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段直升机降落舰艇的镜头,通过舰艇视角能看出降落的环境十分恶劣。飞行员第一次尝试着陆,随即SHOL报警,着陆程序报警未能成功,无奈下飞离重新进行降落。
这里再来看下驾驶舱视角,除了前面两个黄马甲的什么也看不见,都21世纪了,没有360度全景影像,好歹也整个倒车影像,不然也太考验驾驶员手艺了。拿汽车上那点科技来和直升机比,简直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了。在你还在学习科目三的时候,人家早就实现自动泊机了。
在收到停机命令后,自动泊机系统会依靠机身上的GPS导航系统来接近船舶,自动设置路线,然后船上的激光传感器会被激活,就像蓝牙一样扫描然后连接上机身,之后计算出直升机与移动船只的距离方位,误差只有惊人的几厘米,全程安全且自动。
直升机驾驶员只需要盯着操纵面板即可,别想着他们会在里面满头大汗,疯狂的操作摇杆。当然在有些时候这套系统并不好用。刚才SHOL报警你们也听到了,SHOL翻译过来就是直升机着陆程序。它为什么会报警?因为恶劣天气导致舰艇和直升机起伏不定,波动的参数让系统判定条件不允许。
这里我应该说错了,这套系统能判断停机条件恰恰说明它好用。刚才要是不报警,说不定直升机就可能被倾斜的甲板撞到产生坠机。这套系统会根据风速、船舶运动、海况还有船舶上方的气流等因素来计算直升机的性能。如果条件不在SHOL的允许范围内,就会判定着机程序不安全,需要重新调整。
虽然这些降落画面那么惊险刺激,似乎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但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所有的风险都是可控的,除非是一些非常极端的环境,舰艇横滚角度高达30多度,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一些黑科技来辅助着机,比如捕鼠器。听这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像是捕兽夹一样。没错,它的原理和夹子差不多,抓住飞机,然后把它拽下来。
它是由加拿大军方发明,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目前市面上其他海军的捕鼠器都是照着他改的。
它的思路也很简单,飞机停在甲板上空后,由于条件参数不稳定,SHOL无法找到合适角度着机,那就干脆在直升机坠一根缆绳下来。黄马甲把接头接在捕鼠器内的接头上,捕鼠器下方连接着一个绞盘。两个接头固定妥当之后,黄马甲撤离,控制室与飞行员对接,一个收紧绞盘,一个缓慢降低高度,二者协同运动,最后再用力一拉,拉死在甲板上。
同时捕鼠器的开口关闭,将连接头死死的咬住,然后再通过轨道系统将飞机移入机库。这就是捕鼠器的原型。不得不说加拿大不愧叫加拿大,真是擅长拿。
但是早期这个版本有个BUG,黄马甲必须要在室外工作,手动连接接头。在恶劣天气,一个浪打过来就有滑落海里的风险。可是如果不要人工,那么小一个接头,飞行员怎么能正好勾上?我们把一个区域全都弄上接头它随便挂哪个不就行了。
法国鱼叉助降系统,就是做了一个满是网眼的甲板锁定区域,给飞行员留了一个很大的自由空间。直升机上安装一个鱼叉,随便插在哪一个眼里面,鱼叉马上就会咬住,并且马上锁死。这种方式多用于轻型直升机,捕鼠器助降则多用于重型。我们国家的回收系统也是用的法国鱼叉。
我在一个视频中偶然发现,后来查了一下,因为以前我国海军全部型号几乎都是法国直升机,直到后来中华田园鹰舰载版投入使用,又改为了捕鼠器。但是这里我也要说一下,无论是鱼叉还是捕鼠还是SHOL,这些复杂的安全程序恰恰是说明了着机的高度危险性。
在风浪中降落从来都是非常危险的,不管你有什么辅助设备,在风浪下直升机都存在意外侧倾坠毁风险。有些东西是SHOL不可控的,很多直升机就是在触舰那一刻被甲板拍碎了。
最后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直升机更容易着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