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论及《红楼梦》曾这样说道: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基本点鲜明而对立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我想叫他们“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落实到《红楼梦》这部书中,便是大观园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
余先生此语道出了大观园在《红楼梦》中的真实功用,它表面上是贾家为元妃所造的别院,但实际上却是曹雪芹为贾宝玉及众姐妹所造的理想居所。大观园好比是唱戏前搭起的舞台,它将分散各地的人物聚集在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并且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因而我们看到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
黛玉葬花
在另一部东方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同样存在一个“大观园”,那就是源氏从须磨归京后为众情人建造的六条院。六条院跟大观园一样,自建成之后就成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主舞台。事实上,六条院本身就是《源氏物语》的艺术结晶,它不仅存在诸多与人物交相辉映的空间化的审美对象,更在整体叙事上将小说中几大相对独立的叙事系统整合在了一起。大观园亦是如此,它不仅呈现了诸多极具美感的自然景观,更是将宝黛之恋、宝玉心路历程及贾府命运结合在了一起。
下文笔者即从大观园和六条院的空间之美及大观园和六条院在整体叙事上的功用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最为重要的空间叙事。
一、大观园和六条院的空间之美曹雪芹用笔建造的大观园是中国小说庭院描写的最高成就,它不仅令诸多读者流连其中,还令诸多研究者试图画出它的原貌,甚至令建筑家们在现实空间重建大观园。紫式部笔下的六条院则是日本庭园美的典范,对日本后世园林设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川端康成即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指出:和歌自不消多说,甚至从工艺美术到造园艺术,无不都是深受《源氏物语》的影响,不断从它那里吸取美的精神食粮。
1968年获诺别尔文学奖后,川端康成在瑞典文学院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
1. 大观园之美
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要素呈现主人的精神文化。在大观园中,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要素皆齐备。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山、水这两大要素在大观园的整体布局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十七回中,贾政率众人首次游览大观园,打开正门后,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当即叫好,贾政则说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再看那山: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迳。
不难看出这座假山有两大妙处:一是符合园林艺术中的“开门见山”,二是微露的羊肠小径给人曲径通幽之感。此外,省亲别墅、怡红院、蘅芜苑旁都有假山,体现仁者乐(yao,四声)山的精神品质。
现北京大观园
与山相比,大观园中的水更为灵动,它从东北角引入,经沁芳闸抬高水位,向西流过石洞,经过稻花村、紫菱洲等处,之后又向东流入怡红院。园中诸多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或因水而生,如滴翠亭、藕香榭、秋爽斋、沁芳亭桥、沁芳闸桥等等。据此不难想象,大观园四季都可看到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这不仅符合智者乐水的精神品质,更是符合贾宝玉所说的“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
此外,大观园中的景物亦和建筑交相辉映,凸显主人公的性格特质。贾宝玉所居住的怡红院种着“数本芭蕉”和“一株西府海棠”,贾政曾说:这叫做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怡红院中的一红一绿,正好体现了贾宝玉的兼具男子和女子的双重秉性。
北京大观园之怡红院
再看林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那里的千百根细竹无疑是黛玉本人的象征。黛玉是个爱竹之人,更有如竹般高洁的品质,宝玉问黛玉选何处为居时,黛玉即如此说道: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的更觉幽静。不仅如此,湘妃竹上的斑点传说为娥皇与女英之泪,这无疑与绛珠仙草下凡还泪之说极为契合。
薛宝钗蘅芜苑中的各色花草,探春秋爽斋中的梧桐和芭蕉,李纨稻花村中的田园风光,如此种种无不皆与主人的性格特质及身份极为契合。限于篇幅,本文便不一一论述。
2. 六条院之美
《源氏物语》创作于千年前的平安朝,当时日本的庭园艺术远不如清朝时的中国成熟,因此六条院的空间布局要比大观园简单。当时冷泉帝已即位,身为太政大臣的源氏为了散居各处的旧日情人集中在一起,在原六条妃子旧邸一带选定了一块地皮,划分为四区兴建六条院。
和《源氏物语》这部小说的结构极为明了一样,六条院的结构也极为清晰。四区之中的东南一区归源氏和紫姬居住,西南一区归六条妃子的女儿秋好中宫居住,东北一区归花散里居住,西北一区预备给明石姬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六条院虽然布局简单,但除具备建筑之外,亦具备山石、水体和植物等庭园艺术的核心要素。
《源氏物语》插画
在《少女》卷中,紫式部这样写道:
各处原有的池塘与假山,凡不称心者,均拆去重筑。流水的趣志与石山的姿态,面目一新……紫姬所居东南一区内,石山造得很高,池塘筑得很美……秋好皇后皇后所居的西南一区内,在原有的山上栽种浓色的红叶树,从远处导入清澄的泉水……花散里所居东北一区中,有清凉的泉水。
在《蝴蝶》卷中,紫式部对六条院的山水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写:
小山上树色葱茏,浮岛上苔色浓绿……皇后院中的南湖与这里的湖水相通,其间隔着一座小山,好比一个关口。但可从山脚上绕道通船……游船进入浮岛港湾中岩阴之下,但见其中小小的岩石,也都像画中景物。
此外,六条院各区的植物亦有凸显女主人性格特质的功用。如紫姬的窗前种的是樱花、红梅和紫藤等春花,其间又疏疏地杂植各种秋花。樱花象征着紫姬的美好与早逝,紫藤则象征着紫姬是藤壶的替身,在《紫儿》卷中源氏曾有诗云“嫩草青青犹未长”、“自窥细草芳姿后”,此时紫姬终于由紫草长为紫藤。
紫姬幼年形象
紫姬窗前杂植各种秋花,用意有二,一为代表文学上的春秋之争,二为代表现实中的紫姬与秋好中宫之争。秋好中宫居所旁的山上栽种着浓色的红叶树,秋风瑟瑟红叶缓缓飘落满目凄楚。而秋好中宫所居住的地方正是六条妃子旧邸所在之处,这无疑暗示着秋好中宫其实就是母亲的延续,延续着她的寂寥与凄楚。
二、大观园和六条院在整体叙事上的功用《红楼梦》整体叙事呈现出网状结构,叙事线索可谓是纵横交错纷繁复杂,如何确立统领全篇的中心点变成了一个重要问题。《红楼梦》中第一次形成集中的叙事中心是在秦可卿逝世之后,但丧事办完之后中心就消散了,大观园的兴建则再次把众人聚集在了中心。不仅如此,大观园的变化还反映着贾府的兴衰。《源氏物语》是单线行进的串珠式结构,叙事线索较为单一,六条院实则起着将各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整合在一起的作用。
1. 大观园在《红楼梦》整体叙事上的功用
在十六回中曹雪芹借赵嬷嬷和王熙凤之口道出了四大家族的昔日盛况,赵嬷嬷云“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王熙凤则道“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王熙凤形象
大观园兴建之时,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的声望可谓正值巅峰。因此大观园极尽奢华,就连贾元春看了都忍不住“默默叹息奢华过费”。这在叙事上和秦可卿丧事的排场之大相为呼应,体现了此时贾府的兴盛与奢靡之风。
第三十九回中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为大观园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喜剧因素,颇为符合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理论。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之时,曾把狂欢节的庆贺、仪式和形式统称为狂欢。刘姥姥二入贾府,无疑具有狂欢之效。但在狂欢的欢笑之后却也显现出了悲凉,一是刘姥姥作为底层人的悲凉,二为贾府其实已暗流涌动但府中人却不自知的悲凉,三是林黛玉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悲凉。
四十回中,贾母一行带刘姥姥来到潇湘馆前,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赾走土地,接着跌了一跤。这无疑成了众人的笑料,但笑声背后隐藏的却是林黛玉不与人来往清高孤绝的性格,因为黛玉孤傲所以屋边小路竟然布满苍苔。
潇湘馆外景
等到第一百一十三回刘姥姥再入大观园之时,黛玉及贾母已死、贾政新丧,王熙凤则“骨瘦如柴,神情恍惚”,此时贾府已如将倾之大厦。刘姥姥离去之后,笔锋即转到栊翠庵,此时妙玉已经被劫,贾宝玉不由心生悲凉道:当日园中何等热闹,自从二姐姐出阁以来,死的死嫁的嫁。我想他一尘不染,是保得住的了,岂知风波顿起,比林妹妹死的更奇。
不难看出,大观园之兴即是贾府之兴,贾府之败即是大观园之败,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六条院在整体叙事上的功用
《源氏物语》前四十一回以男主人公源氏为中心进行叙事,主要可分为冷泉帝叙事体系、紫姬叙事体系、明石姬叙事体系及其它女子叙事体系。其中冷泉帝叙事体系始于《桐壶》卷中相士的预言,展现的是被降为臣籍的源氏向王权的回归;紫姬叙事体系始于源氏与藤壶女御之恋,代表着源氏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明石姬叙事体系始于《紫儿》卷,代表着明石一家对富贵的追求;其它女子叙事体系始于《帚木》卷,反映了源氏的多情博爱及对众多女子的摧残。
源氏影视形象
在《源氏物语》前十九回中,除六条妃子生灵作祟及胧月夜事件之外,这几大体系基本是独立的。六条院的兴建则把这几大体系有机地整个在了一起,使得《源氏物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而非由众多短篇小说堆砌而成的系列小说。
源氏兴建六条院之时冷泉帝已即帝位,源氏身为太政大臣已无限接近权力巅峰,煊赫一时风光无两。此时的源氏已有能力照拂昔日情人,再也不用担心类似胧月夜事件之类的事情发生,因此六条院的兴建代表着冷泉帝叙事体系的成熟。
六条院的几大区域,则将紫姬叙事体系、明石姬叙事体系及其它女子叙事体系整合在了一起。设计六条院的风水师以十二支代表方向,辰巳向向东南一区归源氏与紫姬居住,表明源氏的爱情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戌亥向西南一区归明石姬居住,和明石浦的方位相合;未申向西北一区归秋好中宫居住,六条妃子是生前唯一一个对源氏做出过报复行为的人,秋好中宫则是六条妃子的延续;丑寅向东北一区归花散里居住,因花散里本来居住在二条东院。
《源氏物语》六条院插图
此后在六条院中,不仅上演了紫姬与秋好中宫的春秋之争,还上演了紫姬与明石姬的大女公子之争以及紫姬与三公主之争。六条院为《源氏物语》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叙事空间,使得故事发展不再完全依赖于源氏本人在大范围空间内的移步换景,亦将前十九回中的单线叙事线索有机整合在了一起,使《源氏物语》成为了真正的长篇小说。
结语: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发现大观园和六条院是《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现了园林艺术之美,还在整体叙事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中日文化及两部小说结构的差异,大观园和六条院在形态和功用上又有着较大不同。
参考文献:
紫式部 《源氏物语》
巴赫金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
余英时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川端康成 《我在美丽的日本》
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