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亲子游戏大全,每个月都有针对性游戏

0-1岁亲子游戏大全,每个月都有针对性游戏

首页模拟经营从1岁到100岁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4-15
0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2个月的宝宝,俯卧时能胎头了,眼睛能跟随物体移动,并为颜色鲜艳的物体所吸引;喜 欢听妈妈的声音,而且已经懂得了谈话的方式;可以辨别不同的味道,并对难闻的气味有目的 地逃避;会用不同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还会露出短暂的笑容;能从喉咙中发出“咕咕” 的微小声音,也会用摆动脑筋等身体语言来与人交流。

1、踢打响球

玩法

1、把一个响球,或一个存有空气的大塑料口袋,系紧开口,放在宝宝的床尾;

22、宝宝睡醒后无意中伸腿踢到响球,就会重复地踢,使球再次发出响声,促使宝宝动腿 去踢。

目的:使宝宝的肢体得到锻炼。

小贴士:不要将宝宝紧紧包裹,如果包成蜡烛包就不方便锻炼了。

2、手足蹬物

玩法

1、爸爸妈妈将软球或柔软的玩具放在宝宝小床的一侧,大人把柔软玩具推到宝宝手边, 宝宝便会用手推开柔软玩具;

2、大人再将玩具推到宝宝的小脚附近,宝宝会用小脚去蹬玩具。

目的:训练宝宝的手、脚灵活能力。

小贴士:宝宝的小手小脚都不能被衣物、睡袋、袜子等妨碍住,否则宝宝感觉不到玩具,就不能活动了。

3、摇黄豆

玩法

1、在宝宝睡醒的时候,将几粒黄豆放在小塑料瓶中,在宝宝的左右侧轮流轻摇;

2、宝宝便会转动头部,眼睛移动到发出声音的一侧。他们对能动的东西都特别好奇。

目的:训练宝宝的视觉、听觉能力。

小贴士:千万不要在宝宝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进行这个游戏。

4、一对一说话

玩法

1、大人将宝宝抱起,面对面地对宝宝说话,宝宝的小嘴也会一张一合;

2、这时,大人就可以继续对着宝宝说话,表情要亲切,同样,宝宝可能会发出“嗯、啊” 的声音。

目的:锻炼语言能力,增强宝宝同人对话的积极性。

5、口唇模仿

玩法

1、大人抱起宝宝,同他做口唇游戏,如张嘴、伸舌、咋舌等;

2、宝宝会模仿大人做同样的动作

目的:训练宝宝同人交往的能力。

小贴士:新生儿全身以口唇最为灵敏,模仿动作应以口唇为先。

6、玩手游戏

玩法

1、大人用花布条或花手镯戴在宝宝的手腕上;

2、 将带花布条的手递到宝宝眼前,引起宝宝的注意;

3、宝宝注视自己的双手后就会慢慢用两只手手指相碰,在眼前玩手。

目的:训练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小贴士:这是手眼联合的第一步,是以后一切动作的开端。

7、做鬼脸

玩法:大人对着宝宝做鬼脸,宝宝就会大声地笑。

目的:训练宝宝笑的能力

小贴士:如果宝宝42天还不会笑,父母就要为宝宝加紧训练;若到了56天还不会笑就应当看医生 了。

24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这一阶段的宝宝,有意识的动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应加强宝宝运动能力的训练,促 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1、谁在叫我

玩法

1、妈妈竖抱着宝宝,爸爸在妈妈的身后叫宝宝的名字;

2、宝宝会随着声音扭动上身转头去看;

3、爸爸先在右侧叫,等宝宝的头转到右侧,再在左侧叫;

4、这时,爸爸可以对宝宝做个鬼脸,让宝宝大声笑起来。

目的:训练宝宝灵活地扭动上身的能力,促进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

2、全身活动打响球

玩法

1、将一个大的响球挂在宝宝能看到的地方,用一根绳子连载一个松紧带的环上,再讲松 紧带环套在宝宝的右手腕上;

2、大人拿着宝宝的右腕摇动,打响响球,然后放手;这时,宝宝会靠全身活动来自己打 响响球;

3、经过几次活动后,宝宝会觉察到只动右腕就可以打响响球了,可让宝宝熟练地玩一会 儿;

4、过一段时间,大人再将松紧带环移到宝宝的左腕上,同宝宝玩一会儿,然后让宝宝自 己玩;

5、宝宝会先用右腕,当发现不能打响响球后,又会活动全身来使响球发出声音,经过几 次练习,便会察觉只动左腕就能打响了;

6、用同样的方法,大人再将松紧带换移到宝宝的左踝上和右踝上,宝宝同样会找出打响 响球的方法。

目的:促进脑神经纤维的连接,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

小贴士:这个游戏说明80~90天的宝宝就能从活动中总结经验了。

但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大人要认真监督,若要离开,记得除去松紧带环,以防宝宝自己 把肢体缠住,阻碍血液循环。

3、躲猫猫

玩法

1、 爸爸抱着宝宝,妈妈在对面先同宝宝说话;

2、 突然妈妈用毛巾蒙住脸,问宝宝:“妈妈呢?”

3、 宝宝听到妈妈的声音,但看不到人,正着急,妈妈便将毛巾拿开,说:“猫儿”并逗宝 宝笑;

4、宝宝刚开始莫名其妙,后来看到大人笑,便会开怀大笑。

目的:训练宝宝认人的能力。

小贴士:80天前后的宝宝就能通过大概的模样、声音、气味,携抱的方式、动作等来准确地认识母 亲。

4、拨弄红色小球

玩法

1、在地上放一个红色小球,妈妈将宝宝放在小球的旁边;

2、 宝宝看到红球就会伸手去拨弄,并准确地将手伸到小球旁;

目的:训练宝宝视觉分辨的能力。

小贴士:由于此时宝宝手指还不能捏取,所以不可能拿到小球。 但这个游戏说明宝宝视觉比以前精确,可分辨细小的东西而且手眼协调能力良好。

5、手拍大象

玩法

1、在客厅墙上挂上一个吹气的大象(或绒毛兔子、娃娃脸等玩具);

2、 每次经过大象时,大人可以介绍一些大象,并顺手拍一下;

3、这样,每次妈妈说起大象,宝宝总是拍一下;

4、大人也可以在墙上同时挂很多玩具来让宝宝识别。

目的:为下个月真正的认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贴士:宝宝会拍大象只是一种条件反射,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不可能区分每种玩具。

6、照镜子

玩法

1、大人抱着宝宝,让宝宝坐或站在大镜子前面,大人叫着宝宝的名字,同时说:“宝宝在 哪里?”

2、大人举起宝宝的一手,挥挥手说:“宝宝在这里!”

3、大人问宝宝:“你的妈妈(或爸爸等其他人)在哪里?”(此时可暂离镜子),瞬间回 到镜子前对宝宝说:“妈妈在这里!”同时向宝宝挥手与拍手。

目的:给宝宝视觉刺激,帮助身体形象的建立。

小贴士:宝宝很喜欢镜子,会对着镜子笑、做鬼脸、同它碰头、亲亲。

7、练习发音

玩法:

1、 大人与宝宝面对面,用愉快的语调与表情发出“啊啊”、“呜呜”、、“咯咯”等重复音节;

2、每发一个重复音节应停顿一下,给宝宝模仿的机会;

3、当宝宝快乐时,会发出“啊”和“啊咿啊咿”的声音,音慢而长;

4、当宝宝着急时,会发出“咿咿”的短音,加上快要啼哭的声音;

5、也可抱宝宝到穿衣镜前,让他看着你的口形和自己的口形,练习模仿发音。

目的:诱导宝宝的发音,训练宝宝说话的能力。

小贴士:经常同宝宝在一起的大人比较能分清宝宝发音的意愿,比起啼哭来大人更容易理解宝宝的发音。特别是敏感的妈妈能诱导宝宝发出更明确的声音,使之接近语言。

46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这个时期,大人可以将玩具挂在宝宝的小床周围,让宝宝随时可以用手去抓握;也可以让 宝宝轮流去抓握毛巾、纯棉手帕、真丝围巾、羊毛织物等,让他比较不同的手感;也可以把一 个玩具递给宝宝的左手,再把玩具递给他的右手。

1、听声找物

玩法

1、将一个金属玩具扔到地上,看看宝宝是否低头在地面寻找;

2、或可先让宝宝看着金属玩具掉在地面上,并让他听到声音;

3、然后再将许多金属的东西如勺子、剪刀、刀子等,逐样扔地上;

4、宝宝便会知道金属掉地上会发出声音了,以后再听见类似的声音,就会低着头寻找。

目的:进一步训练宝宝的听觉能力。

小贴士:认物需要语言、视觉、听觉、记忆等多种活动的参加,是大脑许多部位共同协作的结果。宝宝能够认物,听懂语言,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智力发展阶段。另外,宝宝对声音的好奇为 下个月双手拿东西对敲做好了准备。

2、叫名回头

玩法

1、可由妈妈抱着宝宝看画,爸爸在后面先叫别人的名字;

2、这时宝宝会回头看一眼,然后继续看画;

3、爸爸叫宝宝的名字然后躲开,宝宝会回头较长时间地寻找;

4、爸爸可以再换个方向叫宝宝的名字,让宝宝继续寻找。

目的:锻炼宝宝对声音的理解能力。

小贴士:宝宝对声音产生了兴趣,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语言了。

3、顶肚肚

玩法

1、爸爸将宝宝举起,用头顶着宝宝的肚子说“肚、肚”;

2、 然后放开同宝宝一起大声笑;

3、宝宝想再玩,如果爸爸累了可以把宝宝放在大床上继续游戏。

目的: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使宝宝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

小贴士:注意,此游戏不宜在吃奶后做。

4、360度翻身

玩法

1、可由爸爸抱着宝宝在床上或垫子上翻滚,让宝宝感到翻身一圈很好玩;

2、 或大人用玩具诱导宝宝由仰卧翻到俯卧,再由俯卧翻回仰卧;

3、以后宝宝就会自己试着翻身了。

目的:练习宝宝主动翻身的能力。

小贴士:当宝宝会360度翻身的时候,不可将他单独留在床上,以免跌倒在地上; 建议用旧毛毯或用泡沫的地垫铺在地上就安全多了,买来的泡沫地垫应用清洁剂和清水刷洗,晾干后用。

5、听儿歌

玩法

1、爸爸抱宝宝坐在膝上,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拍地动膝盖,让宝宝有骑马的感觉;

2、 爸爸念:“骑大马,骑大马;上高山,跨过河;嘎登嘎登……跨过河(同时将宝宝向前 举起);

3、以后每次念叨”嘎登嘎登“时,宝宝会自己跳起来;

4、 妈妈抱宝宝坐在地上,二人面对面手拉手地前后摇动:

5、妈妈背诵儿歌:”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说我好宝宝,给我吃糕糕!外公 说我好宝宝,给我举高高!”

6、 以后每次念到“举高高”时,宝宝也会向高处跳起。

目的:训练宝宝说话的能力,增加词汇量。

小贴士:说明宝宝能将儿歌中的某一种声音作为条件信号,指挥自己的动作了。

6、同娃娃玩藏猫

玩法

1、当大人不在屋时,给宝宝一个布娃娃,让他学会独自玩耍;

2、宝宝便会同布娃娃玩藏猫,拿布巾盖住娃娃,然后拉开,自己大笑起来;

目的:锻炼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

小贴士:如果妈妈看到宝宝能自己玩,就应当抱起宝宝同他亲亲,以表示鼓励。

7、拿勺吃饭

玩法

1、妈妈给宝宝喂饭时,给他一个小勺子,让他练习拿勺;

2、刚开始,可能宝宝会用勺子的凸面插入饭内,或用勺在碗里乱搅;

3、但经过多次尝试,宝宝就会用勺的凹面吃到食物了。

目的:锻炼宝宝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贴士:有时大人可帮宝宝盛一点食物在勺里,让他自己放入口中,宝宝会十分高兴的。

这也是让宝宝自己学习吃饭的开端。

68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这时的宝宝会连续翻滚了,离开自己躺着的地方,够取远处的玩具;通过靠着垫子或者大 人的扶持能够独自坐稳了。到7个月时,宝宝会用身体语言同父母进行交流了,而且能分辨日 常生活中的声音。到8个月时,宝宝就可以独自在地垫上顺利地爬行了。

1、爬大山

玩法

1、爸爸躺在地上,让宝宝从右边爬过爸爸的身体到左边,再从左边爬回右边;

2、待宝宝爬到爸爸身体上时,爸爸把身体抬高,然后慢慢下降,使宝宝感到真的爬高 了。

目的:练习宝宝的爬行能力。

小贴士:爸爸同宝宝做爬行游戏,可以增加宝宝学爬的积极性。

2、钻山洞

玩法

1、爸爸四肢着地成山洞状,让宝宝从爸爸的腹部钻过去。

2、宝宝最喜欢钻山洞了,最好爸爸每天回家都和宝宝玩。

目的:练习宝宝的爬行能力。

小贴士:爸爸经常同宝宝做游戏,可以增进父子感情。

3、追球爬行

玩法

1、在花球上穿一条绳子,把花球放在宝宝的前面,让宝宝爬过去拿;

2、待宝宝快爬到花球前面时,爸爸拉绳子,花球便往前跑;

3、宝宝会追着花球再往前爬,让宝宝爬行的距离逐渐增加;

4、待宝宝爬得熟练一些后,宝宝在前面,让宝宝追着宝宝爬行。

目的:训练宝宝的爬行能力。

小贴士:不要在宝宝刚吃完奶后进行此游戏。

4、指认鼻子

玩法

1、因为鼻子在脸的中间很突出,家中若有米老鼠玩具或有突出鼻子的娃娃可拿来让宝宝 指认;

2、宝宝听到“鼻子”时,会去抓大象的鼻子、娃娃的鼻子;

3、 这时让宝宝照镜子,拉着宝宝的小手,用食指碰自己的鼻子,再碰妈妈的鼻子;

4、宝宝就知道自己和别人的鼻子,以后每当爸爸妈妈问到鼻子,宝宝就会用食指指自己 的鼻子了。

目的:让宝宝认识第一个感官。

小贴士:以此类推,妈妈也可以让宝宝来认识其他部位。

5、玩具不见了

玩法

1、 爸爸同宝宝玩惯性车,突然小车不见了,原来爸爸把小车放在衣兜里了;

2、 宝宝找不到小车,急得大声叫唤,这时,爸爸转过身来,鼓鼓的衣兜被宝宝发现;

3、宝宝便会用手扒开衣兜把小车拿出来。

目的:训练宝宝的观察力。

小贴士:自从学会玩藏猫游戏后,宝宝就会自己动手去寻找东西了。宝宝找物的游戏不能设计的太 难,

当宝宝找到东西后,父母要给以鼓励,让宝宝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6、玩纸

玩法

1、宝宝很喜欢玩纸,拿到纸就用手去抓,弄出声音,甚至用手撕破;

2、大人可以给宝宝一些大张的广告画、色彩鲜艳的画书,让他随意拉扯、撕破。

目的:训练宝宝手指的力量,让手指的肌肉得到锻炼。

7、听声拿玩具

玩法

1、宝宝已经认识自己的玩具了,父母请他拿车、皮球、娃娃等;

2、宝宝都能拿对几个,千万不要忘记称赞宝宝“真棒”、“真聪明”;

3、宝宝知道父母在表扬自己就会努力再认几个。

目的:训练宝宝的认知能力。

小贴士

当宝宝拿错玩具时,父母不要表现出不高兴,那样会伤害宝宝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宝宝会拿两三样玩具就很好了,不能对他要求太高了。

8、认识五官

玩法

1、妈妈抱着宝宝,二人相对;

2、妈妈说“摸鼻子”时,宝宝和妈妈互相摸对方的鼻子;

3、 妈妈先示范摸自己的眼睛,然后让宝宝摸大人的眼睛;

4、两人一会儿摸鼻子,一会儿摸眼睛,先慢后渐渐加快。

目的:锻炼宝宝用身体语言同他人交往的能力。

小贴士:这种游戏也可以让宝宝同其他大人玩,让宝宝学会与他人交往。

9、穿衣伸袖

玩法

1、父母拿起衣服,告诉宝宝把手放进袖子里,并帮助宝宝把手伸进袖子里;

2、下次只要提起衣服,宝宝就会主动地把第一只手和第二只手从后面伸进袖子里。

目的:训练宝宝的自理能力。

小贴士

妈妈要及时称赞宝宝“很能干”,使宝宝乐于配合穿衣服。

810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这个时期的宝宝学会了从爬行到扶物站起,会捏去细小的东西;有个别的宝宝能称呼“爸 爸”或“妈妈”了;到10个月时,宝宝会用双手捧着杯子喝水了,不过大人要帮他托着杯底, 因为宝宝暂时还不能拿稳杯子。

1、爬上斜坡

玩法

1、将被子叠成一个方块,把宝宝放到四周方有障碍物的床上;

2、宝宝会克服自己身体的重量往被子上爬。

目的:使宝宝锻炼下肢的负重能力,为站立行走做准备。

小贴士:大人平时应多为宝宝创造爬上斜坡的机会,如半米宽的光滑木板、支靠在椅子或箱子上,或利用小宝宝们玩的三级滑梯的斜面等。

2、捏葡萄干

玩法

1、大人将买来的葡萄干洗干净、消毒,再洗净宝宝的小手;

2、然后再地板上铺上干净的纸巾,放几颗葡萄干在纸巾上;

3、妈妈用食指、拇指捏一粒葡萄干放在自己口中咀嚼,引起宝宝想去取的愿望;

4、开始宝宝会伸出手掌,葡萄干全黏在手上,不容易吃到嘴里;

5、这时,大人可以示范用食指、拇指捏一粒、吃一粒;

6、宝宝便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用食指、拇指捏一粒、吃一粒,学会用两个手指捏取东西。

目的:锻炼宝宝手的技巧,为以后的精细的手部动作打下基础。

小贴士:当宝宝学会用手指捏去葡萄干,以后还会用两个手指捡起别针、豆子、头发等细小的东西。

3、认识大小

玩法

1、将一大一小两个苹果放在桌上,爸爸抱着宝宝坐在桌旁,教宝宝说“苹果、苹果”;

2、然后爸爸要求宝宝拿大的苹果,如果宝宝拿对了,爸爸就把宝宝抱起来亲亲表示鼓 励;

3、如果宝宝拿错了,爸爸自己拿起大苹果说“大的,大的”,让宝宝再试着拿大的;

4、经过示范,宝宝就能认识大小了。

目的:让宝宝学会分辨大小的能力。

小贴士:注意要先让宝宝学习拿大的,因为大的容易引起注意,让宝宝先拿大的容易成功。

不要反过来先让宝宝拿下的,因为宝宝眼睛盯着大的,顺其自然就会把大的拿来,让他拿 小的就容易拿错。

4、称呼爸妈

玩法

1、当爸爸回家时给宝宝带一个新玩具,爸爸说:“叫爸爸才给。”

2、宝宝想要玩具,就会大声叫:“爸。”爸爸高兴地将玩具拿给宝宝,并把他高高举起, 以表称赞;

3、 当妈妈回家时,宝宝举起双说让妈妈抱,妈妈说:“叫妈妈才抱。”

4、宝宝想要妈妈抱,就会叫:“妈。”这些都是有意识的称呼父母。

目的: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

小贴士:宝宝学会称呼,并能巩固下来,会有几个星期又不再称呼父母了,这是常有的现象。

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仍然经常同宝宝说话,要他称呼父母,一段时间后,宝宝又会称 呼父母了。

5、翻开盒子找物

玩法

1、爸爸同宝宝玩两个有盖的大小盒子,把盒盖拿掉,来回摆弄;

2、 突然爸爸把大盒子扣过来盖住小盒子,问:“小盒子呢?”

3、 宝宝到处看,到处摸,最后翻开大盒子找到小盒子;

4、这时,爸爸告诉宝宝小的在大的里面,再把大盒子扣到小盒子上,让宝宝自己练习翻 开;

5、 爸爸再那一块积木,也用盒子扣住,让宝宝自己找积木;

6、以后宝宝就知道可以用盒子扣住小的玩具来做“寻找”的游戏了。

目的:训练宝宝学会同别人玩游戏,与人相处的能力。

小贴士:当宝宝找到东西时,大人要表扬宝宝“真棒”,让他有成就感。

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宝宝同爷爷、奶奶一起玩,要教宝宝学会尊重老人。

6、玩转大笼球

玩法

1、妈妈扶着宝宝的腰和臀部,让他在大笼球上转;

2、待宝宝习惯后,在大笼球前方放个玩具,妈妈拉着他的脚踝,让他伸手到地上捡玩 具;

3、大笼球是球体,宝宝趴在上面转动时,身体会跟着球旋转,体位变动需要自己不断保 持平衡;

目的:给宝宝的前庭和小脑一定的刺激和锻炼,锻炼全身动作的协调能力。

小贴士:如果没有大笼球,让宝宝坐在秋千上晃动,也有相似的效果。

7、摇拨浪鼓

玩法

1、 妈妈拿起拨浪鼓摇动,让拨浪鼓的两个小扣子在鼓面上击打出声音;

2、然后将拨浪鼓递给宝宝,让他自己摇响,宝宝就会摇个不停;

3、 妈妈再示范,手腕前后转动才能打响拨浪鼓;

4、多示范几次,宝宝渐渐就学会了摇拨浪鼓。

目的:训练宝宝旋转手腕的动作,为将来宝宝学习写字和画画打下基础。

小贴士:同样,当宝宝学会摇拨浪鼓时,大人要说“真棒”,以鼓励宝宝。

8、指图作答

玩法

1、妈妈给宝宝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妈妈问:“今天讲谁的故事啊?”宝宝会指着封面图中 的猫;

2、妈妈可再问:“猫去干什么呢?”宝宝又会指着鱼,表示猫去钓鱼。

目的:让宝宝学会使用身体语言。

小贴士:大人每天给宝宝讲故事时,一定要他回答问题,宝宝虽然不会讲话,但会用手指指图作 答。

另外,当宝宝指图作答时,大人把宝宝指出的事物清楚地说一遍,为以后宝宝用声音回答 问题做准备。

10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现在,宝宝可以抬高臀部使由手膝爬行改为手足爬行了;到12个月时,宝宝完全能不扶 人、不扶物,就可以自己行走了。这时,宝宝能自己拿勺吃上几口饭了,不过主要还是要靠大 人喂。

1、不倒翁

玩法

1、宝宝站在大人两腿之间,大人坐在矮凳子上,让宝宝面朝大人的左侧;

2、大人说:“推呀,推呀,不倒翁!”用左手向右推宝宝,大人的手在宝宝前面;

3、因为宝宝有所防备能够站直;

4、大人再说:“推呀,推呀,不倒翁”时用右手在宝宝后面推,看宝宝能否站直;

5、以后游戏越来越快,推得方向也可以变成前后左右。

目的:让宝宝学习维持直立平衡,对下个月学走十分有利。

小贴士:这个游戏不会让宝宝害怕,因为宝宝站在大人身边,如果站不稳会有大人扶持。 父母可以在宝宝的前面放一个不倒翁,让他看着学习。

2、剥一剥纸包

玩法

1、妈妈当着宝宝的面,用一张纸把宝宝的积木抱起来递给宝宝;

2、宝宝知道积木在纸包里,会拿着纸包来回看,甚至把纸包扔到地上;

3、如果积木还在里面,宝宝会用手指在纸包四周捏、抠,将纸缝挑开,再用手剥;

4、最后终于把积木找出来;

5、妈妈再用纸包一个小环,把纸包递给宝宝,这次宝宝很快就用食指去抠开纸缝,拿出 小环。

目的: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度。

小贴士:当宝宝掌握了打开纸包的方法,以后就会自己打开包糖果的纸,宝宝的手指越来越能干了。

3、认识红色

玩法

1、 妈妈拿一个红色方积木告诉宝宝:“这是红色的。”宝宝马上记住了;

2、妈妈拿出几块形状完全相同的红色方积木放在一起,让宝宝挑出红色的;

3、宝宝看到所有的积木都一样,不知挑哪一块才好;

4、这时妈妈可以告诉他:“这些都是红色的。”

5、这是头一次让宝宝知道一样的两件东西可以有同一种颜色。

6、然后更换几块不同形状的红色积木放在一起再问:“哪块是红色的?”

7、宝宝看一会儿,有时仍然选择第一次学过的红色方积木,经过几次练习宝宝有时会 说:“都是。”

8、 妈妈再一次巩固说:“这些都是红色的,宝宝真棒!”

目的:让宝宝理解到许多东西都是红色的,接受共性的概念。

小贴士:类似的游戏要经常做,在生活环境中,随时可以问宝宝哪些是红色的,使宝宝能挑出环境中是红色的物品。 使宝宝逐渐接受许多东西都可以有一个共同的颜色,估计宝宝大概要用一个多月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它。

4、听儿歌做动作

玩法

1、大人念儿歌:“找啊,找啊,找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敬个礼,握个手,你是我的好 朋友。”

2、大人一面唱,一面同宝宝做动作,宝宝很快就能学会儿歌;

3、 当大人唱“找啊,找啊”时招手,唱“找朋友”时同对方拥抱;

4、唱“你是我的”时先指你,后指我自己;

5、唱“好朋友”时伸手拥抱宝宝,唱“敬个礼”时用右手敬礼;

6、 唱“握个手”时与宝宝握手,唱“你是我的好朋友”时先指你后指我,然后拥抱;

目的:使宝宝的身体语言更加丰富。

小贴士:宝宝学会做动作后,以后每次大人唱歌时他都会用动作来应和。

5、坐飞机

玩法

1、爸爸把宝宝举高高,然后把宝宝放在肩上,宝宝双脚夹住爸爸的脖子;

2、 爸爸拉稳宝宝的两只小脚,让宝宝双手扶住爸爸的头部;

3、 爸爸说:“扶好啦!开飞机啦!”爸爸先弯下身体走几步,然后慢慢伸直;

4、让宝宝感受到从低到高的变化,爸爸一面说:“呼、呼”一面小跑;

5、爸爸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倾向右侧,宝宝感到“坐飞机”真好玩!

目的:使宝宝的身体平衡得到锻炼,又增进了亲子关系,使全家人都快乐。

小贴士:这是一个可以常玩的游戏,但一定要等到宝宝完全坐稳,不同速度、不同方向的变化都能 使宝宝维持身体平衡才可以玩。否则,宝宝会因为害怕而松手,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而向一侧倾斜,会导致腰腿受伤。

6、上台阶

玩法

1、宝宝刚会走就要上台阶,让宝宝一手扶拦,另一只手由大人牵着;

2、 宝宝站在下面先迈一条腿跨上一级台阶,然后另一条腿也迈上这级台阶;

3、待身体完全站稳后,再伸腿迈上另一级台阶,又再两腿站稳;

4、上台阶是高空平衡的练习,每登上一级台阶,都要重新使用。

目的:练习宝宝独立行走的能力。

小贴士:最好在一些矮的楼梯上练习,宝宝可以双手扶拦自己上楼梯,渐渐试着在居住的楼梯上练习,每次只练习从下面上到一段平台,再由大人抱着下来再练习,不要让宝宝一次上的太高。

7、握笔涂鸦

玩法

1、妈妈给宝宝一只蜡笔,让宝宝在旧报纸上乱画;

2、先教宝宝用右手三个手指拿稳蜡笔,用左手压着报纸,放心乱画;

3、当宝宝偶尔会画出一条长线,妈妈要及时表扬鼓励宝宝;

4、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大张的废纸,因为宝宝左右手不能配合,会画在桌子上。

目的:增进手脑协调的能力。宝宝学握笔画画为以后写字、画画、计算等做准备。

小贴士:可以给宝宝穿上一件不怕脏的衣服,专门作画画用。有些宝宝在周岁前就能画,

另一些在周岁后才开始画画,只要宝宝有画画的积极性就可以让他画。

8、学数数

玩法

1、宝宝最容易学会数数是在上台阶时;

2、当宝宝踏上一级台阶就数“1”,踏上第二级台阶就数“2”,踏上第三级台阶就数“3”;

3、平时,宝宝做操时,爸爸妈妈也可以数数“1234,2234,3234,4234”;

4、个别宝宝在上第四级台阶时会数到4。

目的:练习认知能力,为以后学数学打下基础。

小贴士:宝宝数数只是顺口溜,他还没有数的概念。大人平时可利用上楼梯、做操等机会让宝宝跟 着数数。

9、学动物叫

玩法

1、大人拿出图片同宝宝一起学,如拿起猫的图片说:“喵、喵”;

2、拿起狗的图片说:“汪、汪”,拿起小鸭的图片说:“嘎、嘎”;

3、 让宝宝练习一会儿,然后大人随便拿起一副图片,请宝宝学动物叫。

目的:练习发音,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

小贴士

1周岁的宝宝都很喜欢学动物叫,如果宝宝学会了,就马上表扬,不对就马上更正。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