损失了大量作战舰只,国力的衰退又导致短期内无法生产足够的舰艇补充舰队。从本舰身上可以看出同盟新的造舰思路:以质量弥补数量上的劣势,战舰个体以增加炮门数来提高舰队总火力,这在标准战舰改型舰上也得以体现。
据说本舰最初是某边境星域分舰队旗舰,后来与阿格特拉姆、茉莉亚一样被调配入正规舰队。同盟战败后作为“活动的谢伍德森林舰队”的旗舰保存下来,之后编入费雪分舰队担任旗舰。最终在800年5月15日的回廊之战中,在帝国军毕典菲尔特舰队的攻击下沉没,舰队副司令费雪中将随舰战死。
旗舰“莫利亚号”
阮邦修分舰队旗舰“莫利亚”,舰体全长975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62m(含天线),舷号E-5。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14号舰,强火力型之一(同盟的强火力型战舰都有着东方的名字)。本舰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盘古的降成本版,也对盘古身上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其舰首的高度降低了一些,可能装备的主炮并不是25cm口径,推测为22cm口径;为提高对空火力,在两舷的侧上方集中部署了70门副炮,而船体下部则单靠增厚装甲来防御攻击(本人不能认同这种设计,副炮集中固然可以增强攻击但射击死角太大,若被敌小型舰艇从肚腹处攻击,装甲再厚又能抵挡多久?);另外推进部的长度明显缩短,且并未发现有侧沟的舰载艇格纳库,怀疑是为了强化装甲而放弃了这一设施。本舰原本是水蓝色涂装,后因阮邦修少将的个人兴趣而重新涂装成虎纹迷彩。
本舰于788年12月海尼森第一船厂竣工,次年1月1日编入第三边境星域分舰队担任旗舰。795年5月的改造中,继续强化了船体的装甲防御,原本就不比同级战舰的舰内容积更加缩小,指挥通讯方面的设备不足也导致本舰无法统驭上万规模的正规舰队而只有分舰队旗舰一级的水准。亚斯提星域会战的失败使同盟急速抽调了很多边境星域分舰队的舰艇充实军力,本舰于796年3月15日编入同盟军第十三舰队,参加了第七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并在797年5月19日在多利亚星域会战中勇猛敢斗,立下战功。最终在第八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的残局阶段,由于本舰率领分舰队得意忘形地追击败退中的缪拉舰队,被帝国军赶来增援的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舰队伏击,茉莉亚被六道能源光束同时击中爆炸沉没,分舰队司令阮邦修少将随舰战死。
旗舰“马萨苏伊特号”
旗舰“马萨苏伊特”,全长950m,最大宽度70m,最大高度275m(含天线),舷号1151,仅生产了三艘的休伯利安级分舰队旗舰之一。休伯利安级原设计是不强调火力和防御力而注重机动力的,但玛沙索特是个例外:其舰首共装备了50门主炮,正面火力可谓强大;与休伯利安的副炮集中在舰体前部不同,玛沙索特的副炮分布比较均匀,顶部和底部也有部署。但是从外表上看并没有侧沟格纳库,怀疑是为了加强装甲而放弃了;玛沙索特比休伯利安长的那39m全用在尾部引擎喷射偏向板上,在充实火力的同时,机动力丝毫未减还有增强;另外本舰使用的FTL超高速通信天线也提高了通讯侦察机能。
本舰自800年3月担任亚典波罗分舰队的旗舰(亚典波罗的眼光一向不错),之前一直在边境星域分舰队服役。其后参加了自第十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以来的所有战役,伴随着亚典波罗战斗至最后一刻。
不死鸟“尤利西斯号”
不死鸟“尤利西斯”,全长624m,全宽65m,全高136.5m(含天线),舷号913D,乘员660名。主要武装:
20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8门
15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22门
12cm口径轨道炮6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12具
镭射机枪单装22门、连装10基20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12艘、空天飞机2架
本舰是众多787年型标准战舰中的一艘,除了舷号并无其它特别之处。于785年4月杰姆希德中央船厂竣工,同年5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八舰队第35分舰队。其最出名的事迹莫过于796年10月16日在亚姆利扎星域会战中被帝国军战舰击中,排水处理系统因此受损,全舰官兵只得在四溢的污水中继续奋战,一时沦为友军的笑柄。796年11月1日和第八舰队残部一同编入同盟军第十三舰队,参与了第十三舰队建立后的所有重大战役。同盟战败后编入了梅尔卡兹独立舰队而逃过了巴拉特和约的处分,到了799年艾尔·法西尔独立**时期一度成为杨威利的座舰(杨威利这种做法有点不负责任,虽说舰队规模小,以标准战舰的指挥管制能力还能应付,但防御力毕竟不如旗舰级战舰)。800年8月担任伊谢尔伦共和军旗舰,伴随着尤里安继续奋战。
马里诺分舰队旗舰“缪富爱谢号”
马里诺分舰队旗舰“缪富爱谢”,全长627m,全宽89m,全高145m(含天线),舷号885N,乘员720名。主要武装:
18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18门
6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4门
6cm口径轨道炮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18具
镭射机枪数不明(应多于马尔杜克)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6艘、空天飞机2架
本舰是针对同盟军标准级分舰队旗舰因战斗力薄弱而开发的改进型之一。为了强化主炮火力,舰首被改造成T字型增设了10门主炮,使整艘战舰的外形酷似海洋生物——锤头鲨。两舷的炮塔没增加多少,但安装了更高效的防御力场发生器,改善了近战防御的问题。同时,作为分舰队旗舰,指挥管制设备、通信侦察设备又进行了优化,中央船体部因此而大型化。种种改进也带来了改装费用上的问题,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此改进型并未大量生产。
本舰配属于同盟军第十三舰队,从797年末起一直担任马利诺上校的座舰。
亚拉肯分舰队旗舰“马杜克号”
亚拉肯分舰队旗舰“马杜克”,全长630m,全宽65m,全高137m(含天线),舷号813c,乘员675名。主要武装:
18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8门
6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4门
6cm口径轨道炮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12具
镭射机枪连装6基12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6艘、空天飞机2架
同盟军标准级分舰队旗舰,外形和标准战舰相差无几,但内部的指挥管制设备、通信侦察设备的性能比较强,总共约生产了5000艘以上。该级战舰最为人诟病的是其糟糕的攻防能力,从舰首主炮到舰载艇,无一不比标准战舰差了一个等级。两舷的火力莫说攻击敌舰,防空都尚嫌不足,在近距离乱战时的劣势尤其明显,根本无法胜任带领分舰队突击敌阵之类的战术任务。所以该级分舰队旗舰在前线官兵中所受不满的声浪很大,迫使同盟军方尽快研发改进升级版的方案。
本舰原担任海尼森第六轨道宇宙港警备舰队的旗舰,负责巴拉特星域周边的治安工作。第八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时和其余边境星域分舰队合流作为援军奔赴战场,由于分舰队司令亚拉肯少将无视穷寇莫追的命令,追击败退中的缪拉舰队,却遭帝国军赶来增援的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舰队伏击,被敌军导弹直接击中,舰艇一折为二,包含舰桥的前半部,撞上一艘己方的巡航舰,同时爆炸沉没。
“特里格拉夫号”
“特里格拉夫”,长924米,宽210米,高(含天线)328米,舰员823人。
主要武器:
舰首25cm中子光束炮80门;
舰桥后方25cm中子光束炮8门;
舷侧18cm荷电粒子光束炮24门;
多功能导弹发射器16部;
12cm电磁炮2门;
舰载机:斯巴达尼恩战斗艇16架
它是达斯提·亚典波罗的座舰。这艘战舰在亚姆立札会战之后加入了伊谢尔伦驻防舰队,成为了杨舰队的一员。这艘原本是为了对抗帝国军而建造的同盟军最新锐的战舰,首次迎来战斗却是在同盟军的同室操戈之中:在多利亚星域会战中,这艘战舰率领着一个分舰队对第十一舰队的前半部展开猛攻,对战斗的胜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宇宙历798年,“特里格拉夫”带领的巡逻舰队在伊谢尔伦回廊中与帝国军遭遇并进行了小规模的交火。此次战斗之所以为人所知乃是因为此次同盟军巡逻舰队中有大量训练中的新兵,其中就包括杨威利的养子尤里安·敏兹。在随后发生的“要塞对要塞”战役中,“特里格拉夫”率部痛击了缪拉舰队,为伊谢尔伦的防御出了不少力。
“特里格拉夫”参与的最后一战是巴米利恩会战,此次战役中同盟军成功突进到可以直击帝国军总旗舰“伯伦希尔”的位置,却因为同盟政府的投降而功败垂成。“特里格拉夫”虽然安然度过了这场会战,但在战后却没能躲过《巴拉特合约》,依照合约的要求,同盟军需要解体所有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作为最新锐战舰存在的“特里格拉夫”首当其冲。
宇宙历800年,“特里格拉夫”被拆解,舰船除籍。
著名人物:
提督 杨威利(ヤン‧ウェンリー,Yang Wen-li)
自由行星同盟元帅,被称为“民主政权的守护神”,“百年难得的天才智将”,“魔术师奇迹杨”等,与银河帝国皇帝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是宿敌,但就战术智谋来说杨威利要略胜莱因哈特一筹。在与莱因哈特交手的巴米利恩战役中曾将莱因哈特逼入绝境,并在战后退役。与副官格林希尔结婚;同盟灭后,与藏匿起来的梅尔卡兹提督会合,重新夺回伊谢尔伦要塞,重建了民丵主政治的温床;被地球教刺客暗*。
分舰队司令达提斯.亚典波罗
拥有一头铁灰色的头发,性格叛逆至极,热衷于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工作.在海尼森国立军事大学中成绩出色却喜欢被当作是坏学生,在大学中组织并成立了"不良图书同好会",但"亚典波罗太过于热衷活动的组织,结果书却没看几本"(杨威利语).
生于宇宙历771年,毕业于海尼森国立军事大学,是比杨威利元帅晚两届的学弟.在军事学院中亚典波罗已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华,主要表现在对敌军采取袭击补给线等的游击作战,诈败后反攻等方面.毕业后先后担任驱逐舰舰长,第二舰队(舰队司令帕耶特中将)参谋,第十舰队(舰队司令伍兰夫中将)分舰队司令官等职务.
亚姆利扎会战中第十舰队司令官伍兰夫中将与参谋长陈少将先后战死,达斯提·亚典波罗准将奉命指挥第十舰队残余兵力,并使第十舰队残部顺利从战场突围.战后亚典波罗准将晋升少将,第十舰队编入伊谢尔伦驻留舰队,亚典波罗少将转任伊谢尔伦驻留舰队分舰队司令官.
之后亚典波罗一直从事伊谢尔伦要塞驻留舰队的编成,训练等工作,参加了平定"救国军事会议"叛乱以及第八次伊谢尔伦攻略战等作战,并晋升中将.银河帝国军发动"诸神的黄昏"作战,奥斯卡·冯·罗严塔尔一级上将率军进攻伊谢尔伦要塞时向杨威利上将献计重创达列肯普舰队,使伊谢尔伦驻留舰队顺利从伊谢尔伦要塞撤退.
巴米利恩会战后与杨威利元帅,先寇布中将等人一同退役.后在达列肯普发起的动乱中与先寇布中将一同指挥蔷薇骑士连队进行反击,保护杨威利元帅从海尼森脱离.向杨威利元帅提出"解放回廊"的战略构想,提出重夺伊谢尔伦并与新近独立的艾尔·法西尔革丵命政府联合构成伊谢尔伦回廊一带的"回廊解放区",获得杨威利元帅的同意.后与杨威利元帅等人一起加入艾尔·法西尔革丵命政府,对抗银河帝国罗严克拉姆王朝.
不久后在回廊之战·前哨战中奉杨威利元帅之命担任诱敌工作,将毕典菲尔特一级上将与法伦海特一级上将诱入伊谢尔伦回廊深处,重创两员猛将率领的舰队.其中法伦海特一级上将在撤退中战死.
杨威利元帅被地球教徒暗*后艾尔·法西尔革丵命政府解散,以杨威利养子尤里安·敏兹为首的伊谢尔伦共和政府成立.亚典波罗成为伊谢尔伦共和政府的主要军事领袖并全力辅佐尤里安.指挥了希巴星域会战,在伊谢尔伦共和政府占绝对劣势的条件下使其成功逼和银河帝国.
伊谢尔伦共和政府转移至海尼森后亚典波罗继续辅佐尤里安.
著有<革命战争回忆录>等作品,旗舰是特里古拉夫(至巴米利恩会战)和马萨苏伊特(巴米利恩会战后).
副司令官 费雪
费雪提督是个银发的中年人。他在运用舰队方面经验老到,即使进行长距离远征也能不脱落一艘舰艇地使舰队保持漂亮的队形,在同盟、帝国中是首屈一指的。杨元帅曾经这样夸奖费雪提督:“费雪的舰队操作简直就是艺术,有了他,我在实战中是不会有任何不安的。”
他衣着军服时给人的感觉很朴素,不是十分引人注目。虽然舰队操作水平十分优秀,但他对于自己的实战指挥能力从不过于自信。长期担任杨舰队的副司令官,是杨元帅最欣赏、信任的幕僚之一。
通称杨舰队的第13舰队成军时就任副司令官,全权负责整个舰队的航行、移动事宜,在往后的各项军事行动中皆能让舰队完整地到达目的地而名声大噪,素有「杨的另一只脚」之美誉,更有甚者认为「没有了他,杨舰队就会迷路」。为人朴实,直到最后仍为杨贡献其心力;日后在”伊谢尔伦回廊决战”中,遭受帝国猛将毕典菲尔特的猛攻身亡。
宇宙历800年,在伊谢尔伦回廊内进行的攻防战中,费雪不幸阵亡。按照日后的评论:“帝国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给了杨舰队近乎致命的伤害……”由此可见他对于杨舰队的重要性。
要塞防御指挥官 华尔特.冯.先寇布
华尔特.冯.先寇布,一个被面前的敌人视为死神,将死亡具体化的恐怖存在。但是,对于他守护的人来说,“只要双脚站在地上,没有人能比他更可靠。”他以自己的身体和手中的利斧向世人证明了人类肢体所展现出的力量永远不会被历史遗忘的,永远都是战史中闪光的一页。
先寇布是杨舰队的陆战指挥官,也是杨舰队的核心成员之一。他本是帝国的贵族,小时候随祖父母逃亡到同盟。之后参加了同盟军,成为由帝国流亡人员组成的精锐部队"蔷薇骑士"联队的第十三任队长。不光在肉搏战上有多姿多彩的表现,在于女性的关系上也一样精彩,有一个私生女卡琳。参加过杨舰队的所有大战,并且是杨威利第一次夺取伊谢尔伦要塞的功臣。曾经劝说杨威利违抗同盟政府的命令击败莱因哈特。巴米利恩会战后随杨威利一同退役。之后与亚典波罗一同率领"蔷薇骑士"联队反叛同盟,与亚典波罗等人一起解救出了被囚的杨威利,并加入了"杨非正规部队"。宇宙历801年,在奇袭莱因哈特旗舰伯伦希尔时战死于白刃战中。遗言是,“华尔特·冯·先寇布,三十七岁,临死前的遗言……我的墓碑不需要有墓志铭,只有美女的眼泪,才能安抚我的灵魂。”
杨死后的代理司令 尤里安.敏兹
"魔术师"的杨威利的养子。 由于尤里安·敏兹是军人遗裔,据“军人子女战时福利特别法”(又称“托尔巴斯法”),15岁前之孤儿得交由军人来抚养;尤里安便经由亚列克斯·卡介伦代为申请,把他带入时为上校之杨威利家中。他做家事井然有序,和杨威利完全不同,他泡红茶非常好喝,深得杨威利喜爱。
尤里安·敏兹本身文武全才,和杨威利比来,有明显对比,其第一次架驶“斯巴达尼恩”战机出战,便击落舰艇一艘;另一方面他射击技术也是名列前茅,除了他本身才华外,要归功于指导他的一流人物,如奥利比·波布兰,华尔特·冯·先寇布等。在帝国入侵费沙时的果敢逃脱折服众人。
尤里安12岁便和杨威利一起,其受到杨思考方式的影响相当深远,在做出决定时,第一个想的便是:“杨威利会怎么做?”。杨威利死后,伊谢尔伦政府成立,尤里安成为军事最高指挥官,曾用计诱使瓦列进入雷神之槌主炮射程而击败之。后来和莱因哈特会面,并提出了民丵主共和的想法,最后在莱因哈特死前,特地说明了如果不行,改行立宪体制也可,使民丵主自由种子得以保存下来。尤里安与华尔特·冯·先寇布的女儿卡琳是情侣。
客座提督 维利伯·尤希姆·冯·梅尔卡兹
维利伯·尤希姆·冯·梅尔卡兹是一个典型的旧帝国军人贵族,其用兵以老练而著称,被人评价因“不擅长社会交际”最终“只能止步于一级上将”。毫无疑问,梅尔卡兹拥有着与元帅这一军人最高军衔相符的能力。无论是在亚斯提对同盟的攻击,还是率领贵族联合军与罗严克拉姆对抗,抑或是流亡同盟后给予帝国军重击甚至一级上将的死亡,都体现出了他军事能力无疑在这个乱世中都是最高水准。老练,致密,稳重是队友和敌人对他的共同的形容。无论是莱因哈特的霸气还是杨威利的诡计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模仿的,所以梅尔卡兹那稳重的用兵手法才是后世所追求的目标。
空战队中队长 奥利比.波布兰
斯巴达尼恩单座战斗艇驾驶员,同盟的四名击坠王之一,也是银英中唯一活到战后的击坠王。
最爱是斯巴达尼恩和美女,在两方面都成绩卓越,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我在你(对尤里安)这个年龄的时候征服了第一个女人,击坠了第一架敌机,现在我两方面的战利品都已经超过了三位数。
不仅自己有出色的战技,在空战理论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明了三机一体的空战战术,效果显著。
与同为斯巴达尼恩飞行员的伊凡.高尼夫是好友,被对方称为六无主义的巨头(无差别,无反省,无思虑,无头脑,无节操,无责任)。
宇宙历801年,参与了奇袭皇帝莱因哈特旗舰伯伦希尔的战斗,随后和尤里安等人一起来到帝都奥丁,见证了皇帝逝世,随后和尤里安及亚典波罗,卡琳告别,一个人去了费沙。
伊凡.高尼夫
斯巴达尼恩单座战斗艇驾驶员,同盟的四名击坠王之一。
唯一的爱好是填字游戏(也许还有打击波布兰),是个安静温和的好青年,但是一和波布兰在一起就会变成爱好讽刺的毒舌机枪手。战绩在殉职前和波布兰不相上下,两个人经常在战场上较量击坠数目。
与奥利比.波布兰是从飞行学校时代开始的好友。
在巴米利恩会战中被帝国驱逐舰击坠殉职。
后勤参谋 亚历克斯•卡介伦少将
以四十岁不到的年龄即担任同盟政府后方勤务本部的代理部长,并且他身为一个军事官员所具有的卓越才能一直为人所称颂。在伊谢尔伦,也可以说是仅次于杨的最重要人物。号称“卡介伦一打喷嚏,伊谢尔伦就会感冒”。
杨舰队在战斗中始终能保持很高的战斗力,与卡介伦在补给和营运上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盟军的补给工作几乎都由他一手支撑。虽然他的志愿是成为经营管理者,却因为手续上的失误而进入了军官学校。在前线没有立下什么功勋,只靠文书工作居然能在三十岁左右升至将官实在是极为罕见的例子,这也印证了他的能力。
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沉着,并且带着一种非常自然的自信。对以社会有益的才能这一点来说,他远远超出杨之上。以才干来说,可说是属于秀才官僚的类型,但在不好一面上,简直可说完全不像。对年少者,能毫不拘束地随意谈笑,对年长者,也会大展他的利齿毒舌,包括包了糖衣和不包糖衣的。
巴格达胥
擅长站队。当同盟政变发生时,果断加入政变派,毕竟他还有改变同盟的心,并且接下了传递假情报和刺*杨的任务;不过当政变派的舰队覆没,马上转投杨的麾下(也许为了活命),离间政变军,从此之后成为杨军中的谍报人才。第二,这个人擅长本职工作,谍报干得好,尤其是在杨被同盟软禁,甚至要被处决时,为救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返伊谢尔伦要塞中也是攻击骨干。第三,他有自己的思想,即为了同盟。政变的初衷为了救同盟于水火,但事与愿违反而水深火热,但杨是真心为了同盟的政体,这也是巴格达胥想要的,毕竟杨死后,他还是为“舰队”工作。
第13舰队参谋长 姆莱中将
姆莱少将是在杨舰队中极少保持“理智”的人之一。作为第13舰队的参谋长,他属于那种典型的正统派军事家,喜欢强调常识的重要性,往往给人留下严肃、认真的印象。他有清晰的头脑和典型的官僚式处理方法。由于有些严肃、认真,只要有他在场,整个气氛才能够被带入正轨。
战史:
宇宙历796年,同盟军在亚斯提会战中遭受惨败,损失舰艇2万2000余艘,阵亡官兵高达150万人,参战的三个舰队中,第4及第6舰队损失尤为惨重。因为自794年以来的一年多时间内,同盟军已经在历次战役中损失了数万艘舰艇和数百万官兵了,已经达到了舰艇和人员补充的极限。对于在亚斯提会战中遭受重创的第4和第6舰队,同盟军已是无力进行重建。时任同盟军统合作战本部长的席特列元帅提出了一个将第4舰队和第6舰队余部重编为一个新舰队的提案,并获得了通过。
到796年4月,以原第4舰队第3分舰队(4th-3SF,指挥官艾德温·费雪准将)及第4、第5分舰队余部,第6舰队第2、第3、第4分舰队余部,加上部分补充的新兵,组建了第13舰队,下辖3个分舰队(13th-1SF、13th-2SF、13th-3SF),配置舰艇6400艘,官兵约70万人,原第4、第6舰队番号取消。舰队司令官为杨威利少将,副司令官为费雪准将。
第13舰队在796年5月发动了对伊谢尔伦要塞的攻击,并在指挥官的奇谋下,并未遭受什么损失即拿下了要塞。这一战就是第13舰队传奇的开始。
同年8月,同盟决定对帝国进行大远征,为此动员了空前庞大的舰队,第13舰队也在出战之列。为了补足第13舰队的编制,将原第2舰队部分主力调入,2th-1SF、2th-2SF、2th-4SF编入第13舰队,番号改为13th-4SF、13th-5SF、13th-6SF。经过补充,第13舰队下辖6个分舰队,配置舰艇14500艘,官兵约140万人。
因为情报泄露,帝国军对于同盟军的大远征采用了针对性战术,加重了其补给负担并切断了其后勤补给线。同盟军各舰队在缺乏补给而被迫撤退时遭受了帝国军的沉重打击,损失很大。第13舰队在经过与帝国军坎普舰队交战及前线指挥官吉尔菲艾斯调度集结的4个舰队轮战后,损失舰艇约1100艘。当同盟军在亚姆立札集结时,同盟军对各残存舰队进行了重编,以战力和指挥系统比较完整的第5、第8、第13舰队为中心,编成3个舰队集群。第10舰队残部,包括10th-2SF、10th-4SF、10th-5F、10th-6SF的全部残存兵力舰艇约4200艘被配置到第13舰队司令官杨威利的统一指挥下,随后参加了亚姆立札会战。经过亚姆立札会战,第13舰队本身也产生了不小的损失,按战后的统计数据,到舰队回国为止,战死及失踪官兵约有40万人,损失舰艇约4000艘;配属第13舰队的第10舰队残部在归国后还有舰艇约3700艘。
经过大远征的失败,同盟军宇宙舰队主力被歼灭,6个舰队全灭或大部被歼灭,损失舰艇数量超过7万艘,舰队官兵阵亡及失踪者接近800万人。本来就连第4、第6舰队重建都无法完成的同盟军,被迫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调整。第9舰队番号取消余部被重编为一个分舰队,派驻地方;第5舰队番号取消,余部被编为两个分舰队,由宇宙舰队司令部直属;第3、第8舰队番号取消,残部编为地方舰队。为了能以有限兵力扼守要冲--伊谢尔伦要塞,第10及第13舰队番号取消,两舰队合编为伊谢尔伦要塞驻留舰队;原第10舰队余部全部打散编入以原第13舰队各分舰队改名的驻留舰队分舰队中(IS-1FF至IS-6FF);在经过重编级补充后,全舰队配置各型舰艇14700艘,官兵约150万人,要塞指挥官兼驻留舰队司令官为杨威利上将。
第十三舰队的前身是自由行星同盟宇宙军第四,第六舰队。在亚斯提会战中第四,第六舰队遭到帝国军重创,战后西德尼·席特列元帅命令统合作战本部将第四舰队,第六舰队残存的兵力整合在一起组成第十三舰队,交给刚刚晋升少将的杨威利指挥。
亚姆利扎会战后第十舰队,第二舰队的残部并入第十三舰队,同时舰队奉统合作战本部的命令调至伊谢尔伦要塞以防备帝国军的入侵,第十三舰队更名为伊谢尔伦要塞驻留舰队。从第十三舰队创建之初直到巴米利恩会战结束为止,自由行星同盟军大部分的胜利都是由第十三舰队和他们的指挥官"奇迹的杨"带来的。
巴米利恩会战同盟军失败后,按照《巴拉特和约》中的规定第十三舰队被强制解散,但舰队中部分新锐战舰,宇宙航空母舰却在巴米利恩会战结束前按照杨的计划,由梅尔卡兹一级上将隐藏起来。这些隐藏起来的舰队构成了日后艾尔·法西尔革命政府军的核心战力。在杨,亚典波罗中将,先寇布中将等人从同盟首都海尼森脱出后不久第十三舰队的余部与前第十三舰队高层一起加入了艾尔·法西尔革命政府。
杨威利遇刺身亡后第十三舰队更名为伊谢尔伦共和政府军,由达斯提·亚典波罗中将指挥,直到战争结束。
第十三舰队的旗舰在巴米利恩会战前是休伯利安,巴米利恩会战后是尤里希斯。
年表:
宇宙历796年 创建后第一战便不流血夺取伊谢尔伦要塞。
宇宙历796年 亚姆利扎会战拖住敌方使友军顺利撤退。在同盟军惨败中,第十三舰队仍保持70%的生还率,为同盟军所有舰队中最高。
宇宙历797年 击败第十一舰队,零伤亡摧毁首都十二颗防护卫星”处女神的项链“,平定首都政变。
宇宙历798年 参加第八次伊谢尔伦攻略战"要塞对要塞",击毙帝国军总司令坎普上将,击毁帝国移动要塞"秃鹰之城"。
宇宙历799年 巴米利恩会战中成功将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的旗舰纳入射程。但因同盟政府的停战命令而最终未能取胜。
宇宙历800年 再度夺取伊谢尔伦要塞。
宇宙历800年 参加”回廊战役“即第11次伊谢尔伦攻略战, 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下仍击退帝国军。
宇宙历801年 参加希巴星域会战,突入帝国军总旗舰伯伦希尔内部,成功与帝国和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