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圹圩农场
一、位置规模
大圹圩农场,1963年7月建场。该场位于天长市东北郊高邮湖西岸,地处新、老白塔河之间,七方环水,唯西面与陶吉圩接壤。水上运输顺高邮湖东下入京杭大运河,可转往长江、淮河水系。南绕扬州至镇江、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北绕洪泽湖至淮阴、蚌埠等城市。陆地西行11公里至天长市,东南距扬州62公里,距南京94公里,西距滁州市106公里。
土地总面积24154亩,其中耕地17228亩、林地52亩、水面496亩(养殖面积237亩)。总人口2576人,职工1549人。有科技人员175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4人、中级技术职称31人、初级技术职称140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789千瓦,包括大中型拖拉机43台、联合收割机21台、汽车13辆。全场农业生产耕、耙、播、运等作业全部机械化,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
场部有办公室、政治处和农业、工业、商业、计财等科以及党委、工会、规划办公室。农业方面设8个分场和种子站。工业有仪表厂、粮油加工厂、塑料加工厂、饲料厂和建筑公司、运输公司。商业有商业公司及油库、粮库等。有初级中学1所,教师20人,在校学生281人;小学3所,教师23人,在校学生148人。医院1所,医务人员42人,病床30张。
1990年社会总产值127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10万元、工业产值295万元、建筑业产值77万元、运输业产值60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34万元。利润39万元,税金15万元。主要农产品年产量:小麦3559吨、水稻6476吨;主要工业品年产量:DD282型民用电表74490只。
二、自然条件
该场地处天长市东郊高邮湖西岸沿江平原,系湖坡水面,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为3.9~8米之间,地下水位0.5~1米左右,西部狭窄逐步向东扩展,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3公里。位于北亚热带,季节性气候最明显,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易涝易旱。年平均气温在14.8℃,其中最高年份15.7℃(1961年),最低年份14.0℃(1969年)。最高气温极值为40℃,最低气温极值-0.9℃。累计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91.3小时,其中最多为2488.2小时(1966年),最少为1892.2小时(1970年)。累计年平均降雨日为114.4天。年平均无霜期为219.3天,其中最长为258天(1961年),最少为194天(1980年),初霜期在11月4日,其中最早初霜期为10月21日,终霜期为3月28日。年平均蒸发量为1397.4毫米,其中最大蒸发量为1620.8毫米(1979年),最小蒸发量为1231.2毫米(1963年)。风向,冬季以北为主,夏季以偏东为主,春、秋两季风向转换,适于各种作物的生长。
三、农田水利
1964~1965年冬,分别开挖东、西干渠13公里,完成土方31万立方米;开挖支渠15条,总长1.1万米,完成土方17.8万立方米;开挖斗渠总长为1.2万米,完成土方21.6万立方米。兴建干渠桥7座、支渠桥1座、涵闸18座。灌溉渠系配套排灌站4座,内部小型排灌站13座。架设高压输电线路13公里,实现了全场通电。从1967年至1990年的23年间,逐年进行农田水利配套建设,条田规划围绕稻、麦生长的特点,使机械作业达到最佳效率。为防治外水,加高培厚高邮湖大堤和老白塔河大堤15公里。
四、建置沿革
大圹圩农场位于高邮湖西岸,土壤肥沃,出产甚丰,黄水压淮后,渐成泽园,称之为“银大圹”。民国27年(1938年),堤身被洪水冲刷殆尽,漫溃成灾。民国31年,民主政府组织军民复堤,改成天高大圩。民国33年,被洪水淹没成湖泊。
1957年,天长县开挖新白塔河,同时建成大圹圩。1961年,华东电业局、徐州电业局分别在墩圩、红瓦房开荒搞机关生产。1962年,天长县后家湖农场、怀远县龙亢农场分别在墩圩和老河港开荒种田。
1963年7月,经省人委批准,开始筹建大圹圩农场,原天长县后湖农场以及龙亢农场开种的老河港基地先后撤销。1964年,安置从六安、阜阳、滁州、蚌埠等地下放的知识青年732名。1965年春,基本完成了开挖中心干渠13公里和支渠土方的任务,共完成土方50万立方米,为发展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1965年3月5日,农场建成。
1969年,组建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2师9团。兵团各级领导很重视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54万元,在天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架设了35千伏高压电线路13公里,建设了东风电力排灌站。
1970~1974年,先后安置蚌埠、淮南、上海市知识青年599人。1975年,兵团撤销,恢复农场。
1985年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1987年,实行场长负责制,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内部配套改革,推动了农业、工业、商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上最佳时期。
五、生产经营
大圹圩农场建设初期是“一水一麦”。秋、冬休闲晒垡。1963年,当年开荒种水稻565亩,亩产81.4公斤。1964年,种水稻7661.5亩。1969年,随着条田的形成,水稻面积逐年扩大,6年平均亩产145.1公斤,小麦平均亩产62.4公斤。1970年兵团期间,大面积推广水稻旱播,应用化学除草技术,对解决劳动力不足,提高产量起到了一定作用。1975年,调整了种植结构,缩小绿肥面积,扩大小麦面积。1980年,种植水稻14369亩,亩产250公斤,总产2495吨。1985年,种植水稻13790亩,亩产284.6公斤,总产3897.5吨;小麦14671亩,亩产124.6公斤,总产1854吨,全年总产量5826.5吨。1986年4月16日,在原实验站的基础上成立了种子站,之后该站又由股级升为科级。从此走上“科技兴场”的路子,加强了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和提纯复壮,指导全场种子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对场内统一供种,对外统一经营。1990年,种植水稻17003亩,亩产380.9公斤,总产6476吨;小麦14489亩,亩产246.7公斤,总产3669吨,全年总产量10082吨,亩产、总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种子站先后建立了“三圃一田”和种子生产基地8000亩,每年除给该场供种外,外销100多万公斤。水稻、小麦的“模式栽培”、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已提高到新水平。农业经营方式以单户职工家庭农场为主,全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426个。在分配形式上,采取大包*办法,即“交够国家的,留足农场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工业。1964年建成了小型碾米加工厂,年产300吨。1984年进行改建,大米加工量达1300吨,除保证职工食用外,一部分外销。1985年,建立仪表厂。
商业。1983年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商业。1984年以后,场部有个体小商店10余家,各分场有小商店20余家。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