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过得再不好,也不要去拯救父母,要学会“课题分离”

父母过得再不好,也不要去拯救父母,要学会“课题分离”

首页冒险解谜拯救家人探索更新时间:2024-05-09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个让人想哭的视频。

视频是春节结束前拍的:一位中年阿姨凌晨4点起床收拾东西,准备外出打工。女儿送别她时,母女俩哭得泣不成声。

底层老百姓为生存奔波的心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为了养家糊口,人到中年还跟丈夫、女儿分居两地,到了过年才能短暂相聚,隔着屏幕,陌生人都会产生恻隐之心。

母亲走后,这个女儿一直责怪自己上了大学,还是没有能力把妈妈留下来。

可能有人会替这个母亲感到欣慰,她养了一个孝顺懂事的女儿,知道心疼妈妈。然而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我想说的是,心疼父母的艰辛、想要拯救父母于水火中,其实是种错误的心理状态。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必须牢记一个概念:课题分离。只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拒绝管理他人的事务,既要保护好自己的边界,也不越界干涉属于他人的课题。

课题分离不仅适用于同事、同学、朋友等没有血缘的关系,也适用于夫妻、亲子等至亲的关系,很多时候丈夫不能替妻子做决定,孩子也没有权力对父母的责任大包大揽。

只是现实中,前者很好做到,后者做起来比较艰难。这是由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决定的,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单位,属于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被其他家庭成员侵占和剥夺,就成了常态。

《乔家的儿女》

因为这个原因,家庭成员的关系被揉成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夫妻之间、母女、父子之间互相埋怨,反目成仇,即使过了很多年,矛盾依然无法化解。

更是因此,当武志红提出原生家庭论、李松蔚指责中国家庭的互动模式很可悲的时候,上百万的年轻人由衷地认可,并把他们当成终身的信仰。

你可能会说,孩子心疼父母的艰辛是应该的,说明孩子善良、有上进心,孩子看不到、不理解父母的付出才可悲。

并不是这样。

其实父母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罪?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再笨的孩子都明白,这已经足够了。

如果孩子把帮助父母摆脱苦难、拯救父母于水火中,当成自己的责任,相当于把父母的灾难转移到自己身上,背负原本属于父母的命运。

负重前行的后果就是短期用力过猛,走不长远

就像一首歌唱的,你的背包,让我走得好缓慢。最终要付出远高于同龄人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当的结果。

开头的案例中,如果女儿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把多赚钱、让母亲留在老家当成人生的重心,就会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抛在一边,忽视学业、慌忙选择高收入工作而忽视长期规划、放弃正常社交等等。

为了安慰漂泊在外的母亲,她还会经常给母亲打电话、发消息,转发一些治愈系的鸡汤文,希望母亲高兴。她是真的爱母亲,希望母亲过得开心。

那么,母亲真的会满意吗?并不会。时间长了,她会觉得自己像一个没用的废物,女儿则像一个观音菩萨,在拯救、疗愈自己。

每个人,一旦意识到自己是被拯救的弱者,就会下意识地启动心理防御机制,否认、指责、冷漠。她非但不能理解女儿的良苦用心,还会指责女儿多管闲事。

这样一来,反倒会破坏母女之间的感情。

可是,女儿就该对母亲的感受不闻不问吗?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冷血呢?连亲情都如此冷漠,友情爱情是不是更加淡然呢?

课题分离也不是一把锋利的大砍刀,强迫我们跟所有人斩断联系。课题分离强调的是,在对方向我们发出求助的指令前,我们可以倾听、陪伴、拥抱、安慰,还可以在能力范围内给予部分物质帮助。

但是千万不能有拯救他、帮助他彻底摆脱困境的圣母心。

直到他对我们明确发出请求之后,要不要帮助他就成了我们自己的课题。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当对方没有请求我帮助时,我的主动帮助就是控制和强迫,带有高高在上、向下俯视的感觉,他不一定心甘情愿接受。

而当对方明确提出需要我的帮助后,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我帮忙,他能吸收,他能听得进去。

这不仅能提高改变的效率,还能使关系更加紧密,因为我们是肩并肩、共克时艰的战友。

这就是阿德勒所说的,“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能够放下我应该怎样、他应该怎样的固执己见,知道彼此都不是固态的物体,而是活生生的动态形象,就能让彼此的活力,在新的时刻鲜活地绽放出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