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风华⑨|从“握手楼”到花园小区,一场城中村的蝶变

特区风华⑨|从“握手楼”到花园小区,一场城中村的蝶变

首页模拟经营1980城中村建设模拟器更新时间:2024-04-26

渔民村老村长邓志标今年79岁了。每天,他会坐在轮椅上,由家人推着,在小区里散散步。10多栋整齐的楼房、精致的花园、丰富的活动设施,如今的渔民村,可以媲美高档花园小区。

渔民村仅0.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度浓缩了深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渔村,到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沧桑巨变。

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序幕,也从这里拉开。

如今,除了200多名村民,渔民村还居住着4000多流动人口。而经过近年来的重建和综合整治,深圳1836个城中村正渐渐实现“蝶变”:

租金不贵、环境优美、安全便利,

为一批又一批来深奋斗者

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追梦起点。

如今的渔民村。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东莞渔民沿着东江,顺流而下,来到罗湖桥附近,发现这里水清鱼肥,便在此安家。五十年代,在政府的帮助下,渔民陆续上岸,盖草棚、辟鱼塘,开始了定居生活。渔民村渐渐形成。

谈起那时候的日子,邓志标只有一个字形容:苦。一家6口人挤在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周围都是田埂,连一条平坦的路都没有。

历史的转折点发生在1980年前后。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开始大规模建设,许多工地热火朝天。1981年,渔民村人靠着4辆泥头车,成立了运输队,为工地运送泥沙,攒下了“第一桶金”,并很快成为最早一批“万元户村”。同年,村里投资了70万元,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了33栋米色小洋楼。

1992年,随着城市化改造,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会应运而生。一夜间,渔民村人完成了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然而,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连串问题。

由于租金利益的诱惑,加上规划不足,当年的小洋楼“长个子”了。两三层楼的地基上,盖了七八层高的房子,一些村民还拆了旧楼再建高楼,顶风抢建违建。原本漂亮的小洋楼,成了“握手楼”“亲吻楼”。栋与栋之间紧身贴面,寸土不让。村内通道狭窄,最宽的街巷不足4米。

40岁的邓国华青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这些“握手楼”中间。“就像个脏乱差的农村,大家都过得不舒服。但是没办法,舍不得那些租金,没有哪家不加盖的。”

不仅环境恶劣,楼房也存在质量问题。由于超过了地基的承载力,有十多栋成了危楼。

“如果发生5级地震,这些楼都得塌。一旦出现火灾,就可能‘火烧连营’。”曾担任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吴金权说。

2001年,通过“村股份公司自己组织改造、村民自筹资金”的方式,渔民村开始了改造。

第一个被拆除的就是时任渔民村董事长吴惠权家的6层楼。老党员邓沃明家的8层住宅楼刚盖了不足半年,一家人也毫无怨言地支持拆除。为了做通部分村民的思想工作,董事会成员白天忙规划、忙施工,晚上拎上水果登门拜访“钉子户”。

三年后,改造圆满完成。拆除的33栋旧楼,建成了11栋12层的小高层。渔民村摇身一变,成了规划科学、配套齐全、管理先进的商品房小区。

渔民村的蝶变,也拉开了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序幕。数据显示,深圳有1836个城中村,居住在内的人口超过1200万人,约占全市实有人口的60%。

这也从侧面佐证出深圳城中村的“多面性”:一方面,城中村建筑拥挤,道路狭窄,通风采光不足,污水横流,电线裸露,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城中村是深圳数百年发展历史的见证,也是许多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梦想的起点。

这也让近几年深圳最大规模城中村之一的南山白石洲旧改备受关注。白石洲拥有2500余栋“农民房”,一度居住着超过15万人,是许多“深漂”的第一个落脚点。虽然建筑拥挤、空间逼仄,但白石洲低廉的租金、便利的交通和浓浓的烟火气依然吸引着许多人。

春节前的白石洲。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2014年,白石洲被列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2019年下半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区域内租户逐渐搬离。改造后,白石洲将成为以居住商务功能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体,将建设住宅、公寓、保障性住房、商业办公和酒店。

“每个离开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怀念这里,因为这里有几代人的青春和回忆。”姜先生一毕业就来到深圳租房,早已把白石洲当作自己的家。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委员、农工党深圳市委会委员宋星慧则直言:“城中村是城市的肌理、草根文化的生长地。”

如何在不损伤肌理的同时,革除城中村的弊病?深圳以两种方案并行:近300个城中村拆除重建,剩下1500多个开展综合整治。

龙华区上围村是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客家老村。随着原住民外迁,老屋废弃、坍塌,一度淹没在城市化浪潮里。

当地一面大力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包括雨污分流、河道治理、绿化美化、公共服务等;另一面引进艺术家、设计师,对古建筑进行改造,以艺术活化古村落。

龙华区上围村已成为各路文青慕名而来的打卡圣地。

如今,凋敝破败的老村,变身成生态艺术基地,上围当代艺术展览、艺术学术讲座、艺术市集等活动精彩纷呈。

经一年多的改造,福田区水围村从简陋破旧的城中村,化身时尚舒适人才公寓,成为900名来深创业青年的“家”。原有的29栋“农民房”被涂上了明快的色彩,公寓楼下是装修一新的奶茶店、咖啡馆、甜品店、港式餐厅。年轻时尚的风格,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水围人才公寓。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2019年9月,罗湖区湖贝更新统筹片区动工。根据规划,片区不仅留存湖贝旧村人文古迹,还将建设超大型商业综合体、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冰上运动国家队赛训中心、领事馆群等一系列文体设施、国际机构,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客厅”。

……

1836个城中村重建和改造,在整体提升城市面貌的同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留住了乡愁。同时,为更多来深圳拼搏的年轻人,提供一个租金低廉、生活便利、安全舒适的栖身之所,“既能安放肉体,又能安放灵魂”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夏凡

【摄影】朱洪波 吴明

【策划】甘雪明 曲广宁 丰雷

【统筹】张玮

(部分图片由渔民村提供)

【作者】 夏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